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若真有不知天高地厚的御史想借機博取清名,胡大老爺也有辦法應付。
最棘手的利益分配問題敲定後,胡大老爺此行進宮的目的便達成了。
他本就是個閑不住的人,事情辦妥後立刻起身告辭。
朱元璋倒有些不舍,畢竟與胡大老爺交談頗為有趣,無論嬉笑怒罵,對方都能接住話茬。
可胡大老爺既已談妥利益分配,哪里還願意繼續“陪聊”?
一轉身便告辭離去,攔都攔不住。
出了皇宮,胡大老爺略一思索,徑直朝番邦外交司走去。
難怪說權勢重要,回到自己的地盤,待遇自然不同。
從進門開始,一眾官吏畢恭畢敬。
別的衙門或許還能對胡大老爺敬而遠之,但番邦外交司的人可沒這底氣。
即便胡大老爺不理政務,甚至十天半月不露面,他仍是番邦外交司的郎中,當之無愧的一把手。
身為官場老手,這些官吏們可不認為在衙門間橫行霸道的胡大老爺會收拾不了自己手下的幾個小角色。
因此,當胡大老爺踏入衙門時,眾人立刻堆滿笑容,殷勤相迎。
胡大老爺早已習慣這般場面,從容地與眾人打過招呼,徑直走向道衍的職房。
然而,剛進門,胡大老爺便愣住了。
眼前的道衍與往日判若兩人——沉默、冷峻,如同一尾蟄伏的毒蛇,散發著陰冷氣息。
見狀,胡大老爺心頭一震,隨即涌上一陣狂喜。
好啊!
看這架勢,自己怕是培養出一個真正的特務頭子了。
看來,道衍和尚近期在番邦情報上沒少下功夫,否則怎會將自身磨礪成這般模樣?
“說說吧,瞧你這模樣,想必在情報上費了不少心思。”
“功勞暫且不提,單憑這份態度,本官就很滿意!”
“有什麼難處盡管提,本官替你擺平!”
胡大老爺這番話,說得毫不客氣,卻又透著不容置疑的底氣,仿佛道衍無論遇上什麼麻煩,他都能妥善解決。
偏偏道衍還真就吃這一套。
他最喜歡的就是這種上司——平日放手不管,遇事卻能鼎力相助。
“胡爺,有您這句話,卑職可就安心了!”
瞧瞧!
誰說這和尚孤傲不群的?誰說他不近人情的?
這不,見著好處,還是他心心念念的好處時,拍起馬屁來不也挺順溜?
那神情、語氣、動作,簡直像是演練過千百遍一般。
若非胡大老爺兩世為人,演技精湛,怕是真要被他這副模樣唬住。
不過,即便知道這老狐狸是在逢場作戲,但能被妖僧道衍這般奉承,胡大老爺心里還是頗為受用的。
他淡淡擺手︰“行了,馬屁拍得不錯,下次繼續,先說說你的難處。”
這出人意料的回應,讓道衍一怔,情緒險些沒接上。
但他很快又擠出笑容,只是這次的笑容里多了幾分真誠和欣喜。
“多謝胡爺關照,卑職下次再接再厲!”
“此次求助,倒也不是別的事,還是老問題——缺錢!”
道衍終究是道衍,玩笑一句後,立刻回歸正題,直奔核心——哭窮!
