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

第352章 移民生活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比格多動 本章︰第352章 移民生活

    虞國的接收能力也在同步提升。衡域省新建了60座移民安置點,每處可容納5萬人,配備學校、醫院和農具修配廠。海晏省的船舶制造廠加急建造了30艘5000噸級移民船,每艘能搭載1000人,單程耗時比貨輪縮短四天。

    海晏港碼頭上的吊車正吊著集裝箱往返移動,金屬踫撞聲里混著工作人員的吆喝。第四批移民船剛拋錨,穿著橙色馬甲的引導員就踩著跳板迎上來,臉上帶著笑︰\"歡迎大家來到虞國!請大家按照家庭排隊,跟著我走,暫時不要隨便亂走,防止掉隊!\"

    張鐵山攥著全家的身份證明,跟著引導員終于從船上走了下來,卻發現在船上待久了的他,都有些不怎麼會走路了,帶著彷徨,看著這個巨大的港口,引導員拍了拍正在發呆的他︰\"大哥,帶好老婆孩子,先去健康站,坐了一個多月的船,好好檢查一下,然後洗澡吃飯。\"

    健康站就設在碼頭旁的臨時板房里,醫護人員穿著白大褂,臉上充滿著親切地笑容︰\"來,讓我把一下脈,最近船上有沒有發燒的?\" 檢查得細,動作卻快,連孩子都被逗得咯咯笑。張鐵山的小兒子有點暈船,醫生當即給了一小瓶中成藥︰\"早中晚各一片,好好休息。\"

    從健康站出來,引導員指著前面的藍色帳篷︰\"咱們去那邊領新衣裳,都是剛從紡織廠運來的全新的衣服,咱們到了新地方,換上新衣服,也開啟咱們新的人生。\"

    帳篷里的工作人員正麻利地疊著工裝,見人就問︰\"多大碼?男款女款?孩子身高多少?\" 張鐵山的妻子接過兩套帶松緊的褲子,驚喜地發現褲腳有收口︰\"這是怎麼辦到的啊,虞國竟然這麼先進!\" 工作人員笑著應︰\"專為農莊和工廠設計的,方便干活\"

    洗漱區更熱鬧,十幾個淋浴噴頭嘩嘩淌著熱水,旁邊擺著成箱的香皂。\"趕緊洗洗,船上憋屈壞了吧?\" 有人遞過干淨毛巾,\"熱水管夠,洗完換身新的,飯堂都備好熱乎的了!\"

    飯堂里飄著肉香,長條桌上擺著饅頭、小米粥,還有一大盆炖土豆燒肉。\"敞開吃!\" 大師傅揮著勺子,\"剛來都累,得多補補!\"

    張鐵山一家四口坐下,兩個孩子捧著肉碗直咂嘴,他自己也吃了四個饅頭,妻子小聲說︰\"這肉... 。\"

    旁邊的引導員听見了,也知道他們的顧慮,在這里他已經不是第一次遇到了,很多人都以為是用這頓飯收買他們,要讓他們去做什麼危險的活呢。笑著道︰\"放心在虞國不像是你們家鄉,糧食和肉多的是,只要好好工作,頓頓有肉都行!\"

    飯後,移民們被分到碼頭附近的宿舍。是一排排整齊的磚房,每間住四戶,中間有共用的廚房和廁所。屋里擺著木板床,鋪著稻草墊子,雖然簡單,卻干淨敞亮。\"先住三天,好好歇著。\" 王科長最後叮囑,\"每天三頓飯有人送,別亂跑,三天後各地方的人來接。\"

    頭三天,張鐵山一家沒閑著。工作人員早就告訴了他們被分配的去處,這兩天就會有人來接他們過去,工作人員還帶著他們逛碼頭︰\"看那邊的拖拉機,你們農莊里面之後主要的工具,到了那里,你們可要好好學開拖拉機!\"

    指著宣傳欄里的照片︰\"這是沃墾省的農莊,收麥子用聯合收割機,一天能收一百畝,比幾十號人快多了!\"

    第三天下午,廣播里喊︰“沃墾省第八農莊的移民請到三號站台集合,準備乘車。” 早就準備好的張鐵山一家跟著人群走到站台。

    只見一列綠皮火車停在鐵軌上,車身上寫著 “工農專列”。乘務員站在車門口,笑著幫人拎行李︰“慢點兒,車廂里有開水,孩子渴了說一聲。”

