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聯邦十五年末,在朱昭熙的主持和幫助下,傾注了八十多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心血的《貨殖通論》初稿終于完成。全書分為三卷,共計兩百余萬字,這大部頭的巨著的第一版被整齊地碼放在朱昭熙的書房中,散發著淡淡的墨香。
《貨殖通論》的第一卷就是在寫資本的生產過程,由這些學者們共同研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礎,分析商品和貨幣的本質,闡述勞動價值論,揭示價值是由勞動者的勞動創造的
,這一根本性規律。
深入探討貨幣轉化為資本的過程,指出勞動力成為商品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產生的關鍵。詳細論述剩余價值的生產過程,包括絕對剩余價值和相對剩余價值的生產,揭露了資本家剝削工人的秘密。
考察了資本的積累過程,分析了資本積累對無產階級狀況的影響,得出了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即資產階級財富的積累和無產階級貧困的積累同時進行,預示了資本主義制度必然滅亡的歷史趨勢。
第二卷則是講述資本的流通過程,在第一卷資本的生產過程的基礎上,研究資本的流通過程,分析了剩余價值的實現問題。
考察單個資本的循環和周轉,闡述資本循環的三個階段(購買階段、生產階段、售賣階段)和三種職能形式(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以及資本周轉速度對剩余價值生產的影響。
研究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和流通,分析社會總產品的實現條件,揭示社會生產兩大部類(生產資料生產部類和消費資料生產部類)之間的比例關系及其相互制約的規律,說明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必然性。
第三卷講述的是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分別研究資本和剩余價值的具體形式,達到資本的生產過程、流通過程和分配過程的統一,分析剩余價值的分配問題。
然而面對這部凝聚國家力量的著作,朱昭熙卻陷入兩難。這本書雖然沒有馬恩的那種高度理論化的《資本論》那樣偉大,但是憑借著整個虞國的力量收集資料,無數學者共同探討,在案例方面,比起資本論也不遑多讓,只是在理論高度上還有待後人提高。
如果這本《貨殖通論》和《永樂大典》那樣被束之高閣,雖然可以避免與各國資本家直接發生沖突,為虞國爭取更多發展時間,卻不能在資本主義興起的同時,及時揭露資本的本質,無法讓民眾認清資本主義的真面目。
可如果公開發行,那必然會遭受到所有自認為是資本主義國家的國家的敵視敵視,那些靠資本剝削獲利的國家,很可能聯合起來對虞國進行商業封鎖,甚至發動戰爭,畢竟《貨殖通論》可不是像之前的嚴打那樣只治標,而是算在挖資本主義的根。
此時的虞國還在改革的階段,大部分精力都需要放在國內,如果還要分心對待國外的敵人,朱昭熙還真不能保證兩手抓兩手都硬。
朱昭熙將自己關在書房,反復權衡利弊。她時而翻閱書稿,時而查看輿圖,時而提筆寫下幾句,又迅速劃去。她給自己的定義從來就是站在無產階級這邊的,她相信無產階級從來不怕說出自己的觀點,可是她害怕無謂的犧牲,無謂的流血,勝利的希望可望而不可即。
編撰《貨殖通論》的學者也在這個問題上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為如果把這本書刊印全國,必然會遭受到諸國圍攻。如今虞國百廢待興,大家渴望的是和平,是發展,不能樹敵太多。
而另一派則認為,真理需要被傳播!如果因畏懼而把這本書束之高閣,怎麼對得起那些為編纂此書付出心血的人?又怎麼讓百姓免受資本剝削之苦?
雙方各執一詞,爭論聲此起彼伏。
最後還是蔣謙的建議一錘定音,這本書肯定不能完整的發出去的,完整的《貨殖通論》發出,絕對會四面樹敵,可是拆分開來,影響力可就潤物細無聲了。
將《貨殖通論》拆解融入教育體系,從娃娃抓起,讓孩子們在學習中逐漸認清資本本質。如此,既能達到政治啟蒙的效果,又可以避免過早與諸國沖突。
听到蔣謙的建議之後,朱昭熙當即同意,立刻下令成立專門的教材編纂委員會,由教育部官員、學者和一線教師共同參與。
委員會召開了數十次會議,反復研討如何將深奧的理論轉化為適合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內容。小學課本節選 “勞動創造價值” 的淺顯論述,配以紡織工與農夫勞作對比的插畫,插畫由宮廷畫師精心繪制,力求生動形象。
中學教材深入分析 “資本循環”,用鹽鐵商操縱價格的故事闡釋壟斷危害,故事經過多次修改,既要保證真實性,又要易于理解;大學則開設《貨殖通論》研讀課,讓學子們對照真實卷宗探討資本規律,學校還專門從情報司借閱部分卷宗作為教學資料。
在坤澤大學的講堂里,年輕學子傳閱著新編教材。這些經過多年培養的精英學子的見識可比原來的大明時期的學子廣闊多了,朱昭熙大力普及教育,雖然還沒有出現什麼天之驕子拔高理論高度,但是在得知理論之後的拓展,完全沒有問題。
學生們紛紛講述自己身邊的類似故事,對資本主義的剝削本質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這種從基礎教育階段滲透的思想啟蒙,悄然在虞國新一代心中種下對資本的警惕。
朱昭熙當然知道,這樣的辦法不能立即改變聯邦格局,卻可以為虞國築起思想防線。他們這輩人可以說是親身經歷了封建主義的壓迫與資本資本主義的剝削。
可是他們的下一代人,可以說是生活在了完全和平,沒有壓迫,足夠富裕的時代,他們更需要明辨是非,更需要知道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殘酷,至少要對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提起足夠的警惕性。
夜幕下的坤澤城,學堂的燈火與工坊的燭光交相輝映,一場靜默的思想革命,正隨著墨香滲入虞國的教育血脈,為虞國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喜歡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