醫靈本草傳奇跨越千年的中醫

第430章 醫澤萬民融社稷,戾毒暗涌撼根基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韻宓 本章︰第430章 醫澤萬民融社稷,戾毒暗涌撼根基

    醫澤萬民融社稷,戾毒暗涌撼根基

    一、辰時郊野義診顯仁心道墨醫具濟寒貧

    辰時的汴京郊外,秋陽如被匠人揉碎的暖玉,灑在官道旁的銀杏林里。金黃的葉片簌簌飄落,有的落在臨時搭起的青布醫棚頂上,將粗布染出斑駁的金紋;有的飄進棚內,落在案上的《道墨醫典》初稿上,與書頁間的聖火灰燼墨相互映襯,泛著淡淡的金紅。醫棚前懸掛著的艾草束與香薰香囊,在微風中輕輕晃動,艾草的清香、蒼術的辛香與聖火灰燼特有的暖香交織,形成一股能安定人心的氣息,驅散了清晨郊外的微涼。

    靈樞與素問身著洗得泛白的青布長衫,長衫領口繡著細小的矩尺紋與太極圖 —— 這是道墨醫道傳承的印記,雖不顯眼,卻在陽光下泛著極淡的光澤。靈樞腰間懸著的三齒刀,刀鞘由終南山青銅鍛造,表面的墨家矩尺紋被摩挲得光滑發亮,刀穗是火絨草縴維編織的,隨他的動作輕輕擺動;素問鬢角懸掛的青銅小鼎,鼎身聖火紋與棚外的朝陽相互共鳴,鼎內盛著的清水微微顫動,映出周圍百姓的笑臉。

    此刻,醫棚前已排起了長隊,百姓們大多穿著粗布衣裳,有的帶著小板凳,有的抱著生病的孩子,有的則提著自家種的蔬菜、蒸好的粟米糕 —— 這是他們能拿出的最珍貴的 “謝禮”,卻都被靈樞與素問婉拒。“我們每月來義診,不是為了要大家的東西,” 靈樞曾不止一次對百姓說,“能看到大家健健康康,比什麼都強。”

    醫棚內分為兩個區域左側是診療區,陳阿牛正用他改良的簡易脈診儀為百姓診脈;右側是教學區,素問教婦人們制作簡易香薰,趙謙則在一旁幫忙調試醫具,偶爾解答百姓關于醫器的疑問。

    陳阿牛穿著一身短打,袖口挽起,露出結實的胳膊 —— 他出身寒門,早年靠砍柴為生,手上的老繭還未完全消退,卻已能熟練地操作脈診儀。此刻,他正為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婦人診脈,這老婦人是張家莊的張婆婆,去年疫災時曾被靈樞與素問救過,如今每月都會來義診現場幫忙,今日卻輪到自己看病。

    簡易脈診儀的儀盤直徑不足三寸,用普通青銅打造,省去了改良版脈診儀復雜的陰陽校準機關,卻保留了墨家核心的 “三針辨戾” 功能 —— 儀盤中央嵌著三枚銀針,分別對應 “輕癥戾毒”“中度戾毒”“重度戾毒”,指針轉動時,銀針會根據戾毒濃度泛出不同顏色的光。此刻,儀盤指針泛著淡綠,中間的銀針微微發亮,清晰顯示出張婆婆的身體狀況。

    “張婆婆,您這是輕度戾毒,” 陳阿牛的聲音溫和,帶著川蜀人特有的軟糯,他指了指張婆婆沾著泥土的衣角,“您肯定是又去河邊洗衣了吧?那河水還帶著殘蹤氣,接觸多了就容易染病。我給您開一副艾草黃 湯,艾草三錢、黃 二錢,加水三碗,熬成一碗,每日早晚各喝一次;再給您一個香薰香囊,您掛在洗衣籃旁,既能驅戾,又不耽誤您做事。”