    火車開得穩當,張鐵山靠窗坐著,看著窗外的景象直發呆。田里見不到零散的地塊,全是連成一片的莊稼,幾台紅色的拖拉機在地里作業,後面跟著一群人,看著像是在撿遺漏的麥穗。

    “那是聯合收割機收過的,” 坐在旁邊的農莊老人介紹著外面的情況,“機器快是快,還是得人跟在後頭拾掇拾掇,不浪費。”

    “這些機器都是農莊自己的?” 張鐵山問。

    “可不是嘛,” 大叔指著遠處的廠房,“那邊是農機站,拖拉機、播種機、脫粒機全有,壞了有人修,不用自己操心。”

    火車走了兩天三夜,終于在第四天清晨到了沃墾省車站。站台外停著幾輛卡車,車斗里鋪著帆布。第八農莊的主任王紅梅舉著牌子,見人就握手︰“歡迎歡迎!我是王紅梅,你們叫我小王就行。車斗墊了棉墊,孩子累了能躺會兒。”

    卡車開了半個鐘頭,到了農莊。張鐵山下車一看,眼楮都直了︰一排排紅頂白牆的房子整整齊齊,路邊的電線桿上掛著喇叭,正播放著新聞。遠處的場院里,幾台機器正轉著,旁邊的倉庫牆上刷著大字︰“農業機械化,糧食堆滿倉”。

    “先去給你們分配的房間放下東西,” 王紅梅領著他們往住宅區走,“每家一套兩居室,帶廚房和廁所,家具都現成的,拎包就能住。” 她推開一間屋子的門,里面擺著木床、衣櫃和桌子,窗台上還有盆綠蘿,“滿意不?不滿意咱再換。”

    安頓好住處,崗前培訓從下午開始。技術培訓在農機站,技術員周師傅指著一台綠色的播種機,手把手地教︰“這是咱虞國自己造的,能調行距,你看這把手,往前推是快檔,往後拉是慢檔……”

    他讓張鐵山試著操作,自己在旁邊看著,“哎對,就是這樣,不難吧?”

    環境介紹是在農莊的會議室,王紅梅打開早就準備好的農莊的平面圖︰“這是食堂,一日三餐都在這兒;這是學校,從幼兒園到小學都有,學費全免;這是衛生室,拿藥報銷八成;那邊是澡堂,每天開放。”

    她又指著一張表格,“咱的工分是按勞動量算的,耕地一畝算 5 分,跟著機器撿麥穗一天算 3 分,月底按分領口糧和錢。”

    思想培訓沒講大道理,就是組織大家召開訴苦大會;接著是給大家介紹虞國的生活,包括政治制度、虞國的各種官職等,以及一些簡單的社會主義理論。

    培訓第三天,張鐵山被分到了耕作隊。隊長趙強是個年輕人,笑著拍他的肩膀︰“張哥,你跟我一組,今天練開拖拉機。咱這拖拉機是柴油的,比你在明國見的牛拉犁快十倍,保準你上手就會。”

    張鐵山握著拖拉機的方向盤,心里有點發慌。趙強在旁邊教︰“踩離合,掛一檔,慢抬離合…… 哎對,走起來了!” 拖拉機穩穩地往前開,後面的犁鏵翻開黑油油的土地。

    半個月後,張鐵山已經能熟練操作播種機了。他的工分攢了 75 分,領口糧時,會計笑著說︰“張同志可以啊,這進度趕上老隊員了。”

    農莊的工農夜校開課那天,張鐵山第一個報了名。晚上七點,他背著帆布包去教室,里面裝著王紅梅送的識字課本。老師是個剛畢業的姑娘,笑著說︰“咱從認‘田’‘地’‘機’開始,這些字跟咱干活有關系,好記。”

    張鐵山學得認真。他知道,在虞國,機器代替了人力,不認字連機器的說明書都看不懂。課間休息時,他跟旁邊的老李聊天︰“以前在明國,地主說咱是下等人;在這兒,大家都叫我‘張同志’,這感覺真不一樣。”

    老李點頭︰“可不是嘛,咱干活掙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沒有地主和資本家們的剝削,日子好過著哩。”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方便以後閱讀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第352章 移民生活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第352章 移民生活並對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