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鋤的泥土
春汛剛過,河灣村的泥土還裹著潮氣,李建國攥著鐵鋤把的手心里沁出細汗。鋤刃是去年冬天在公社鐵匠鋪磨的,此刻切開凍土時,還能听見土層下草根斷裂的脆響——那是去年沒挖干淨的紅薯藤,在土里埋了一冬,早化成了黑褐色的腐殖質。
“建國,歇會兒不?”隔壁二嬸的聲音從地頭那頭飄過來,她的藍布衫下擺沾著泥點,手里的竹籃里躺著半筐剛冒芽的薺菜,“你家妮子剛才還在村口望,說娘讓她喊你回家喝玉米粥。”
李建國直起身,捶了捶後腰。他腳下的地塊是村里最靠河的一片,去年澇災時淹了大半,今年開春要趕在清明前種上玉米,不然秋收時又得歉收。鐵鋤斜插在土里,鋤尖沾著的泥塊往下墜,在地面砸出個小小的坑。他望著遠處河堤上的柳枝,發梢還沒抽綠,卻已經能看見星星點點的嫩黃——那是妮子最喜歡的顏色,去年她就吵著要個柳編的小籃子。
“知道了二嬸,再刨兩壟就回。”他應了一聲,彎腰繼續干活。鐵鋤揚起時,帶起的泥土里混著幾粒去年的稻殼,還有一只蜷著的蚯蚓,在陽光下扭了扭身子,又鑽回土里。李建國放慢了動作,他想起爹還在的時候,總說蚯蚓是土地的舌頭,能嘗出哪塊地肥哪塊地瘦。那時候他才十歲,跟著爹在地里學鋤草,一不留神把麥苗當雜草鋤了,爹沒罵他,只是蹲下來,用滿是老繭的手把麥苗扶起來,說“莊稼和人一樣,得耐著性子認。”
如今爹不在了,這把鐵鋤卻留了下來。鋤把是後來換的,用的是村口老槐樹上的枝子,被手攥了十幾年,已經磨得油光發亮,連木紋都快看不見了。李建國記得換鋤把那天,是個下雨天,公社的拖拉機陷在泥里,他和幾個後生去幫忙推,回來時路過鐵匠鋪,看見老鐵匠正在給鋤把鑽孔。老鐵匠說“鋤把得合手,不然刨地時費力氣,還容易磨起泡。”說著就把他的手抓過去量尺寸,那雙手比爹的手還要粗糙,指甲縫里全是鐵屑,卻比誰都細心。
“爹!”妮子的聲音突然從田埂上傳來,李建國抬頭,看見女兒扎著兩個小辮子,手里端著一個粗瓷碗,正小心翼翼地往這邊走。碗沿上還沾著一圈玉米粥的印子,是他媳婦早上特意多煮的,說春耕耗體力,得補補。
“慢點走,別摔著。”李建國放下鐵鋤,迎了上去。妮子跑到他跟前,把碗遞過來,仰著小臉說“娘說粥要趁熱喝,不然涼了傷胃。”她的褲腳也沾了泥,是剛才在田埂上跑的時候蹭的,李建國伸手想幫她拍掉,卻發現泥已經干了,結成了小塊。
“你怎麼不在家寫作業?”他接過碗,喝了一口,玉米的香甜混著柴火的味道,順著喉嚨滑下去,暖得胸口發疼。妮子今年上小學二年級,課本是去年的,封面都翻得起了毛,卻被她用線縫得整整齊齊。
“作業寫完了,娘讓我來給你送粥,還讓我問你,下午能不能去河邊挖點蘆葦根,她說煮水喝能敗火。”妮子說著,眼楮卻盯著插在地里的鐵鋤,“爹,這把鋤是不是爺爺留下來的?”
