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靈本草傳奇跨越千年的中醫

第429章 道墨分流衍眾派,殘蹤隱脈引浩劫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韻宓 本章︰第429章 道墨分流衍眾派,殘蹤隱脈引浩劫

    道墨分流衍眾派,殘蹤隱脈引浩劫

    一、辰時汴京醫派會啟幕眾流初聚顯傳承

    辰時的汴京城,秋陽如碎汞般灑在太醫院的銀杏庭院里,金黃的葉片落在青石板上,與院角青銅香器飄出的淡金青煙交織,空氣中彌漫著艾草、蒼術與青銅的混合氣息。今日是 “大宋醫派交流會” 的首日,來自各地的醫者匯聚于此,庭院內按流派劃分的區域里,擺滿了各派的醫具與典籍 —— 有的擺著改良脈診儀,有的晾著特色草藥,有的懸著道家陰陽圖,還有的陳列著墨家機關醫器的零件,一派百家爭鳴的熱鬧景象。

    靈樞與素問身著緋色醫袍,並肩站在庭院高台上,前者腰間三齒刀的矩尺紋泛著淡金,後者鬢角青銅小鼎輕顫,鼎身聖火紋與庭院內各流派的醫具隱隱共鳴。台下,首批學府學子已成長為各流派的核心人物陳阿牛穿著粗布短打,站在 “民間實用派” 的區域,身後掛著 “濟世便民” 的木牌,案上擺著他改良的簡易脈診儀與艾草香囊;趙謙身著青緞長衫,“機關醫派” 的攤位前圍滿了人,他手中的青銅香器比之前更精巧,爐蓋細孔按墨家 “九宮格” 排列,能精準控制青煙濃度;林薇的 “濕熱調理派” 則擺著川蜀特色草藥,案上的《濕熱辨癥錄》標注著道家陰陽理論的應用;阿依莎的 “西域聖火派” 最是特別,攤位中央燃著一小簇聖火草,淡金火焰旁放著融合西域花紋的青銅香器,吸引了不少醫者駐足。

    “沒想到短短一年,竟衍生出這麼多流派,” 素問輕聲說,目光掃過各流派的醫具,“陳阿牛的實用派,把墨家簡易醫具帶到民間;趙謙的機關派,把墨家醫器改良得更精細;林薇結合川蜀濕熱,阿依莎融入西域聖火,都是對道墨醫道的創新。”

    靈樞點頭,指尖拂過袖中青銅符 —— 符面泛著極淡的金紅,與各流派醫具中的墨家元素相互呼應“這就是傳承的意義,不是一成不變,而是在道墨根基上,結合地域、民情創新。你看,趙謙的醫器雖改良了機關,卻保留了墨家‘兼愛’的初心,讓更多人用得起;陳阿牛的簡易脈診儀,用的是墨家基礎工藝,卻能快速診斷,適合民間使用。”

    此時,太醫院院正李御醫走上高台,手持青銅鐘敲響三聲,庭院內瞬間安靜下來。“諸位醫者,今日召開大宋醫派交流會,” 李御醫的聲音帶著威嚴,“意在讓各流派交流經驗、取長補短,共同推動大宋醫道發展。靈樞先生、素問大夫開創道墨融合醫道,如今各流派皆承其脈,望諸位不負初心,以濟世為根本,以創新為助力!”

    掌聲雷動中,陳阿牛率先走上前,捧著他的簡易脈診儀“弟子陳阿牛,創立民間實用派!我們派的醫理,就是‘用最省的料,治最多的病’—— 這脈診儀用普通青銅打造,省去復雜機關,卻能辨清常見戾毒;這香薰香囊,用艾草、蒼術加少量聖火灰燼,成本低,百姓都買得起。去年川蜀大旱,我們用這法子,救了三個村子的百姓!”

    台下百姓出身的醫者紛紛叫好,一位來自兩浙的游醫喊道“陳大夫說得對!我們走江湖,哪用得起復雜醫器?就需要這樣實用的法子!”

