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府金伯利)這個越系十國的中心城市里,越系十國的皇帝湊到了一起,他們把十份疆域圖在長案上拼出完整的南煦洲輪廓。大家都已經收到了大明聯邦關于大明聯邦內部改革決議的通知,大家不禁內心有些火熱。
\"看來大明聯邦終于是放松了對咱們這些國家的管制了。\"越齊國皇帝朱瞻圻的聲音在廳內回蕩,\"新的規定說的是成員國需保持朱氏宗親統治,國家內部的問題,聯邦層面至少在明面上不會參與了。\"
其余九位皇帝的目光落在長案中央的《南煦洲開發公司章程草案》上。這份文件的抬頭沒有使用任何國號,僅標注\"南煦洲皇室聯合制定\",這是越系十國一起討論之後,對于未來發展制定的草案。
自聯邦議會通過政權變更決議後,十國的聯絡就一直沒有間斷過,比起以往還要多了很多,核心議題始終圍繞一個︰如何在不觸動聯邦框架的前提下,實現南煦洲的實質統一,而不被其他國家以及大明聯邦針對。
越宣皇帝朱瞻坦翻到草案第三章︰\"公司注冊資本按各國國庫資本比例認繳,越齊佔21,越濟18,越臨15......這個大家已經沒意見了吧?\"
無人反駁。十國的經濟結構早已深度綁定︰越齊國的鐵礦砂80供應越齊的鋼鐵廠,越臨的棉花半數運往越宣的紡織作坊,越豐的橡膠園依賴越東的港口出口。過去五年,十國間的貿易壁壘已通過《南煦洲經濟共同體》基本消除,統一市場的基礎早已成型。
\"關鍵在人事權。\"越濟皇帝朱瞻�指向第五章,\"公司董事由各國皇帝輪流擔任,任期三年;部門主管按專業能力選拔,不限國籍。這意味著越齊的礦師能管越濟的鐵礦,越臨的農藝師能調越豐的橡膠園。\"
這條款觸及了實質。此前十國雖有協作,但官員任免始終限于本國境內。如果按草案執行,南煦洲的行政體系將突破國別限制,形成跨區域的管理網絡。
越東皇帝朱瞻坪補充道︰\"部門主管的考核標準必須量化,采礦部門看礦石品位達標率,紡織部門看布匹合格率,農業部門看畝產增長率。連續兩個季度不達標,直接解職。\"
這符合十國一貫的行事邏輯。他們的父輩朱高煦以軍功立國,兄長朱瞻壑用立憲制穩定越國,而他們自己在南煦洲的開拓,靠的是\"能者上、庸者下\"的實用主義原則。
草案第七章明確了\"公司與國家的關系\"︰各國國號、皇室尊號、對外文書仍保持獨立,聯邦議會的席位分配不變;但稅收征管、資源調配、基礎設施建設等事務,全部移交開發公司統籌。
越泰國皇帝朱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