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佶俽坐在聯邦事務總理府的書房里,目光無神的盯著最新繪制的世界地圖。地圖上,大明聯邦的疆域以朱紅色標注,從煦洲到熙洲,從極北到極南,幾乎橫跨整個地球。
而遙遠的武洲則用淡藍色勾勒,顯得陌生而充滿變數。這張地圖他看過無數遍,每一道線條都刻著他作為小國君主與大明聯邦事務總理的掙扎與野心。
作為沈國的皇帝,朱佶俽登上聯邦事務總理的位置絕非偶然。這個由島國發展而來的小國,在大明聯邦的體系中本無足輕重。
但他憑借著對大國間利益縫隙的精準把握,以及一套近乎欺騙的外交辭令,竟在三年前的總理選舉中脫穎而出。當時的他,曾被視為平衡各大國勢力的“中立者”,卻沒人真正看透他內心深處為小國謀生存的執念。
執掌聯邦事務的三年,是朱佶俽理想與現實劇烈踫撞的三年。他本以為坐上總理寶座,便能以“聯邦整體利益”之名,為沈國及其他中小藩國爭取發展空間。
但現實給了他沉重一擊︰大明聯邦的權力結構,本質上是大國主導的秩序。虞國、越國、揚國這些疆域遼闊、人口眾多的大國,第一代藩王的開拓能力,積澱的威望與實力,牢牢掌控著決策核心。
朱佶俽作為小國出身的總理,手中的權力更像是“協調者”而非“決策者”,每一項涉及資源分配、技術共享的提案,都需在大國間反復斡旋,稍有不慎便會被駁回。
他曾雄心勃勃地提出“馬達加斯加資源開發計劃”。那片位于越洋印度洋)的島嶼資源富集,朱佶俽設想由中小藩國聯合開發,以緩解長期受制于大國的資源困境。
但提案剛一拋出,便遭到揚國與寧國的聯合反對——前者擔心礦產資源價格被壓低,後者則忌憚小國借此積累實力。“馬達加斯加遠離本土,開發風險巨大,當以大國為主導。”揚國皇帝朱瞻务的表態,輕飄飄地將小國的希望碾得粉碎。
更讓他挫敗的是“小國工業聯合體”計劃。他試圖將聯邦內的中小藩國按地域劃分為數個區塊,每個區塊集中資源發展特定工業領域,形成與大國抗衡的產業集群。
例如,沈國與周邊幾國專注航海器械制造,肅國與魯國側重紡織原料生產。但這項旨在打破大國技術壟斷的提議,被這些大國連削帶打,表面上同意技術共享,實際上卻徹底斷絕了小國想成為技術大國的未來。
一次次的踫壁,讓朱佶俽的心態逐漸扭曲。他開始在深夜的書房里對著輿圖喃喃自語,憤恨大國的貪婪——他們佔據著最肥沃的土地、最豐富的礦藏,卻對小國的生存需求視而不見。
憤恨他們的吝嗇——明明掌握著領先的技術,卻對小國實施嚴格的封鎖,連基礎的工業圖紙都不願共享;更憤恨這種“不平等”的秩序——憑什麼大國天生就該主導一切,小國就只能依附生存?
“朱家血脈?兄弟親情?”朱佶俽低聲冷笑,指尖重重按在沈國的位置上,“在資源與實力面前,這些不過是虛偽的遮羞布。”
他即將年滿六十,耳順之年本該是安享尊榮的時刻,但他卻被一種緊迫感深深攫住。沈國在他的治理下雖有起色,但根基仍淺︰狹小的國土限制了農業發展,貧乏的礦藏制約著工業起步,連維系海軍的艦船零件,都需從揚國高價進口。
他不知道自己的兒子、孫子能否在這個弱肉強食的時代守住沈國的國祚,更不知道小國在大國的夾縫中還能掙扎多久。
任期將滿的這兩年,朱佶俽不再掩飾對現有秩序的不滿。他開始暗中聯絡蜀國、岷國、代國等十余個處境相似的小國,形成秘密的“新聯邦同盟”。
他們的目標很明確︰打破大國主導的格局,為小國爭取平等的發展權。但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常規的政治博弈早已證明無效,大國的軍事威懾更是如同懸頂之劍。
直到他看到葡萄牙艦隊在煦洲東海岸出現的情報。起初,他對武洲的技術發展並未在意,但當技術部門分析出葡萄牙的造艦能力和技術發展速度之後,一個瘋狂的念頭在他腦中成型——借力武洲。
朱佶俽重新審視世界格局︰武洲經過文藝復興,思想與技術正處于爆發前夜,其潛力不容小覷。盡管目前單個武洲國家的實力尚不及大明聯邦的中等藩國,但一旦他們被外部壓力凝聚起來,形成合力,其動員能力將極為恐怖。
而大明聯邦看似龐大,內部卻矛盾重重︰大國間為爭奪資源明爭暗斗,對小國的壓制又激化了階層矛盾。“以團結對抗分裂”——朱佶俽在地圖上一圈又一圈的描摹著武洲的輪廓,“歷史上以少勝多的例子,從來都不缺。”
他並非指望武洲能徹底擊敗大明聯邦,那顯然不現實。他的算盤在于“消耗”︰只要武洲的威脅足夠大,大國就不得不將資源投入遠洋防御,其內部的控制力與對小國的壓制力便會減弱。
而沈國作為“新聯邦同盟”的核心,若能在暗中持續向武洲輸送技術與資源,便能在大國與武洲的博弈中扮演關鍵角色。待大國實力被嚴重消耗,小國同盟便有機會崛起,甚至取代現有大國,成為新的聯邦主導者。
“沈國的未來,不在大國的施舍里,而在秩序的崩塌與重建中。”朱佶俽拿起筆,在給兒子的密信上寫下最後一句。
他知道這條路風險極大,一旦敗露,便是通敵叛國的罪名。但他別無選擇——小國的生存之道,從來不是溫順服從,而是在危機中尋找破局的縫隙。
窗外,總理府的衛兵正在換崗,鎧甲踫撞的聲音清晰可聞。朱佶俽將密信交給心腹侍從,囑咐道︰“送往沈國,交給國君,務必保密。”侍從躬身退下,書房內再次陷入寂靜。
他走到窗邊,望著坤澤城的燈火。那些明亮的光點中,有大國使臣下榻的驛館,有虞國情報部徹夜不熄的燈火。他知道五大國已經開始懷疑,但他並不畏懼。“你們各懷心思,”他低聲說,“又能聯手到幾時?”
在朱佶俽看來,大明聯邦的所謂“團結”,不過是利益捆綁的脆弱平衡。而他所做的,只是提前點燃打破平衡的引線。至于引線燃燒後的世界會變成什麼樣,沈國能否在灰燼中崛起——這些,都是他必須賭上的未來。
喜歡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請大家收藏︰()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