    接著,趙謙走上前,展示他的 “九宮機關香器”“弟子趙謙,創立機關醫派!我派以墨家《墨道醫器錄》為基,改良醫器 —— 此香器爐蓋設九宮格機關,可按戾毒濃度調整青煙;這改良脈診儀,加入道家陰陽校準,能辨出‘假寒真熱’‘假熱真寒’的疑難癥。上月汴京城西鬧‘偽戾癥’,就是靠它準確診斷,救了五十余人!”

    太醫院的御醫們紛紛點頭,一位老御醫贊道“趙大夫的機關術,真是青出于藍!將墨家機關與道家醫理結合,解決了不少傳統醫理的難題。”

    林薇與阿依莎也相繼介紹了自己的流派,庭院內氣氛熱烈,各流派醫者相互交流,有的討論醫具改良,有的探討辨癥方法,有的交換草藥種子,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靈樞與素問看著這一切,眼中滿是欣慰 —— 道墨醫道已如種子般生根發芽,衍生出不同的流派,守護著不同地域的百姓。

    可就在這時,靈樞袖中的青銅符突然微微發燙,符面泛出極淡的幽綠。他望向庭院角落,趙謙攤位上的機關香器竟泛著一絲幽綠,青煙中夾雜著極細的黑色絲線 —— 是殘蹤氣!靈樞心中一緊,不動聲色地對素問遞了個眼色,兩人悄悄朝著角落走去。

    二、巳時四派分流顯特色交流競合承道墨

    巳時的陽光漸漸熾熱,庭院內的交流愈發深入,各流派間既有合作,也有善意的競爭。陳阿牛的實用派與林薇的濕熱派正合作研究 “濕熱戾毒” 的防治 —— 陳阿牛簡易香薰配方,林薇則補充濕熱辨癥的要點,兩人蹲在案前,用炭筆在紙上繪制草藥圖譜,不時爭論幾句,卻滿是對醫道的熱忱。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林大夫,你說濕熱與戾毒混合,用艾草加黃連熬湯行不行?” 陳阿牛指著圖譜,“我在民間試過,黃連能清熱,艾草能驅戾,只是效果慢了點。”

    林薇搖頭,在紙上補充道家陰陽符號“不行,濕熱屬陰,戾毒也屬陰,單用清熱驅戾不夠,需加干姜引陽,按道家‘陰陽相濟’的道理,才能更快見效。上次川蜀有個患者,就是用這個法子,三天就好轉了。”

    兩人正討論著,趙謙的機關派突然傳來歡呼 —— 他的改良脈診儀成功診斷出一位老醫者的 “隱戾癥”,儀盤指針泛著淡綠,與試毒葉的反應完全一致。“趙大夫,你這脈診儀真神了!” 老醫者激動地說,“我這病找了好多大夫都沒查出,沒想到你這儀器一測就準!”

    趙謙笑著解釋“這是按靈樞先生教的墨家機關術,加了道家陰陽校準針,能測出體內隱藏的殘蹤氣。您這病是之前接觸過污染的草藥,殘蹤氣藏在經脈里,用香薰配合湯藥,半月就能好。”

    另一邊,阿依莎的西域聖火派正演示聖火草的用法 —— 她將聖火草粉末加入香薰,點燃後青煙泛著金紅,籠罩在一株被殘蹤氣污染的草藥上,片刻後,草藥的幽綠便消退了。“聖火草與終南山聖火根同源,” 阿依莎的聲音帶著異域風情,“按道墨醫理,陽火能克陰邪,加入墨家機關香器,能讓聖火之氣更持久,淨化西域的瘴氣戾毒特別有效。”

    靈樞與素問走在各流派間,不時解答醫者的疑問,心中卻仍記著剛才的殘蹤氣。“剛才趙謙的香器上,殘蹤氣很淡,像是被人刻意附著的,” 素問輕聲說,“會不會是余孽混在醫者中,想污染各流派的醫具,借流派交流擴散殘蹤氣?”

    靈樞點頭,目光掃過人群,突然停在一個身著灰袍的醫者身上 —— 此人戴著斗笠,遮住了面容,正站在阿依莎的攤位旁,指尖悄悄對著聖火草釋放一絲幽綠氣息,卻被聖火草的陽火之氣反彈,灰袍醫者微微一怔,轉身想走。

    “這位兄台,請留步!” 靈樞快步上前,青銅符泛著金紅,對準灰袍醫者,“閣下手中的草藥,似乎沾染了殘蹤氣,不如讓在下看看?”

