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他們對虞國的各種思想傳播也在暗中進行了限制,寧國查扣入境的《勞動周報》並用假的報紙來替換真的報紙,越國解散了十七個"工農互助會",揚國規定所有政黨需按月報備成員名單,很多都是用維持社會穩定的名義來進行的。
除此之外,各國還組織了監控的細密網絡,明國的錦衣衛系統在三個月內完成了對貿易渠道的滲透。與虞國往來密切的十二家商號中,都被替換插入了更多的錦衣衛番子。
寧國的邊境檢查則更直接。海關總署頒布的《違禁品補充名錄》中,新增了印刷品,名義上是為了保障和扶持寧國的造紙和印刷行業,實際上就是禁絕從虞國來的所有書籍在寧國的傳播。
執行第一個月,就有二十九名攜帶《不其城共識》的商人被罰款,貨物暫扣三天,處罰不重,卻足以形成震懾。
越國的政黨監控細化到支部層面。朱祁鋰簽署的《政黨活動規範》規定,任何政黨與境外組織聯系,需提前七日向議會報備,說明\"聯系目的、內容、參與人員\"。
這條款看似中性,卻讓越國勞動黨無法與勞動國際正常對接,報備即意味著暴露基層組織架構,不報備則屬非法。三個月內,越國勞動黨因\"未按規定報備\"被罰款十二次,兩名與楚吳國勞動黨通信的黨員被警告處分。
對基層自發組織的打擊則更隱蔽。明國的\"讀書會整頓\"以\"查禁盜版書籍\"為名義,查封了三十余處聚集點,沒收的書籍中,既有社會主義著作,也有普通小說,對外只宣稱\"打擊非法出版物\"。
寧國處理\"互助會\"時,引用的是《社團登記條例》中\"未履行備案手續\"的條款,不涉及意識形態定性。
這些操作的共同特點是\"就事論事\",避免與\"社會主義\"直接對抗。
各國在虞國的壓力下,不斷串聯,為了防範虞國的高壓態勢,在軍事方面也進行了一系列的合作,明國與寧國的\"防御協作\"協議簽署儀式選在深夜進行。沒有記者,沒有公告,只有兩國的國防大臣和三名見證人在文件上簽字。協議核心內容有三條︰
若虞國或勞動國際成員國以\"推行社會主義\"為名,對明國、寧國及盟友動武,兩國需各派不少于五萬人的軍隊協同防御;
共享虞國軍事動向情報,在邊境地區設立六個聯合觀察哨;
每年舉行一次軍事演習,演習地點選在與虞國無直接接壤的區域。
這條協議的象征意義遠大于實際作用。明國的參謀部私下評估,如果虞國真要動武,兩國聯軍依舊扛不住虞國那些神秘武器的襲擊。
但協議的真正價值,在于向國內資本階層釋放信號,皇室不會坐視社會主義擴張。
其他資本主義國家也紛紛跟進。揚國與秦國立了\"邊境聯防\",規定\"一方遭遇"意識形態滲透引發的動亂",另一方需派警察支援\";洪州共和國宣布將國防預算提高兩成,采購寧國的新式火炮。
這些動作都刻意保持\"防御性\"定位。明國的演習科目是\"城市巷戰陣地防御\",從不提\"進攻\";寧國的軍艦只在本國海域巡邏,避免進入虞國航線。他們像一群面對強敵的刺蝟,豎起尖刺卻不敢主動撲擊,只求\"讓對方知道不好惹\"。
資本主義國家的福利調整,精確地卡在\"不觸動剝削本質\"的臨界點上。明國規定\"工人每日工作不得超過十一小時\",比原來縮短一小時,但仍比虞國多三小時。
寧國推行\"工傷補償\",卻把賠償標準定得極低——斷一條腿的補償只夠買三個月口糧,遠低于治療成本;越國給農民\"每畝地補貼半升種子\",但同時提高了土地稅,實際收入不增反減。
這些調整的宣傳力度遠超實際效果。明國的報紙用整版報道\"皇室關懷勞工\",卻不提工資漲幅跑不過物價。
寧國的官員在工廠演講\"資本家與工人是一家人\",卻回避利潤分配問題;越國的告示欄貼滿\"農民生活改善\"的圖表,數據卻刻意模糊了\"補貼\"與\"增稅\"的差額。
效果在短期內確實顯現。明國的工人罷工從每月七次降至兩次,且訴求都局限于\"補發拖欠工資\"等具體問題,不再提\"學習虞國制度\"。
寧國的碼頭工人中,傳唱《國際歌》的少了,討論\"怎麼多賺加班費\"的多了;越國的農民在集市上聊天,話題從\"集體農莊好不好\"變成了\"今年種子夠不夠\"。
越國官員在給朱祁鋰的報告里總結︰\"百姓關心的是眼前的米缸,不是遠方的主義。只要讓他們覺得"日子在變好",哪怕只是多兩斤米,也能穩住人心。\"這份報告被抄送各國皇室,成了資本主義陣營的\"維穩指南\"。
朱昭熙的辦公室里,勞動國際送來的情報堆了半桌︰明國密探名單、寧國禁書目錄、越國勞動黨被處罰記錄、明寧軍事協議要點......秘書逐條念著,語氣帶著擔憂。
朱昭熙指著窗外,掃雪的工人正哼著《百工百曲》里的調子,節奏輕快。\"你听他們唱的是什麼?\"她問。
秘書側耳听了听︰\"好像是"機床轉得歡,糧食堆成山,日子有奔頭......"\"
\"那你在擔心什麼,人民的力量是偉大的,他們或許因為他們的生活的原因,受教育的原因,暫時目光比較短淺,但是他們終究會看到資本家和那些封建余孽的真面目的,我們有著無窮無盡的人民的力量,我們需要怕什麼?
明國能禁書,能監控組織,能搞軍事協議,但他們禁不了無產階級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寧國的資本家可以給工人多兩斤米,卻給不了免費教育、醫療和退休保障,這些要動他們的利潤,要改他們的制度,他們做不到。\"
她拿起明國的罷工統計︰\"資本家可能因為危機,短期給無產階級讓利,可是以他們的貪婪,這終究不是持久的政策,終究會恢復他們的貪婪。等我們的工廠效率再高些,糧食再增產些,讓他們看到"好日子"不是空想,那時就不是罷工了,是制度的選擇。\"
同一時間,松京皇宮的暖閣里,朱祁鈞正與大臣們飲酒。窗外雪光映著燭火,氣氛難得輕松。首輔舉杯︰\"仰賴陛下英明,宵衣旰食,洪福齊天,諸國相安無事,天下太平,此乃我等臣子的大幸,臣等敬陛下,望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老臣們紛紛附和,吹捧著朱祁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