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

第243章 這樣的人,能不風生水起嗎?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愛吃葡萄皮 本章︰第243章 這樣的人,能不風生水起嗎?

    “她最近身體調養,胃口不佳,讓她試試這個。”

    對鄭老三來說,只要朱元璋滿意,炒十份也不在話下。

    很快,朱元璋親自提著食盒來到坤寧宮。

    “妹子,快來,我給你帶了好東西!”

    “哈哈,從惟庸那兒弄來的美味!”

    “我剛嘗過,絕對好吃!”

    “你沒胃口也得試試!”

    馬皇後看著興奮的皇帝夫君,哭笑不得。

    但朱元璋一片心意,她不能不理。

    于是,盡管沒有胃口,她還是願意嘗一嘗,以免辜負朱元璋的一片苦心。

    然而,剛夾了一筷子,她便感到不同尋常。

    “重八,這是什麼?怎麼這麼好吃?”

    “這味道,太下飯了!”

    听著馬皇後的贊譽,朱元璋心中滿是自豪,仿佛贊美的是他自己。

    “哈哈,妹子,有所不知。”他笑道,“這調料是惟庸最近親手種出的珍品,別處難尋,唯他後院獨有。”

    “你若喜歡,今後便讓宮中太監每日前往惟庸府上采購些來。我們不僅能享用新鮮之物,還能多學幾道菜譜,換著花樣品嘗!”

    “听說這調料能做出多種佳肴。”他繼續說道,“更重要的是,它還能祛濕驅寒,你體寒過重,多吃些這辣椒,大有裨益!”

    馬皇後聞言,驚訝地望向眼前的菜碟,未曾想這辣椒竟有如此多功效。

    能讓朱元璋與馬皇後都滿意之物,自當引進宮中。

    畢竟,身為一國之君,若連這點心願都無法實現,那皇帝之位豈不形同虛設?

    然而,對于普通人,或許只需一句夸獎,便能令其欣然上貢。但對于胡大老爺,此法卻行不通。

    僅憑一句夸獎就想拿走他辛苦種植之物?哼,若這辣椒是胡大老爺購得或他人所贈,或許還有可能。但這辣椒偏偏是他親手所種。

    胡大老爺是何許人也?乃是不願為官、只願躺平的資深閑人。他辛辛苦苦種出的東西,豈會輕易讓人?

    好在朱元璋懂得變通,決定直接出錢購買。

    花費頗豐,宋利每日皆采購新鮮辣椒。

    此事非宋利出馬不可。

    見他帶著錢來,心中稍安,生怕如毛驤般空手而至。

    毛驤僅需少許品嘗,而宋利意在建立長期供貨關系。

    “胡爺,事情便是如此。”

    “您種的辣椒,皇爺極為喜愛!”

    “不僅是皇爺,皇後娘娘亦是贊譽有加!”

    “因此,我特地帶錢前來。”

    “還望胡爺行個方便!”

    宋利言辭極為客氣。

    不客氣不行,因胡大老爺對宋利防範甚嚴。

    胡大老爺亦覺委屈,宋利曾多次前來滋事,雖背後主使為朱元璋,但他身為臣子,無法與朱元璋置氣,還不能向宋利發泄?

    故胡大老爺逮著機會便折騰宋利。

    此番簡單之事,胡大老爺也拖延許久才答應。

    “老宋,我告訴你,此事完全是看在陛下份上才答應。”

    “你在我這,已顏面盡失!”

    “你這老家伙坑我多次,咱們交情已斷!”

    宋利哭笑不得,連連作揖。

    他深知,此乃胡大老爺玩笑之語。

    此類話語,唯有胡大老爺敢說。

    雖言辭不客氣,宋利心中卻無絲毫怪罪,反而甚是高興。

    在朱元璋身旁,甜言蜜語、諂媚奉承之詞,宋利已听得膩煩。

    這些虛偽言辭,皆因宋利身為朱元璋的近侍刑余之人而起。

    無論他們表現得多麼恭敬客氣,背後仍舊會罵他為“死太監”。

    但胡大老爺與眾不同。

    他視宋利為熟人,近乎朋友,言談間毫不客氣,這份真誠不因宋利的身份而改變。

    宋利十分珍視這份情誼。

    他帶著一包辣椒,笑容滿面地離去。

    胡大老爺望著手中的精美銀元寶,無奈搖頭。

    “一不小心,種辣椒竟種成了皇家生意?”