    張婆婆接過藥方與香囊,枯瘦的雙手忍不住摩挲著香囊上的艾草紋樣 —— 這香囊是素問教婦人們做的,針腳雖不整齊,卻滿是心意。“陳大夫,真是多謝你們!” 張婆婆的聲音帶著哽咽,“去年疫災,我們村死了好多人,是靈樞先生和素問大夫用香薰救了我們;如今你們每月都來,我們這些老婆子、老頭子,再也不用為了看個病,走幾十里路去汴京城里了。”

    陳阿牛笑著搖頭,將脈診儀收好“張婆婆,您別這麼說。靈樞先生常教我們,‘醫道在仁,不在術’。我以前不懂醫,連自己娘的病都治不好,是先生和素問大夫教我醫術,給我機會,我才能幫大家看病。能為您做事,是我的福氣。”

    張婆婆還想說什麼,卻被一陣孩童的哭聲打斷。只見一個約莫五歲的孩童,被母親抱著走進醫棚,孩童的右腳腳踝處纏著布條,布條已被血浸濕,還泛著極淡的幽綠。“靈樞先生,您快看看我家娃!” 孩童的母親焦急地說,“今早他在河邊玩,被石子劃傷了腳,回來就喊疼,傷口還變綠了!”

    靈樞正蹲在地上整理草藥,聞言立刻起身,接過孩童的腳,小心翼翼地解開布條。傷口約莫半寸長,邊緣泛著幽綠,還滲出極淡的黑血,靈樞取出一片試毒葉,輕輕貼在傷口旁,葉片瞬間泛黑 —— 這是殘蹤氣感染的跡象,比普通戾毒更隱蔽,卻也更難清除。

    “別怕,孩子,” 靈樞的聲音放得極柔,他從袖中取出一個小巧的青銅盒,里面裝著聖火灰燼,“這是聖火潭的灰燼,能淨化邪祟氣,涂在傷口上不會疼。” 他用指尖捻起一點灰燼,輕輕撒在傷口上,灰燼接觸到傷口的瞬間,發出 “滋滋” 的輕響,孩童原本皺著的眉頭漸漸舒展,哭聲也停了下來。

    靈樞又從藥箱中取出一個瓷瓶,里面裝著草藥膏“這是用艾草、蒼術和聖火草熬制的藥膏,每日涂兩次,三日傷口就能好。以後在河邊玩,記得離泛綠的水遠些,那水里藏著邪祟,會鑽進傷口里哦。”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孩童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伸手想去摸靈樞腰間的三齒刀,靈樞笑著將刀鞘遞給他,讓他輕輕撫摸。孩童的母親則從籃中取出一個布包,里面是剛蒸好的粟米糕,糕上還冒著熱氣“靈樞先生,這是我家孩子爹今早蒸的,您和素問大夫嘗嘗,不是什麼貴重東西,就是一點心意。”

    靈樞笑著將布包推回去“大娘,您的心意我們領了,但糕您得拿回去給孩子吃。我們義診有官府調撥的干糧,餓不著。您快帶孩子回家吧,記得按時涂藥,有什麼不舒服,隨時去張家莊的臨時醫站找我們。”

    孩童的母親還想堅持,卻被素問拉到一旁“大娘,您听我們的,把糕帶回去。您要是實在想謝我們,就幫我們多跟鄉親們說說防疫的法子,讓大家都知道怎麼防邪祟,怎麼保護自己,這比什麼都強。”

    婦人聞言,只好點頭,帶著孩子千恩萬謝地離開。靈樞望著他們的背影,指尖輕輕拂過袖中的青銅符 —— 這是墨瑤祖師傳下的信物,此刻符面泛著極淡的金紅,與百姓手中的香囊、簡易脈診儀相互共鳴,一股溫暖的陽火之氣在空氣中流轉。這氣息不是來自聖火,也不是來自草藥,而是 “兼愛濟世” 的初心與百姓的感恩相互交融形成的,比任何陽火之氣都更能驅散陰邪。

    可就在這時,青銅符突然微微發燙,符面原本的金紅竟暈開一圈極淡的幽綠,像一滴墨汁滴入清水,快速擴散。靈樞心中一緊,不動聲色地朝著不遠處的小河望去 —— 那條河是百姓們洗衣、取水的地方,此刻河水竟泛著極淡的幽綠,與孩童傷口上的殘蹤氣氣息一模一樣。河面上漂浮著幾片落葉,落葉邊緣也泛著幽綠,還纏著一絲極細的黑色絲線 —— 是隱戾絲!

