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錦衣衛探子而言,種地這種小事根本不值一提,怎會與國家大事相關?因此,他們只簡單記錄了此事,至于種的是何物、種子來源何處,則一概不知。
    朱元璋也不好因此責怪毛驤等人,畢竟這種事若也要追究,實屬過分苛求。
    此刻,他不過是隨口一問,見毛驤知曉此事,便吩咐道︰
    “毛驤,既然你清楚,那就勞煩你走一趟胡府,帶些惟庸種的辣椒回來。太子妃近日食欲不振,今日用這辣椒做菜,太子、安慶都吃得津津有味。我也想嘗嘗,你替我去取些來吧!”
    毛驤聞言,一時愣住了。
    ?
    他,身為錦衣衛指揮使,竟要去偷菜?
    這活兒,不應該是宋利干的嗎?
    宋利這老太監,平日不就負責這些瑣碎之事?
    可毛驤回頭一看,宋利正裝得跟木雕似的,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
    唉!
    毛驤見甩鍋無望,只好無奈地接下了這差事。
    不管怎樣,任務總得完成。
    于是,毛驤策馬直奔胡府。
    至于應天城內不準縱馬的規定?
    哼,他毛指揮使是奉皇命行事,縱馬又何妨,誰敢阻攔?
    此時,胡府中,胡大老爺光著上身,斜躺在後院樹蔭下,笑得合不攏嘴。
    胡大老爺倒沒想著要辦什麼露天宴席。
    只是今日天氣炎熱,樹蔭下乘涼最是愜意。
    再者,府中的姬妾們,他也好久沒好好陪陪了。
    雖然偶爾在家享受一番,但安慶公主在時,他總是諸多束縛,不盡興。
    如今,兒媳搬走,逆子也離開了。
    這府上又回到了胡大老爺的手中,他自然要好好享樂一番。
    姬妾們也知道,她們的好日子是誰給的,自然樂意陪著胡大老爺歡笑。
    一時間,胡府後院充滿了歡聲笑語。
    雖然不能大張旗鼓地宴樂,但摟摟抱抱、親親摸摸之類的,是絕對少不了的。
    畢竟,胡大老爺從不認為自己是正人君子。
    正當胡大老爺心情愉悅之時,下人匆匆來報,言毛驤到訪。
    胡大老爺聞毛驤之名,臉色瞬間陰沉。
    那晦氣之人怎又來了?
    與他相關之事,從無好事。
    僅是思及便心生煩躁。
    但他深知,能讓錦衣衛指揮使毛驤急匆匆前來拜見的,唯有朱元璋。
    若非朱元璋之命,毛驤這等精明之人,斷不會如此堂而皇之登他這位老臣之門。
    避諱之心,他自是明了。
    想通此節後,胡大老爺雖不情願,仍吩咐下人請毛驤入內。
    自己則借此機會更衣。
    不料,下人剛轉身,毛驤已大步走進。
    毛驤見狀,胡大老爺正敞胸披衣,身旁姬妾衣衫不整,首飾散落,頓時面色鐵青。
    為何他每次來訪都能撞見此景?
    胡惟庸怎就不能有些別的消遣?
    整日沉溺于此,就不怕死于溫柔鄉嗎?
    再者,你玩便玩,能否稍整儀容,他看著也甚尷尬。
    毛驤尷尬不已,而胡大老爺則一臉無奈地看著他。
    連衣都未續整,敞著胸膛,揮手遣散姬妾後,側坐于床榻,蹺起二郎腿,直視毛驤。
    “毛指揮使,對本官這閨中之樂,如此感興趣?”
    毛驤此刻,嘴半晌未合。
    世間男子,豈有不對這男女之事心生好奇的?
    除非力不從心,或是個不中用之人,
    否則,誰能對此毫不在意?
    正因如此,毛驤才倍感驚訝。
    這胡大人,是否太過生猛了些?
    上次相見,他正與眾人歡愉;
    此次前來,他依舊與眾人同樂。
    雖未親眼目睹胡大老爺當場展現風采,
    但毛驤何人?
    他乃錦衣衛指揮使,消息靈通,遠超常人。
    關于胡大老爺,他知曉其一,便是其驚人的精力。
    往日情報中文字所述,或許未曾引人注目,
    但當親眼所見,著實令人艷羨。
    念及此,毛驤狡黠一笑,搓手湊近胡大老爺,低聲探問︰
    “胡爺,您這龍馬精神,有何秘訣?”