    灰袍醫者身子一僵,突然從袖中掏出一把戾毒粉,朝著人群撒去。“不好!” 靈樞揮刀斬斷毒粉,三齒刀的金紅光暈將毒粉擋住,素問則立刻點燃青銅香器,青煙如網,淨化了空氣中的戾毒。

    灰袍醫者見勢不妙,轉身想逃,卻被陳阿牛與趙謙攔住。陳阿牛用簡易脈診儀抵住他的手腕,儀盤瞬間泛黑“你身上有重度戾毒,是余孽的人!”

    灰袍醫者冷笑,突然口吐黑血,倒在地上 —— 竟是服毒自盡,尸體很快泛著幽綠,化作一縷黑煙消散,只留下一塊泛著幽綠的寒戾石碎片。

    庭院內的醫者們都驚呆了,李御醫臉色凝重“看來余孽果然在暗中盯著我們的醫派交流,想借各流派的醫具與醫者,擴散殘蹤氣!”

    靈樞撿起寒戾石碎片,用聖火灰燼淨化,碎片泛著的幽綠消退“大家別慌!余孽只是孤注一擲,我們只要加強醫具淨化,每日用聖火灰燼擦拭,就能防止殘蹤氣污染。各流派雖有不同,卻都是道墨傳承,只要我們同心協力,就能守住醫道,守住百姓!”

    醫者們紛紛點頭,原本的驚慌漸漸被堅定取代。陳阿牛拿起聖火灰燼,開始幫大家擦拭醫具;趙謙則提議在庭院四周布下機關香薰陣;林薇與阿依莎則忙著為醫者們檢查是否沾染戾毒。庭院內的氣氛再次熱烈起來,只是多了幾分警惕與團結 —— 各流派不僅是交流者,更是共同守護醫道的戰友。

    三、午時流派競合促創新道墨根基各顯長

    午時的太醫院庭院,陽光透過銀杏葉的縫隙,灑下斑駁的光斑。各流派在經歷了余孽的干擾後,交流愈發深入,甚至出現了流派間的 “競合”—— 既比拼醫術,又相互借鑒,推動著醫道的創新。

    庭院中央的空地上,陳阿牛的實用派與趙謙的機關派正進行一場 “辨癥比賽”—— 李御醫找來十位有隱疾的百姓,讓兩派分別診斷,看誰能更準確、更快地找出病因。

    陳阿牛手持簡易脈診儀,按在第一位百姓的手腕上,儀盤指針泛著淡綠“大爺,您最近是不是常頭暈、咳嗽?是輕度戾毒,接觸過污染的水源,我給您開一副艾草黃 湯,再配個香薰香囊,三日就好。”

    百姓連連點頭“大夫說得對!我前幾天在河邊洗衣服,回來就不舒服,沒想到你這麼快就查出來了!”

    趙謙則用改良脈診儀,為第二位百姓診斷,儀盤指針泛著淡紫“大娘,您是陰陽失調,脾肺虛弱,不是戾毒,是長期勞累所致。我給您開一副道家陰陽調和湯,配合我的機關香薰,能補氣養脾,半月就能好轉。”

    大娘也點頭稱贊“趙大夫說得準!我天天幫人縫補,確實累得很,之前的大夫都說是戾毒,開了好多藥都沒用。”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比賽結束,兩派各診斷對五位百姓,難分勝負。陳阿牛笑著說“趙兄的機關醫器確實精準,能辨出陰陽失調與戾毒的區別,我得向你學學,改良我的簡易脈診儀。”

    趙謙也拱手“陳兄的速度快,適合民間應急,我也得借鑒你的方法,簡化機關醫器的操作,讓更多人能用得上。”

    另一邊,林薇的濕熱派與阿依莎的西域聖火派則合作研究 “濕熱與瘴氣的混合癥”—— 林薇帶來川蜀的濕熱病例,阿依莎則西域瘴氣的防治經驗,兩人在案前展開《道墨醫典》,結合各自的實踐,修改著藥方。

