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

第271章 金錢與歲月積累的力量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愛吃葡萄皮 本章︰第271章 金錢與歲月積累的力量

    胡惟庸又補充道"對了,會友館里那些小額賭局輸贏,錦衣衛稍微留意就行。重點不是商人賄賂了多少錢,而是看哪些商人巴結的官員最多。"

    "但凡忙著結交官員的商人,肯定別有用心。錦衣衛就該暗中盯住,查清他們想干什麼,聯系了哪些人,有什麼圖謀!"

    "這才叫正經差事!至于賭桌上那點小錢,根本不必在意。真要行賄交易,誰會選在這種公開場合?所以這會友館,就當是個發現線索的地方。"

    這番話說完,連朱標都听不下去了。

    這不就等于說,這事就這麼算了?以後胡家的會友館可以光明正大地開下去?官員們還能從商人那兒撈好處,消費更積極。光是這門生意,胡家就能大賺特賺。

    朱元璋確實眼紅了。

    他這些年為了籌錢,又是克扣俸祿又是想方設法撈錢,連臉面都不顧了。結果呢?還不如胡惟庸隨便搞點副業。

    看看胡惟庸現在經營的買賣,光是明面上就有三項。

    玻璃坊、茶莊、會友樓!

    這三處生意,哪一處不是門庭若市?

    朱元璋對玻璃坊可是記著賬的。

    這買賣簡直就是座金山銀山。

    一時間,老朱竟不知該說什麼好。

    他只能緊緊抿著嘴,生怕一個不小心說漏了心思。

    相比之下,太子朱標就顯得從容許多。

    這位從小錦衣玉食的儲君,雖說也看重銀錢,但遠不及老朱這般計較。

    他反倒對胡大老爺方才那番話更感興趣。

    "伯父,听您方才所言,怎麼反倒覺得商賈比官吏更需提防?"

    "商賈終究只是商賈,縱然腰纏萬貫,也不值得伯父這般重視吧?"

    胡大老爺聞言詫異地望向朱標。

    "太子殿下此言當真?"

    朱標被問得一愣,隨即坦然頷首。

    "自然當真!"

    "伯父覺得有何不妥?"

    他確實沒覺得哪里說錯,只是被胡大老爺盯得渾身不自在。

    胡大老爺意味深長地打量他片刻,緩緩搖頭。

    "倒不能說全然錯了,只是殿下這般出身,注定與陛下所見不同。"

    "陛下出身寒微,走南闖北見過民間疾苦,自然懂得百姓心思。"

    "而殿下自幼被當作儲君栽培,雖學識手段俱佳,但這等見識,終究難以企及陛下。"

    這番話讓朱標陷入沉思。

    胡大老爺繼續道"殿下覺得商賈掀不起風浪?"

    "那老夫便舉個實例,讓殿下看看商賈若真作起亂來,能鬧到何種地步!"

    這話頓時勾起了朱元璋父子的興致。

    老朱雖瞧不上商賈,卻也未覺得他們真能翻出什麼浪花。

    但胡大老爺既然這麼說,必有緣由。

    只見他呷了口茶,慢條斯理道

    "譬如老夫是應天府下某縣的糧商,平日規規矩矩做生意,既不囤積居奇,也不以次充好。"

    "每逢修橋鋪路、賑災濟貧,都會慷慨解囊。"

    "這般行事,在當地必是聲名遠播,便是縣太爺見了也要禮讓三分,可是?"

    朱元璋父子略作思量,不約而同點頭稱是。

    畢竟,縣衙的庫房大多時候都沒多少存銀,一旦遇到災荒或急事,就只能指望當地鄉紳出力了。

    見朱元璋父子都贊同這個看法,胡大老爺意味深長地笑了笑,接著說道

    “好!”

    “對本縣縣令而言,這樣懂事的商賈,對他的政績是大有幫助的。”

    “只要這縣令還想往上爬,就得靠我這樣安分守己的糧商來提升政績吧?”

    “就算不跟著我貪贓枉法,至少給我行個方便,讓我平平穩穩做生意,總是沒問題的。”

    “陛下、太子,我說得可對?”

