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

第371章 考官篇(五)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劉殺千刀的 本章︰第371章 考官篇(五)

    嘉靖三十三年春•貢院 閱卷所

    閱卷所內,燭火通明,卻驅不散堆積如山的朱卷帶來的沉重壓抑。

    十數位考官埋首案前,筆尖在紙面劃過沙沙聲響,間或夾雜著幾聲疲憊的喟嘆或壓抑的咳嗽。

    空氣中墨香、汗味、陳舊紙張與沉水香的氣味混雜,織成一張無形的網,籠罩著決定數千士子命運的方寸之地。

    最初的閱卷流程尚算平順。

    各房考官按部就班,輪閱著流水般送來的朱卷。

    遇到觀點犀利、文采斐然的佳作,低低的贊嘆聲會悄然響起;踫上辭藻華麗卻空洞無物的庸作,便是一聲嘆息,朱筆毫不留情地批下“下”字;而對于那些立意偏頗、經義錯漏的劣卷,一個冷硬的“落”字便是終結。

    然而,當所有考官初步完成閱卷,開始匯總、討論、決定最終取中名單時,風暴的種子已然埋下。

    主考官趙貞吉端坐上首,花白胡須在燭光下泛著銀光,臉上是慣有的沉穩與深不可測。

    他清了清嗓子,聲音不高卻足以壓過室內的嘈雜︰“諸位辛苦,初閱已畢。接下來,便是合議取中之時。凡遇爭議之卷,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然文無第一,自古皆然,當以文章根柢、經義貼切、策論實用為要,望諸位秉持公心,為國選才。”

    話音落下,室內的氣氛卻微妙地繃緊了幾分。

    每位考官案頭,都悄悄壓著那麼一兩份標記著“待議”的朱卷——那是他們心照不宣的“私人福利”。

    或是親族子弟的卷子,或是收了人情不得不保的“關系戶”,或是單純看順了眼想提攜一把的“潛力股”。

    按大明科場百年的潛流,只要文章不是爛到令人發指,同僚們多半會睜只眼閉只眼,互相成全。

    畢竟,誰都需要留條後路,誰都不敢保證自己沒有求到人的時候。

    但陳恪的存在,像一塊稜角分明的寒冰,驟然投入這表面維持平衡的溫水之中。

    當趙文華捻著一份辭藻堆砌、論證松散卻被某位考官硬生生推上“待議”名單的卷子,試圖用“文采尚可”、“立意雖偏頗亦有可取之處”來為它開脫時,陳恪的聲音斬釘截鐵地響起︰

    “此文辭藻浮華,言之無物,如同錦繡包裹敗絮!論‘海禁’,通篇陳詞濫調,既無對祖宗成法利弊的深刻剖析,亦無對開海通商可行之道的切實建言,更遑論對倭患、走私、衛所積弊等要害問題的觸及。”

    ”策論之要,在于經世致用!此等空泛之論,如何能取中?置那些真正針砭時弊、建言獻策的士子于何地?趙侍郎若覺可取,請指教其‘可取’之處究竟何在?”

    陳恪的聲音清朗如金玉相擊,每一個字都像砸在案幾上,震得燭火搖曳。

    他目光如電,直刺趙文華,也掃過那些試圖為類似卷子說話的考官。

    他不是听不進意見的狂生,面對那些立意新穎卻略有瑕疵,或是論證扎實而文采稍遜的爭議卷,只要對方能言之有據,點出文章閃光之處與可取之點,他並非不能被說服。

    他反對的,是毫無底線地拔高那些根本不配及第的學術垃圾!

    趙文華被他當眾駁斥,臉皮漲得通紅,強辯道︰“靖海伯此言未免過于嚴苛!文章優劣,本就見仁見智。此卷行文流暢,引經據典亦算得當,結尾處收束有力,可見考生用心……”

    “用心?”陳恪冷笑打斷,眼中寒光更盛,“若用心只在堆砌辭藻、粉飾太平,那這用心,便是取巧,便是對‘用心’二字的褻瀆!”