    甚至,為打消胡大老爺疑慮,他急忙發誓︰
    “胡爺放心,我絕不外泄,對天發誓!”
    胡大老爺望著眼前狡猾的毛驤,不悅地瞪了他一眼。
    “毛大指揮使,你腦筋沒問題吧?”
    “本官之事,你難道不明?”
    “你那情報中,本官可曾煉丹、修玄或行神秘之舉?”
    毛驤迷茫搖頭。
    這些,胡大老爺確無涉及。
    可他剛搖頭,便恍然大悟。
    糟了!
    這不正透露了自己安插探子之事?
    然胡大老爺見毛驤緊張模樣,不悅地揮了揮手。
    “夠了,別演戲了!”
    “他人或許蒙在鼓里,我難道會不清楚?”
    “朝中重臣家中,哪家沒有錦衣衛的耳目?”
    “你覺得我在意這些嗎?”
    毛驤尷尬一笑,卻不知如何應答。
    此事確實難以接話,畢竟知曉歸知曉,挑明君王監視臣子之事總有些不光彩。
    胡大老爺不屑地撇嘴。
    “罷了,既然已說出口,以我的地位,說了又能怎樣?”
    “況且,帝王多疑,再正常不過。”
    “我自己都不介意,你急什麼?”
    “難道你還能讓那些探子消失不成?”
    事已至此,毛驤索性放棄掙扎,攤了攤手。
    “那當然不可能!”
    “我若敢這麼做,恐怕當天就會被皇上處斬!”
    “正是如此!”
    胡大老爺再次瞪了毛驤一眼,語氣不滿。
    “既然你已從探子那里得知我的情況,就該明白,我從不煉丹修玄。”
    “我只是練練八段錦,跑跑步,便有了今日模樣。”
    “說到底,還是因為我天賦異稟,加之無官一身輕。”
    毛驤聞言,無奈地點頭。
    即便他不願承認,此刻也不得不承認,胡大老爺的強健與自在,靠的是天賦而非仙丹妙藥。
    這段尷尬對話結束後,毛驤終于說明了來意。
    “胡大老爺,陛下竟派你這錦衣衛指揮使大駕光臨,就為了一點辣椒?”
    毛驤面對胡大老爺的驚訝,只能尷尬地點頭。
    “宋利何在?莫非他已不在人世?”
    “這等跑腿小事,怎不讓太監去辦,反倒勞煩你這錦衣衛指揮使?”
    胡大老爺的質疑讓毛驤更為尷尬。
    他苦著臉,近乎哀求地看著胡大老爺︰“胡爺,就別再問了!再問我就更傷心了!”
    “當時皇上吩咐此事時,宋利就在旁邊!”
    “那家伙裝作听不見,一言不發!”
    “皇命難違,我也只能親自跑一趟了!”
    “但路上我也想通了,宋利那老家伙是覺得來您這兒要辣椒失了顏面,所以才不開口,全推到我身上他才樂意!”
    胡大老爺看著絮絮叨叨的毛驤,無言以對,心中暗道︰這家伙真是厚顏無恥。
    但事已至此,又能如何?只能取些辣椒將他打發走。
    “罷了,罷了,說到底還是陛下嘴饞!”
    “我這就去給你取辣椒!”
    “唉,你一個錦衣衛指揮使混到這般田地,真叫人無語!”
    胡大老爺不想再與毛驤�@攏   乓路   ㄗ乓陸螅 蟛攪饜塹乩肴ャ  br />
    給毛驤的辣椒,自然是早已摘下的那些,且籽已去得干干淨淨。
    無需憂慮明年種子匱乏。
    即便辣椒籽用盡,余下辣椒亦足夠朱元璋享用。
    老朱此人,見臣子家有珍寶,竟遣錦衣衛指揮使前來索取,真乃貪心地主行徑。
    對此類人,何須多言?