    老朱家父子面色微變,但還是點頭承認了。

    畢竟,即便是他們坐在縣令的位置上,也會這麼做。

    何況,朝廷對這樣的做法也是默許的,還能從中得利。

    胡大老爺見狀,再次笑了笑,繼續往下說。

    “我這商賈,這輩子也就這樣了,頂多賺些銀子罷了。”

    “可我有個佷子,天資聰穎,品行端正!”

    “于是,我帶著禮物去拜訪縣令,請他為我這佷子介紹一位合適的教書先生,總不算過分吧?”

    “縣令考校了我佷子的才學後,覺得確實是個可造之材,便寫了封信,推薦了他的一位學問不錯卻未入仕的師兄。”

    “隨後,我帶著束修,陪佷子去拜見了這位先生。先生看在縣令的面子上,再加上我佷子確實不錯,便收下了他。”

    說到這兒,胡大老爺輕輕敲了敲桌面。

    “到了這一步,我這個商賈之家,暗暗多了一條出路!”

    “不過,這事兒暫且放下,我們再說回日常的經營。”

    “因佷子拜入縣令師兄門下,我與縣令的交情更深了一層。”

    “就在這時,我發現了一個絕佳的機會!”

    “我發現縣城里的另一個糧商——我的老對頭,竟然在賣摻假的糧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胡大老爺沖著朱元璋父子意味深長地笑了笑,接著道

    “這不正好嗎?”

    “我也是做這行的,自然清楚他們耍的花招。”

    “于是,我悄悄收集好了證據,找了個機會,送到縣令手里。”

    “縣令能怎麼辦?”

    “他正需要政績升官,畢竟咱們大明的洪武皇帝最痛恨這種以次充好、囤積居奇的奸商。”

    “再說,縣衙的胥吏們也需要這樣的機會,撈點外快。”

    “更何況,證據確鑿,不容抵賴!”

    “結果呢?縣令在吏部記了一筆功勞,胥吏們發了筆小財,而我呢?”

    “我躲在幕後,看著老對頭倒台,然後順順利利地拿下了整個縣城的糧食買賣!”

    “行事步步謹慎,未曾有絲毫越界之舉!!”

    朱元璋和朱標听到此處,心頭陡然一寒。

    他們也不明白為何會如此,可胡大老爺這番話,偏生叫人脊背發涼。

    因為這一切,太過順遂了。

    從頭至尾,皆是光明磊落。

    縣令甚至無需遮掩,大可坦蕩地將所有細節呈于上官面前。

    無金銀往來,更無貪贓枉法之事,這般官員,這般政績,便是朱元璋見了,也只會贊一句“做得好”!

    可胡大老爺那笑意,卻越發詭譎。

    “到了這時,我在縣城也算頗有聲望。”

    “但我依舊不張揚,仍舊修橋補路、救濟貧苦。”

    “接著,我又做了件事情。”

    “我把那位在家教我佷子的縣令師兄,請到了縣里。”

    “隨後,我出錢出力,辦了一間連匾額都沒有的學堂。”

    “凡是本縣學子,皆可前來讀書。”

    “若有家境貧寒的,我還會資助一二。”

    “這些事,同樣不怕人知曉,反倒會得一句造福鄉里的美名!”

    胡大老爺見老朱父子听得入神,眸光微閃,指尖輕叩桌面。

    “一晃十年過去。”

    “原先的縣令,早已因功升遷六部。”

    “新任縣令在我的經營下,關系亦是融洽。”

    “甚至經由這位縣令引薦,我與鄰縣兩位縣令也有了往來。”

    “至于我一直資助的學堂,雖培養了不少學子,可考中進士的僅有兩人。”

    “其余人仍在苦讀,盼著有朝一日金榜題名。”

    “此時,我那寒窗苦讀多年、已中舉的佷子,終于要赴京趕考。”

    “我想起了那位高居六部的老縣令。”

    “于是,我帶著佷子上門拜訪。”

    “未贈金銀,也未送美人,只帶了些老縣令愛吃的點心,又給他家公子備了些筆墨紙硯。”

    “隨後,我懇請老縣令再為我佷子尋一位良師。”

    “畢竟,我佷子原本的先生便是老縣令的師兄。”

    “按輩分,他也該喊老縣令一聲師叔。”

    “老縣令與我交情深厚,此等美事,自然應允。”

    “最終,我那佷子,高中了!”

