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硯之的手指剛觸到銅燈表面,掌腹就傳來一陣細密的涼。那是盞比他想象中更小巧的器物,通高不過七寸,燈座是臥獸造型,獸首模糊得像是被歲月磨去了稜角,唯有眼眶處嵌著兩顆暗青色的石珠,在祠堂昏沉的光里泛著極淡的光。
“這是族里傳下來的,”守祠堂的老叔公把旱煙桿在門檻上磕了磕,煙鍋里的火星濺在青磚上,轉瞬就滅了,“你爺爺走那年特意交代,說等你回來,得把這燈交給你。”
林硯之蹲下身,指尖順著燈柱上的紋路摩挲。那些紋路不是常見的雲紋或回紋,倒像是某種細碎的符號,湊在一起卻看不出章法,摸上去有些凹凸不平,像是天然形成的肌理。他抬頭看向祠堂正中央的牌位,密密麻麻的名字從民國排到現在,最上面那幾座牌位的漆皮已經開裂,在香燭的煙氣里泛著陳舊的黃。
“老叔公,這燈……以前用過嗎?”他問。
老叔公抽了口旱煙,煙霧從嘴角慢慢飄出來,模糊了臉上的皺紋“幾十年沒點過了。你太爺爺那輩還用來照過祠堂,後來有了電燈,這東西就收起來了。”他頓了頓,聲音壓低了些,“不過族里老人說,這燈的光不一樣,夜里點著,能照見些平常看不見的東西。”
林硯之沒接話。他是三個月前接到老叔公的電話,說爺爺病重,讓他趕緊回村。等他從城里趕回來,爺爺已經走了,只留下一句遺言,讓他把祠堂里的銅燈帶走。他在城里做文物修復,見多了老物件,卻從沒見過這麼特別的銅燈——燈壁薄得像紙,拿在手里輕得不像銅器,燈芯槽里還殘留著一點點黑色的燈油,湊近聞,能聞到一股淡淡的松脂香。
當天下午,林硯之就帶著銅燈回了城。他住的老小區在城郊,頂樓帶個露台,他平常修復文物就在露台上的小屋里。把銅燈放在工作台上時,窗外正好飄起了小雨,雨點打在玻璃上,發出細碎的聲響。
他先給銅燈做了個初步檢測,用放大鏡仔細看燈壁上的紋路,又測了銅的成分。結果讓他有些意外這銅燈的年代不算太久遠,大概是清末民初的東西,但銅料里摻了一種他從沒見過的金屬成分,而且燈壁上的紋路不是刻上去的,像是用某種高溫工具燙出來的,紋路深處還殘留著極細微的炭痕。
“奇怪。”林硯之嘀咕了一句,從抽屜里翻出一小盒松脂燈油。這是他上次修復一盞清代煤油燈時剩下的,想著試試能不能把銅燈點起來。他用棉簽蘸了點燈油,小心地涂在燈芯槽里,又找了根棉線做燈芯,塞進槽里。
做完這一切,他拉上了窗簾,屋里頓時暗了下來。他劃了根火柴,湊近燈芯。火苗舔了舔棉線,先是冒出一點黑煙,接著,橘黃色的火焰慢慢升了起來。
就在火焰穩定下來的那一刻,林硯之忽然愣住了。
銅燈的光暈不是普通的圓形,而是像水紋一樣,一圈圈向外擴散,最外層的光暈泛著淡淡的青藍色,落在牆上,竟然把牆上掛著的一幅山水畫照得格外清晰——連畫紙上細微的裂紋都看得一清二楚。更奇怪的是,光暈里似乎有細碎的光點在流動,像是螢火蟲的尾巴,忽明忽暗。
他往前走了兩步,想看得更清楚些。可就在他的影子落在光暈里的瞬間,那些流動的光點突然聚在了一起,在牆上拼成了一個模糊的圖案——像是一只展翅的鳥,翅膀上的紋路和銅燈燈柱上的符號有些相似。
林硯之的心跳猛地快了起來。他屏住呼吸,盯著牆上的圖案。可沒等他看清楚,那圖案就散了,光點又變成了細碎的樣子,在光暈里慢慢流動。
“是我眼花了?”他揉了揉眼楮,再看時,牆上只有銅燈的光暈,那些光點好像從來沒出現過。他伸手想去踫銅燈,剛靠近,手指就感覺到一陣輕微的電流,像是冬天摸門把手時的靜電,酥酥麻麻的。
他收回手,關掉了銅燈。屋里恢復了昏暗,只有窗外的雨聲還在繼續。他坐在椅子上,盯著桌上的銅燈,腦子里全是剛才看到的景象。他做文物修復這麼多年,見過不少奇奇怪怪的老物件,卻從沒遇到過這樣的——一盞燈的光暈里,竟然能出現圖案。
第二天一早,林硯之就去了博物館。他的老同學周明在博物館做研究員,專門研究民俗文物。他把銅燈的照片和檢測報告給周明看,還說了昨晚看到的光暈。
周明拿著放大鏡看了半天照片,眉頭皺了起來“這燈的造型有點像湘西那邊的‘引魂燈’,但引魂燈一般是陶制的,而且燈座不會用臥獸造型。”他抬頭看向林硯之,“你說光暈里有光點?還拼成了圖案?”
