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

第268章 跟著胡大老爺果然吃香喝辣!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愛吃葡萄皮 本章︰第268章 跟著胡大老爺果然吃香喝辣!

    就算你們升官快又如何?

    等老子慢慢爬上去時,怕不是要給諸位墳頭添土了。

    拜訪過胡大老爺後,郭翔這幫人當真開了竅。

    什麼黨爭站隊都是虛的。

    只管埋頭辦事,自有胡大老爺撐腰,該得的半分不會少。

    其余閑事,一概不理!

    說來也怪,他們這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做派,偏就入了朱元璋的法眼。

    錦衣衛密報呈上御案,皇帝看著奏章直搖頭。

    可這般踏實肯干的勁頭,終究讓朱元璋龍顏大悅。

    既然他們只求應得之份——

    那便如他們所願!

    朱元璋金口一開,此事就此定奪。

    自此郭翔眾人死心塌地,恨不得在額前烙個"胡"字。

    交代完郭翔等人的前因後果,脈絡已然明晰。

    這群人哪個不是人精?

    實乃大明開國年間真正的棟梁之材。

    雖夠不上名垂青史,放在官場里也是拔尖的人物。

    既聰明又能干,平日自然謹守本分。

    會友館的出現更令他們如獲至寶!

    原本只打算拍拍胡大老爺馬屁,誰知進去後發現受益的竟是自己。

    此處依舊延續胡大老爺一貫作風——

    坦坦蕩蕩,毫不掩飾。

    郭翔等人簡直欣喜若狂。

    跟著胡大老爺果然吃香喝辣!

    還是堂堂正正地享用。

    瞧這館子里,各衙門各品級的同僚濟濟一堂。

    最令人感到愜意的,莫過于後院那個專供皇家與胡家使用的小院。

    雖未明言,卻在字里行間道盡一切。

    胡大老爺,忠心可鑒!

    有了這處所在後,不僅生活便利許多,更重要的是無形中增添了不少交際機會。

    同是會友館的成員,下朝後在此打打麻將、品品茶,有何不可?

    若是偶然相遇閑聊幾句,又有何妨?

    今日遇上胡大老爺,還能聆听他的"指點",實屬意外之喜。

    郭翔望著眼前一眾欲言又止的同僚,深深吸了口氣。他閉目凝神,細細回味著胡大老爺方才的囑咐,緩緩開口道"既然諸位對事關陛下的論斷沒有異議,那便接著探討胡相的其他提示。"

    他依舊閉著眼楮,低聲道"近期一年內務必安分守己,爭取做出些政績。"

    "說不定哪天,機遇就會降臨諸位頭上。"

    "畢竟大明永遠需要能辦事的人!"

    說到此處,郭翔猛然睜眼"我們逐條分析。首先,為何限定一年之期,還強調要有政績?"

    "說句不中听的,雖然我等不及胡相,但比起其他官員,辦事能力總歸略勝一籌吧?"

    眾人聞言,不約而同地露出自豪之色。

    確實,這一點他們胸有成竹。

    正是憑借實干精神,他們才能步步高升。

    見無人接話,郭翔只得繼續闡述己見"依本官之見,其中暗含兩層深意。"

    "其一,必有重大變故,胡相才會敦促我等盡快建功。"

    "其二,定有千載難逢的機遇將至,否則胡相何必特意強調政績?"

    "這說明在胡相眼中,我等過往的作為尚顯不足,若機遇來臨,恐難斬獲應得的好處。"

    眾人聞言,皆震驚地望向郭翔。

    官場之上,建功立業談何容易?

    這絕非單憑能力就能成事。

    一個好漢尚需三個幫,豈有獨木能成林之理?

    若要在一年內做出成績,免不了要四處求助。

    那可是要欠下人情,甚至是天大的人情。

    而人情債,有時最難償還。

    但既然這番見解源自胡大老爺的"指點",眾人心中自然多了幾分計較。

    見眾人仍在沉思,郭翔繼續剖析第二點"再者,胡相所言"說不定哪天好運降臨",這個說法,頗值得玩味!"