    胡大老爺抿了口茶,抬眼望向老朱父子。

    “結果,我那佷子入了翰林,慢慢熬資歷。”

    “不過無妨,他既有六部任職的師叔,又有我這些年結識的諸多官員。”

    “初入仕途,便已有了人脈,仕途之路,定比同僚順暢許多!”

    "如今我在縣里的營生,早已超出了糧食買賣的範疇。"

    "但凡縣里能購置的田地,我都不惜重金拿下,橫豎家底豐厚。"

    "加上各處工坊商鋪,為我耕作和做工的鄉民,少說也有千人之數。"

    "新到任的縣令,是該他來管我,還是該他听我的?"

    胡大老爺意味深長地望向朱家父子,悠然靠在椅背上不再言語。

    朱家父子瞠目結舌地望著胡大老爺,難以置信一個循規蹈矩的商賈竟能經營出這般局面。

    這便是胡大老爺給他們上的最後一課——

    金錢與歲月積累的力量!

    胡大老爺步履輕盈地離開了宮城,背影透著說不出的瀟灑從容。

    總算將會友館的瑣事交代完畢,往後如何發展便與他無關了。

    行至府邸門前,胡大老爺猛然頓足拍額:

    "好端端給兩個丫頭找些消遣,怎就折騰到這般境地?"

    "不知不覺竟成了勞碌命?"

    想到自己綁定的是逍遙系統,如今反倒深陷其中,胡大老爺頓覺晦氣。

    當下躍下馬車,決意不歸——

    既然兩個小娘子讓他費心費力,合該讓她們好生伺候才是。

    素來不守規矩的胡大老爺,此刻滿心只想著溫香軟玉。

    剛踏入院門,恰逢宛如在家休憩,當即攬入懷中纏綿。

    久未獨承恩澤的宛如,哪堪這般狂風驟雨。幸得如詩及時歸來,方才解了燃眉之急。

    直至暮色四合,盡興的胡大老爺才擁著沐浴更衣的兩位佳人,道出今日荒唐緣由:

    "我本想著逍遙快活過余生"

    “朝廷的差事好不容易應付完了,偏生你們這兩個孽障惹出的麻煩,害得老爺我連日奔走不得安寧!”

    “怎麼?”

    “你們倒使喚起老爺來了,還不許我發發脾氣?”

    如詩和宛如對視一眼,這才明白今日為何平白無故挨了頓訓斥!

    可即便知曉緣由又能如何?

    莫非胡大老爺說得不在理?

    況且,侍奉胡大老爺本就是她二人分內之事。

    見胡大老爺仍氣鼓鼓的,宛如有心再哄幾句,奈何身子實在乏力。

    最後還是後進屋的如詩,使出渾身解數,總算讓胡大老爺舒坦了。

    在如詩二人的院子流連兩日後,胡大老爺終于打道回府。

    依舊是那方池塘,依舊是那張躺椅與小茶桌,胡大老爺懶洋洋地提著魚竿,蹺著腿望向遠處的浮漂,好不自在。

    “嘖,這才是人過的日子!”

    “什麼宏圖偉業、振興大明,老爺我可沒那份閑心!”

    “唯有垂釣賞美,方能度此余生啊!”

    四下無人,胡大老爺愈發肆無忌憚。

    怎麼痛快怎麼來。

    本是釣魚,卻嫌不夠盡興,竟從雜物間翻出張大網,嘩啦一聲撒向水面。

    雖手法生疏,動作笨拙,但工具之所以為人所用,自有其妙處。

    這不,一網下去,竟撈起數十斤鮮魚,樂得胡大老爺眉開眼笑。

    喜歡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方便以後閱讀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第271章 金錢與歲月積累的力量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第271章 金錢與歲月積累的力量並對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