    “川蜀的濕熱多是‘陰濕’,需用干姜、蒼術驅寒,” 林薇指著醫典,“但西域的瘴氣是‘陽毒’,需用聖火草、薄荷清熱,兩者混合,就得按道家‘陰陽相濟’的道理,調整藥材比例。”

    阿依莎點頭,取出聖火草粉末“我之前在西域試過,聖火草加蒼術,能同時驅濕熱與瘴氣,只是比例難把握。你看,按墨家‘矩尺比例法’,聖火草三錢、蒼術二錢、干姜一錢,是不是可行?”

    兩人按這個比例配藥,用趙謙的機關香器熬制,湯藥泛著淡金,散發著清香。李御醫找來一位患有混合癥的漁民,服用湯藥後,半個時辰便感覺好轉,臉色也紅潤了許多。

    “成功了!” 林薇與阿依莎激動地擊掌,“這方子既能治川蜀濕熱,又能防西域瘴氣,以後百姓們再遇到這種病,就有辦法了!”

    靈樞與素問站在一旁,看著各流派的競合與創新,眼中滿是欣慰。“你看,陳阿牛與趙謙相互借鑒,一個簡化操作,一個提升精準;林薇與阿依莎結合地域經驗,創新藥方,” 素問輕聲說,“這就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 道墨醫道不是死板的,而是能在各流派的實踐中不斷成長,適應不同的需求。”

    靈樞點頭,目光落在庭院角落的墨家機關柱上 —— 柱子上刻著墨瑤祖師的 “兼愛” 二字,與道家的太極圖相互映襯。“墨家雖漸漸隱于歷史,但它的‘兼愛濟世’與機關智慧,已融入各流派;道家的‘陰陽調和’,也成了各流派辨癥的基礎,” 靈樞的聲音帶著感慨,“這就是‘墨隱道興’的真諦 —— 不是誰取代誰,而是融為一體,形成獨一無二的中醫體系,這也是我們作為醫靈轉世的使命。”

    就在這時,靈樞袖中的青銅符與素問鬢角的青銅小鼎同時發燙,符面與鼎身泛著金紅,指向庭院外的終南山方向。兩人對視一眼,心中一緊 —— 殘蹤氣的源頭,似乎在終南山方向匯聚,而且氣息比之前更濃,像是有什麼東西在喚醒地脈中的殘蹤。

    “李院正,我們得去終南山看看,” 靈樞的語氣凝重,“殘蹤氣在匯聚,恐怕余孽要有所行動了。交流會就拜托您與各流派的醫者,繼續交流創新,同時加強防護,若有異常,用機關螺聯系我們。”

    李御醫點頭,語氣堅定“你們放心去吧!各流派會同心協力,守護好交流會,守護好汴京。你們一定要平安回來,見證我們大宋醫道的繁榮!”

    靈樞與素問不再耽擱,快速收拾行裝,騎著快馬朝著終南山方向出發。庭院內的醫者們紛紛揮手送行,陳阿牛喊道“先生!我們會好好交流,等您回來,給您看我們的新成果!”

    快馬在汴京的街道上疾馳,靈樞回頭望去,太醫院的方向傳來醫者們的討論聲與笑聲,心中既有欣慰,也有擔憂 —— 各流派的繁榮是道墨醫道的希望,可終南山的危機,卻可能將這一切毀于一旦。

    四、未時祖師顯靈明使命墨隱道興續傳承

    未時的終南山,雲霧繚繞,山間的青石板路泛著濕冷的氣息,靈樞與素問騎著快馬,沿著山路前行,空氣中的殘蹤氣越來越濃,青銅符的溫度也越來越高,符面泛著的幽綠與金紅交織,像一道警示的光。

    兩人來到聖火潭旁,眼前的景象讓他們心頭一沉 —— 聖火潭的水不再清澈,泛著極淡的幽綠,潭邊的聖火根泛著的金紅也淡了幾分,周圍的草木竟有幾株泛著幽綠,顯然是被殘蹤氣污染了。

