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

第78章 工業發展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比格多動 本章︰第78章 工業發展

    洪熙二年夏,南方商界流傳著一個消息——北方木材充足,適宜造船。

    起初,許多人對此持懷疑態度。但是就算南方的造船業非常繁榮,海禁解除後,商船需求激增,各大船廠訂單不斷,甚至已經到了排隊等候建造的地步。合適造船的木材短缺,木材價格居高不下,這讓許多商人頭疼不已。

    消息的傳播速度極快,不少人很快意識到,如果北方木材供應充足,且價格合適,造船的成本將大幅下降,甚至可能會徹底改變現有的造船格局。一時間,南方的幾家大商號紛紛派人北上,實地考察此事,如果真的是那樣的話,他們也不介意把一部分訂單放到北方去。

    乘坐海船一路向北,很快就到了獅子口。沿途氣候漸涼,土地也愈發廣袤,直到進入遼東省地界,眼前便是一片郁郁蔥蔥的森林,山林連綿,看不到盡頭。

    這次北上的商人共有三人,分別是甦慶、吳恆、趙晉,三人皆是南方富商,他們首先來到獅子口造船廠。造船廠規模不大,設施簡陋,許多工人仍在搭建廠房。但廠區內,已經有幾艘大船的骨架初現雛形,工匠們正忙碌地打磨木料,拼接龍骨。

    獅子口船廠的提舉是個精瘦的中年人,名叫林正川,是剛剛從廟街造船廠調任過來的,新官上任自然是想要干出一番事業來。得知商人們的來意後,也沒擺什麼官架子,他也知道總督府的意思,就是要把這些從南方來的商人留下來,于是熱情的向他們介紹起當地的情況。

    “這里木材多得是,砍了還能再種。朝廷鼓勵我們造船,出台了政策——只要能保證砍一棵樹,種回去一棵,木材就是免費的。”

    甦慶聞言,微微挑眉︰“免費?”

    “不錯。”林正川點頭,“只要按規矩來,原材料不用花銀子。”

    趙晉心思最為細膩,立刻問道︰“可北方造船技藝……”

    林正川也只能苦笑回答︰“不如南方。人手也不夠,許多工匠都是從農民里臨時招的,還得慢慢教。” 東北五省才開發不到一年,怎麼可能有那麼多的技術人員呢。

    吳恆皺眉︰“若工匠不足,技術不精,船質量如何保證?”

    林正川坦然道︰“目前只能先造些漁船、中小商船,大型遠航船還不行。但有了好木材,若能從南方請些好工匠來,早晚能趕上。”

    商人們心中有了計較。眼下,北方的造船業確實才剛剛起步,工匠不足,工藝落後,但木材供應充足,政策優惠,若能彌補工匠和技術上的不足,未嘗不能借此機會將北方造船業做大。

    “若是我們要訂船,價格能便宜多少?”吳恆接著問。

    林正川沉吟片刻︰“大約比南方的船便宜五成。”

    三成的價格差距,已經足夠讓商人們動心。三人交換了一個眼神,心里已經有了主意。

    考察結束後,三人返回南方,開始招募造船工匠。他們在各大造船廠和港口散布消息,承諾只要願意北上,工錢比南方高兩成,且食宿全包。

    一開始,工匠們並不願意前往北方。北方地寒,生活不便,且北方的造船業才剛起步,不如南方穩定。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北方木材免費供應、商人們資金雄厚,願意大量投資,不少人漸漸開始心動。

    最終,一批經驗豐富的工匠決定試試運氣,他們帶著工具、圖紙,結伴北上。其中,領頭的是一位名叫沈懷山的老工匠,在南方造船業干了三十多年,經驗極為豐富。

    有了這些南方工匠的加入,北方造船廠的工藝迅速提升。木材的裁切更加精細,船體設計也更加合理。工匠們按照南方的經驗,改進了拼接方式,使用桐油防水,甚至嘗試制作更大規模的商船。隨著技術升級,北方造船速度大幅提升,質量也有了保障。

    與此同時,甦慶等人也沒有閑著。他們一邊投資造船廠,一邊開始試探市場,把北方的新船推向沿海各大港口。

    新船剛推出時,市場反應平平。人們對北方的船並不熟悉,擔心質量問題。然而,價格是最大的殺手 。同樣大小的船,北方的比南方便宜近三成,且質量相差不大。商人們采取“先試用,後付款”的策略,給願意試用的船主提供一定的優惠。

    幾個月後,市場逐漸接受了北方制造的商船。船價降低後,越來越多的商人願意購置新船,擴大航運規模。隨著需求增加,北方造船廠訂單暴增,整個產業開始興旺起來。

    除了造船業之外,東北五省的另一項行業也在興起,那就是造紙業,在朱昭熙的指導下,工匠們也是有了新的造紙思路,那就是用木料造紙,既然竹子能造紙,樹皮能造紙,那麼為什麼木頭不行呢,經過研究終于是把用木料造紙的技術給研究了出來。

    除此之外,朱昭熙還和工匠們一起,嘗試著 利用水力驅動造紙機械,從而提升生產效率。原本需要大量人力進行的工序,如粉碎木材、提煉紙漿、壓制成型等,都由水力機械代替,極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

    隨著這一套造紙方式在東北五省鋪開,東北五省一個月制造出來的紙張能夠提供給整個北方一年所用,在大量紙張的使用之後,紙張的價格大幅度降低,在這種情況下,朱昭熙又命令工部大量刊印書籍,提升北方教育的普及率 。

    與此同時南方的商人們也嗅到了商機。南方文風可比北方要興盛得多,對紙的需求極大,可是在北方大量的便宜的紙張出現之後,他們才發現,自己現在使用的紙張有多麼貴。

    于是,新的商貿路線形成——北方的船運送紙張南下,南方的茶葉、絲綢、瓷器北上。

    北方造船業和造紙業的崛起,和之前的肥皂業,逐漸改變了南北經濟格局。

    過去,南方掌握了農業和工業的主導權,北方長期依賴南方的供應。而如今,隨之東北五省的開發,和大量新技術的應用,北方工業開始逐漸崛起,與南方開始形成一定的經濟平衡,對于東北五省這個他們命名為奴兒干都司的被他們嫌棄的地方,竟然真的在成為北方經濟發展的中心。

    喜歡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請大家收藏︰()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方便以後閱讀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第78章 工業發展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第78章 工業發展並對穿越大明︰本公主配享太廟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