    略施小惠打發即可,余者休想。
    此物非比土豆、番薯那些能救饑饉、活人無數的糧食。
    辣椒不過調味之物,未來或可成家傳產業。
    自當謹慎保管,不可輕易外泄。
    胡大老爺命毛驤筆錄諸般叮囑與禁忌後,毫不留情將其逐出府邸。
    毛驤任務既畢,不甚介懷,只盼速回宮復命。
    畢竟,朱元璋正盼此物解饞。
    入宮獻上,朱元璋果然興趣盎然,迫不及待親赴御膳房。
    御膳房內,專司朱元璋膳食者,乃胡府舊廚。
    對他們而言,入宮並無多少益處,既無技藝可學,亦不如胡府自在。
    唯得多一個御廚之名,及些許珍稀食材罷了。
    然而,正因出身胡府,其見識遠勝尋常廚子。
    朱元璋與毛驤踏入御膳房,剛一提及調料之事,御廚便緊鎖眉頭,對朱元璋道︰
    “陛下,能否詳細告知小臣這調料的用法及其風味?”
    “陛下應知,調料使用需謹慎,否則佳肴變劣食。”
    “調料若處理不當,實在難以下咽!”
    朱元璋聞言,略顯訝異,隨即轉向毛驤問道︰
    “惟庸將此辣椒交予你時,有無說明相關事宜?”
    毛驤本欲稍後再提此事以邀功,但見朱元璋詢問,不敢隱瞞胡大老爺之功。
    他迅速自袖中取出之前胡大老爺講解時,他詳盡記錄的信息,緩緩道︰
    “此名辣椒,辛辣至極,食者臉紅、舌燥、體熱,但作為調料……”
    毛驤有條不紊地復述著記錄的內容,每一條皆是胡大老爺的叮囑。
    其中不乏專門要求他記下轉告廚子的細節,畢竟辣椒的使用終需經廚子之手。
    更有數道胡府特有的菜肴,需用到這辣椒。
    旁人或許听得一頭霧水,但這位胡府出身的御廚卻恍然大悟,連連點頭。
    他對胡大老爺發令、他執行的模式再熟悉不過。
    特別是紀要中特別提及的幾道適宜搭配辣椒的菜肴,實為胡府獨創。
    即便皇宮已備有辣椒,若無胡大老爺的指示,誰敢輕易添加這不明之物?
    “听明白了嗎?明白了,就趕緊給朕做道菜來試試!”
    朱元璋听二人�@灤砭茫 納  岱常 憒嘰倨鵠礎  br />
    鄭老三略作思索,向朱元璋稟報道︰“陛下,若只為嘗鮮,方才記錄中有一道老爺推薦的菜肴極為適宜,既下飯又美味,頗為開胃。小的這就試著做做,請您品嘗?”
    朱元璋聞言大喜︰“甚好!”
    “既然是惟庸推薦的,定不會差!”
    “你速去準備,朕在此等候!”
    鄭老三隨即行動起來,依照記錄中的食譜,從洗菜、備料到切菜,井然有序地開始制作朱元璋的特制美食。
    不久,一股略帶刺激性的香氣彌漫開來,一盤紅綠相間、熱氣騰騰的菜肴被端到朱元璋面前。
    “陛下,按老爺所說,此菜最好搭配一碗大米飯。”
    “老爺有言,這菜專為下飯而生。”
    “請陛下品嘗。”
    其實,鄭老三此次烹制的並非什麼高級菜肴,而是他初次嘗試辣椒所做的最簡單的一道辣椒炒肉。這道菜最能展現辣椒的風味,若以重油重鹽炒制,極為下飯。
    朱元璋嘗了第一口後,便欲罷不能。
    “嗯,美味!”
    “惟庸推薦的這辣椒確實不凡。”
    “朕不過隨意吃了幾口,便覺不配白米飯都不盡興。”
    “而且,這菜式與宮中以往所做截然不同。”
    “那些菜肴雖精致,卻讓人不忍下筷。”
    這道菜,貌不驚人,實則美味可口,十分下飯,真不錯!
    對于朱元璋而言,他對食物的追求與豪門貴族大相徑庭。
    他心中仍保留著百姓最質樸的觀念︰不必花哨,能下飯便是好。
    有肉,下飯,便是佳肴。
    兩碗米飯下肚,朱元璋擦了擦嘴,笑著吩咐道︰“老三,快,再給我做一份剛才的辣椒炒肉,連同米飯一起,我要給皇後嘗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