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歸人
幾場秋雨過後,天氣像是被潑了桶冷水,一夜之間就涼透了。風裹著濕意鑽進衣領,連街上挑著擔子的小販都縮著脖子,叫賣聲也比往日弱了幾分。柳如氏站在廊下,看著院角那棵老槐樹落了滿地葉子,轉身回屋把剛縫好的夾襖取了出來——青布面子,里子絮的是新彈的棉花,針腳細密得看不見線頭。
陳遠回來時,剛踏進院門就看見柳如氏舉著夾襖朝他笑。“快試試,看合不合身。”她走上前,幫著陳遠把夾襖套在常穿的短打上,手指捏了捏肩線,又拉了拉袖口,“要是緊了,我再拆了改改。”
陳遠抬了抬胳膊,活動自如,暖意順著布料貼在身上,連帶著心里也熱乎起來。“剛好,不用改。”他低頭看了看衣襟上那圈淡淡的牙子邊,是柳如氏用碎布拼的,不顯眼,卻透著股巧勁。
第二日陳遠去鏢局,穿著這件夾襖剛進門,就被掌櫃的眼尖瞧見了。“陳遠,你這夾襖新做的?針腳真利落。”掌櫃的伸手摸了摸布料,“是柳夫人的手藝吧?也就她能把粗棉布縫得這麼規整。”
旁邊的伙計阿福也湊過來,羨慕道︰“陳哥,柳夫人也太疼你了!我家那口子縫個襪子都能歪歪扭扭,你這夾襖看著就暖和。”
陳遠听著眾人的夸贊,嘴角忍不住往上揚,心里像揣了塊溫著的糖。他摸了摸衣襟,想起柳如氏昨夜在燈下縫衣的模樣——油燈的光映著她的側臉,手指捏著針線來回穿梭,偶爾抬頭朝他笑一笑,眼里的光比燈花還亮。
沒等陳遠多跟伙計們說兩句,掌櫃的就拿著個鏢單走了過來︰“陳遠,有趟鏢得你跑一趟。送些藥材去鄰縣的‘仁心堂’,路程遠,估計得去三天。”
陳遠接過鏢單看了看,鄰縣他常去,路況熟,點頭應了︰“行,我這就回去收拾東西,明日一早就出發。”
回到家時,柳如氏正在院子里翻曬藥材——前幾日她去山上采的金銀花,曬干了能泡茶,也能給隔壁的孩子煮水喝。見陳遠回來得早,她擦了擦手迎上去︰“今日怎麼這麼快?”
“明日要去鄰縣押鏢,得去三天。”陳遠把鏢單遞給她,“掌櫃的說那邊急著用藥材,我得早點出發。”
柳如氏接過鏢單,看了眼上面的路程,眉頭輕輕皺了皺︰“鄰縣近來總下雨,山路怕是不好走,你路上可得小心。”她沒再多說,轉身進了屋,從衣櫃里翻出個藍布包袱,開始收拾行李。
先把那床厚些的棉被疊得方方正正,塞進包袱里——那是去年冬天陳遠特意給她買的,棉絮足,蓋著暖和,這次讓他帶著,夜里住客棧能睡得安穩些。又從食盒里拿出幾塊棗泥糕,用油紙包好放進包袱角︰“路上冷,餓了就吃點糕,墊墊肚子,別總啃干糧。”
陳遠站在一旁看著她忙前忙後,心里軟乎乎的。等柳如氏把包袱系好,他從懷里摸出一小塊銀子,放在桌上︰“我不在家,你要是缺什麼,就去鎮上買,別省著。天冷了,也給自己添件衣裳。”
柳如氏看了眼桌上的銀子,又推了回去︰“我這兒還有上次你結的鏢銀,夠用。你帶著路上用,押鏢辛苦,多帶點錢踏實,萬一遇到什麼事,也能應急。”
“我帶著碎銀就夠了,你……”陳遠還想再說,卻被柳如氏打斷了。“听我的,你拿著。”她把銀子塞進陳遠的衣襟里,又幫他理了理衣領,“明日一早我給你煮雞蛋,路上帶著吃。”
陳遠看著她認真的模樣,知道拗不過她,只好點了點頭。
第二日天還沒亮,柳如氏就起了床,在廚房里忙活著。鍋里煮著雞蛋,灶上溫著粥,還烙了兩張蔥花餅。陳遠起來時,桌上已經擺好了早飯。“快吃,不然趕不上早路了。”柳如氏把剝好的雞蛋遞給他,又往他包里塞了張餅。
陳遠接過雞蛋,咬了一口,蛋黃的香氣在嘴里散開。他抬頭看了看柳如氏,她眼里帶著些不舍,卻還是笑著說︰“路上注意安全,早點回來。”
“嗯,你在家也照顧好自己,別太累了。”陳遠放下碗筷,拿起包袱,又叮囑了一句,才轉身出了門。
柳如氏站在門口,看著陳遠的身影漸漸消失在巷口,直到再也看不見,才轉身回屋。
陳遠走後,柳如氏的日子倒也規律。每日清晨起來,先把院子打掃干淨,再去廚房里忙活早飯。吃過早飯,要麼在家縫縫補補,要麼就去隔壁看看那個孩子。