林硯之點頭“千真萬確。我當時看得很清楚,是一只鳥的形狀,和燈柱上的符號很像。”
周明把報告放在桌上,手指在上面敲了敲“你檢測出的那種未知金屬成分,會不會和光暈有關?有些老物件里會摻特殊的礦物,在特定光線下會有熒光反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我也想到了,但昨晚的光點不是熒光,更像是活的,會動。”林硯之想起那些光點聚成鳥形的瞬間,心里還是一陣發緊。
周明沉默了一會兒,說“要不你把燈帶來,我們用專業設備檢測一下。另外,你爺爺有沒有跟你說過這燈的來歷?比如是從哪里來的,有沒有什麼故事?”
林硯之搖了搖頭“我爺爺走得太急,只說讓我把燈帶走,別的什麼都沒說。老叔公也只知道這燈是族里傳下來的,具體來歷不清楚。”
當天下午,林硯之就把銅燈送到了博物館。周明帶著幾個同事,用紫外線燈、光譜儀等設備對銅燈進行了全面檢測。檢測結果出來時,所有人都愣住了——銅燈里摻的未知金屬成分,竟然和一種來自隕石的金屬成分相似,而且燈柱上的紋路,不是隨意燙上去的,而是一種古老的星圖,對應著南方天空的某一片星域。
“星圖?”林硯之看著電腦屏幕上放大的紋路照片,“這和光暈里的圖案有什麼關系?”
周明指著星圖說“你看,這片星域里有一個星座,形狀就像一只鳥,叫‘朱雀座’。你昨晚看到的鳥形圖案,會不會就是這個星座的投影?”
林硯之心里一動“可這燈是清末民初的,那時候的人怎麼會知道朱雀座的星圖?而且還把它刻在燈上?”
“這就不知道了。”周明嘆了口氣,“也許是巧合,也許是這燈的制作者見過類似的星圖。另外,我們還在燈芯槽里發現了一點殘留的物質,除了松脂,還有一種植物的汁液,暫時還沒檢測出是什麼植物。”
接下來的幾天,林硯之每天都去博物館看檢測進展,可關于銅燈的來歷,還是沒有任何線索。周明提議,既然銅燈在點燃時會出現特殊的光暈,不如再點一次,用高速攝像機拍下來,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線索。
林硯之猶豫了一下,還是同意了。他總覺得,這盞燈里藏著什麼秘密,而那個秘密,可能和他的家族有關。
拍攝定在周五晚上,博物館特意騰出了一個暗室。林硯之親手給銅燈添上松脂燈油,裝上燈芯。周明調整好高速攝像機,對準了銅燈。
“準備好了嗎?”周明問。
林硯之深吸一口氣,點了點頭“開始吧。”
火柴劃亮的瞬間,暗室里只剩下火苗的微光。銅燈被點燃後,熟悉的青藍色光暈又擴散開來,落在牆上。高速攝像機的鏡頭里,光暈中的光點清晰可見,像無數顆小星星在流動。
就在這時,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暗室的門突然被風吹開了一條縫,外面的月光透了進來,正好落在銅燈上。原本流動的光點突然加快了速度,在光暈里旋轉起來,慢慢聚成了一個清晰的鳥形圖案,比上次林硯之看到的更完整,翅膀、爪子、尾巴都清清楚楚,甚至能看到鳥嘴里餃著一顆小小的光點,像是一顆星星。
高速攝像機不停地拍攝著,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盯著牆上的圖案。過了大概一分鐘,月光移開了,鳥形圖案慢慢散了,光點又恢復了之前的樣子。
林硯之關掉銅燈,暗室里的燈重新亮起。他走到攝像機前,看著剛才拍攝的畫面,手都在微微發抖。畫面里,鳥形圖案清晰可見,而且在圖案出現的瞬間,銅燈的光暈里還出現了一串模糊的符號,和燈柱上的星圖紋路完全吻合。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一個年輕的研究員忍不住問,“這燈難道有什麼魔力?”
周明搖了搖頭“世界上沒有魔力,一定是某種科學原理,只是我們還沒發現。也許是燈里的隕石金屬成分,在月光和火焰的共同作用下,產生了某種光學反應,投射出了星圖的圖案。”
林硯之沒說話,他盯著銅燈,忽然想起了爺爺。爺爺年輕的時候,曾在村里當過私塾先生,懂一些天文地理,還喜歡給小時候的他講星星的故事。有一次,爺爺指著天上的星星說,每一顆星星都對應著一個人的靈魂,等那個人走了,靈魂就會回到星星上去。
那時候他只當是爺爺編的故事,可現在看著這盞銅燈,他忽然覺得,爺爺可能早就知道這燈的秘密。
就在這時,他的手機響了,是老叔公打來的。電話里,老叔公的聲音有些急促“硯之,你趕緊回村一趟,祠堂里出了事!”