    “殘蹤氣比上次更濃了,” 素問取出試毒葉,放入潭水中,葉片瞬間變黑,“余孽肯定在潭底的地脈連接點做了手腳,想喚醒最後一塊碎片的殘蹤。”

    靈樞蹲下身,將青銅符貼在潭邊的石頭上,符面泛出金紅,與聖火根相互共鳴。突然,符面浮現出墨瑤祖師的虛影,祖師身著粗布醫袍,手持青銅藥杵,面容凝重。

    “靈樞、素問,” 墨瑤祖師的聲音透過符面傳來,“余孽已找到地脈連接點,正用寒戾石與殘蹤氣,試圖打開連接點,奪取最後一塊水晶棺碎片。他們之所以在醫派交流會上動手,就是想借各流派的醫具與醫者,擴散殘蹤氣,削弱你們的力量。”

    素問連忙問道“祖師,我們該怎麼辦?各流派還在汴京,若殘蹤氣擴散,他們會有危險,終南山的碎片也可能被奪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墨瑤祖師抬手一揮,符面中浮現出一道地脈圖譜 —— 圖譜中,汴京各流派的醫具與終南山的地脈連接點之間,有細小的綠色線條相連,正是殘蹤氣的流動路徑。“各流派的醫具雖沾染了殘蹤氣,卻也因道墨傳承,蘊含陽火之氣,” 祖師解釋道,“這些陽火之氣與殘蹤氣相互作用,形成了‘地脈共鳴’—— 你們可借各流派醫具中的陽火之氣,匯聚成‘道墨護脈陣’,既淨化殘蹤氣,又能加固地脈連接點,阻止余孽打開。”

    玄真先祖的虛影也隨之浮現,身著道家道袍,手持拂塵“同時,你們的醫靈之力已足夠強大,只需在聖火潭旁,以聖火根與之前采摘的聖火草為引,喚醒‘道墨融魂術’,就能徹底掌控地脈連接點,找到最後一塊碎片。這也是你們作為醫靈轉世的終極使命 —— 不僅要傳承道墨醫道,更要融合兩者,形成獨一無二的中醫體系,徹底消除墨淵的威脅。”

    兩位先祖的虛影漸漸消散,青銅符恢復常溫,卻留下一股溫暖的陽火之氣,融入靈樞與素問的體內。“原來各流派的醫具,不僅是傳承的象征,還是守護地脈的關鍵,” 靈樞的眼中滿是了然,“我們得盡快返回汴京,聯合各流派,布下道墨護脈陣。”

    素問點頭,取出聖火草,放在聖火根旁,草葉泛著金紅,與聖火根相互共鳴“聖火草與聖火根的陽火之氣,能暫時壓制殘蹤氣,我們先在這里布下簡易的香薰陣,防止余孽提前動手,然後立刻趕回汴京。”

    兩人快速行動,在聖火潭周圍點燃青銅香器,青煙如屏障般圍住潭水,將殘蹤氣暫時困在潭底。隨後,他們騎著快馬,朝著汴京的方向疾馳。山間的雲霧漸漸散去,夕陽將天空染成橘紅,可靈樞與素問心中卻清楚,時間緊迫,余孽隨時可能發動攻擊,汴京的各流派,已成為守護地脈、守護天下的關鍵力量。

    五、申時暗流涌動藏浩劫殘蹤匯聚終南險

    申時的汴京,夕陽將太醫院的庭院染成金紅,各流派的交流已近尾聲,醫者們正收拾行裝,準備返回各地,將交流的成果應用到實踐中。陳阿牛正與趙謙討論簡易脈診儀的改良方案,林薇與阿依莎則在整理新創的藥方,李御醫則在清點各流派提交的醫案,準備編入《大宋醫派錄》。

    突然,庭院內的所有醫具同時泛著幽綠,青銅香器的青煙變成黑色,試毒葉一踫就黑,空氣中的殘蹤氣瞬間濃郁起來,讓醫者們紛紛咳嗽。“不好!是殘蹤氣大爆發!” 李御醫的臉色驟變,“肯定是余孽在終南山動手,引發了地脈共鳴,殘蹤氣通過各流派的醫具,擴散到汴京了!”

