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蔣康辰說完,翁老摸著胡子說︰“這邵雲安年幼遇到奇人,他自己又何嘗不是位奇人。京城已經有人注意到了他。若情況不妙,皇上定然會宣他入京。該如何做,你自己也要有個章程。”
蔣康辰認真道︰“佷兒明白。”
這時候,翁老卻突然沉默了下來,蔣康辰不由地問︰“翁伯伯,您,可是有話要對佷兒說?”
又摸了下自己的胡子,翁老放下手,直言道︰“康辰,國公府派人來問過你的去向。”
蔣康辰微愣,接著臉色就沉了下來。
翁老道︰“你被君後千歲選做直接負起新茶與新酒的事宜,甚至直接略過了戶部,這在外人看來,這就是皇上與千歲個人的買賣。
都說“官不與民爭利”,皇上與千歲卻是與諸如恆遠侯府這樣的大商人在爭利。
新茶與新酒如今在京城是千金難求,新開的酒樓也是日日滿座。如此之下,安國公府不可能不找你,你也該想到這一點。”
蔣康辰抿緊了嘴。
翁老問︰“你,可還想回去?”
蔣康辰立刻說︰“佷兒已離開安國公府,熙哥兒也已改姓蔣,難不成再改回來嗎?若是那樣,安國公府可真要大大地丟臉了。”
翁老贊許地說︰“你能這樣想就最好。老夫知道你與武簡和離是迫不得已。
但康辰,你要明白一件事。君後之所以選你,不是因為你是康寧的弟弟;也不是因為老夫的緣由,而是因你是蔣康辰,不是武家的兒媳。”
蔣康辰用力點頭︰“佷兒明白。佷兒不會回武家的。即便是為了熙哥兒,佷兒也不會回去!”
“那就好。”翁老放下一顆心來,說,“你也累了,今日就不要回去了,就在府中歇下吧。”
“好。”
這時,外面傳來管家的聲音︰“老爺。”
蔣康辰起身去開了門,管家進來說︰“老爺,宮里來人,皇上召您進宮商談要事,需您進宮住上些時日。”
翁老驚訝地看向同樣吃驚的蔣康辰,道︰“老夫知道了,你去叫夫人收拾幾件衣物。”
“是。”
管家離開,翁老道︰“老夫進宮,這幾日你且住在府中,安國公府那邊怕是還會找你。只要你不願回去,老夫便好親自出面。”
蔣康辰慚愧地說︰“叫您老操心了。此事佷兒想先自行解決,若實在不行,再由您老出面。”
想了想,翁老點點頭︰“也好。但你要記得,切不可勉強委屈自己。今時不同以往,你無需再顧及那麼多。”
“佷兒明白。”
翁老叫蔣康辰去休息,蔣康辰先離開了。翁老則面露深思,猜測皇上是有何要事要與他商議。
回到自己在翁府常住的客房,洗漱了一番的蔣康辰這才感覺到了疲憊。躺在床上,疲倦的他卻是了無睡意。
君後最後的那句話他一直不明白是什麼意思。現在,他明白了。君後不叫他被一些人、事所擾,指的該是安國公府。
蔣康辰的臉上浮現譏嘲的笑容,他閉上眼楮。
曾經,武家欺他蔣家沒落,欺他父母身亡、家族敗落無有依靠,那樣肆無忌憚地逼迫他。
現在,看到他能給君後辦差,又直接掌管新茶和新酒的買賣,便厚著臉皮找上門來。
蔣康辰都想學邵雲安那樣罵他們一聲“下賤”了。他們把他蔣康辰當成了什麼人?他哪怕是餓死,也絕不會再回安國公府!更遑論是現在!
安國公府對他做的那些事,他一輩子都不會忘!
蔣康辰睜開眼楮,掏出戴在脖子上的一塊殘玉,眼角微微泛紅。整個安國公府上下,唯一叫他掛念的便是那人。
再次緊緊閉上眼楮,蔣康辰握緊了殘玉,心里呼喚一人的名字——武簡。
※
接到皇上傳召的翁老和代老將軍收拾了些衣物,上了宮里來接的馬車,前往皇宮。代老將軍年逾七旬,比翁老還要大了五六歲。
在這個時代,像代老將軍和翁老都算得上是長壽之人了。
代老將軍本名代�讀︰姚),出身貧苦,十二歲就被征發前往邊關作戰。可以說,代家的榮耀全是代老將軍一人靠著自己的血肉拼殺出來的。
代老將軍天生神力,不畏生死,作戰勇猛,又有心計。先帝還是太子時,代老將軍就已被當時的皇帝封為了驃騎將軍。
到先帝時期,老將軍數次領兵擊敗敵國入侵,被加封至大將軍。先帝晚年,大將軍府在激流中挺了下來。新皇登基,代家的男兒繼續領兵作戰,把敵人趕出邊關,守住了燕國的江山。
兩輛馬車幾乎一前一後停在了內宮的宮門口。翁老和代老將軍擁有可乘馬車進入皇宮的特權。
翁老先下了馬車,白須白發的代老將軍隨後下車,兩位老人家一見面,先是相視而笑。
翁老上前攙扶住拄著龍頭手杖的代老將軍,笑問︰“老哥哥也是被皇上宣召?”