    "咱們心里都清楚,這種大範圍的官職晉升來得如此突然,多半是朝了變故。"

    "若是尋常調動,風聲早該傳出來了。"

    "否則交接事宜無從準備,後續安排也難辦。"

    "可這次升遷旨意直接從御前發下,除了聖意,本官實在想不出其他緣由。"

    "這里就有個疑問陛下為何突然要提拔這麼多官員?"

    "總不會像李善長案那樣,再來一次大清洗吧?"

    提起這事,在座眾人雖都曾在那樁案子里獲益,仍不免背脊發涼。

    那場景實在駭人。

    前些日子還在眼前趾高氣揚的上司同僚,轉眼就成了亡魂。

    這簡直荒謬至極!

    偏生在座諸位都嘗過其中甜頭。

    若是有功無過,說不定真能平步青雲。

    畢竟他們已親歷過一回。

    郭翔說到這里,已是殫精竭慮。

    "最後一點,胡相說大明永遠缺辦事的人!"

    "依本官看,這就是在安撫我等。"

    "照舊例行事,雖不能大富大貴。"

    "但保我等仕途坦蕩總沒問題。"

    "換言之,胡相明示我等聖意未改,我等路子走對了,堅持即可!"

    "本官說完了,諸位看看可有疏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郭翔端起茶盞一飲而盡,眼底已無方才的輕松。

    他對胡相知之甚深。

    在座眾人里,唯有他借公務之便與胡相深談過幾次。

    因此他明白胡相的忌諱。

    只要不涉及與聖上對立,胡相其實很好相處。

    甚至幾句奉承就能讓他開懷。

    今日話說得這般隱晦,只可能事關聖上。

    而且是胡相認為絕不能外泄的御前消息。

    想到這里,郭翔心頭突跳。

    莫非聖體抱恙?

    若真如此,太子繼位確實是個機會。

    只是這猜測,未免太駭人听聞?

    郭翔的揣測看似荒誕。

    卻陰差陽錯觸及了真相。

    仿佛有一只看不見的回旋鏢在空中打轉。

    不過這些瑣事,胡大老爺早已拋之腦後。

    這事與他毫無干系。

    說到底,他不過是念在往日情分,又見對方做事勤懇,才隨口勸了兩句罷了。

    他可有說過什麼犯忌諱的話?

    或是講了什麼不該講的?

    都沒有!

    那不就得了!

    實際上,僅僅過了一夜,胡大老爺正舒舒服服地帶著一群美人兒在會友館吃喝玩樂,而後回府悠閑了幾日。

    另一邊,朱元璋卻沉著臉,神情冷峻地盯著手中的奏報。

    良久,他才抬頭看向毛驤。

    “惟庸這話,可有問題?”

    “他讓郭翔他們踏實辦差,日後自有好前程,這話難道錯了?”

    毛驤此刻恨不得扇自己幾巴掌。

    怎麼一看到胡大老爺與官員接觸,就急匆匆跑來“告狀”了呢?

    真是昏了頭了!

    胡大老爺的聖眷,比他想象的還要深厚。

    不過,毛驤也不是無話可說,他一臉肅然道

    “皇爺,卑職在監察會友館時,已發現端倪。”

    “這會友館不僅常有官員頻繁聚集,有結黨營私之嫌。”

    “更關鍵的是,他們還與商賈勾結。”

    “那些商賈借著打牌、繳納會費、宴飲等名目,暗中行賄。”

    “雖數目不大,但此風不可長啊,皇爺!”

    朱元璋緊鎖眉頭,盯著奏報,神色凝重。

    顯然,這兩件事都觸犯了他的忌諱。

    然而……事情牽扯到胡大老爺,況且這會友館的事,他此前還說過無妨,如今反悔去找麻煩?

    他朱元璋雖時常不講理,但也是看人的。

    至少對胡大老爺,多少還得給幾分顏面。

    畢竟,這是真正的老兄弟,又是兒女親家。

    想到這兒,朱元璋揮了揮手。

    “行了,毛驤,你先退下吧!”

    “這事兒,咱得和惟庸好好談談。”

    毛驤咂咂嘴,心中又是羨慕又是無奈,只得老實離開。

    他很清楚,自己可沒胡大老爺這樣的待遇。

    若再�@攏 擋歡 匆 ス帳啊br />
    胡大老爺來得倒是很快。

    畢竟,他眼下閑得很。

    一到御前,朱元璋便將毛驤查出的奏報遞給他。

    “你自己先瞧瞧!”