林硯之心里一緊“老叔公,出什麼事了?”
“祠堂里的牌位,好多都倒了,而且……而且供桌上的香,燒著燒著就滅了,怎麼點都點不著!”老叔公的聲音帶著一絲恐懼,“村里的老人說,是祖宗不安寧,可能和你帶走的銅燈有關!”
林硯之掛了電話,心里亂成一團。他看了看桌上的銅燈,又想起老叔公的話,突然覺得,這盞燈不僅僅是一個老物件,可能還連接著他的家族和某個不為人知的過去。
“周明,我得回村一趟。”林硯之拿起銅燈,“祠堂里出了事,可能和這燈有關。”
周明愣了一下,說“我跟你一起去。也許我能幫上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兩人連夜開車回了村。村里一片寂靜,只有祠堂那邊亮著燈,還能听到一些老人的議論聲。林硯之提著銅燈,快步走進祠堂。
祠堂里,十幾個老人圍著供桌,臉色都很難看。供桌上的牌位倒了七八座,香灰撒了一地,幾支沒燒完的香躺在供桌上,已經滅了。老叔公看到林硯之,急忙走過來“硯之,你可算回來了!你看這情況,怎麼辦啊?”
林硯之走到供桌前,蹲下身,看著倒在地上的牌位。這些牌位都是他的祖輩,最上面那座是他太爺爺的,牌位上的漆皮已經開裂,上面的字卻還清晰可見。他伸手把牌位扶起來,剛放好,就听到身後傳來一聲驚呼。
“燈!燈亮了!”
林硯之回頭一看,只見他放在供桌上的銅燈,竟然自己亮了起來。橘黃色的火焰跳動著,青藍色的光暈擴散開來,落在牆上,那些流動的光點又出現了,慢慢聚成了鳥形圖案。這一次,圖案比之前更清晰,而且在鳥形圖案的旁邊,還出現了一行模糊的文字,像是用光點拼成的。
所有人都驚呆了,盯著牆上的文字。林硯之走到牆前,仔細辨認著那些文字。文字是古體字,他勉強能認出幾個“朱雀……守……族人……安……”
就在這時,銅燈的火焰突然變亮了,光暈里的文字也變得清晰起來,完整的句子是“朱雀守宅,族人安寧;燈在人在,燈滅族散。”
林硯之心里一震,轉頭看向供桌上的銅燈。原來,這盞燈不是普通的傳家寶,而是守護家族的信物。難怪爺爺讓他把燈帶走,難怪祠堂里的牌位會倒——因為燈離開了祠堂,守護的力量就消失了。
他走到供桌前,雙手捧著銅燈,慢慢放在供桌的正中央。銅燈的光暈落在供桌上,那些倒在地上的牌位,竟然自己慢慢立了起來,整齊地排列在供桌上。沒燒完的香,也自己燃了起來,青煙裊裊,飄向祠堂的屋頂。
所有人都看呆了,老叔公激動得抹了抹眼淚“祖宗顯靈了!真是祖宗顯靈了!”
林硯之看著銅燈的光暈,心里忽然明白了爺爺的用意。爺爺知道他在城里做文物修復,見多識廣,一定能發現銅燈的秘密,也能保護好這盞燈。而這盞燈,不僅是家族的信物,更是連接過去和現在的紐帶,它的光暈里,藏著祖輩對族人的守護和期盼。
當天晚上,林硯之在祠堂里守了一夜。銅燈的火焰一直沒滅,青藍色的光暈籠罩著整個祠堂,牆上的鳥形圖案和文字,在光暈里忽明忽暗,像是在訴說著一個古老的故事。
第二天一早,林硯之要回城里了。老叔公和幾個老人送他到村口,老叔公握著他的手說“硯之,這燈就交給你了,你要好好保管,別讓它再離開族人。”
林硯之點頭“老叔公放心,我會的。等我弄清楚這燈的全部秘密,就把它送回來,讓它一直守護著祠堂,守護著族人。”
車子開動的時候,林硯之回頭看了一眼村子,祠堂的屋頂在晨光里泛著淡淡的光。他摸了摸放在副駕駛座上的銅燈,燈身還是冰涼的,卻像是有一股暖流,從指尖一直流到心里。
他知道,這盞銅燈的故事,才剛剛開始。那些光暈里的秘密,那些祖輩留下的印記,他一定會一點一點地找出來,因為這不僅是他的責任,更是他和家族之間,永遠無法割舍的聯系。
喜歡大明商途重生之商業帝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商途重生之商業帝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