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

第330章 抱團取暖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比格多動 本章︰第330章 抱團取暖

    南武洲三十三國的皇帝齊聚南武洲的錦官海地中海)的芙蓉島。這座由大明聯邦軍援建的城市,因地處三十三國地理中心,三年前被三十三國確定為南武洲事務非正式協商地點。

    三十三個皇帝的面前都放著兩份文件︰南煦洲開發公司的章程摘要,以及聯邦議會關于\"非國家實體合作\"的司法解釋。

    \"越系十國的章程第17條寫得很清楚。\"魯申國皇帝率先發言,他面前的文件上用紅筆劃出關鍵句,\"公司作為經濟實體,其決策僅需成員國皇室認可,無需聯邦議會備案。\"

    遼簡國皇帝補充道︰\"司法解釋也明確了,只要不涉及主權讓渡,聯邦無權干涉成員國間的經濟協作。他們用"公司"名義統合資源,本質上是鑽了規則的空子。\"

    會議廳內陷入沉默。三十三國的處境與越系十國截然不同。後者源自越國同一皇室分支,建國初期便共享開發計劃,而三十三國分別出自南洋十三國的不同宗室,彼此間既有母國的歷史糾葛,又存在資源競爭。

    以鐵礦分布為例,晉韓國與秦漢國的礦區僅隔一條河流,過去五年因采礦權沖突已爆發七次邊境摩擦。

    \"問題不在規則,在基礎。\"蜀田國皇帝敲了敲桌面,\"越系十國的關稅早在十年前就統一了,我們這里光度道路規格就有七種。上周魯申國的紡織機運到晉唐國,差點因為道路的問題,把紡織機給折騰壞了。\"

    這句話戳中了要害。聯邦統計局的最新報告顯示,南武洲三十三國的內部貿易成本,比越系十國高47,主要源于標準不統一、物流不暢和關稅壁壘。即便在明國推動的\"中武南武道路網\"貫通後,貨物跨國務實仍需經過三道檢查,平均延誤時間達四天。

    \"可以分步驟來。\"代湘國皇帝提議,\"先成立技術性的協調機構,統一道路寬度、水泥規格這些基礎標準。這部分工作不涉及主權,聯邦不會反對。\"

    該提議獲得普遍認同。三天後,三十三國簽署《南武洲技術標準公約》,約定在六個月內完成度量衡、工業零件、農業種子的標準統一。明國為表支持,承諾提供兩百名技術人員協助校準設備,條件是優先采購明國的機床。

    但更深層的整合很快遇到阻礙。當討論成立聯合開發公司時,分歧集中爆發︰晉韓國堅持按國土面積分配股權,因其疆域佔三十三國總面積的12。

    秦漢國主張按工業產值比例,其鋼鐵產量佔南武洲總量的31;楚吳國則提出按人口計算,該國移民後裔已達兩百三十萬,居三十三國之首。

    三種方案背後,是不同的發展路徑。晉韓國側重農業拓殖,楚吳國以人口紅利為優勢,秦漢國則靠明國技術支持早早完成工業化。爭執持續了兩周,最終因魯申國與晉韓國的邊境沖突再起而被迫中止。

    \"根本問題在于制度差異。\"芙蓉島的明國探子在給朱祁鈞的密信中寫道,\"十七國仍維持傳統的領主制,十國已轉向君主立憲,六國試行社會主義改革。用同一套公司體系統合,如同將棉花和鐵礦扔進同一個熔爐。\"

    僵局在一次和虞國使者的談話中被打破,南武洲各國基本上都處于同一水平,國土有大有小,大家甚至可以通過國土置換,把理想目標相同的國家聚攏在一起,吃點虧就吃點虧,至少國家周邊是安穩和平的,各國是各異相互信任,可以抱團取暖的。

    \"這的確是一個辦法。\"秦韓國皇帝可謂是相當驚喜,\"傾向社會主義的六個國家,可以整體遷移至亞平寧半島。那里遠離現有爭端,能從零開始推行統一制度。\"

    該提議起初遭到質疑。楚吳國皇帝算了一筆賬︰遷移六十萬人口需動用兩千艘次運輸船,成本相當于一國全年的財政收入。

    遷移計劃用了八個月完成。楚吳國、蜀齊國等六國的移民,分批次離開僅僅待了幾年的土地,前往新的土地,在亞平寧半島的新港口登陸。他們帶來的不僅是人口,還有全套的社會主義制度︰土地國有、工廠集體管理、官員選舉產生。

    抵達後的第三個月,六國聯合成立南武洲開發公司。與越系十國不同,其章程明確規定︰公司資產歸全體公民所有,利潤優先投入教育與醫療,皇室成員僅保留榮譽職位,不參與經營決策。

    這種徹底的社會主義改造,使其迅速獲得虞國的技術支持,第一年就建成兩座鋼鐵廠,采用的全是虞國最新式的軋鋼設備。

    而其他的二十七國,則繼續維持松散協作。他們成立的\"南武貿易聯盟\",僅在關稅減免和物流協調上達成共識,未能觸及更深層的整合。

    幾乎在南武洲開發公司成立的同時,西武洲傳來消息︰夏國與商國簽署了《西武洲開發公司章程》。

    夏國佔據整個英倫三島,商國控制著歷史上法國的北部及比利時、丹麥部分地區,兩國疆域相連,卻因海峽相隔長期缺乏協作。聯邦二十八年的經濟普查顯示,夏國的造船業與商國的鋼鐵業互補性極強,但過去十年的合作僅局限于零星貿易。

    \"越系十國的模式證明,經濟整合能規避聯邦的合並禁令。\"夏國皇帝朱雲瑗在簽署儀式上強調,\"公司將統一管理兩國的煤礦、鐵礦和造船廠,產品按成本價內部調配。\"

    商國皇帝朱祁鈺補充道︰\"管理層選拔不看出身。夏國的船師可以指揮商國的造船廠,商國的礦師能調配夏國的煤礦。效率優先,不問國籍。\"

    與南煦洲不同,西武洲開發公司從一開始就引入社會主義元素。其章程規定,工人代表佔董事會席位的30,利潤的40用于提高工資,且實行十小時工作制。這種制度設計,既源于兩國近年高漲的工人運動壓力,也受到韓國、代國變革的影響。

    聯邦議會收到備案文件時,反應平淡。寧國皇帝朱奠培的評價頗具代表性︰\"他們的鋼鐵產量加起來還不到寧國的一半,成不了氣候。只要皇室還在,制度怎麼變都無關大局。\"

    但這種輕視很快被現實打破。西武洲開發公司成立一年後,通過統一調配資源,鋼鐵成本降低18,船舶建造周期縮短25。其生產的商船因價格低廉,迅速擠佔寧國在大西洋的市場份額,迫使寧國不得不下調船價應對競爭。

    此時的聯邦,已形成多股整合力量︰南煦洲的國家資本主義聯合,亞平寧半島的社會主義集中,西武洲的跨制度協作。這些以\"公司\"為名的實體,雖未改變國家林立的表面格局,卻在悄然重塑聯邦的經濟版圖。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方便以後閱讀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第330章 抱團取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第330章 抱團取暖並對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