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

第278章 大國聯手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比格多動 本章︰第278章 大國聯手

    虞國對外情報局的滲透起初並未引起太大波瀾。在徐變法後的半年里,兩百名偽裝成商人、教師或技術顧問的情報人員,如同水滴融入大海,悄無聲息地散布在南洋諸國。

    他們攜帶的不僅是一部分在虞國已經落後的工業機械圖紙或農業技術手冊,更有精心編譯的社會變革手冊,其中既收錄了虞國的社會主義實踐,也夾雜著經過篩選的資本主義、君主立憲制理論摘要。

    這些材料通過工廠夜校、鄉村識字班、商會交流會等渠道,在小國的基層悄然傳播。沈國皇帝朱佶俽在世時,憑借鐵腕手段將中小藩國擰成一股繩,即便內部存在資源分配的矛盾,面對六大強國時仍能保持表面一致。

    岷國的“虛君制”猶如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層層漣漪,徹底打破了現在小國團結一致的局面。其他大國雖然沒有和虞國一樣警覺,但是也在小國思想開始混亂之後,也是迅速反應了過來。

    最先警覺的是寧國,作為自認為的太平洋的警察,本身也地處于南洋地區,寧國在南洋的商船隊與情報網最為密集。其駐慶國領事館的情報人員發現,慶國都城的大學中,甚至有不少學生在街頭巷尾游行,希望慶國變法,希望學習岷國,采取虛君制度。

    寧國皇帝朱奠培在收到消息之後,連忙讓情報部門出動,去探查南洋小國的動靜。情報匯總後顯示,類似的行動並非個案。

    在代國勃固地區,礦工中流傳著“工人參與管理”的說法;在韓國濟州島,商人自發組織“商會議會”,要求參與稅收政策討論;甚至在最偏遠的秦國,鄉村里也出現了關于“土地分配”的秘密集會。所有線索或明或暗都指向各個大國。

    越國的商人正在遼國兜售“君主立憲優越性”的小冊子;洪州共和國的情報人員在晉國各地宣講加盟洪州共和國的優越性;甚至有不明勢力在散布“恢復周禮”的復古言論,很顯然是那些偽明余孽的殘留。

    和寧國一樣,洪州共和國、明國、越國、揚國也收到了同樣的消息,在知道甚至有些證據指向了自己國家之後,先是覺得不可思議,連忙讓情報部門自查,在發現沒有什麼問題之後,也知道是其他國家情報部門引導。

    在知道這些之後,這些國家的領導人也不太想追究這些了,大明聯邦各國的情報人員紛繁復雜,想要找出幕後黑手,基本上不可能,更何況這些動作對于自己國家是有利的,所以還不如順勢而為,既然南洋已經大亂,那就趁機擴大自身影響力?

    六大強國頓時達成了無聲的默契,不再糾結于到底是哪個國家破壞規則,轉而各自制定策略,在南洋展開角逐。

    明國的重心放在中南半島,肅國、岷國、魯國、楚國控制著連接南洋與大明本土的陸路通道,本來就是大明帝國傳統的勢力範圍,如果能夠將這四國納入勢力範圍,便可確保對越國和揚國的陸上物資運輸線。

    其策略以“傳統紐帶”為核心,派遣和中南半島四國有親的人家,以“探親”名義訪問四國,贈送明國的各種時新產品,同時暗示如果加入明國的經濟發展和政治發展勢力範圍,那麼大明市場會向這些國家開放。

    在岷國,明國甚至提出願協助徐組建和明國軍隊裝備和訓練相同的陸軍部隊,條件是岷國議會需保留宗室代表席位。

    寧國與虞國則選擇“廣撒網”。寧國憑借太平洋艦隊的優勢,將勢力延伸至呂宋島、婆羅洲周邊的小國,其情報人員以“投資礦業”為掩護。在商國、陳國等推行“寧式資本主義”允許小國保留君主制。

    但經濟需完全融入寧國體系,礦產資源由寧國公司獨家開采,換取基礎設施投資。虞國則延續“多軌並行”的思路,既向工人團體傳播社會主義,也向改革派官員提供君主立憲的參考方案,甚至為保守派的士紳編譯儒家思想與社會治理,只求打破原先的政治格局。

    越國與揚國將目標鎖定在東部沿海的遼國、慶國、沈國、韓國。越國以“軍事同盟”為誘餌,承諾為四國提供新式火炮與海軍訓練,要求其效仿越國君主立憲制,國王握有軍權,議會負責財政,兩者相互制衡。

    揚國則側重文化滲透,朱高燧這個莽夫在立國之後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竟然羨慕起讀書人,揚國算是在分封各國的時候,第一個開啟科舉的國家,雖然是變了味的儒家學說,但揚國一直打著儒家正統的名義,現在則是以宣傳儒學的名義向各國宣傳揚國思想。

    最特殊的是洪州共和國。作為聯邦中唯一的共和國,其策略並非拉攏,而是同化。情報人員在秦國、晉國等地宣傳洪州共和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宣傳“放棄國號加入洪州,可直接享受聯邦議會席位與工業技術共享”。

    他們避開各國宮廷,直接與地方士紳、商人接觸,計算加入洪州共和國的稅收減免,市場準入便利等實際利益,試圖以經濟賬說服對方。

    南洋就此淪為名副其實的思想斗獸場,同一座城市里,早晨可能有虞國支持的工會在工廠門口宣講“十小時工作制”,中午越國的顧問團在王宮講解“軍主立憲的國防優勢”,傍晚洪州的學生又在廣場計算“加盟後的人均收入增長”。

    普通民眾夾在其中,既對“每周休息一天”的承諾心動,又擔心“換了制度會打仗”,只能在各種宣傳中搖擺不定。

    各國的滲透手段日益露骨,卻始終維持著微妙的平衡。寧國的情報人員在商國截獲過越國的軍火走私船,卻只是沒收物資後放行。

    明國發現虞國在肅國的工廠里培訓工人骨干,也僅以“違反貿易協定”為由罰款了事。沒人願意打破這層默契——誰先撕破臉,誰就可能成為其他五國的共同目標。

    這種各憑本事的角逐,反而加速了南洋的分裂。原本在沈國影響下“一致對外”的小國,如今因理念分歧互相攻訐。

    岷國與肅國因“虛君制”還是“君主立憲”爭吵不休;韓國指責遼國“引狼入室”,不該接受越國的軍事援助;秦國的地方士紳與國王公開對立,一方主張加入洪州,一方堅持“保全國號”。

    沈國皇帝朱佶俽的舊部試圖重建聯盟,卻發現各國的訴求已天差地別。有人要社會主義,有人要君主立憲,有人要依附大國,甚至有人提出“恢復周禮”連最保守的方案,都因“該尊誰為天子”而爭執不下。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方便以後閱讀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第278章 大國聯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第278章 大國聯手並對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