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

第308章 采訪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微笑小油菜 本章︰第308章 采訪

    北京深秋的清晨,晨霧尚未完全散去。徐慧裹緊風衣,快步走進國家電視台高大的辦公樓。她的高跟鞋在大理石地面上敲出急促的節拍,一如她此刻雀躍的心情。

    \"徐慧!來得正好!\"制片人老陳從會議室探出頭來,\"正在分配年度先進工作者系列采訪任務,有個重磅人物你一定感興趣!\"

    會議室里,大型投影屏正展示著今年擬表彰的先進工作者名單。當\"方稷\"的名字出現時,徐慧的眼楮一下子亮了。

    \"是那個沙漠農業專家?‘瀚海1號’的培育者?\"徐慧幾乎要從椅子上跳起來,\"我看過他的報道!在塔克拉瑪干沙漠里種出萬畝良田,太了不起了!\"

    老陳笑著點頭︰\"沒錯。台里決定做一期深度專訪,展現當代科技工作者的奉獻精神。小徐,這個任務就交給你了。\"

    徐慧強壓住內心的激動,腦海中已經浮現出采訪的畫面︰金色麥浪在沙漠中翻滾,科學家站在田埂上講述攻堅克難的故事,鏡頭掃過牧民們喜悅的笑臉......

    \"什麼時候出發?\"她迫不及待地問。

    \"下周一動身。你要在那邊跟拍一周,記錄方教授工作的真實狀態。\"老陳嚴肅地說,\"這次采訪很重要,要展現國家科技進步背後的凡人偉業。\"

    接下來的幾天,徐慧沉浸在對方稷資料的搜集研究中。

    她了解到這位科學家畢業于中國農業大學,早年曾在東北、西藏推廣農業技術,援外非洲,回國後的甘肅,河南,河北,幾乎走遍了祖國的河山。三年前,他帶領團隊在塔克拉瑪干邊緣發現了特殊的野生小麥,並成功培育出耐旱高產的\"瀚海1號\"。

    \"太傳奇了......\"徐慧一邊整理資料一邊感嘆,\"從農村技術員到沙漠專家,這經歷拍成電影都夠精彩!\"

    她精心準備了采訪提綱,設想了各種可能的場景︰在麥浪中漫步訪談,在實驗室里記錄重大發現,甚至腦補了科學家仰望星空的哲學時刻。

    周一一早,徐慧帶著滿滿的期待和兩個沉重的設備箱登上了前往新疆的航班。舷窗外,城市的輪廓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綿延的雪山和無邊的沙海。

    \"方教授是個怎樣的人?\"在接機的越野車上,徐慧問前來接她的助手。

    助手笑了笑︰\"您見到就知道了。\"

    車子在沙漠公路上疾馳了三小時,終于到達基地。時近黃昏,金紅色的夕陽將沙丘染得如同火焰。

    徐慧站在沙丘上,調整著攝像機的焦距,鏡頭從廣袤的沙漠緩緩推向遠處那片綠洲——那是方稷教授的試驗田。

    \"真是太幸運了,\"她對著話筒低聲說道,\"能采訪到方稷教授這樣的科學家。想象一下,在這片死亡之海中創造生命,該有多少動人的故事......\"

    但當她真正跟著方稷開始一天的工作時,想象中的\"動人故事\"很快被沙漠的烈日蒸發了。

    清晨600︰單調的開始︰

    方稷的每一天都是從巡田開始的。他拿著那本邊角磨損的記錄本,沿著田埂一路走去。徐慧跟著他,攝像機時刻準備捕捉\"精彩瞬間\"。

    \"b區7號,株高42.3厘米,分蘗數8,葉色深綠。\"方稷蹲在一株小麥前,用游標卡尺仔細測量,然後在本子上記錄。他的動作機械而精準,像一台設定好的儀器。

    徐慧等著他解釋這個數據的意義,或者至少發表些感想。但方稷只是站起身,走向下一株。

    \"教授,這個數據說明什麼?\"徐慧忍不住問。

    方稷頭也不回︰\"比昨天高了0.2厘米,正常。\"

    就這樣,一株接一株,一塊田接一塊田。太陽漸漸升高,沙漠開始展現它炙熱的一面。徐慧的攝像機越來越沉,汗水順著額頭流進眼楮。

    正午1200︰殘酷的炙烤

    正午的沙漠像一座熔爐。徐慧躲在遮陽棚下,看著方稷依然在田間忙碌。他正在給每株小麥套上特制的透明袋——收集蒸騰水汽用于分析。

    \"教授,休息一下吧?\"徐慧遞過一瓶水。

    方稷接過水,看到徐慧他們好像被曬得有些蔫吧︰\"謝謝,你們也辛苦了,如果累了就先去休息一下。\"

    徐慧看著他被汗水浸透的後背,忽然注意到那件舊襯衫上已經結出了一圈圈白色的鹽漬。攝像機的取景框里,科學家佝僂的背影在熱浪中微微晃動,像海市蜃樓般不真實。

    下午300︰重復的執著

    下午的工作是取樣。方稷在每個試驗小區取土樣、取根系樣、取葉片樣。每個樣本都要仔細標注、封裝。

    徐慧看著他一遍遍重復同樣的動作,忍不住問︰\"這些事不能讓助手做嗎?\"

    \"不一樣。\"方稷終于多說了幾個字,\"親眼自己看到的,和別人直接采來的,如果有條件,還是自己親自做最好,這樣你最了解情況。\"

    徐慧忽然明白了什麼。她調整焦距,特寫那雙布滿老繭的手。

    傍晚600︰夕陽下的孤獨

    太陽西斜,將方稷的身影拉得很長。他還在田里,檢查著滴灌系統的每個出水口。

    徐慧的攝像機沒電了,她就用備用電池繼續拍。鏡頭里,科學家跪在沙地上,一個個檢查滴頭,那專注的神情,像是在聆听大地的脈搏。

    \"這個堵了,\"他自言自語地拆下滴頭,\"得記下來,明天換。\"

    徐慧忽然鼻子一酸。她想起自己準備的采訪提綱上那些問題︰\"您最大的成就是什麼?科研中最激動人心的時刻?\"......現在她覺得這些問題多麼可笑。

    夜晚800︰實驗室的燈光

    從田里回來,方稷直接進了實驗室。采樣需要立即處理,否則會變質。

    在熒光燈下,他更加沉默。稱量、研磨、萃取、檢測......每個動作都精準得像鐘表。徐慧靜靜地看著,不再提問。

    顯微鏡的燈光照在他花白的鬢角上。

    深夜1100︰最後的數據

    當最後一份數據登記造冊,方稷終于直起腰,揉了揉發紅的眼楮。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方便以後閱讀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第308章 采訪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第308章 采訪並對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