因受傷而殘了一條腿的代老將軍笑呵呵地說︰“是啊。怎麼,老弟也被皇上宣召?也不知是何要事,皇上還讓老臣在宮里住上幾日。”
“老弟也是。”
翁老扶著代老將軍,一步步慢慢往內宮走。接他們的公公說了,皇上在東臨殿召見。
代老將軍拄著手杖,一瘸一拐地慢慢走。代老將軍本就比翁老帝師大了好幾歲,看上去也比老帝師蒼老了許多,臉龐也極為的削瘦。
代老將軍年輕時常年在邊關御敵,先不說吃住的怎麼樣,勞心勞力不說,明傷暗傷對他的身體就是一種摧殘。
代老將軍的右腿就是受傷後沒能得到及時的醫治,再加上軍醫的醫術也比不上御醫,腿是是保住了,卻也幾乎廢了。老將軍不願意示弱,哪怕走路會疼,他也不要坐輪車。
代老將軍曾經就是拖著這樣的一條殘腿依然鎮守在邊關,後來代家出事,他又是拖著這樣一條殘腿保住了全家老小,輔佐永明帝順利登基。
自永明帝登基後,代老將軍就很少露面了,他的身體也無法再支撐他再勞心勞力。代老將軍也明白,自己已是風燭殘年。但在君後沒有為皇上誕下子嗣前,他還是想能多支撐幾年。
如今的代家,有長子代明軍繼承大將軍的封號;有次子代明榮這位僅次于大將軍的驃騎將軍;有入刑部為侍郎的三子代明戈。
代老將軍還有一個女兒,名喚代瑩茹,嫁給了代明軍的副將、也是將門之後的江燁。
可以說,代家是燕國目前最顯赫的家族了。不過代家上下始終秉持低調做人的家規。代老將軍草根出身,治下極嚴格,對家人的管束也同樣如此。
特別是十幾年前代家出過那一次大事之後,代家的行事就更為低調謹慎了。
代家顯赫,但代老將軍卻是代家的主心骨。代家又是君後的支撐。一旦代老將軍身故,影響到不僅是代家和君後,甚至還會間接影響到皇上。
而翁老作為三朝帝師,他的影響也同樣如此。永明帝與君後也清楚這一點,所以兩人得了什麼好東西都是往將軍府和老帝師府送,只盼著老將軍與老帝師能多支撐幾年。
至少撐到永明帝的帝位更穩固些,屆時哪怕君後仍無子,永明帝也能應付得了來自朝堂上的壓力。
兩位老爺子走了沒幾步,迎面就來了一隊人,扛著兩頂軟轎。一看到軟轎,代老將軍的臉色就不好看了。
為首的卓金快速上前幾步行禮,陪著笑臉說︰“老將軍、老帝師,天寒,皇上和千歲怕您二老受凍,命小的來接您二老。”
翁老帝師心知代老不喜歡別人把他當殘廢,尤其排斥在宮里還要坐軟轎,便先道︰
“今日還真是冷,春寒料峭,果然是料峭春寒啊。老哥哥,皇上召你我有要事相商,咱們也別耽誤,先上轎吧。”
代老將軍哼了哼,不甘不願地上了轎,還揮開了小太監意圖攙扶他的手。卓金在心里無奈地搖搖頭,待兩位老爺子坐好後,他下令起轎。
翁老為了轉移代老的不悅,遂問︰“卓公公,你可知皇上急召我們兩個老頭子是有何要事?”
卓金一臉神秘地說︰“您二老到了便知了。奴婢若是說漏了嘴,皇上怕是要不悅呢。”
兩位老爺子頓時來了興致,翁老又問︰“不是出了什麼大事吧?”
卓金笑著說︰“自然是大事,不過依奴婢看呀,肯定不是壞事。皇上午膳在千歲宮里還多吃了一碗飯呢。”
兩位老爺子看向對方,心底皆輕松了幾分,只要不是壞事就行。至于這事有多大?不怕,天塌下來也有他們兩個老頭子先替皇上頂著!
翁老和代老將軍來到東臨殿,滿面笑容的永明帝先是馬上賜座,然後拿起桌上的兩份厚厚的奏章,說︰“老太師、老將軍,你們來看看這個。”
卓金上前接過那兩份奏折,分別送到二老的手上。兩位老爺子也不問這是什麼,打開看了起來。翁老手上的是關于燕國經濟發展的奏章,代老將軍手上的是關于“救助基金”的奏章。
永明帝一邊喝著菊花茶,一邊嚼著五香花生,再來一口芝麻酥,很是悠哉愜意。
過了一會兒,永明帝朝君後略顯頑皮地笑笑,君後也跟著笑了,兩人一起看向神色間帶了明顯激動的翁老帝師與代老將軍,很是理解二人此刻的心情。
代老將軍先看完了,他抬頭就要說話。
永明帝馬上道︰“老將軍莫急,您一會兒再看看老太師手上的那份。”
當著皇上的面,代老將軍實在不方便催促翁老,但心里很急︰【這老小子眼花到如此地步!看個奏章都如此之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