李建國點點頭,把碗遞給妮子,讓她拿著,自己則蹲下來,指著鋤刃說“你爺爺當年用這把鋤,刨出過一畝地的紅薯,那年公社評比,咱們家還得了個‘豐產戶’的獎狀呢。”妮子湊過來,用小手摸了摸鋤刃,又趕緊縮回去,小聲說“有點涼。”
“等天再暖和點就不涼了。”李建國笑了笑,他想起去年秋收時,妮子也跟著來地里,非要學刨紅薯,結果鋤把沒攥穩,鋤尖蹭到了手背,雖然沒出血,卻紅了一大片。妮子當時沒哭,只是咬著嘴唇,把鋤頭遞給他,說“爹,我還是幫你撿紅薯吧。”那天傍晚,他背著一筐紅薯,妮子跟在後面,手里拿著一個最大的紅薯,說要留著給娘蒸著吃。
風突然大了些,吹得田埂上的野草沙沙響。李建國抬頭看了看天,太陽已經偏西,雲彩被染成了橘紅色,再過一會兒,天就要黑了。他把碗從妮子手里接過來,放在田埂上,拿起鐵鋤說“走,咱們回家,下午再過來刨剩下的地。”
妮子跟在他身後,邊走邊問“爹,咱們今年種的玉米,秋天能收多少呀?”李建國想了想,說“只要天不旱不澇,咱們家的地,怎麼也能收兩麻袋。到時候給你做玉米餅,再給你買塊花布,讓娘給你做件新衣裳。”妮子听了,高興得蹦了起來,小辮子在身後甩來甩去。
走到村口時,遇見了村支書老周。老周扛著一把鐵鍬,正要去河堤上看看汛情。他看見李建國,笑著說“建國,你這塊地刨得挺快啊,我早上路過的時候,才刨了三壟,這才半天,就快刨完了?”
“周支書,您過獎了,這不是想著趕在清明前種上嘛。”李建國停下腳步,把鐵鋤往肩上扛了扛。老周看了看他手里的鐵鋤,又看了看妮子,說“你家妮子真是懂事,這麼小就知道幫家里干活。對了,公社今年給咱們村撥了些新的農具,有拖拉機,還有新的鋤頭,你要是需要,明天去公社領一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李建國愣了一下,他听說過新的鋤頭,是鐵管做的鋤把,比木頭的輕,而且不容易斷。但他看了看手里的鐵鋤,又想起爹的樣子,搖了搖頭說“謝謝周支書,我這把鋤還能用,就不領新的了。”老周愣了愣,隨即笑了,說“行,你要是想換了,隨時去公社說。”
回到家時,媳婦正在灶台前燒火,看見他們回來,趕緊站起來,接過李建國手里的鐵鋤,說“快放下歇歇,我把粥熱一熱,再炒個咸菜,咱們吃飯。”她的手上也沾著面,是中午 面條剩下的,案板上還放著幾個沒包完的菜包子,是用昨天剩下的白菜做的餡。
李建國坐在門檻上,看著媳婦忙碌的身影,又看了看妮子,正在院子里給雞喂食。雞是去年養的,一共五只,每天能下三個蛋,妮子總說要把蛋攢起來,等過年的時候給爹煮著吃。他伸手摸了摸放在身邊的鐵鋤,鋤尖上的泥已經干了,用指甲一摳,就能掉下來一小塊。他想起白天在地里刨土時,鋤尖踫到了一塊石頭,發出“當”的一聲響,震得他手心發麻。當時他還以為鋤刃崩了,趕緊撿起來看,卻發現只是沾了點石屑,擦干淨後,鋤刃還是亮的。
“吃飯了。”媳婦把菜包子端上桌,又盛了三碗玉米粥。妮子趕緊拿起一個包子,遞到李建國手里,說“爹,你吃這個,這個餡多。”李建國接過包子,咬了一口,白菜的清爽混著面粉的香味,在嘴里散開。他看了看媳婦,媳婦正看著妮子笑,眼楮里滿是溫柔。
吃完飯,妮子去寫作業了,媳婦收拾碗筷,李建國則拿著鐵鋤,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用一塊破布擦鋤刃。月光從天上灑下來,落在鋤刃上,映出一道淡淡的光。他想起白天老周說的新農具,心里其實也動過念頭,新鋤頭確實好用,能省不少力氣。但他一想到這把鐵鋤陪了爹十幾年,又陪了自己十幾年,就舍不得換。這把鋤不僅是個農具,更是爹的念想,是家里的根。
“在想什麼呢?”媳婦走過來,坐在他身邊,手里拿著一件縫了一半的衣服,是給妮子做的,布料是去年公社發的,淺藍色的,妮子很喜歡。
“沒什麼,就是在想明天能不能把剩下的地刨完。”李建國把擦干淨的鐵鋤靠在牆上,鋤刃在月光下閃著光。媳婦看了看鐵鋤,又看了看他,說“我知道你舍不得這把鋤,其實我也舍不得。你爹當年用這把鋤,養活了咱們一家,現在咱們用它,也能把日子過好。”
李建國點點頭,伸手握住媳婦的手。媳婦的手很涼,卻很有力,是常年干活練出來的。他想起剛結婚的時候,媳婦第一次跟他去地里,連鋤頭都不會握,還是他手把手教的。如今,媳婦不僅會刨地,還會種莊稼,家里的幾畝地,全靠她和自己一起打理。
“明天我跟你一起去地里,幫你刨地。”媳婦說,“妮子明天上學,我在家也沒什麼事,正好能搭把手。”
李建國搖搖頭,說“不用,你在家看著妮子就行,地里的活我一個人能搞定。再說,你昨天剛去公社磨了面,也累了,該歇歇。”
“不累,”媳婦笑了笑,“咱們是夫妻,就得一起干活,一起把日子過好。你忘了,當年你爹和你娘,不也是一起在地里干活,才把你拉扯大的嗎?”
