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立了聯邦制度之後,朱奇�又提出了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他們這些藩王的國家有大有小,大的國家自然可以發展得更好,小的國家發展容易,但是很快就會面臨短板,這對這些藩王來說,肯定是不公平的。
“呵呵。”朱高燧呲著個大牙笑了起來,“給你們大封地,你們守得住麼,太祖他老人家設立大本堂教育皇子皇孫,那也只教出了懿文太子,秦王、晉王、我爹、和寧王叔這幾個有出息的二代,三代更是只有我大哥、二哥,就連太祖他親自教導的朱允𦞳˙琤B桓齜餃鎩 br />
咱們這里有多少人真的有能力去開疆拓土呢,野心,當然誰都有野心,我不也羨慕大哥當了皇帝,羨慕二哥那麼大的越國,可是仔細一想,本王根本就沒有那麼大的能力開疆拓土,老二也是因為有個好兒子替他管理政務,才有那麼大的地盤。
反正本王現在是滿足了,以後子孫們願意開疆拓土,那就自己去做,別指望他們的祖宗我。本王就是想著跟著大家混,多給自己的揚國撈一點好處,在國庫里多囤積一點金銀財寶,讓子孫後代不管做什麼都不會缺錢缺糧。”朱高燧說的非常實誠。
自從幸運的躲過了朱瞻基在萬壽節上對藩王的屠戮之後,朱高燧就有些心灰意冷了,本來想著在自己有生之年,給子孫後代多佔領一點地盤,可是自從他看到朱瞻基的行為之後,對于子孫後代的想法,漸漸地也淡了下來,不到最後一刻,誰知道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孝順呢。
要知道朱瞻基那可是名正言順的皇位繼承人,只要朱高熾死了,那麼朱瞻基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成為皇帝,可就是這種拿著法理的嫡長子,都要為了一己之私造反,那就更不用說其他人了。
老爹活下來的孩子只有三個,自己大哥、二哥還有自己,可是朱瞻基一個造反,就折損了兩個,這個天下就只剩下自己一個人了,想開了之後,自己也懶得折騰了,就想著好好的發展自己的揚國,培養自己的後代,自己比不過老大和老二。
自己的孩子看起來似乎也比不過老二的兒子朱瞻壑,但是他也想要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比老大和老二的孩子更優秀的人,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風水總是輪流轉的麼。
見此,所有藩王都點了點頭,雖然大家都已經在海外建立了國家,但那是依靠大明龐大的國力,是依靠大明無敵的陸軍和水師,而不是真的依靠藩王們的能力。大家的確有野心,想要更大的地盤,想要更多的金銀財寶,但是他們也要有能力守得住啊。
既然沒有那個能力,那麼還不如老老實實的跟著那些大國,在那些大國的屁股後面混一點好處,他們現在的確沒有能力,但是誰有知道自己的子孫後代沒有能力呢,他們最需要爭取的不是現在的地盤和資源,而是機會,是讓他們小國發展成為大國的機會。
想通了這一點之後,程序就很快進入到了下一步,該怎麼建立這個中央機構,在大家的爭論中,經過所有藩王同意,大家決定,所有藩王根據大明先帝朱高熾的遺旨,建國稱帝。與此同時,支持朱祁鈞登基稱帝,把之前的大明降格為明國,和所有藩王的國家處于同一等級。
在這些國家之上,建立一個聯盟,稱之為大明聯盟,這個聯盟成立之後,自動繼承大明的法統,承認朱元璋、朱棣、朱高熾時期的大明,但不承認朱瞻基、朱祁鎮時期的大明。
大明聯盟設立三級議事閣,第一級議事閣為明國、越國、寧國、揚國、虞國五個國家皇帝擔任,並由五個國家的皇帝派人組成上咨議院,對中下級咨議院通過的法案進行審議和修正。是大明聯盟的重要“復查者”和“質量把關人”。
上咨議院通過質詢、辯論和委員會調查等方式,對政府的政策和行政行為進行監督。在政策討論中發揮影響力,尤其是在專業和技術性強的問題上,由五大國各行各業的精英參與到咨議院當中。
而剩下的十八個國家組成第二級議事閣,這十八個國家的皇帝加入第二級議事閣,由這十八個國家的皇帝挑選精英組成中級咨議院,中級咨議院負責提出各種法案和政策,交給上咨議院審核。
中級咨議院也有通過質詢、辯論和委員會調查等方式,對政府的政策進行監督的資格。並且中級咨議院暫時負責下級咨議院的工作。
在大明聯盟未來會組成第三級議事閣,由未來各國皇帝的孩子們出去建立的國家的皇帝組成,由他們這些藩王們挑選出專業人員組成下級咨議院。
下級咨議院擁有立法權,他們負責起草、辯論和通過法律草案。雖然法案最終也要送上級議院、中級咨議院審議,但決定權基本在下級咨議院。
大多數法案都由下級咨議院提出,尤其是涉及財政、稅收的法案,中上級咨議院無權否決,只能建議修改。
政府必須獲得下級咨議院和第三級議事閣多數議員的支持。換句話說,政府如果想要完美運行下去,那麼必須要獲得這些藩王和議員的支持。下級咨議院可以通過對政府的不信任投票來推翻政府。
議員可以對政府各部尚書提出質詢。下級咨議院設有多個專責委員會,對政府各部門進行深入調查和監督。
所有財政預算和稅收必須在下級咨議院提出並通過。上級咨議院不得否決財政法案。
朱昭熙等人也看得出來,這些藩王對于虞國、明國、越國、揚國、寧國到底有多麼恐懼,如果想要和他們達成妥協,那麼他們這些國家必須讓渡不少利益給到大明聯盟,讓這些小國有點安全感,讓他們擁有一點上升空間。
最讓大家擔心的其實是朱昭熙的虞國,以及朱雲瑗的夏國,這兩個國家都是女子作為國主,這在她們還活著的時候,自然沒什麼問題,但是如果朱昭熙和朱雲瑗死了之後呢。
她們怎麼選擇繼承人,是選擇結婚之後,把自己生的孩子作為繼承人,還是過繼朱家子孫到他們膝下作為繼承人呢。
這一點在朱昭熙的打岔之下,並沒有討論,不過朱昭熙早有了自己的想法,虞國是自己建立的,憑什麼要按照家天下的老規矩呢,朱家人當各國皇帝,她當然沒有意見,但是朱家人不當皇帝,那何嘗不是另外一種選擇呢。
喜歡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請大家收藏︰()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