    靈樞悄悄對素問遞了個眼色,素問立刻會意,她停下手中的動作,走到靈樞身邊,低聲問道“是余孽?”

    “嗯,” 靈樞點頭,聲音壓得極低,“他們又在污染水源,而且選在義診的日子,就是想借百姓的流動,把殘蹤氣擴散到各個村落。你繼續教大家做香囊,我去河邊看看,順便通知趙謙,讓他帶些聖火灰燼來淨化河水。”

    素問點頭,轉身回到教學區,臉上依舊帶著溫和的笑容,只是在教婦人們念 “清心咒” 時,特意加重了 “護家護民” 的語氣,暗中用道家真氣將陽火之氣注入香囊,讓香囊的驅戾效果更強。靈樞則假裝去河邊洗手,快步朝著小河走去,腰間的三齒刀微微顫動,刀鞘上的矩尺紋泛著金紅,似在預警前方的危險。

    河邊的泥土濕潤,靈樞蹲下身,用手指沾了一點河水,放在鼻尖輕嗅 —— 水中除了殘蹤氣,還帶著一絲極淡的寒戾石氣息,這是余孽常用的毒物,比普通戾毒更隱蔽,也更難淨化。他從袖中取出試毒葉,放入水中,葉片瞬間變黑,邊緣冒著極細的青煙,與之前在終南山見到的寒戾石反應一模一樣。

    “看來余孽沒打算放過這些百姓,” 靈樞的眼中閃過一絲冷意,他從袖中取出聖火灰燼,撒在河邊的水窪中,灰燼接觸到水的瞬間,泛出金紅,水窪中的幽綠快速消退,“必須盡快淨化整條河流,否則百姓們接觸到污染的水,後果不堪設想。”

    就在這時,趙謙提著一個青銅桶走來,桶中裝著聖火灰燼與艾草。“先生,您叫我?” 趙謙的聲音帶著疑惑,他看到靈樞手中的試毒葉,臉色立刻變了,“是殘蹤氣?余孽又來搞破壞了?”

    “嗯,” 靈樞點頭,指了指泛綠的河水,“他們在河里投放了隱戾絲和寒戾石碎片,你帶幾個村民,沿著河岸撒聖火灰燼,我去上游看看,找到污染源。記住,讓百姓們暫時別用河里的水,先用我們帶來的淨化水。”

    趙謙立刻點頭,轉身去召集村民。靈樞望著趙謙的背影,又看了看醫棚方向 —— 那里依舊傳來百姓的歡聲笑語,婦人們念 “清心咒” 的聲音整齊而認真,陳阿牛正忙著為下一位百姓診脈,臉上滿是專注。靈樞深吸一口氣,握緊腰間的三齒刀,朝著河上游走去。

    朝陽漸漸升高,將河面染成金紅,可河水深處的幽綠卻像一塊陰影,頑固地存在著。靈樞知道,余孽的陰謀遠不止污染水源這麼簡單,他們想通過百姓的日常用水,擴散殘蹤氣,甚至引發新的疫病,動搖道墨醫道在百姓心中的根基。而他與素問、趙謙、陳阿牛,還有所有堅守道墨醫道的醫者,必須守住這條河,守住這些百姓,守住他們 “兼愛濟世” 的初心。

    上游的河水越來越渾濁,幽綠也越來越濃,靈樞能感受到空氣中的戾毒氣息越來越重,袖中的青銅符也越來越燙,符面的幽綠幾乎要覆蓋金紅。他知道,離污染源不遠了,一場新的較量,即將在這看似平靜的郊外展開。