官員們向來擅長哭窮,但道衍和尚顯然技高一籌。
他徑直走向角落,從鎖著的箱子里取出一本厚厚的賬冊。
\"胡爺,請過目。\"
\"這是衙門近期的開支明細。\"
\"日常運作本不需多少花費,但您吩咐要加強外間情報搜集。\"
\"這方面的支出便陡然增加了。\"
道衍信手翻開賬本,準確停在關鍵頁,恭敬地呈到胡大老爺面前。
\"您看這里,是近期的薪餉、撫恤和賞賜。\"
\"下官知道這數額略高,或許不合常例。\"
\"可那些替咱們賣命的人,千里迢迢打探消息,總要給些盼頭。\"
\"不求大富大貴,至少得讓家眷吃飽穿暖。\"
\"故而下官擅自提高了待遇標準。\"
\"如今開支實在難以為繼。\"
道衍毫不畏懼胡大老爺發作,甚至主動將把柄遞上。
胡大老爺卻不露聲色地查看著賬目。
既然承諾解決問題,自然要先弄清癥結所在。
不問緣由就撥款的上司不是好官,而是蠢材。
他可不願做那種被人蒙騙還要背黑鍋的冤大頭。
細看之下,發現衙門不僅缺錢,更缺人手。
雖然平日看似不理政事,胡大老爺對衙門情況卻了如指掌。
沉吟片刻,他從懷中取出一塊玻璃板放在案上。
\"人員問題,我會奏請陛下調派軍士過來。\"
\"至于銀錢,倒有個主意。\"
說著朝玻璃板努了努嘴。
\"把這東西制成器皿賣往番邦,獲利應當豐厚。\"
道衍謹慎地拿起玻璃板,仔細端詳。
許久才遲疑道︰\"若成本不高,確實利潤驚人。\"
\"胡爺是想販往海外?\"
\"可下官覺得,這東西在大明也不愁銷路。\"
胡大老爺聞言大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就這麼辦!\"
事情就這麼敲定了!
\"你這買賣,總不能只盯著國內這點小生意吧?\"
\"說實話,若非番邦外交司掌管著對外貿易,這好東西還真輪不到你手上。\"
胡老爺的話說得直白。
有些東西,就算知道是寶貝,若沒那個資格,也只能干瞪眼。
官場上尤其如此!
那些爭來搶去的把戲,根本沒用!
該是你的,自然會送到你面前。
\"有了這玩意兒,確實能多賺一筆。不過胡爺,這生意能長久嗎?\"
道衍和尚仔細端詳著眼前的玻璃板,越看越中意。
但他並未被表象迷惑,反而問到了最關鍵的問題——
貨源!
自古以來,被供貨問題坑慘的例子數不勝數,後世商業發達後因此栽跟頭的商人更多。
單憑道衍能看出這點,就說明他不是庸才。
胡老爺贊許地點點頭。
\"只要你用心辦事,每月我都會讓府上送一批過來。\"
\"按成本價給你,你負責銷往藩國。\"
\"記住,其他商人有陛下關照,不會跟你搶生意。\"
\"但你手里的貨也不能在大明境內流通!\"
\"老夫早向陛下承諾過,內陸的生意由各大商賈競標爭奪。\"
\"誰資本雄厚,誰就拿下內陸經營權!\"
听到這番解釋,道衍和尚頓時了然。
原來是要與朝廷同心協力啊。
沒看見陛下和胡老爺都聯手了嗎?
這下總該明白了吧!
望著道衍裝模作樣的可憐相——
說白了,這和尚精得很,就像賽春馬似的,專挑油水不吃。
否則,他是真怕挨收拾啊!
如今倒好,不僅不用自掏腰包,往後還得多多仰仗胡老爺。
不過經胡老爺點撥,道衍終于醒悟︰
原來不是他要發財,是陛下和胡爺賺得太狠,捎帶著官員們分杯羹?
\"所以道衍,現在你該懂了。\"
\"陛下和本官,自然會大賺特賺。\"
\"這錢來得光明正大,靠的是手藝和本事!\"
胡老爺愜意地往後一靠,神態說不出的得意。
手指輕叩扶手,斜睨著道衍道︰
\"你要明白,陛下也缺銀子缺得緊啊。\"
\"所以這回,不止番邦外交司要賺錢......\"
道衍和尚聞言微微頷首,目光落在胡大老爺身上有些恍惚。
他並非愚鈍之人,恰恰相反,他的心思格外通透。
正因如此,他瞬間就明白了這話中深意。
簡而言之,胡大老爺這是要與聖上以私人名義聯手經營了。
老天爺!
這簡直是駭人听聞的驚天秘聞。
堂堂大明開國君主,竟要以個人身份與臣下合伙經商?
