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

第267章 兵部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劉殺千刀的 本章︰第267章 兵部

    七月十七的清晨,京城籠罩在一層薄霧中。

    陳恪站在靖海伯府的門廊下,指尖輕輕撫過腰間玉帶。

    初秋的晨風帶著幾分涼意,吹散了他眉間最後一絲睡意。

    "姑爺,馬車備好了。"阿大低聲稟報。

    陳恪微微頷首,目光掃過庭院中那株已經開始泛黃的梧桐。

    三日的休沐轉瞬即逝,今日便要赴兵部上任。

    他下意識摸了摸袖中那本《強軍策》——聶豹的心血,也是他此行的指南。

    "恪兒。"王氏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陳恪轉身,見母親捧著一碗熱氣騰騰的姜湯,"趁熱喝了,秋日晨露最是傷身。"

    陳恪接過碗,熱氣氤氳中看見母親眼角的細紋又深了幾分。他仰頭一飲而盡,溫熱的液體順著喉嚨滑下,驅散了最後一絲寒意。

    "母親放心,兒子省得。"

    王氏欲言又止,最終只是整了整他的衣領︰"你父親若在..."

    陳恪握住母親的手,輕聲道︰"兒子會讓父親驕傲的。"

    常樂不知何時已站在廊柱旁,淡紫色的馬面裙在晨風中微微飄動。

    她手中捧著一個錦囊,向陳恪慢慢走來。

    "拿著。"她將錦囊塞入陳恪袖中,"里面是些潤喉的梨膏糖和提神的薄荷腦。兵部那些老學究最是話多,別讓他們吵得你頭疼。"

    陳恪輕笑,指尖擦過她的掌心︰"夫人這是要我去吵架?"

    "誰要你去吵架?"常樂白了他一眼,"我是怕你被那些老狐狸繞進去。"

    "樂兒。"陳恪打斷她,輕輕捏了捏她的指尖,"我心里有數。"

    馬車穿過晨霧中的街道,車輪碾過青石板的聲音格外。

    陳恪掀開車簾,遠處兵部衙門的輪廓漸漸清晰——一座灰瓦紅牆的建築群,門前兩尊石獅怒目圓睜,檐下"兵部"二字的匾額在晨光中張牙舞爪。

    衙門前已站了十余人,為首的正是張居正。

    他一襲靛青官袍,面容沉靜如水。

    見馬車停下,張居正緩步上前,拱手行禮︰"陳侍郎。"

    陳恪連忙下車還禮︰"張前輩折煞下官了。"

    張居正嘴角微揚,卻不達眼底︰"子恆年少有為,如今與我同掌兵部,實乃朝廷之幸。"他側身引路,"請。"

    陳恪隨著張居正步入衙門,目光在迎接的官員臉上一一掃過。

    武選司郎中陸九疇站在最前排,面色紅潤,眼中精光閃爍;武庫司主事梅鶴齡身形瘦削,嘴角掛著若有若無的冷笑;職方司郎中陶硯卿則站在稍後位置,面容敦厚,眼中透著真誠。

    "這位是武選司陸郎中。"張居正聲音不疾不徐,"掌天下武官選授、升調、襲替、功賞之事。"

    陸九疇上前一步,拱手道︰"久聞陳侍郎大名,今日得見,三生有幸。"

    陳恪還禮,敏銳地注意到陸九疇袖口露出的半截和田玉扳指,品味高雅。

    "武庫司梅主事。"張居正繼續介紹,"掌戎器、符勘、尺籍、武學、薪隸之事。"

    梅鶴齡行禮時動作略顯僵硬,陳恪卻從他眼中捕捉到一絲警惕。

    這位嚴世蕃的親信,指甲修剪得一絲不苟,官靴上卻沾著新鮮泥漬。

    "職方司陶郎中。"張居正指向最後一人,"掌輿圖、軍制、城隍、鎮戍、簡練、征討之事。"

