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傳到基地時,方稷正在試驗田里檢查新一茬小麥的長勢。鐵柱舉著報紙一路小跑過來,報紙上的新聞標題刺眼得嚇人——《警惕!沙漠小麥或成健康隱形殺手》
營養學專家稱極端環境致礦物質超標
長期食用恐損傷腎功能
方稷和鐵柱回到辦公室,氣氛凝重得能擰出水來。那篇《警惕!沙漠小麥或成健康隱形殺手》的報道攤在桌上,白紙黑字像淬了毒的針。
\"荒謬!簡直荒謬至極!\"鐵柱把報紙舉起來又看了一眼,重重的將報紙摔回桌上,\"咱們的麥子根本就沒進過糧食市場!九成還田做肥料,剩下的喂駱駝了,哪來的"長期食用"?我就不懂了,怎麼能張嘴就是造謠,這報道人從哪得來的結論,長期"食用"?\"
\"方老師,這......\"筱枳接到農業部電話,急得額頭冒汗,本來去田里找方稷,沒想到他在辦公室,又趕回辦公室來告訴方稷,\"農業部剛來電話,說這事影響很壞,讓咱們立即處理。\"
方稷沉默地看著遠處金色的麥浪︰\"通知所有人,半小時後開會。\"
會議室里煙霧彌漫。技術員們傳閱著那篇報道,不時爆出粗口。
\"純屬扯淡!\"土壤組的孫組長把報告摔在桌上,\"我們的麥子鈉含量比沿海灘涂小麥低40!\"
\"重點不是他們的科研是不是真的,\"筱熾推了推眼鏡,\"而是這場針對!我們該如何化解?\"
鐵柱猛地站起來︰\"肯定是競爭對手搞鬼!我這就去查那個"營養學專家"什麼來頭!\"
\"坐下。\"方稷掐滅煙頭,\"現在重要的是群眾怎麼想。你們記得去年味精謠言嗎?哪怕專家闢謠一百次,到現在還有人不敢吃味精了,雞精現在上市了,即使知道味精沒問題,誰還敢用味精,都改用雞精了。\"
會議室頓時安靜下來。眾人都想起那個被謠言摧毀的蓮花味精,哪怕最後證實完全無毒,現在沒有人敢用味精炒菜。
每個人都想起了那個被謠言徹底摧毀的品牌——蓮花味精。哪怕後來千百次闢謠,哪怕科學證明其安全性,那個曾經家喻戶曉的名字終究消失在了超市貨架上。
\"他們用的是一樣的套路。\"方稷的聲音低沉而冷靜,\"先扣個"健康隱患"的帽子,再找幾個"專家"背書,最後煽動公眾恐慌。公眾一直被這些輿論左右。\"
鐵柱一拳砸在桌上︰\"那我們怎麼辦?就任由他們潑髒水?\"
\"當然不。\"方稷站起身,目光掃過全場,\"但我們要用科學說話,而不是情緒。筱熾,你負責聯系國內外權威檢測機構,我要最全面的成分分析報告。孫組長,帶人重新檢測所有批次的土壤和麥粒樣本,從播種到收獲全程追溯。\"
他轉向鐵柱︰\"你去查這個"營養學專家"的底細,但要暗中進行,別打草驚蛇。記住,我們要的是真相,不是口水戰。\"
接下來的72小時,基地變成了一個高速運轉的實驗室。筱熾連夜聯系了瑞士sgs和德國tuv,空運樣本去做雙重認證;孫組長帶著團隊泡在實驗室,對128個采樣點進行復檢;鐵柱則動用了所有關系網,追蹤那個神秘的\"專家\"。
第三天清晨,結果陸續傳回。
\"所有重金屬指標低于國標30以上,\"筱熾舉著檢測報告,\"蛋白質含量雖然比普通小麥低15,但是對于健康完全不影響。\"
孫組長摘下眼鏡揉了揉通紅的眼楮︰\"連續三年數據一致,我們的麥子比市面上的有機小麥更安全。\"
鐵柱那邊更有意思——那個所謂的\"營養學專家\",居然是個血液注氧公司的口舌,他們想要推出血液注氧,排除血液內的毒素雜質這種騙人的公司,現在發表了很多研究報告,不光是沙漠小麥,還有很多生活中的食品,物品都被他們不同程度的造謠。
鐵柱問方稷,\"您不是說闢謠沒人看嗎,咱們現在這麼做真的能挽回聲譽嗎。\"
\"鐵柱說得對,單純的闢謠就像在沙漠里潑水,轉眼就蒸發得無影無蹤。\"方稷站起身,走到白板前,\"但如果我們把真相變成一場暴雨呢?\"
\"這個"營養學專家"不是孤例。\"方稷轉身,目光如炬,\"鐵柱查到的信息顯示,他們是一個有組織的商業誹謗網絡,專門通過制造食品安全恐慌來牟利。\"
筱熾突然反應過來︰\"就像當年蓮花味精的遭遇?\"
\"不止。\"方稷在白板上畫出一個關系網,\"血液注氧公司只是冰山一角。背後還有"排毒保健品"、"有機食品認證"、"高端淨水器"等一整條產業鏈。他們需要不斷制造"健康威脅",才能賣出天價產品。\"
會議室里響起倒吸冷氣的聲音。
\"所以,\"方稷的筆尖重重落在\"系統性\"三個字上,\"我們要打的不是一場防衛戰,而是一場殲滅戰。這不止是我們,還需要更多部門的協助。鐵柱你去聯系我給你的這些部門,需要他們找專人和我們配合。\"
方稷親自撰寫長文《誰在給我們下毒?》,起底這條\"制造恐慌推銷產品\"的黑色產業鏈。文章用確鑿證據顯示︰
所謂\"專家\"實為某健康咨詢公司簽約寫手
該公司同時為12個高端保健品品牌服務
造謠文案明碼標價︰每條\"科學警示\"520萬
效果立竿見影,民眾憤怒地發現,自己竟然被同一伙人用同樣套路欺騙多年。
很多人家因為這些專家制造的焦慮,花費了天價買了健康儀器,都是一場精心包裝的騙局,由于真真實實的騙了大家的錢,輿論反撲的非常凶猛。
\"原來我奶奶買的八千塊淨水器就是這麼推銷來的!\"
\"早就和我媽說不要信這些!我把家里囤的"排毒保健品"全扔了!\"
\"建議嚴查這些"專家",比食品安全問題更可怕!\"
更戲劇性的是,多家權威媒體開始跟進調查。央視《焦點訪談》做了專題報道,衛健委宣布啟動\"偽專家\"清理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