    爭論由此拉開序幕。

    起初還是圍繞具體文章的優劣,漸漸地,便成了陳恪一人舌戰群儒的局面。

    他引經據典,剖析時弊,將那些被強行抬舉的卷子批得體無完膚。

    支持者或懾于他的氣勢和道理,或憚于他聖眷在身,聲音漸弱。

    但反對者們,尤其是那些“私卷”被陳恪點名的考官,臉色都極為難看,氣氛壓抑如暴風雨前的寧靜。

    直到那幾份極為古怪的卷子被推到陳恪案前。

    又是幾位考官力保的“待議”卷。

    乍一看,辭藻依舊華麗得刺眼,行文似乎更為“工整”。

    然而陳恪只掃了幾行,那晚貢院深處陰冷甬道中的記憶瞬間被激活!一股寒意順著脊椎竄上天靈蓋。

    “夫海禁之策,乃固國本、安黎庶之良策是矣……”

    “……然商賈逐利,罔顧王法,私通海寇,禍國殃民是矣……”

    “……故當嚴刑峻法,以儆效尤,使宵小絕跡,海疆永固是矣……”

    通篇“是矣”!

    那機械重復、生硬無比、如同跗骨之蛆般的“是矣”!

    每一句論斷之後,都必綴一個“是矣”!這些“是矣”是如此刺耳,如此刻意,它們割裂了文氣,暴露了作者思想的貧瘠與邏輯的混亂,更透出一股難以言喻的……詭異!

    “魏杰師以……”

    “……尾結是矣!”

    黑影嘶啞模糊的低語,仿佛就在耳邊炸響!

    那晚貢院深處的秘密接頭,那鬼祟傳遞的暗號,原來就藏在這里!

    用這種近乎荒誕的方式,標記著需要“特別關照”的對象!

    陳恪猛地抬頭,目光如利刃般掃過力保這幾份卷子的幾位考官——都是平日與趙文華走得頗近,或有勛貴背景之人。

    他們的表情看似正常,但那眼神深處極力掩飾的一絲緊張,卻逃不過陳恪此刻洞若觀火的審視。

    趙文華也察覺到了陳恪眼神的劇變,心中咯 一下,暗叫不好。

    他立刻換上一副“大局為重”的和事佬嘴臉,站起身,臉上擠出幾分假笑︰“靖海伯息怒!此等卷子,諸位同僚也是愛才心切嘛。你看,這文采……”

    他試圖用身體擋住陳恪銳利的目光,緩和氣氛。

    “夠了!”

    陳恪霍然站起,一掌重重拍在案幾上!硯台、筆架齊齊跳起,墨汁飛濺,雪白的宣紙上洇開一片刺目的烏黑!

    巨大的聲響在密閉的閱卷所內回蕩,震得所有考官渾身一顫,愕然望來。

    陳恪面沉如水,眼中燃燒著被愚弄和褻瀆的熊熊怒火,聲音如同九幽寒冰,帶著雷霆萬鈞的威勢,一字一句砸向趙文華和那幾位考官︰

    “趙文華!還有你們幾位大人!睜大眼楮看清楚!這幾份卷子,通篇‘是矣’,如同夢囈!文理不通,邏輯混亂,不知所雲!如此狗屁不通的垃圾,你們竟也敢堂而皇之地力保取中?!你們到底收了他們多少好處?!還是說,這‘是矣’二字,本身就是爾等勾連舞弊、欺君罔上的暗號?!”

    “暗號”二字一出,如同驚雷炸響!

    那幾位力保卷子的考官臉色瞬間慘白如紙,冷汗涔涔而下,嘴唇哆嗦著,卻一個字也吐不出來。

    趙文華更是被噎得連連後退,指著陳恪,獨眼中射出驚怒交加的光芒︰“陳恪!你…你血口噴人!污蔑!這是污蔑!”

    陳恪根本不理他,猛地轉向端坐如山的趙貞吉,目光灼灼,如同兩柄燒紅的利劍,直刺這位主考的心底︰

    “趙部堂!您是本次恩科主考!此等卷子,暗藏鬼蜮伎倆,行文荒謬絕倫!若此等垃圾都能取中,置國法綱紀于何地?置天下寒窗苦讀的士子于何地?!置陛下掄才大典的聖意于何地?!”

    他向前一步,逼視著趙貞吉,聲音陡然拔高,帶著玉石俱焚的決絕︰

    “若部堂今日敢點頭取中此等卷子,下官明日便叩闕西苑,將此間種種不堪,連同這幾份狗屁不通的卷子,一並呈于御前!請陛下聖裁!徹查這恩科貢院之中,到底還藏著多少見不得光的魑魅魍魎!”

    圖窮匕見!陳恪直接將事情推到了你死我活的境地!