    二、巳時貧村救急融道墨墨家機關解民憂

    巳時的陽光漸漸熾熱,靈樞與素問帶著陳阿牛、趙謙,跟著張婆婆前往她所在的張家莊 —— 張家莊是汴京郊外的貧困村,去年疫災時受損嚴重,如今雖恢復了生機,卻仍面臨水源不足、醫療匱乏的問題。靈樞與素問此次前來,不僅要為村民義診,還要幫村子解決實際困難,讓醫學真正融入村民的生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張家莊村口,幾棵老槐樹枝葉稀疏,樹下圍著不少村民,看到靈樞等人,紛紛熱情地迎上來。“靈樞先生!素問大夫!你們可來了!” 村正張老漢握著靈樞的手,聲音激動,“最近村里的水井水位越來越低,大家只能去河邊挑水,可河邊的水泛綠,不少人喝了都不舒服,我們正愁沒辦法呢!”

    靈樞跟著張老漢來到水井旁,井水面離井口足有丈深,水面泛著極淡的幽綠,試毒葉一踫就泛黑。“水井被殘蹤氣污染了,” 靈樞的語氣凝重,“余孽污染河水還不夠,連村民的飲用水都不放過,若不盡快解決,恐怕會引發新的疫病。”

    趙謙突然開口“先生,我有辦法!墨家《墨道水利錄》中記載過‘機關提水器’,能用青銅機關將井水抽到地面,再用聖火灰燼過濾,既能解決水源不足,又能淨化殘蹤氣。我們帶的醫具中有青銅材料,現在就能制作!”

    眾人立刻行動,趙謙取出青銅片、齒輪等零件,按墨家機關術的原理組裝提水器;陳阿牛則帶著村民收集聖火灰燼,準備過濾裝置;靈樞與素問則繼續為村民義診,防止有人已感染殘蹤氣。

    趙謙的手指靈活地組裝著機關,青銅零件踫撞聲 “叮叮” 作響“這提水器的核心是墨家‘齒輪傳動’,搖動手柄,齒輪帶動活塞,就能將井水抽上來;出水口處裝一個過濾槽,里面鋪聖火灰燼與艾草,水能過濾掉殘蹤氣,還帶著淡淡的藥香,適合飲用。”

    村民們圍在一旁,看得嘖嘖稱奇。張老漢感嘆道“趙大夫,你們這機關術真是厲害!以前我們挑水要兩個人抬,現在有了這東西,一個人就能輕松取水,還能淨化水,真是幫了我們大忙了!”

    半個時辰後,機關提水器組裝完成。趙謙搖動手柄,清澈的井水順著管道流出,經過過濾槽後,泛著淡淡的金紅,試毒葉放入水中,只泛出極淡的綠,片刻後便恢復正常。“成了!” 趙謙激動地喊道,村民們紛紛歡呼,圍著提水器取水,臉上滿是喜悅。

    靈樞與素問看著這一幕,眼中滿是欣慰。“趙謙的機關術,解決了村民的大問題,” 素問輕聲說,“這就是醫學與社會的融合 —— 不僅要治病,還要解決百姓生活中的困難,讓醫道真正融入他們的日常。”

    靈樞點頭,目光落在提水器上的墨家矩尺紋“墨家的機關術,本就是為了‘兼愛濟世’,幫百姓解決衣食住行的難題;道家的醫理,是為了‘陰陽調和’,護百姓健康。兩者結合,既能解燃眉之急,又能長久守護,這才是道墨醫道融入社會的真諦。”

    就在這時,一位村民慌張地跑來“靈樞先生!不好了!李阿婆在家中暈倒了,身上還泛著綠斑!”

    靈樞與素問立刻跟著村民趕到李阿婆家,只見李阿婆躺在床榻上,面色蒼白,身上泛著淡綠的斑點,脈氣微弱。靈樞用脈診儀檢測,儀盤指針泛著深綠“是重度殘蹤氣感染,她肯定喝了不少污染的井水。趙謙,快用機關提水器取淨化後的水,煮‘道墨融貫祛戾湯’;陳阿牛,點燃青銅香器,淨化室內的殘蹤氣!”