    陶硯卿深深一揖︰"聶尚書常言陳侍郎乃國之棟梁,下官盼星星盼月亮,總算把您盼來了。"

    陳恪心中一暖,聶豹果然安排妥當。

    穿過三重院落,眾人來到兵部正堂。

    張居正示意眾人落座,自己則坐在主位左側,按慣例,這是兵部左侍郎的位置。

    "子恆初來乍到,不如先熟悉兵部職能?"張居正聲音溫和,卻帶著不容拒絕的堅定。

    陶硯卿立刻起身,展開一幅絹制圖表︰"兵部共分四司。武選司掌武官考課、選授、襲替;職方司掌天下輿圖、軍制征調;武庫司掌兵器甲仗;車駕司掌驛傳、馬政。"

    他的手指在圖表上移動,詳細解釋每個司的職責與運作流程。

    陳恪專注傾听,不時點頭。

    這些內容聶豹已在那夜中為陳恪簡述,但陶硯卿的講解讓他對實際運作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各衛所軍器每歲需造冊上報,由武庫司核驗。"陶硯卿說到此處,意味深長地看了梅鶴齡一眼,"然近年來多有虛報、冒領之事。"

    梅鶴齡面色一沉︰"陶郎中此言差矣!武庫司賬目清晰,何來虛報?"

    張居正輕咳一聲︰"二位且住。子恆初到,莫要讓他為難。"

    陳恪微笑擺手︰"下官倒覺得陶郎中直言敢諫,正是兵部所需。"他轉向張居正,"前輩在兵部多年,不知對下官有何安排?"

    堂內霎時安靜下來。所有人都知道,這才是今日真正的交鋒。

    張居正慢條斯理地捋了捋還不算長的胡須︰"子恆既稱我一聲前輩,我便斗膽安排。"他目光掃過眾人,"按慣例,侍郎分管不同司務。過去與我共事的李侍郎主管武庫司與驛站,不知子恆意下如何?"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陳恪眼中精光一閃。

    武庫司是嚴黨地盤,驛站更是油水豐厚卻糾紛不斷的燙手山芋。

    張居正這手安排,分明是要他正面硬撼嚴黨勢力,自己則坐收漁利。

    陶硯卿急得額頭冒汗,正要開口,陳恪卻已笑著應下︰"前輩安排,下官自當遵從。"

    張居正似乎沒料到陳恪答應得如此爽快,眼中閃過一絲詫異,隨即恢復平靜︰"子恆果然痛快。既如此,明日便開始接手如何?"

    "全憑前輩吩咐。"陳恪拱手,目光卻與陶硯卿短暫相接——後者眼中滿是憂慮。

    會議散去後,陶硯卿借故留下,低聲道︰"大人可知武庫司水深?梅鶴齡把持多年,賬目混亂,兵器朽壞。聶尚書在時,曾三次徹查,皆無功而返。"

    陳恪輕笑,從袖中取出《強軍策》晃了晃︰"陶兄放心,聶師早有交代。"

    陶硯卿看到熟悉的字跡,眼眶微紅︰"大人有所不知,武庫司每年貪墨,卻將劣質兵器充數。邊關將士因此喪命者,不知凡幾。"

    陳恪目光一凜,想起甦州新軍中那些農家子弟的面孔。

    他輕拍陶硯卿肩膀︰"聶師的心血不會白費。"

    走出兵部衙門時,日已西斜。陳恪站在石階上,望著遠處紫禁城的輪廓。

    張居正想借他之手打擊嚴黨在兵部的勢力,卻不知這正是他想要的,只有攪渾水,才能摸到大魚。

    "穿越者守則第二百六十三條︰"他在心中默念,"當你被迫接手爛攤子時,請記住——混亂往往是重建秩序的最佳契機。"

    喜歡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請大家收藏︰()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方便以後閱讀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第267章 兵部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第267章 兵部並對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