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

第314章 人口普查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比格多動 本章︰第314章 人口普查

    大明聯邦二十六年的早春,坤澤城的行政委員會大樓里,朱昭熙在晨會上翻完了最新的工業產值報表。報表顯示,虞國的鋼鐵產量突破百萬噸,鐵路里程達到三千公里,電報線路覆蓋中部和南部大部分州級行政區。

    這些數據背後,是四千萬人口支撐的工業體系,這個數字是兩年前的數倍,也是時候進行一次徹底的人口梳理了。

    朱昭熙合上報表,手指在桌面上輕輕點了點,“範圍是全國所有戶籍人口,包括農莊、工廠、礦區和城市社區。”她抬眼看向與會的部門負責人,“對內情報部和中央統計局聯合牽頭,三個月內完成。”

    坐在對面的中央統計局局長立刻記錄︰“需要明確統計維度,是否沿用五年前的標準?”

    “不。”朱昭熙搖頭,“這次要增加‘技能等級’‘政治參與度’‘家庭成分’三項。技能等級分五級,從‘無特殊技能’到‘高級技術工種’;政治參與度記錄是否為黨員、參加過哪些組織活動;家庭成分標注三代以內的職業背景,務農、務工還是公職。”

    對內情報部部長插話︰“這些數據需要跨部門核對,戶籍系統、工會檔案、社保記錄都要聯動。另外,是否需要保密?”

    “核心數據加密存檔,只對五人開放。”朱昭熙列出名單,“我、兩位部長、統計局長、情報部執行處長。普查表回收後,原件封存,副本按篩選標準分類,直接送我辦公室。”

    這次普查的真實目的,只有朱昭熙自己清楚。四十四歲的她在睡前會翻看體檢報告,各項指標顯示身體狀況穩定,但二十年的執政經驗讓她明白,權力交接不能等。

    按她的計劃,她還需在玄中城擔任四到八年聯邦事務總理,之後至少有十二年時間可以主導虞國的權力過渡。

    但她要找的不是名義上的皇位繼承人,按她的計劃虞國皇帝將在她退位前成為虛職,真正的權力核心是勞動黨中央書記、全國代表大會委員長、行政委員會委員長、軍事委員會委員長這四個職位。

    過去在代表大會上,曾推薦過很多候選人,有出身軍工系統的將領,有學者,有工人,有宗室子。但朱昭熙在心里逐一否決︰這些人要麼被現有體系同化,要麼缺乏基層實踐,沒有一個能理解“制度延續性”的真正含義。

    她需要的是從根上成長起來的人,既懂生產規律,又能把握制度本質,而這樣的人藏在四千萬人口里,只能用最笨也最有效的辦法去找。

    三天後,普查工作在全國鋪開。兩千名普查員被分配到各個片區,攜帶統一印制的表格入戶登記。

    表格設計得極為簡潔,除姓名、年齡、性別等基礎信息外,技能欄細化到具體工種——農莊的育種員需注明“能識別多少種稻瘟病”,工廠的車床工要填寫“最大加工精度”,教師則需記錄“年均培訓時長”。

    在翠南省的白鴿村集體農莊,普查員王芳正在核對第七戶的信息。戶主是拖拉機手趙鐵林,技能等級被定為四級——他能獨立維修農機,還參與過技術手冊編寫。

    政治參與度一欄填著“勞動黨黨員,年均參加支部活動二十三次”。家庭成分則標注“父祖輩均為大明帝國移民。”。王芳在表格右下角蓋了“實地核實”章,這意味著該信息已與農莊的工分記錄、支部檔案交叉驗證過。

    城市的普查更為復雜。坤澤城的紡織廠區,普查員需要區分“紡織女工”和“紡織技術員”,前者按三級技能登記,後者若能調試織機參數,則定為四級。

    在礦區,井下礦工的技能等級還要附加“安全操作年限”,十年無事故者自動升一級。這些細分標準來自朱昭熙的直接指示︰“技能不能只看頭餃,要看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個月後,首批普查表匯總到中央統計局。四千萬份表格堆滿了臨時檔案室,兩千名工作人員按標準分揀。

    篩選的第一道門檻是年齡,限定在十五到二十五歲之間,這個年齡段的人既有一定社會經驗,又未完全定型。第二道門檻是技能等級,至少三級以上。第三道門檻是家庭成分,排除三代內有重大違紀記錄的家庭。

    統計局局長帶著初步篩選出的八千份檔案走進朱昭熙的辦公室時,看到她正在研究全國地圖。地圖上用紅筆圈出了二十七個區域,多是工業重鎮和農業示範區。

    “按您的要求,這八千份符合基礎條件。”局長將檔案箱放在桌上,“其中工人子弟佔六成,農莊青年佔三成,公職家庭出身的不足一成。”

    朱昭熙拿起最上面的一份檔案︰姓名,李偉,男,二十一歲,雲隴省煤礦機電班班長。技能等級四級,能獨立設計井下電路;政治參與度為“預備黨員,組織過五次技術交流會”。

    家庭成分“父親是煤礦工人,15年因公殉職”。檔案附件里還有一份工會評語︰“在去年透水事故中,帶領班組搶修設備,連續作業四十小時。”

    “標記為a類。”朱昭熙將檔案放在左側,“加查他近三年的工資單和班組考核記錄。”

    她又拿起另一份︰姓名,陳梅,女,二十三歲,中武洲農場農藝師。技能等級五級,培育出早熟稻種;政治參與度為“黨員,擔任支部宣傳委員”;家庭成分“三代務農,祖父曾是地主,12年主動上交土地”。

    檔案里附有她的論文《鹽堿地改良的七種實踐方法》,引用了十二處實地試驗數據。

    “a類。”朱昭熙同樣標記,“查她的培訓經歷,特別是是否參加過中央研究所的短期課程。”

    這樣的篩選持續了兩周。八千份檔案最終縮減到一百四十五份,按“工業技術”“農業生產”“組織管理”“理論研究”四類分裝。

    朱昭熙每天晚上會抽出兩小時翻閱,在檔案邊緣批注疑問︰“此人多次調動工作,原因需核實”“家庭成分復雜,需查清楚社會關系”“技能評級雖高,但缺乏獨立項目經驗”。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方便以後閱讀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第314章 人口普查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第314章 人口普查並對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