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澤城的情報部衙署籠罩在一片肅殺之中,這里是虞國最神秘的地方之一,無論是軍方還是政府方面,都管不到這里,每時每刻情報部上空都有著無數信鴿來來往往,無數快馬在衙署門口停下離開,每個人都像是陀螺一樣,不停的忙著自己手中的事情。
情報部篩選、歸納、總結各方面的情報之後,都會把這些情報送到朱昭熙的案頭。對外情報局耗費無數時間構建的情報網絡,無時無刻都在發揮著巨大作用,為朱昭熙的每一個決策情報支持。
從寧國皇室財團設在揚州的錢莊,到越國議會位于會稽城的議事廳;從揚國鋼鐵廠轟鳴的鍛造車間,再到洪州共和國造船廠繁忙的船塢,虞國的密探們潛伏在各個角落。他們用各種各樣的手法把情報傳回虞國國內。
朱昭熙逐份翻閱這些情報部門送到她這里的情報,生怕看到一些對虞國不利的情報,翻閱完手頭的這些情報,朱昭熙見到各國雖然在制度改革上暗自較勁,卻沒有形成針對虞國的聯盟,緊繃的神經才稍有松懈。
沒有辦法,虞國正在改革的關鍵時期,虞國現在根本沒有精力去和其他國家在政治和軍事上拉扯。
然而當看到洪州共和國與越國資本家們的動向時,朱昭熙也不由得搖了搖頭。密報顯示,那些資本家們想要把自己送上神壇,試圖將 “資本家至聖先師” 的名號戴在她的頭上,讓她成為資本家時代的孔子,等她死後,什麼髒的臭的都安在她的頭上。
更令她惱怒的是他們編寫的《貨殖通鑒》,書中將資本運作描繪成精巧的經濟操作,用華麗的辭藻大肆宣揚 “逐利乃天道”,通篇充斥著對逐利行為的美化,對于資本擴張背後的血淚,完全視而不見。
資本家們想要掩蓋剝削的本質著並不讓朱昭熙意外,但是她是真的沒有想到,那些資本家把主意打到了她的頭上,難道在這些資本家眼里,自己就是那種被吹捧一下就飄飄然的好大喜功的人麼,朱昭熙指節叩擊案頭,震得硯台里的墨汁泛起漣漪。
將資本家們編寫的所謂的《貨殖通鑒》、《商賈要略》、《資本家守則》送給蔣謙與坤澤大學的哲學方面以及經濟學的學者,也讓他們這些編寫《貨殖通論》的人們看看,資本家們到底是怎麼美化自己的。
蔣謙他們翻閱著這些資本家們編寫的書籍的抄本,眉頭緊鎖他們是真的沒有想到,資本家們竟然如此沒有底線,如此無恥,比起歷史上的那些文人士大夫猶有過之,此時此刻他們也不得不承認朱昭熙之前說過的那句話,歷史的發展是一個道德滑坡的過程。
隨著人們走出原始的蒙昧,從一開始的共享共治,到後面隨著技術的發展,交通的發展,人們的聯系越來越多,關系網越來越復雜,見識越來越多,人們開始出現了攀比,出現了貪欲,道德的底線越來越低,欲望越來越多。
自從大明聯邦十二年朱昭熙回到虞國之後,一場史無前例的經濟研究和政治研究悄然啟動,從前經濟和政治都算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帝王術,從來沒有進行過歸納總結,從來沒有成書于紙上過。
按照朱昭熙的命令,情報部翻出從掌書記室成立一直到現在的所有情報資料,以及對偽明作戰之後收集的東廠、錦衣衛密檔,自己擔任主編,召集全國各大學社會科學方面的優秀學者,共同整理這些情報檔案。
對外情報局則加大了情報收買的力度,耗費大量銀錢,買通各國商行的賬房先生、碼頭苦力。密探們穿梭在各國的市井街巷,在茶樓酒肆中與線人接頭,傳遞情報。
他們獲取了跨國貿易中,資本家如何通過操縱匯率、壟斷貨源進行欺詐的案例;還得到了洪州共和國,皇室財團與民間資本家相互勾結,哄抬物價的詳實證據。
學者們整日泡在這些情報資料以及史書中的各種經濟方面的論述,將管仲《輕重篇》、司馬遷《貨殖列傳》等古籍與當代案例對照研究,常常爭論到面紅耳赤。
為了把情報和歷史當中的那些經濟現象總結成為理論論述,這些學者們通宵達旦,這個工程比起當年由解縉和姚廣孝編寫《永樂大典》還要困難,畢竟永樂大典的編寫主要是書籍的收集歸類,是百科全書。
而朱昭熙想要編寫的《貨殖通論》,則是要在浩如煙海的情報資料和歷史資料當中,總結提煉經濟規律,這些學者雖然是朱昭熙親自培養出來的,算是接受新式教育的一代人,但他們都是新老交替的一代人,接受的依舊算是填鴨式教學。
這些學者看著的確很優秀,但是終究是拔苗助長出來的,沒有在歷史上看到過資本家們的殘酷,大明開啟的大航海時代的確和歐洲開啟的大航海同樣殘酷,可是大明的殘酷都是針對當地土著的。
在大明的支持下,移民行動雖然有過一段時間的陣痛,但是根本沒有像歐洲那樣的刻骨銘心,要知道歐洲那些航海的人都是窮瘋了出來打拼的,而大明只不過是土地少,還能活下去就被大明朝廷出錢出力送到了海外,成為了中產階級。
所以這些學者對于資本的剝削,並沒有那麼感同身受,就算朱昭熙在他們的耳邊天天講,他們也只是被迫接受了朱昭熙的輸出,而不能繼續深入拓展。
這個時代就算是歐洲,唯物主義和辯證法也都是萌芽狀態,那些唯物主義的著作《基督教的本質》要到兩百多年後,培根和霍布斯也至少要在一百多年後誕生,至于辯證法的集大成者黑格爾也要在一百多年後誕生。
更不用說將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有機結合起來的馬恩兩人,更是在三百多年後才誕生,沒有那些作為理論基礎的分析工具,幫助朱昭熙編寫《貨殖通論》的那些學者,可以想象得到,他們需要面對多少困難。
人多力量大在面對現實情況的時候,或許是正確的但是在理論和這些研究方面,真的很依賴天才。
喜歡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