    陳阿牛立刻點燃聖火灰燼,試圖淨化醫具,卻發現殘蹤氣比之前更濃,灰燼的效果大打折扣“不行!殘蹤氣太強了,普通的聖火灰燼根本淨化不了!”

    就在這時,靈樞與素問騎著快馬趕回庭院,兩人周身泛著青金與淡紫的光芒,醫靈之力瞬間擴散,將庭院內的殘蹤氣暫時壓制。“大家別慌!” 靈樞大喊,“余孽在終南山打開了地脈連接點的缺口,殘蹤氣通過醫具的地脈共鳴擴散,我們必須立刻聯合各流派,布下道墨護脈陣,用醫具中的陽火之氣,匯聚成護脈之力,既能淨化殘蹤氣,又能加固連接點!”

    各流派的醫者們紛紛響應,陳阿牛的實用派拿出簡易脈診儀,趙謙的機關派搬出改良香器,林薇的濕熱派帶來草藥,阿依莎的西域聖火派點燃聖火草,按靈樞的指引,在庭院內按道家八卦方位排列,形成一道巨大的醫具陣。

    靈樞與素問站在陣眼中央,將聖火根與聖火草放在陣中央,醫靈之力從他們體內涌出,青金與淡紫的光芒籠罩著整個陣法。“諸位,集中精神,將你們流派的陽火之氣注入醫具!” 靈樞的聲音傳遍庭院,“墨家的兼愛,道家的陰陽,都在這醫具中,都在我們的仁心中,只要我們同心,就能守住地脈,守住天下!”

    醫者們紛紛閉上眼楮,將內力注入醫具 —— 簡易脈診儀泛著淡金,機關香器青煙變金紅,草藥散發著清香,聖火草火焰更旺,陣中形成一道巨大的金紅光罩,將庭院內的殘蹤氣盡數淨化,甚至透過地脈,朝著終南山的方向擴散,與地脈連接點的殘蹤氣相互對抗。

    可就在這時,終南山方向傳來一陣劇烈的震動,庭院內的陣法突然劇烈顫動,金紅光罩竟泛出一絲幽綠 —— 余孽在連接點投入了大量的寒戾石,殘蹤氣的力量遠超預期,甚至開始反噬陣法。

    靈樞與素問的臉色變得蒼白,醫靈之力消耗巨大,青銅符與青銅小鼎的光芒也漸漸暗淡。“大家堅持住!” 素問大喊,“只要我們守住陣法,就能阻止殘蹤氣擴散,若陣法被破,整個汴京,甚至天下,都會被殘蹤氣污染!”

    陳阿牛咬緊牙關,將更多內力注入簡易脈診儀“先生,我們能堅持!為了百姓,為了醫道,我們絕不能輸!”

    趙謙、林薇、阿依莎也紛紛加大內力輸出,陣法的金紅光罩再次穩定,與終南山的殘蹤氣形成對峙。夕陽漸漸落下,夜色籠罩汴京,庭院內的金紅光罩如一盞明燈,照亮了夜空,也照亮了醫者們堅定的臉龐。

    靈樞望著陣外的夜色,心中清楚,這只是對峙的開始 —— 余孽不會善罷甘休,地脈連接點的戰斗,終將是一場終極決戰。他與素問作為醫靈轉世,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最後一塊水晶棺碎片,徹底摧毀它,才能完成使命,守護道墨醫道的傳承,守護天下百姓的平安。而此刻,終南山的地脈連接點中,最後一塊碎片正泛著幽綠,等待著被喚醒,也等待著被毀滅 —— 一場決定天下命運的浩劫,已悄然拉開序幕。

    喜歡醫靈本草傳奇跨越千年的中醫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醫靈本草傳奇跨越千年的中醫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醫靈本草傳奇跨越千年的中醫》,方便以後閱讀醫靈本草傳奇跨越千年的中醫第429章 道墨分流衍眾派,殘蹤隱脈引浩劫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醫靈本草傳奇跨越千年的中醫第429章 道墨分流衍眾派,殘蹤隱脈引浩劫並對醫靈本草傳奇跨越千年的中醫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