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不能再像從前那樣只掛個閑職。
無論如何,得安排個級別高、事務繁雜的重要職務。
擺爛?絕不可能!
經過一番查找,朱元璋選出了幾個職位。
然而,看著這些分屬不同部門的職位,他在思索。
胡侍郎一向懶散,若是找到他熟悉的部門,他確實能輕松完成任務。
那樣豈不是又回到原點了?
此外,朱元璋還考慮,工作雖可增加,權力卻不能過大。
畢竟,現在的胡侍郎可是女兒婿的父親。
思慮再三,最終決定安排他擔任工部侍郎。
朱元璋之所以讓胡侍郎重返權力核心,
朱元璋心中矛盾,一方面是對胡大老爺長期被閑置感到不滿,另一方面又對其才華頗為欣賞。
胡大老爺雖已辭去丞相之職,但在家閑居期間,擔任本屆科舉考官的表現依然令人稱贊。
最終,朱元璋決定讓胡大老爺出任工部侍郎。
工部雖然看似普通,卻是六部之一,負責全國的大型建設、軍事裝備制作及重要建築的修建,還包括礦冶和水利等領域。
盡管工部事務繁雜,卻不涉及敏感的人事和財務問題,可以說是個辛苦的部門。
朱元璋希望胡大老爺能在工部承擔具體工作,遠離權力核心。
選擇侍郎職位是因為若任命為尚書,胡大老爺可能將所有任務分配給兩位侍郎;而若任郎中,則難以約束其行為。
因此,侍郎職位既能讓他有所作為,又不會威脅到皇權。
與其讓胡惟庸在郎中位置上無所作為,不如直接授予他侍郎職位。
這樣一來,胡大老爺就算想偷懶也不行了。
朱元璋深諳此道,為了避免夜長夢多,聖旨下得很快。
頭天晚上決定,第二天就送到了胡惟庸手中。
朱元璋當然得意。
胡惟庸還在府中,前一天剛享受完麻將勝利的喜悅,現在卻完全懵了。
啥情況?怎麼突然讓自己當侍郎?在家沒享幾天清福,就被封官了,而且還是升官?
工部雖不是重要部門,但也是六部之一,還是工部侍郎?
老朱是不是想累死自己?
看到周圍興沖沖趕來祝賀的胡義和府上的僕人們,胡惟庸的臉拉得更長了。
這老朱真夠可以的,背後捅刀子!
胡惟庸到大明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借機辭去丞相之職,還不是為了自保?
在洪武年間當官,風險太大,誰敢冒險?他這一年多的逍遙日子,不就是因為提前脫身了嗎?
但現在,剛把喜歡的麻將弄好,老朱又把他推回官場。
這誰能忍?
可聖旨已到,還能抗旨不成?
嗯,他還沒狂妄到那個地步。
所以,這差事,還得接。
看著手中的聖旨,胡大老爺哭笑不得。
世上恐怕只有他一人,在接到升官聖旨時還會發愁和煩惱吧。
不過此刻,他心中也略感慶幸,幸好被調到了工部。
工部雖易出麻煩,但只要留意些細節,便不會牽連自身。
若將他安排到吏部或戶部,與李善長案脫不了干系的可能性極大。
畢竟李善長那個“坑”,不知會害了多少人。
他好不容易才與李善長撇清關系,若繼續留在關鍵的戶部、吏部,難免又要牽連上。
要知道,此時的李善長可是丞相。
若是在工部,雖職位提升至侍郎,地位僅次于尚書,但與李善長打交道的機會不多。
加上他偶爾偷懶曠工,似乎也能應付過去。
自我安慰一番後,胡大老爺決定接受現實。
他悄悄計劃著,先熬一段時間,等風頭過去,就立刻辭掉這差事。
想通後,胡大老爺把聖旨放在祠堂,轉身去打麻將了。
聖旨上寫明三日後上任,按他的性格,晚個一兩天沒什麼大礙。
趁此機會,不如在家痛快玩幾天麻將?
府中的姬妾們經過多次實戰,技藝已有所提升。
胡大老爺難得找到棋逢對手的感覺,這種高手對決的,令他難以抗拒。
這差事,還是緩一緩再去吧!
三日後,工部尚書帶領全體官員,早已做好充分準備。
為了迎接胡大老爺上任,特意準備了一處比尚書職房更干淨整潔的小院,並配備了躺椅和小桌,這些都是按照他的喜好布置的。
甚至將他在禮部遺留的一些私人物品也盡數搬來。
工部上下深知這位大爺的脾氣,只求服侍妥帖,不敢有絲毫怠慢。
因此,尚書才會親自帶人前去迎接。
然而,眾人苦等許久,卻始終不見胡大老爺的身影。
殊不知,此時的胡大老爺正沉浸在麻將桌上不可自拔。
胡大老爺的“小憩”,竟持續了整整三天。
胡大老爺不願上任並非沒有道理。
誰願意離開安逸的生活去受累?更何況這份差事原本與他無干,突然加身,心中難免不滿。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除此之外,府中的麻將桌對他更具吸引力。
麻將就像個小妖精,讓罷不能。
尤其對胡大老爺這樣熱衷于此的人來說,來到新世界後好不容易有了玩樂的機會,豈能輕易放過?
當然,胡大老爺還有另一層心思。
老朱悄悄丟了個任務過來,要是興沖沖地接了,豈不是顯得特別樂意加班?這可不行。
雖然我不敢違抗老朱的權威,但也不能毫無反應,得表現得不太情願才行。
這破差事,一天都別想讓我好好干!