    眾人立刻行動,趙謙去取水熬藥,陳阿牛點燃香薰,素問則用應急祛戾針為李阿婆針灸。半個時辰後,李阿婆緩緩甦醒,身上的綠斑也開始消退。“多謝靈樞先生、素問大夫,” 李阿婆虛弱地說,“我今早喝了井水,就覺得頭暈,沒想到這麼嚴重。”

    靈樞叮囑道“阿婆,以後只能用提水器過濾後的水,不能再喝井水或河水了。我們會教大家制作香薰,定期來義診,保證大家的平安。”

    村民們紛紛表示會按靈樞的叮囑做,張老漢更是提議,在村里建一個 “護民醫站”,讓村民們隨時能找到醫者,也能學習防疫知識。靈樞與素問欣然同意,決定聯合官府,調撥物資,幫助張家莊建立醫站 —— 這是醫學融入社會的第一步,也是道墨醫道守護百姓的重要根基。

    三、午時防疫科普傳萬家道墨醫理入民心

    午時的張家莊曬谷場,陽光熾熱,卻擋不住村民們的熱情。靈樞與素問坐在曬谷場中央的石台上,周圍圍滿了村民,有的帶著小板凳,有的抱著孩子,還有的拿著紙筆,準備記錄防疫知識 —— 這是靈樞提議的 “防疫科普課”,要將道墨醫理轉化為百姓能听懂、能操作的方法,讓防疫融入日常生活。

    “大家知道,為什麼我們要遠離泛綠的水、泛綠的草藥嗎?” 靈樞拿起一片試毒葉,放入泛綠的水中,葉片瞬間變黑,“因為這些東西被‘殘蹤氣’污染了,殘蹤氣是邪祟的邪氣,會鑽進我們的身體,讓我們生病、暈倒,甚至危及性命。”

    村民們紛紛點頭,一位中年漢子問道“靈樞先生,那我們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被殘蹤氣感染啊?我們又沒有脈診儀。”

    靈樞笑著從袖中取出一把艾草“大家可以用艾草做‘簡易試毒法’—— 將艾草揉碎,放在手心,若手心發癢、發紅,就是接觸過殘蹤氣;若艾草變綠,就是感染得比較重,要盡快找醫者看。這是按墨家‘草木辨毒’的法子,簡單又好用,大家在家就能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村民們立刻拿起艾草嘗試,有的手心發紅,連忙詢問應對方法;有的艾草變綠,緊張地請求診治。靈樞與素問耐心解答,教大家用艾草煮水洗手、泡腳,淨化殘蹤氣,場面熱鬧而有序。

    素問則教大家制作 “護家香薰”“大家看,這是艾草、蒼術、薄荷,按三錢、二錢、一錢的比例混合,放在香爐里點燃,青煙能護住整個屋子,擋住外面的殘蹤氣。點燃時,大家可以念‘清心咒’——‘清心如水,清水即心’,不用念得標準,只要心誠,就能借陽火之氣增強香薰的效果。這是道家‘焚香避邪’的簡化版,適合百姓日常用。”

    一位老婦人好奇地問“素問大夫,這‘清心咒’真的有用嗎?我們不懂道家的道理,念了會不會沒用啊?”

    素問溫和地說“阿婆,‘清心咒’的道理,就是讓大家靜下心來,不慌不忙。心一靜,身體的陽氣就足,陽氣足,邪祟就進不來。不管念得好不好,只要大家相信自己能護住家、護住家人,就有用。道墨醫道,最看重的就是‘心誠’,誠則靈。”

    老婦人點點頭,跟著素問念起 “清心咒”,雖然發音不準,卻格外認真。其他村民也紛紛效仿,曬谷場上響起整齊的咒音,與青煙的香氣交織,形成一股溫暖的力量,讓人心神安寧。

    趙謙與陳阿牛則在一旁,教村民們使用簡易脈診儀的 “家庭版”—— 這是趙謙特意改良的,去掉了復雜的機關,只保留了 “紅綠辨癥” 功能,指針紅則健康,綠則感染殘蹤氣。“大家看,將這個放在手腕上,指針紅就是好的,” 趙謙演示著,“若指針綠,就用靈樞先生教的艾草試毒法再確認,確認後用香薰、艾草水調理,嚴重的就去醫站找我們。”