    “真是無語至極!”

    然而,胡大老爺並未拒絕。

    朱元璋此次的“重金收購”確實慷慨,不是玩笑,實實在在送上門來的錢財。

    胡大老爺的俸祿本就不豐,這筆意外之財,自然受歡迎。

    他將銀元寶交給胡義,安排好與宮中的采購、交接事宜後,拍手離去,繼續享樂。

    與此同時,應天城內風起雲涌。

    馮勝、藍玉,得勝回朝。

    二人作為雲南之戰的主帥和副帥,大勝歸來,朱元璋自然要大加慶祝。

    即便身為皇帝,朱元璋仍偏愛談論往昔軍旅生涯。

    那些往事總能讓他熱血沸騰。

    而馮勝與藍玉此次出征,確實戰功赫赫。

    藍玉尤為突出,擅長孤軍突襲,行蹤飄忽不定。

    身為副帥,他卻親率騎兵,沖鋒在前,于雲南群山之間,施展其擅長的閃電戰術。

    此番作為,自然令他功勛卓著。

    朱元璋亦不吝賞賜,及時予以嘉獎。

    望著藍玉侃侃而談,朱元璋內心暗自贊許。

    藍玉年歲尚輕,較于眾多老將更為年輕。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其能力與忠心毋庸置疑,正逐漸嶄露頭角,成為新一代將領中的佼佼者。