    趙貞吉古井無波的臉上,第一次出現了清晰的裂痕!花白的胡須微微顫抖著。

    他太清楚陳恪這番話的分量了!

    以陳恪如今聖眷之隆,以嘉靖對此次“祥瑞恩科”的看重,若真讓陳恪帶著這幾份滿篇“是矣”的荒謬卷子和“舞弊暗號”的指控鬧到御前……後果不堪設想!

    他這主考官首當其沖,別說入閣的夢想徹底泡湯,自身能否保住都成問題!

    剎那間,無數念頭在趙貞吉腦中飛轉。

    陳恪的剛烈決絕,那幾份卷子的詭異特征,趙文華等人極力掩飾的慌張,以及背後可能牽扯的勢力……利弊得失,瞬間清晰。

    他深吸一口氣,緩緩抬起手,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沙啞,卻異常清晰地傳遍鴉雀無聲的閱卷所︰

    “靖海伯……所言不無道理。此等卷子,行文確有……怪異之處,文理亦欠通順,恐難孚眾望。依本官看……”他目光銳利地掃過那幾位面如死灰的考官,一字一頓道,“不取!”

    一錘定音!

    “轟”的一聲,如同油鍋里潑進了冰水!閱卷所徹底炸開了鍋!

    趙文華等人如遭雷擊,臉色由白轉青,再由青轉紫!他們費盡心機,甚至不惜暴露暗號也要保住的卷子,就這麼被陳恪硬生生掀翻在地,更被主考趙貞吉親手判了死刑!

    奇恥大辱!更重要的是,事情敗露的風險陡增!

    “趙部堂!”趙文華目眥欲裂,聲音尖利得變了調,“您豈能只听陳恪一面之詞?!那幾份卷子縱有不妥,也不過是考生行文習慣怪異!其他被取中的卷子,難道就都完美無瑕?!靖海伯力保的那些卷子呢?比如這份,通篇狂悖,妄議國策!還有那份,異想天開,妖言惑眾!此等文章,豈能取中?!”

    他徹底撕破了臉皮!既然我們的“黑貨”被你們打掉了,那你們的“私貨”也休想保全!

    “對!趙侍郎所言極是!”如同找到了宣泄口,那幾位失意考官立刻跳了起來,眼中燃燒著報復的火焰,紛紛指向那些被陳恪或其他清流考官力保的“甲上”卷子,引經據典,口沫橫飛︰

    “這份策論,妄言開海,置祖宗成法于不顧!其心可誅!”

    “此卷鼓吹水師,靡費國帑,動搖北防根本!禍國殃民!”

    “還有這份!字里行間隱晦譏諷時政,非議朝廷重臣!狂妄之極!”

    他們本就是飽學之士,一旦拋開顧忌,專為挑刺而來,自然能找出文章中任何一點微小的瑕疵,將其無限放大,攻擊得頭頭是道!

    一時間,引經據典的駁斥聲、憤怒的辯解聲、拍案而起的怒喝聲、陰陽怪氣的嘲諷聲……充斥了整個閱卷所!

    原本還算有序的合議,瞬間演變成了徹底的混戰!

    甲卷被攻訐,乙卷被推翻,丙卷又被重新抬出……考官們涇渭分明地站隊,或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私貨”,或是純粹為了報復對方,或是被裹挾其中身不由己。

    每一份被點名的卷子都成了戰場,每一段文字都被反復咀嚼、解讀、攻擊、辯護。

    趙貞吉臉色鐵青,連拍驚堂木都壓不住這失控的場面。

    他試圖維持秩序,聲音卻被淹沒在震耳欲聾的爭吵聲中。

    他看向陳恪,只見對方依舊挺立如松,臉色冰冷,面對圍攻,時而引經據典犀利反擊,時而據理力爭寸步不讓。

    陳恪那緋色的蟒袍在混亂的人群中,仿佛一面不屈的旗幟,也像一個點燃了所有積怨與私欲的火炬。

    燭火在激烈的爭辯聲中劇烈搖晃,將一張張因激動、憤怒、恐懼而扭曲的面孔投在四壁,如同群魔亂舞。

    堆積如山的朱卷在推搡中散落一地,潔白的紙頁被慌亂的腳步踐踏,留下污穢的印痕。

    一場為國選才的莊嚴大典,其核心的取中環節,徹底淪為了一場關乎私利、臉面、乃至背後勢力角力的丑陋混戰。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方便以後閱讀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第371章 考官篇(五)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第371章 考官篇(五)並對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