    村民們學得很快,有的還互相幫忙檢測,曬谷場上滿是歡聲笑語。靈樞望著這景象,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 醫學不僅是治病的技術,更是融入百姓生活的守護力量,道墨醫道的 “兼愛”“陰陽”,正通過這些簡單的方法,走進千家萬戶,成為百姓的 “平安符”。

    可就在這時,靈樞袖中的青銅符再次發燙,符面泛著的幽綠越來越濃。他望向村外的小河,河水的幽綠竟比之前更濃,甚至有黑色的絲線在水面漂浮 —— 是隱戾絲!余孽不僅污染了水源,還在河水中投放了隱戾絲,想通過村民的日常用水,擴散殘蹤氣,甚至控制村民的心智。靈樞心中一緊,不動聲色地對趙謙說“你帶幾個村民,去河邊布下香薰陣,用聖火灰燼淨化河水,防止隱戾絲擴散;我與素問繼續教大家防疫,同時檢查村里的物資,看有沒有被污染的東西。”

    趙謙點頭,立刻帶著村民前往河邊。靈樞望著趙謙的背影,心中清楚 —— 余孽的陰謀越來越隱蔽,越來越惡毒,他們不僅想破壞醫學交流,還想通過百姓的日常生活,引發更大的疫病,動搖社會的根基。醫學與社會的融合,不僅是守護百姓的平安,更是與余孽的一場持久戰。

    四、未時福利醫館築根基道墨合璧護民生

    未時的汴京城南,一片閑置的官宅正在改建,工匠們忙著搭建房屋、鋪設地磚,空氣中彌漫著木材與青銅的氣息。這里將建成 “大宋護民福利醫館”,由靈樞與素問牽頭,官府出資,各流派醫者輪流坐診,為貧困百姓免費的醫療服務,同時開展防疫科普、醫具教學,讓醫學真正融入社會福利體系。

    靈樞站在醫館的正廳前,指揮工匠們按墨家機關術的原理布置醫館“正廳設為診療區,地面按道家八卦方位鋪設青磚,嵌入清心銀絲,能穩定患者心神;兩側設為醫器房與藥圃,醫器房用墨家防火磚搭建,防止醫器制作時失火;藥圃種植艾草、蒼術、聖火草等草藥,既供醫館使用,也讓百姓學習辨識草藥。”

    工匠們按靈樞的要求施工,有的鋪設青磚,有的搭建醫器房,有的開闢藥圃,青銅工具踫撞聲與木材切割聲交織,一派繁忙景象。李御醫帶著幾位太醫院的御醫前來視察,看到醫館的規劃,眼中滿是欣慰“靈樞先生、素問大夫,你們的想法真是周全!這福利醫館,既解決了貧困百姓看病難的問題,又能推廣道墨醫道,還能培養民間醫者,真是一舉多得!”

    素問笑著說“李院正,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官府調撥了物資,各流派醫者自願前來坐診,百姓們也幫忙搬運材料,這醫館才能順利改建。我們計劃在醫館設‘三免費’—— 免費診療、免費藥草、免費教學,讓百姓不僅能看好病,還能學會自我防護、自我診療,真正做到‘醫澤萬民’。”

    一位太醫院的老御醫贊道“‘三免費’的理念,真是體現了道墨醫道的‘兼愛濟世’!老夫年輕時,太醫院只服務官宦貴族,百姓看病難如登天,如今有了這福利醫館,百姓們終于有了依靠,這才是醫道該有的樣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靈樞從袖中取出《護民醫館章程》,遞給李御醫“這是醫館的章程,詳細規定了診療流程、藥草管理、教學安排。我們還會從各流派中選拔優秀的年輕醫者,擔任醫館的常駐醫者,既鍛煉他們的能力,又能保證醫館的診療質量。趙謙負責醫器房,陳阿牛負責義診團隊,林薇負責濕熱病癥的診療,阿依莎負責聖火草的應用,各展所長,相互配合。”

    李御醫接過章程,仔細翻看,連連點頭“章程詳細、周全,老夫回去後,會奏請陛下,將‘護民醫館’推廣到各州府,讓天下的貧困百姓都能享受到免費的醫療服務。靈樞先生、素問大夫,你們為大宋醫道、為天下百姓,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事啊!”

