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

第351章 開啟移民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比格多動 本章︰第351章 開啟移民

    明國的密探名單、寧國的禁書目錄、越國勞動黨被處罰記錄、明寧軍事協議要點……這些情報在朱昭熙的辦公桌上堆了半尺高。勞動國際秘書處每天匯總的各國動向,在他們看來或許非常重要,可是朱昭熙對此卻不怎麼在意。這些動作根本不會影響到朱昭熙的布局。

    \"他們還真的是小氣,做什麼都偷偷摸摸的,難道還真的怕我們虞國海軍橫跨太平洋去打他們麼。明國的錦衣衛滲透商號,寧國查扣印刷品,越國限制政黨聯系,這些手段改變不了本質。\"朱昭熙嘲笑著這些非社會主義國家的領導人。

    朱昭熙在準備召開勞動國際大會之前的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早就有了針對那些非社會主義國家的策略。

    她當時指向牆上的全國地圖,充滿著豪情,熙洲大陸的廣袤土地上只有虞國和南虞國兩個國家,人口僅僅七千萬,\"虞國現在有5800萬人口,熙洲的可耕土地能養活十倍于這個數字的人。

    鋼鐵產量居聯邦首位,支撐全面工業化缺的不是科學技術,缺的是足夠的工業人口,他們不在乎本國的無產階級,我們虞國完全可以吸納過來,幫我們虞國建設國家嘛,我們又不是養不起更多的人口。\"

    工業部部長補充了一組數據︰現有紡織廠的織機缺口達12萬台,煤礦開采因人力不足導致30的煤層閑置,北方農場的機械化率僅能覆蓋40。\"不是技術跟不上,是人手不夠。\"

    他坦言,\"科學院設計的新式收割機,因為裝配工人不足,量產計劃已經推遲了三次。\"

    這種現實決定了虞國的戰略選擇。朱昭熙在會議上明確︰\"現階段我們暫時沒有能力搞革命輸出了。

    那麼我們就把心思放在鞏固現有成果,提高生產力上。\"她提到勞動國際的成立初衷,\"組織起來不是為了發號施令,是為了創造協作條件。但協作不能只講奉獻,虞國也要有實際收益。\"

    這個收益就是人口。按照朱昭熙的指示,在勞動國際會議籌備階段,虞國勞動黨向十七個非社會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組織發出了邀請函。

    這些組織包括明國的紡織工會聯合會、寧國的碼頭工人互助會、洪州共和國的礦工兄弟會等各國還沒有太成熟的無產階級組織。

    會議召開前三天,朱昭熙在不其城的會見了這些組織的負責人,開門見山的跟這些人說明了虞國現在的問題。

    人口不足,能力邊界在那,根本不足以支持他們現在推翻他們國家政府,建立社會主義國家的行動,所以只能用其他辦法緩解現在他們這些無產階級的生存情況,她的提議就是讓無產階級移民到虞國。

    她詳細說明了移民政策︰凡通過無產階級組織推薦的勞動者,憑身份證明可獲得虞國戶籍;抵達後由政府分配住房和工作,享受免費教育和醫療;勞動積分制度與本地公民完全一致,累計滿1200分可參與農莊或工廠的管理決策。\"

    但有一條底線。\"朱昭熙加重語氣,\"不得傳播反社會主義言論,不得搞小團體特殊化,違反者按《治安管理條例》處理,情節嚴重的遣送出境。\"

    楚國的農場雇工代表提出顧慮︰\"我們已經在南洋生活習慣了,離開南洋,離開祖輩父輩的血汗開發的土地,實在有些不舍,相信很多的人都有這個想法。\"

    朱昭熙讓秘書拿來北方農場的影像資料,畫面里拖拉機在田間作業,集體宿舍配備了取暖設備,學校的孩子們在操場跑步。

    \"故土情結可以理解,但要看實際境遇。\"她對比了兩組數據,楚國雇工的年均口糧是280斤,虞國農民的年均口糧是950斤,還不包括肉類和布匹分配。

    寧國碼頭工人領袖的疑問更具體︰\"如果我們大規模離開,寧國政府會不會報復留在國內的親屬?\"

    朱昭熙早已準備好應對方案︰\"勞動國際將建立親屬托管機制,由第三國的無產階級組織提供庇護。我們已經和韓國、代國達成協議,接收暫時無法移民的家屬。\"這些承諾最終打消了多數人的顧慮。

    聯邦三十二年春天,首批移民從海晏港登陸。共計8.7萬人,多是明國紡織工人和寧國碼頭力夫,由虞國勞動黨派出的二十艘貨輪分批接運。他們抵達後被直接送往松風省的伐木場和沃墾省的集體農莊,當天就領到了統一制式的工裝和第一個月的口糧。

    消息傳到非社會主義國家,統治階層的反應普遍冷淡。明國首輔在御前會議上斷言︰\"一群無業游民而已,走了正好清淨。\"

    寧國的資本家們甚至私下慶祝,認為這是\"清除社會不穩定因素\"的好事。越國的報紙刊登社論,稱\"背棄祖國者終將後悔\"。

    這種態度在半年後開始轉變。明國松江府的紡織廠出現織機停擺,原本十個人搶的崗位,現在三個崗位找不到人;寧國的港口吞吐量下降17,因為熟練搬運工減少了近四成;洪州共和國的煤礦因礦工流失,產量跌至去年同期的63。

    更讓各國恐慌的是技術工人的流失。聯邦三十一年底的統計顯示,移民中包含2.3萬名熟練技工,其中明國的機械維修工佔41,寧國的船舶木匠佔29。越國的一家造船廠因為五位老師傅集體移民,導致三艘商船的建造工程停滯。

    明國戶部尚書在奏折中警告,\"虞國給出的待遇,我們根本無法匹配。一個三級技工在虞國的月工資,相當于我國同級別工人的三倍,還包食宿,我們必須提高工人們的待遇,留住這些人。\"

    各國隨即出台限制措施。明國規定\"非官方批準的出境一律視為叛國\",違者家屬將被沒收財產;寧國要求\"年滿十六歲以上者出境需繳納相當于三年收入的保證金\";洪州共和國干脆關閉了與虞國通航的港口。

    但這些措施難以奏效。在各國無產階級組織的配合下,新的移民路線應運而生︰由各國無產階級組織發動移民從漁港等小港口偷渡到海上,虞國派出船隊接應到虞國本土。勞動國際秘書處專門設立了\"中轉協調科\",每月處理超過5萬份移民申請。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方便以後閱讀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第351章 開啟移民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第351章 開啟移民並對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