    隨著開國武將陸續退居幕後,藍玉已悄然接過重擔。

    且藍玉乃朱元璋為兒子朱標精心挑選的人才。

    朱標按輩分需稱藍玉為舅,因藍玉之外甥女常氏曾為朱標之妻。

    有此淵源,加之朱元璋的栽培,藍玉自然成為朱標陣營的中堅力量。

    盡管藍玉性格桀驁,易于沖動,但朱元璋並不介意。

    武將若過于規矩,反倒令人生疑。

    藍玉當前的模樣,正合皇帝心意,各種把柄盡在掌握之中。

    一旦不順從,可隨時找借口壓制,待時機成熟又可重新啟用。

    故而,此次論功行賞,朱元璋對藍玉格外用心。

    至少,朱元璋對藍玉的器重顯而易見。

    此事終究由皇帝一人定奪,旁人無權多言。

    經朱元璋如此提拔,藍玉多少有些迷失方向。

    他本就性情高傲,目中無人。

    此番再受抬舉,更是得意忘形。

    大軍得勝歸來,不僅意味著隊伍返回,更意味著收獲頗豐。

    戰時,尤其是勝利之時,總能名正言順地獲取諸多利益。

    將士們自不用說,連朝廷與皇家亦參與其中。

    這些所得,非但不是問題,反而是赫赫戰功。

    所帶回之物品種繁多,金銀珠寶最為基礎,也是分配最多的。

    或許有過于龐大或貴重之物需留給皇帝彰顯威儀,但尋常散碎銀兩,自是落入個人腰包。

    其次是珍禽異獸與當地特產,用以回朝時彰顯榮耀。

    最後便是戰俘。

    戰俘又分為兩類

    一類是敵方首領,用以展示國威,獻俘太廟以彰功勛。

    另一類則是普通戰俘,男女皆有。

    女子或被送入教坊司等地,男子則成為苦力。

    除戰俘外,還有一種特殊人群隨大軍歸來,他們或是中原血脈、落魄官員之後,或是在當地無法生計之人。

    決定跟隨大軍,重返中原尋找生機。

    馮勝藍玉大軍歸來時,一名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也隨之歸來,他名叫鄭和。

    鄭和雖隨軍返回,卻孤身一人,且無一技之長。他的去留與行止皆不由自主,最終因識文斷字,莫名被送入宮中,成了一名太監。

    對鄭和而言,年歲尚輕,成為太監雖令人難過,但也並非無法接受。畢竟,當時餓死的人不計其數。能入宮至少意味著衣食無憂。

    至于子嗣問題,他認為,有權有勢之人總能找到“干兒子”或“義子”延續香火;無權無勢者,即便子孫根俱全,香火也未必能傳。因此,鄭和並未對此過于介懷。

    鄭和確有幾分能耐。剛入宮,便憑其機智,不同于那些文盲小太監,贏得了諸多老太監的青睞。他眼觀六路,耳听八方,心思靈活。

    在此過程中,鄭和大開眼界。

    常言太監無欲無求,只剩錢財與權勢。但實際上,絕大多數太監又能觸及多少權力,享受多少利益呢?太監們最普遍的愛好,其實是八卦。

    皇宮,這個世界上最神秘、最威嚴之地,隱藏著無數外人不為人知的故事與八卦。平日里,這些太監既無法接觸外界,也不敢在外多言。

    心中那股八卦之火,壓抑得實在辛苦。

    此刻,幾位穩重又機靈的小太監的到來,讓人忍不住猜測他們能否抵擋住這份好奇。

    在給新人介紹宮中規矩之時,他們果然按捺不住,八卦了起來。

    首先提及的,便是宮中太監的地位排序。

    “咱宮里,混得最風生水起的,當屬我們的老祖宗,宋利宋大監!”

    “他老人家可是皇爺多年的心腹,備受信賴!”

    “你們這些新來的小子可得小心了,要是惹惱了宋大監,他老人家或許不屑與你們計較。”

    “但真把他惹火了,不用他親自動手,只需皺皺眉,就有人替他把你們收拾了!”

    這話一出,新來的小太監們紛紛縮了縮脖子。

    講完宋利,話題轉到了宮里的其他事務和規矩。

    鄭和,這群人中最機靈的,听著听著便覺得不對勁。

    為何諸多曲折之事背後,總有一個“胡大老爺”的名字?

    此人如今不過是個四品官員,為何連開海禁、遠洋貿易這等大事,據宮里老太監所言,都是他在背後推動?

    他找機會悄悄提出了這個疑問。

    老太監聞言大笑,輕輕拍了下他的後腦勺。

    “你這小子倒挺機靈!”

    “你沒看錯,許多事情背後,確實有這位胡爺的影子。”

    “因為很多事情,都是他勸說皇爺辦成的。”

    “雖說他的品級是四品,但品級這東西,說到底,不就是皇爺一句話的事?”

    大太監意味深長地看了鄭和一眼,舉例說明。

    “瞧瞧那宋大監,區區七品小官。”

    “但在外頭,便是五品、四品官員,在宋利面前敢放肆嗎?哪個不是唯唯諾諾?”

    “再說那胡爺,嘿,他能直接摟著宋大監的肩膀痛罵,宋大監還得賠著笑臉呢!”

    鄭和听聞此言,驚愕不已。

    他心中藏著一個秘密,從未對人提起。

    他信仰的是教,夢想有一天能朝聖麥加。

    然而陸路遙遠,他便萌生了走海路的念頭。

    可眼下,自己不過是宮中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太監,這夢想還有可能實現嗎?

    航海?與他這種身份的人何干?

    去麥加,怕是遙遙無期了。

    正當鄭和思緒萬千之際,老太監的講述未停。

    “那胡爺,才是真聰明。”

    “不戀權勢,行事灑脫,不會引起皇上的猜忌。”

    “同時,與皇上、皇室的關系依舊牢固。”

    “他的佷女,皇上視如己出,已是太子妃,未來皇後之位指日可待。”

    “獨子又娶了皇上的嫡長公主,成為大明駙馬!”

    “還與皇上是多年老友!”

    “這樣的人,能不風生水起嗎?”

    喜歡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方便以後閱讀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第243章 這樣的人,能不風生水起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第243章 這樣的人,能不風生水起嗎?並對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