    就在這時,醫館的地基突然傳來一陣輕微的顫動,地面裂開一道細小的縫隙,縫隙中滲出一絲幽綠的氣息,與之前的殘蹤氣一致。靈樞心中一緊,蹲下身,將青銅符貼在地面上,符面泛出金紅,與縫隙中的氣息相互對抗,縫隙漸漸閉合。

    “是地脈中的殘蹤氣,” 靈樞的聲音凝重,“余孽在暗中攪動汴京地脈,想通過醫館的地基,污染醫館的物資與水源,破壞福利醫館的建設。我們必須在醫館周圍布下‘道墨護館陣’,用青銅絲與清心銀絲連接陣眼,陣眼處放置聖火盞,防止殘蹤氣再次滲出。”

    李御醫的臉色也變得凝重“這些余孽真是陰魂不散!我們建醫館是為了百姓,他們卻處處破壞,毫無良知!老夫立刻調派禁軍,協助你們布防,同時加強醫館周邊的巡邏,絕不能讓他們得逞!”

    眾人立刻行動,靈樞與趙謙負責布下道墨護館陣,李御醫調派禁軍,素問則帶著工匠們檢查醫館的物資,確保沒有被殘蹤氣污染。夕陽將醫館的屋頂染成金紅,護館陣的金紅光罩漸漸形成,將整個醫館籠罩,空氣中的殘蹤氣被盡數淨化,醫館的地基也恢復了穩定。

    靈樞站在醫館前,望著漸漸成型的建築,心中滿是期待 —— 這不僅是一座醫館,更是道墨醫道融入社會的根基,是守護百姓平安的堡壘。只要醫館能順利建成,就能為更多貧困百姓幫助,讓道墨醫道的 “兼愛”“陰陽” 理念,真正融入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五、申時寒戾暗涌藏危機醫靈共鳴示終南

    申時的汴京城南,福利醫館的改建已近尾聲,工匠們正收拾工具,準備收工;靈樞與素問則在醫館內,檢查最後的防護措施 —— 醫器房的防火磚、藥圃的灌溉裝置、護館陣的聖火盞,每一處都仔細查看,確保萬無一失。

    “護館陣的聖火盞都已點燃,” 趙謙指著醫館四周的陣眼,“青銅絲與清心銀絲連接完好,能擋住普通的殘蹤氣;醫器房的防火磚也已驗收,能承受高溫,不會失火;藥圃的灌溉用的是機關提水器過濾後的水,安全無虞。”

    靈樞點頭,目光掃過醫館內的《道墨醫典》—— 這是各流派共同捐贈的,放在醫館的書架上,供百姓與醫者翻閱。“明日醫館就能正式開館,” 靈樞的聲音帶著欣慰,“我們會請陛下前來剪彩,讓更多百姓知道護民醫館,也讓更多醫者加入我們,一起守護百姓的平安。”

    素問則在整理明日開館要用的香薰與湯藥“我準備了‘開館護民香薰’,用艾草、蒼術、聖火草混合,能淨化醫館的空氣,也能為前來就診的百姓帶來好運;還熬制了‘清心湯’,免費分發給百姓,既能調理身體,又能預防殘蹤氣感染。”

    就在這時,靈樞袖中的青銅符與素問鬢角的青銅小鼎同時劇烈顫動,符面與鼎身泛著金紅,與醫館內的《道墨醫典》相互共鳴,書架上的醫典紛紛掉落,頁面自動翻開,停在記載 “終南山聖火潭” 的一頁 —— 頁面上的聖火潭圖譜,竟泛著幽綠,與地脈連接點的氣息一致。

    “是墨瑤祖師與玄真先祖!” 靈樞的聲音帶著驚訝,青銅符中浮現出兩位先祖的虛影,祖師們身著醫袍,面容凝重,眼中滿是急切。

    “靈樞、素問,” 墨瑤祖師的聲音透過符面傳來,“余孽的終極陰謀,是在明日醫館開館時,借百姓聚集的機會,引爆藏在醫館材料中的寒戾石,擴散殘蹤氣,同時在終南山打開地脈連接點,奪取最後一塊水晶棺碎片,復活墨淵!”