    “咱知道你不為這些破事,但咱想听听你的看法。”

    胡大老爺接過宋利遞來的錦衣衛密報,剛剛展開便微微揚起了眉梢。

    會友館果然被盯上了。

    不過這也在情理之中。

    這處產業不僅歸屬胡府名下,更是眾多官員時常往來的場所,自然成了情報匯集之地。

    胡大老爺仔細閱覽完密報內容,沉吟片刻後對朱元璋提議道

    "陛下,不如召太子殿下前來。"

    "臣等三人共同商議此事更為妥當。"

    "有些要事應當讓儲君知曉。"

    朱元璋聞言再次蹙起眉頭。

    他仍示意宋利前去傳喚太子。

    待宋利匆匆離去後,朱元璋轉向胡大老爺問道

    "此事為何非要太子參與?"

    "似乎並非什麼緊要大事。"

    胡大老爺神色堅決地搖頭。

    "此事確實需要太子在場。"

    "臣想與陛下和太子探討朝廷大政。"

    "若太子在場,有什麼見解可直接提出。"

    "若是缺席,待他日後登基發現政令不合心意"

    "恐怕會直接更改新政。"

    "因為他無從知曉當初制定時的考量與緣由。"

    "只要覺得不合時宜,自然會按自己的意思修改。"

    朱元璋凝視著胡大老爺,許久才緩緩頷首。

    這個道理他自然明白。

    但此刻朱元璋心中另有疑慮。

    "惟庸為何對標兒如此上心?"

    "莫非真在期盼朕早日禪位?"

    這個突如其來的念頭讓朱元璋心頭火起。

    他強壓下翻涌的怒意。

    生怕一時沖動將胡大老爺推出午門問斬。

    朱標很快趕來。

    或許是宋利告知此事關乎父皇與胡大人共同商議的要務。

    能讓兩位長輩同時召見,必然是非同小可之事。

    行禮過後,胡大老爺便將那封密報遞到太子手中。

    "殿下先看看這個。"

    "此物正是今日議事的起因。"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朱標接過密報仔細眉頭漸漸緊鎖。

    朱元璋望著愛子這般神態,心中暗自欣慰。

    "不愧是朕的太子,頗有朕年輕時的風範。"

    胡大老爺懶得與他們父子繞彎子,徑直點明道

    "此事暴露出兩大隱患。"

    "其一,官員眼下或許尚未結黨營私,但日後必生事端。"

    "輕則聯手辦事,重則串通欺瞞。"

    "這般情形,遲早要現形。"

    "其二,官員借我那場地,已與商賈勾連。"

    "雖說眼下只是小利,往後呢?"

    "難保不會利欲燻心,釀出更大禍事?"

    "商人圖利,官員也想搏個前程!"

    "這兩個問題,便是咱們要解決的!"

    朱元璋與朱標同時擰緊眉頭。

    胡大老爺所言之事。

    必定會成為現實。

    父子二人對此深信不疑。

    這等事早已屢見不鮮。

    非關他人引誘。

    純粹是人性貪婪使然。

    想到此處,朱元璋頭皮發緊,盯著胡大老爺道

    "惟庸,你非要標兒過來,究竟有何打算,直說便是!"

    朱標詫異地望向岳父。

    未料自己不在場仍被牽連。

    胡大老爺卻神色自若,坦然面對父子二人

    "陛下、太子,此事歸根結底是吏治問題。"

    "尤以肅貪反腐為重!"

    "雖說陛下嚴刑峻法,剝皮實草震懾眾人。"

    "但不得不承認,貪腐之事至今未絕。"

    "今日要議的,是定下一套章程。"

    "這套章程須得周全,行之有效。"

    "不僅要貫徹洪武朝,更要延續至太子繼位。"

    "這正是臣請太子到場的原因。"

    "太子若明白制定此制的初衷,知曉其中關節。"

    "將來即便要改動,也不至于越改越亂!"

    喜歡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方便以後閱讀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第268章 跟著胡大老爺果然吃香喝辣!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第268章 跟著胡大老爺果然吃香喝辣!並對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