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

第341章 電力應用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比格多動 本章︰第341章 電力應用

    從大明聯邦二十四年,十多年努力攻關的電力技術終于得到突破開始,電力技術以一種難以想象的速度得到發展和普及,最初還僅僅是應用在電報上,彼時虞國工廠的核心動力仍然是蒸汽機,紡織機的傳動皮帶、鋼鐵廠的蒸汽錘,都依賴著高壓蒸汽的推動。

    就算朱昭熙一直想著首先夯實現有的科學理論和技術基礎,把虞國目前科學技術方面全面提升到第一次工業革命水平,但是電力的到來和應用還是給本來朱昭熙計劃的第一次工業革命變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交織的,這個時代虞國的工業革命。

    與蒸汽機這種動力不同,電力的應用,讓動力的獲取變得更加便捷,電流能通過導線傳輸,意味著動力不必局限于機械連接;只要解決能源轉化問題,任何地點都能獲取動力。這兩點,足以改變工業生產的空間格局。

    在朱昭熙下令全國鋪設有線電報線路的時候,電力的發展和應用已經不可阻擋。大明聯邦二十四年初,蒲阪州的電池工廠破土動工。廠房內的工序並不復雜︰工人按比例混合二氧化錳與氯化銨,將鋅片封裝成伏打電堆。

    這些早期電池電壓波動大,壽命僅十幾天,但實現了關鍵突破,讓電流脫離實驗室,成為可運輸、可儲存的能源形式。

    緊接著,電報機工廠與電報線工廠相繼投產。電報機的原理清晰︰按鍵閉合電路時,遠處電磁鐵吸動餃鐵產生“嘀嗒”聲,不同組合對應相應的文字。讓虞國的通訊從由驛站和信鴿中解脫出來,實現了全國各地快速通信。

    從聯邦二十五年春開始,鐵路沿線出現了新設施︰每隔五十米立起木質電桿,桿間架設兩根外包橡膠,中間浸油麻布絕緣的銅絲。至年末,蒲阪州與海晏省的電報線貫通,兩地消息傳遞時間從七天壓縮至兩小時。

    海晏省港口通過電報調度船只,裝卸效率提升15;行政系統的公文傳遞成本降低30,這些數據讓電力應用獲得了持續投入的依據。

    聯邦二十六年工業會議上,工業部將電力應用優先級提至“與蒸汽機並行”,明確三步規劃︰先解決“傳輸”問題,再攻克“生產”難題,最後拓展“應用”場景。

    爭論焦點集中在資源分配,有限的工業產能,是繼續投入蒸汽機改良,還是分流至電力研究?實際效益給出了答案︰僅電報系統創造的價值,就足以覆蓋初期研發成本。

    與此同時電燈的改良實驗也啟動起來。實驗室測試了多種材料︰炭絲易斷,金屬絲電阻不足,最終在碳化棉線中找到可行方案。這種燈絲在真空玻璃泡內可連續發光八小時,第一盞實用電燈安裝在坤澤城虞皇宮當中。

    但電燈推廣受限于供電方式。初期依賴電池組,成本高昂,根本不適合大規模應用,于是大家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就是電力的大規模應用、存儲和推廣問題。

    聯邦二十八年,蒲阪州煤礦附近建成第一座火電站。其流程清晰︰燃煤加熱鍋爐產生蒸汽,推動汽輪機轉動,帶動發電機線圈在磁場中旋轉產生電流。這座50千瓦裝機容量的電站,通過地下電纜為三公里外的中央工廠供電,徹底解決了電燈供電難題。

    同期,翠南省啟動水電站建設。利用河流落差修建水壩,水流沖擊水輪機帶動發電機。這座電站的優勢在于零燃料成本,只要河流不枯竭即可持續發電。

    至聯邦三十年,虞國已建成五座火電站、三座水電站,總裝機容量達800千瓦,形成覆蓋主要工業區的供電網絡,電價隨之下降,電力成本逐漸低于蒸汽機煤耗。

    電力普及催生了一系列簡易電器︰

    電動縫紉機進入紡織廠,由電動機直接驅動針頭,速度是手動設備的三倍,力道均勻。翠南省服裝廠引入後,成衣產量翻倍。

    電動抽水機取代農田蒸汽機抽水機,體積小、噪音低,農民接通電源即可灌溉,省去搬運煤炭、啟動蒸汽機的環節。沃墾省集體農莊統計顯示,灌溉效率提升60,每畝成本下降近半。

    小型電動機開始驅動機床。與蒸汽機的皮帶傳動不同,電動機可直接安裝在機床旁,轉速調節更精確。越原省機械廠使用電動機床後,零件加工誤差率從5降至1。

    生活領域的變化同樣顯著︰

    城市公共水井安裝電動水泵,居民取水無需搖井,按下按鈕即可;

    蒲阪州主干道每隔二十米架設路燈,夜行行人不再依賴燈籠。

    電力重構了生產與生活的空間邏輯。過去工廠需緊鄰煤礦或河流獲取蒸汽能源,如今拉通電線即可開工。聯邦三十年新增的50家工廠中,37家位于遠離傳統工業區的內陸,均依賴電力運轉。

    農村地區,電動脫粒機、碾米機的普及釋放了勞動力。松風省某農莊,過去二十人三天完成的脫粒工作,現在五人用電動設備一天即可完成,節省的人力可投入農田改良。

    聯邦三十年電力應用總結會上,黑板上列出了一組對比數據︰

    聯邦二十四年︰電力僅限實驗室,年發電量不足1萬千瓦時;

    聯邦三十年︰年發電量達500萬千瓦時,覆蓋80工廠與30城鎮;

    電力帶動的工業產值佔全國總產值18。

    當然這些電力方面的應用只是起點,蒸汽機突破了人力畜力限制,電力則將突破能源運輸限制。作為經歷過電力時代的朱昭熙自然知道,電力終將成為未來所有人的生活必需品。

    此時的虞國,電線桿已延伸至工廠、村莊、街道;發電機的嗡鳴與蒸汽機的轟鳴交織成新的工業韻律;電燈在夜晚點亮角落,使生產不再受晝夜約束。

    這種看不見的能源,正以安靜卻堅定的方式重塑社會肌理,它沒有政變的激烈,沒有改革的爭議,卻切實讓勞動更輕松、生活更便利,推動整個社會邁向更高效率的運轉階段。

    從電池到電報,從電燈到電站,六年的穩步推進構成了一場靜悄悄的變革。這場變革證明,技術進步同樣是社會前進的重要動力,正如實踐所展現的︰讓生活變得更好,本身就是最堅實的進步。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方便以後閱讀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第341章 電力應用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第341章 電力應用並對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