    玄真先祖補充道“醫館的部分青銅材料,已被余孽替換成藏有寒戾石的假貨,明日開館時,寒戾石會在百姓最多的時候爆發,引發混亂;終南山的地脈連接點,也會在同一時間被余孽打開,殘蹤氣會通過地脈,擴散到整個汴京,甚至天下!”

    兩位先祖的虛影漸漸消散,青銅符與青銅小鼎恢復常溫,卻留下一股濃郁的戾毒氣息,讓人心頭發冷。“難怪醫館的地基會滲出殘蹤氣,” 靈樞的臉色驟變,“余孽早就計劃好了,借福利醫館開館的機會,制造混亂,實現他們的陰謀!明日不僅是醫館開館的日子,也是他們復活墨淵的日子!”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素問的眼中閃過一絲冷意“我們必須立刻行動!趙謙,你帶工匠們檢查醫館的所有青銅材料,找出藏有寒戾石的假貨,用聖火灰燼淨化;我去通知李御醫,讓他調派更多禁軍,明日加強醫館的安保;靈樞,你去終南山,守住地脈連接點,防止余孽打開!”

    趙謙點頭,立刻組織工匠檢查材料;素問則快步前往太醫院;靈樞則快速收拾行裝,準備前往終南山。夕陽將汴京的天空染成橘紅,可醫館內的氣氛卻格外緊張 —— 明日的開館大典,已變成一場決定天下命運的生死之戰。

    靈樞騎著快馬,朝著終南山的方向疾馳,青銅符在袖中發燙,與終南山的地脈連接點相互共鳴。他回頭望去,汴京的方向燈火漸起,護民醫館的輪廓在夜色中隱約可見,心中滿是堅定 —— 明日,他不僅要守住終南山的地脈連接點,還要保護醫館的百姓,守護道墨醫道的傳承,完成醫靈轉世的終極使命。

    快馬在夜色中疾馳,蹄聲 “噠噠”,打破了夜的寂靜。終南山的方向泛著濃郁的幽綠,像一雙等待獵物的眼楮,充滿了危險與未知。靈樞知道,明日的戰斗,將是他與余孽、與墨淵的終極決戰 —— 勝,則天下安,道墨醫道傳承萬年;敗,則天下亂,百姓淪為戾毒的奴隸。

    他握緊腰間的三齒刀,刀背的矩尺紋泛著金紅,與袖中青銅符的光芒相互交織。“墨淵,余孽,” 靈樞的眼中滿是決絕,“明日,我會用道墨醫道,用醫靈之力,徹底摧毀你們的陰謀,守護天下蒼生,完成祖師的囑托,也完成我們作為醫靈轉世的使命!”

    夜色漸深,終南山越來越近,空氣中的幽綠也越來越濃,一場決定天下命運的浩劫,已悄然拉開序幕。靈樞能否在明日之前守住地脈連接點?素問與趙謙能否找出醫館中的寒戾石?開館大典上的百姓能否平安無事?最後一塊水晶棺碎片,最終會落入誰的手中?一切,都將在明日揭曉。

    喜歡醫靈本草傳奇跨越千年的中醫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醫靈本草傳奇跨越千年的中醫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醫靈本草傳奇跨越千年的中醫》,方便以後閱讀醫靈本草傳奇跨越千年的中醫第430章 醫澤萬民融社稷,戾毒暗涌撼根基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醫靈本草傳奇跨越千年的中醫第430章 醫澤萬民融社稷,戾毒暗涌撼根基並對醫靈本草傳奇跨越千年的中醫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