李建國沒說話,只是看著牆上的鐵鋤。月光落在鋤把上,把木紋照得清晰起來,他仿佛又看見爹的手,正握著鋤把,在地里刨土。那時候的爹,比現在的他還年輕,卻已經有了白發,是為這個家操的心。
第二天一早,李建國醒的時候,天剛蒙蒙亮。媳婦已經起來了,正在灶台前燒火,鍋里煮著玉米粥,還有昨天剩下的菜包子。妮子還在睡覺,小臉紅撲撲的,嘴角還帶著笑,不知道夢見了什麼。
吃完飯,李建國扛著鐵鋤,媳婦拿著一個竹籃,里面放著水壺和兩個菜包子,一起往地里走。路上遇見了幾個早起的村民,都笑著跟他們打招呼,說他們是村里最勤快的夫妻。李建國笑著回應,心里卻暖暖的。
到了地里,媳婦拿起鐵鋤,學著他的樣子刨地。雖然動作不如他熟練,卻很認真,每一下都刨得很深。李建國看著她,想起昨天晚上她說的話,心里突然覺得,不管日子有多難,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有這把鐵鋤,有這片土地,就什麼都不怕。
太陽慢慢升起來,把土地曬得暖洋洋的。鐵鋤揚起又落下,帶起的泥土里,混著青草的香味,還有陽光的味道。李建國刨著土,突然看見土里有一粒種子,已經發了芽,是去年掉在地里的玉米種。他小心翼翼地把種子挖出來,遞給媳婦,說“你看,這粒種子還活著,咱們把它種在最肥的地方,秋天說不定能結個大玉米。”
媳婦接過種子,笑著說“好,咱們就把它種在那邊,讓它好好長。”說著,就蹲下來,在地里挖了個小坑,把種子放進去,又用土埋好,還澆了點水。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李建國看著媳婦的動作,又看了看手里的鐵鋤,突然覺得,這把鐵鋤不僅刨開了土地,也刨開了日子。只要肯下力氣,只要心里有念想,這片土地就不會虧待他們,這日子就會像地里的莊稼一樣,一天比一天好。
中午的時候,他們刨完了最後一壟地。李建國把鐵鋤插在地里,鋤尖朝上,在陽光下閃著光。媳婦坐在田埂上,拿出水壺,遞給李建國,說“歇會兒吧,喝口水。”李建國接過水壺,喝了一口,水是涼的,卻解了渴。他看著遠處的村莊,炊煙裊裊,听著村里傳來的雞叫聲,心里覺得無比踏實。
“下午咱們就把玉米種上吧。”媳婦說,“種子我已經準備好了,是去年留的最好的品種,肯定能高產。”
李建國點點頭,說“好,下午就種。等秋天收了玉米,咱們就給妮子買塊新布,做件新衣裳,再給你也買塊布,做件新襯衫。”
媳婦笑了,說“我不用,給妮子買就行。我這衣裳還能穿,再說,地里干活,穿新衣裳也容易髒。”
“不行,”李建國搖搖頭,“你跟著我受苦了,也該穿件新衣裳了。”
媳婦沒說話,只是靠在他肩上,看著地里的鐵鋤。鐵鋤上沾著的泥土,在陽光下慢慢變干,卻緊緊地貼在鋤刃上,像是永遠都不會掉下來。
李建國知道,這泥土不僅沾在鋤刃上,也沾在他的心里,沾在這個家的根里。只要這把鐵鋤還在,只要這片土地還在,他們的日子就會像地里的莊稼一樣,一茬接著一茬,永遠都不會斷。
喜歡大明商途重生之商業帝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商途重生之商業帝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