成熟的老油條胡大明白,偶爾發發脾氣能讓上司意識到你的真實想法。
看來這頭驢有點不听話,雖然能力不錯,但態度欠佳。
那就讓別的听話的家伙試試好了。
這事就這麼簡單,不經意間就給自己省了不少麻煩。
反正我就想躺平,就讓那些愛折騰的同事去努力吧,我現在的生活很愜意,懶得跟他們爭了。
這樣一舉三得,多好!
不過呢,還得給老朱留點面子。
要是真啥都不干,他可能覺得白養了我。
到時候他生氣了怎麼辦?所以,鬧鬧情緒、做點活兒,下次再抱怨兩句,接著鬧鬧情緒再干點活。
時間久了,老朱可能會受不了。
到時再認個錯、低個頭,下次繼續這麼來。
這就是胡大的職場生存秘籍。
有欲望就有痛苦,無欲無求才能自在。
他既不想進步也不想升官,這就簡單多了。
畢竟,升職的消息都已經傳開了,工部也知道了。
胡大老爺在家拖延了三天,才慢吞吞地來到工部。
一到工部,他自然要先去拜見工部尚書章善。
畢竟,工部尚書名義上是他的直接上司。
然而,當胡大老爺笑嘻嘻地走進章善的辦公室,看見熟悉的身影坐在書案後時,差點脫口而出那句"d are !"你怎麼又在這里!)
章善也滿臉無奈地看著像在自家橫沖直撞的胡大老爺。
"胡公,您今天才來?陛下幾天前就下旨讓您到任了!"
胡大老爺毫無下屬的樣子,隨意坐下,翹起二郎腿,斜眼看著章善說道︰"上次見你時,你說禮部尚書要離職去地方任職,怎麼現在跑到工部來了?難道是改朝換代了?"
章善苦笑拱手道︰"胡公,別提這事了!我也很困惑。
我在禮部時就接到通知,讓我準備交接,去地方任職。
可最後時刻,卻把我派到工部,還成了尚書。
早知如此,我寧願留在禮部,那里的人脈熟啊!"
看著章善一臉沮喪,胡大老爺不屑地撇嘴︰"想什麼呢?朱元璋那種性格,我們這些擺爛的人都找不到機會,你這種想渾水摸魚的,根本沒戲。
"
工部尚書章善是個老熟人,這使得胡大老爺省了不少麻煩。
工部侍郎雖是副手,但權力不小,分管諸多事務。
若侍郎有野心且有後台,能干出一番事業,甚至可能壓過普通尚書。
但若能力不足,遇到強勢尚書,就會陷入被動,尚書可繞過侍郎直接管理下級部門。
不過,胡大老爺的目標與眾不同,他希望章善接管下屬部門,這樣他就能偷懶了。
于是他裝作熱情地與章善寒暄幾句,隨後便去看自己的辦公室。
他讓一個小吏帶路,悠閑地來到一處安靜的小院。
看著熟悉布置,他滿意地點頭,問小吏是誰安排的,還特意叮囑不是章善所為。
小吏連忙說是章大人听聞胡大老爺要來後特意安排的。
胡大老爺滿意地夸獎,讓小吏向章善致謝,然後躺在椅子上曬太陽。
小吏看得眼饞,到了下午,胡大老爺便早早離開。
眾工部官員皆驚愕不已,你這樣當官合適嗎?
好久沒工作了,突然又要開始上班,胡大老爺渾身不自在。
總覺得自己像是稀里糊涂被關進牢籠。
上輩子,這種情況有個奇怪的名字,叫節後綜合癥。
其實也就是懶病發作,一天班都不想上。
按理說,作為新任侍郎,應該考慮部門業務和人事安排。
可胡大老爺向來是混日子的人。
架空職位?
那豈不是別人替自己干活?
多好的事!
他巴不得有人全包了自己該做的事。
自上任以來的好幾天,胡大老爺完全隨心所欲。
到工部總是最晚,離開卻是最早的。
即便如此,他也不做正經事。
喝茶、曬太陽、吃點心、睡覺……
反正日子輕松愉快,正事卻一點不踫。
當然,要是頭天晚上玩得太盡興,或者早上打麻將覺得手氣好,
胡大老爺索性就不去上班了。
曠工?
愛曠就曠唄!
最好直接開除。
反正無所謂。
于是,工部上下經常發現胡大老爺一整天不見蹤影。
一打听,哦,他在禮部時就這樣。
根本不在意這個職位,只想著混日子混到退休最好不過。
沒見過什麼世面,也從未接觸過像胡大老爺這樣厲害角色的工部官員,對他羨慕得不行。
他們也想能有份只拿工資不做事的工作啊!
但是,即便是傻子也知道,這種差事還是得好好干。
畢竟,不是誰都能讓太子叫一聲伯父的。
也不是誰都有資格被稱為“胡相”。
哪怕胡大老爺現在早不是丞相了。
但這稱呼,即便在李善長面前,胡大老爺也敢答應。
這些,就是胡大老爺能在朱元璋眼皮底下公然懈怠的底氣。
別人去哪里弄這麼硬氣的身份?
但有時,事情就是這樣奇妙。
或許是胡大老爺太懶散了,老天都看不下去了。
果然,工部突然接到消息,江南地區連降暴雨,導致江南變成了一片水鄉澤國。
無數百姓家園被毀,農田被淹,只能背井離鄉逃難。
喜歡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請大家收藏︰()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