隔壁住的是李家夫婦,男人在外做工,女人王氏帶著個三歲的孩子小豆子。前幾日小豆子淋了雨發了高燒,王氏沒錢看大夫,還是柳如氏拿了二十兩銀子,才讓孩子及時看了病。如今小豆子恢復得很好,已經能在院子里跑著玩了,見了柳如氏,就甜甜地喊“柳姨”,聲音軟乎乎的,听得柳如氏心里暖暖的。
“柳姨,你看!”小豆子手里拿著朵小野花,跑過來遞給柳如氏,臉上沾著泥土,卻笑得格外開心。
柳如氏接過野花,摸了摸小豆子的頭︰“真好看,謝謝小豆子。”她從兜里掏出顆糖,剝開糖紙遞給小豆子,“吃吧,甜的。”
王氏坐在一旁縫衣服,看著這一幕,心里滿是感激︰“柳夫人,真是多虧了你,不然小豆子這病……”
“別這麼說,孩子沒事就好。”柳如氏笑了笑,“你也別太累了,要是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就跟我說。”
日子一天天過去,轉眼就到了陳遠該回來的第三天。可這天清晨,天氣忽然變了。風刮得嗚嗚響,把院角的槐樹葉子吹得漫天飛,沒過多久,就下起了冷雨。雨絲又細又密,裹著風打在臉上,冰涼刺骨。
柳如氏站在門口,望著巷口的方向,心里總有些不安。陳遠說今天回來,這麼大的雨,山路肯定不好走,他會不會出事?她在門口來回踱步,時不時抬頭往巷口看,可每次都只看見空蕩蕩的巷子,連個人影都沒有。
雨越下越大,天色也漸漸暗了下來。柳如氏心里的不安越來越重,她轉身回屋,拿了把傘,又找了件厚衣裳,準備去村口等陳遠。可剛走到院門口,就看見遠處有個熟悉的身影,撐著傘,慢慢走了過來。
是陳遠!
柳如氏心里一喜,趕緊迎了上去。走到近前,她才發現陳遠的褲腳全濕了,沾滿了泥點,頭發也被雨水打濕了,貼在額頭上,臉上還有些疲憊。
“怎麼才回來?路上出什麼事了嗎?”柳如氏接過陳遠手里的包袱,又把厚衣裳遞給他,拉著他的手,只覺得冰涼一片。
“路上遇到塌方,耽誤了些時間,還好沒什麼大事。”陳遠笑了笑,聲音有些沙啞。他跟著柳如氏進了屋,接過她遞來的熱水,喝了一口,才覺得身子暖和了些。
柳如氏看著他疲憊的模樣,心里又疼又氣︰“這麼大的雨,你就不能在客棧多住一晚,等雨停了再回來?”
“想著你在家等我,就想早點回來。”陳遠看著柳如氏擔憂的眼神,從懷里摸出個小布包,小心翼翼地打開。里面是一支木簪,簪頭雕著一朵小小的蘭花,花瓣紋路清晰,看著很精致。“路過集市時看見的,覺得你戴好看,就買了。”
柳如氏接過木簪,指尖輕輕撫過簪頭的蘭花,心里又暖又酸。他自己淋了雨,受了累,卻還想著給她買東西。她把木簪插在鬢邊,走到鏡子前看了看,鏡子里的自己,臉上帶著笑意,眼神也亮了起來。
“好看嗎?”柳如氏轉頭問陳遠。
“好看,比集市上所有的女子都好看。”陳遠笑著點頭。
柳如氏紅了紅臉,轉身進了廚房︰“我去給你做碗熱湯,暖暖身子。”
廚房里很快傳來碗筷踫撞的聲音,還有柴火燃燒的 啪聲。陳遠坐在屋里,看著柳如氏在廚房里忙碌的背影,听著窗外的雨聲,心里滿是安穩。
鍋里的湯很快就煮好了,是雞湯,里面還放了些紅棗和枸杞。柳如氏把湯端上桌,盛了一碗遞給陳遠︰“快喝吧,補補身子。”
陳遠接過湯碗,喝了一口,雞湯的暖意順著喉嚨滑進胃里,很快就傳遍了全身。他看著柳如氏坐在對面,眼神溫柔地看著他,忽然覺得,再冷的深秋,只要有她在,就不會覺得寒。
吃完飯,柳如氏給陳遠找了套干淨的衣裳,讓他換下來。陳遠換好衣裳,坐在爐邊烤火,柳如氏則坐在一旁,給他縫補被刮破的袖口。
“下次再遇到這種天氣,可不許這麼急著回來了。”柳如氏一邊縫補,一邊叮囑。
“知道了。”陳遠點頭,伸手握住柳如氏的手,“讓你擔心了。”
柳如氏笑了笑,搖了搖頭︰“只要你平安回來就好。”
窗外的雨還在下,可屋里卻暖融融的。爐子里的柴火 啪作響,燈光映著兩人的身影,溫馨又安穩。柳如氏看著陳遠,心里想著,日子或許不富裕,卻很踏實。只要能和他在一起,就算是再冷的冬天,也能過得溫暖。
陳遠看著柳如氏,心里也想著,有她在身邊,不管走多遠的路,不管遇到多大的風雨,只要能回到這個家,就什麼都不怕了。
夜色漸深,雨漸漸小了。屋里的燈光還亮著,映著兩人的身影,在這深秋的夜里,顯得格外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