單是這句話擺在尋常人面前,就足以讓人瞠目結舌。
這早已超出了君臣情誼的範疇。
縱使君臣再親近,終究是君是君,臣是臣。
可如今這算怎麼回事?合伙?!
這簡直是聞所未聞的殊榮!
當真是一個臣子能享有的待遇?
說實話,此事若是傳揚出去……哦,根本不用假設,這事壓根就沒打算隱瞞。
屆時莫說朝堂上下,只怕整個大明都要為之震動。
因為這完全顛覆了世人的認知極限。
待胡大老爺又囑咐了幾句悠然離去後,道衍和尚轉瞬就听到了相關風聲。
果不其然,這消息驚得眾人頭皮發麻。
但凡稍具見識之人,都能察覺其中的非同尋常。
尤其是那些深諳大明官場規則與階層之道者,望著胡府那樸素的宅門,更覺絕望。
這究竟是何等殊遇?
莫非朱家真將胡家視作姻親?
日後胡家莫非也要列入皇親國戚之列?
此事之所以令人震驚,關鍵在于朱元璋以私人身份合作這一點。
與皇室或宮中將作監往來的商賈不在少數。
正如《紅樓夢》中那般,為宮廷采辦的商賈也可自稱皇商,只是未敢如書中那般張揚罷了。
但這些人,無不是仰仗皇家鼻息,說穿了就是討口飯吃。
哪談得上什麼合作?不過是些乞食之輩。
可胡大老爺截然不同!
他直接跨越了兩重界限!
不僅越過宮中直抵天子,更非乞食,而是與天子他人之利。
由此便可見胡大老爺的非凡之處。
而那些最了解朱元璋的淮西勛貴們,此刻愈發不敢開罪胡大老爺了。
他們比誰都清楚這位帝王的脾性。
此番朱元璋與胡大老爺合作的,並非利國利民之物。
純粹是民用之物,擺明了就是要牟取暴利。
談何利國利民?唯有金山銀海!
著實令人眼紅!
淮西勛貴們嫉妒得眼紅,恨不得用腦袋撞牆。
跟著皇上明目張膽地合伙撈錢,還不是替人背黑鍋的那種勾當……
簡直讓人眼饞得要死!
然而,此時的胡大老爺並不輕松。
他後悔了!
真是倒了血霉!
這破差事怎麼這麼麻煩!
既然和老朱已經談妥了,接下來肯定要擴大生產。
總不能事兒定了,生意卻遲遲開不了張吧?
那豈不是把胡大老爺和老朱的臉面當兒戲?
沒辦法,胡大老爺只能硬著頭皮籌備起來。
人手、場地倒是不缺的。
畢竟老板是誰?
毫不夸張地說,這天下的土地和人,還不是他倆一句話的事?
說白了,就是老朱和胡大老爺聯手大干一場,可胡大老爺只負責吆喝。
此刻,他站在城外的一片空地上,氣得直跳腳。
因為他發現,自己負責的這部分,還真不好辦!
若有人記性好,就該知道胡大老爺曾在工部當過侍郎。
因此,他對工部的匠人和官員還算熟悉。
可如今要擴建一座大規模工坊,他才發現這幫人蠢得離譜!
無論是為了日後省事,還是為了多賺錢,胡大老爺都想一步到位,建個高產的大型工坊。
然而,他把要求和關鍵點掰開了揉碎了講,那些匠人和官員卻像榆木疙瘩一樣,死活听不明白。
氣得胡大老爺差點當場吐血!
他當然清楚,這些人沒經歷過工業時代,壓根不懂如何大規模生產。
在他們眼里,提高產量無非是多雇幾個匠人。
什麼統籌安排、生產流程?听不懂!
更別提流水線和質檢了。
這些人只知道死守秘密,絕不多嘴,可執行起來卻一團糟。
胡大老爺差點當場氣暈!
不過,唯一讓他欣慰的是,保密問題算是解決了。
這些人全是朱元璋下旨讓錦衣衛查過三代的。
不可靠的,根本進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