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商途︰重生之商業帝國

第402集︰陶倉的谷聲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竹晴園 本章︰第402集︰陶倉的谷聲

    入秋的風裹著黃土坡的燥意,卷過青泥鎮東頭的曬谷場時,陳望秋正蹲在陶倉根下,用袖子擦額頭的汗。陶倉是三年前他領著鎮上六個後生一起盤的,青灰色陶磚壘到一人高,頂子蓋著茅草,遠遠瞧著像個敦實的土疙瘩,卻盛著青泥鎮大半人家的過冬口糧。

    “望秋哥,最後一筐谷子了!”曬谷場那頭,後生狗剩扛著半人高的竹筐喊,筐沿的谷粒簌簌往下掉。陳望秋應了聲,剛要起身,膝蓋卻猛地一僵——昨兒幫李嬸修屋頂時摔了一跤,這會兒一使勁,疼得他齜牙咧嘴。

    他扶著陶倉壁慢慢站起來,指尖觸到陶磚上細密的紋路。這陶磚是鎮上老窯匠王師傅親手燒的,每一塊都帶著窯火的溫,當年王師傅把最後一塊磚壘上去時,拍著倉頂說︰“望秋啊,這陶倉裝的是谷子,更是人心,得護好了。”

    那會兒陳望秋剛當選村支書沒半年,青泥鎮連著兩年旱,地里收成都不好,不少人家把谷子藏在自家炕洞、地窖里,潮氣一漚就發霉。他瞅著心疼,就琢磨著修個共用的陶倉,既能通風防潮,又能集中看管。可真要干起來,難題跟著就來——買陶磚要花錢,雇人壘倉要管飯,鎮上幾戶富裕人家私下里嘀咕︰“陳望秋這是想顯能耐,到時候倉里谷子少了,誰來擔責?”

    陳望秋沒辯解,只是挨家挨戶去說。他去了張大爺家,老爺子正對著半袋發了芽的谷子嘆氣,陳望秋蹲在炕沿邊,指著窗外說︰“張大爺,您看那片坡地,今年雨水足,收的谷子要是存不好,明年開春還是得餓肚子。陶倉通風好,咱們把谷子曬干了存進去,到時候按戶記著數,您想取多少就取多少,比藏家里保險。”

    張大爺沉默了半晌,從炕席下摸出鑰匙,打開櫃子,拿出一個布包︰“望秋,我信你,這是我家攢的二十塊錢,你拿去買磚。”有了張大爺帶頭,其他人家也慢慢松了口,你五塊我十塊,湊夠了買陶磚的錢。王師傅听說要修陶倉,主動提出免費燒磚,只說︰“我年輕時候餓過肚子,知道有口干淨谷子有多金貴。”

    陶倉修成那天,鎮上人都來幫忙,把曬干的谷子一筐筐往里運。陳望秋站在倉門口,看著金黃的谷子像小溪一樣流進陶倉,耳邊全是谷粒踫撞的“沙沙”聲,心里踏實得很。從那以後,每年秋收後,曬谷場就成了青泥鎮最熱鬧的地方,家家戶戶扛著谷子來,陳望秋拿著賬本,一筆一筆記清楚,誰也沒跟他紅過臉。

    “望秋哥,發啥愣呢?”狗剩把最後一筐谷子倒進陶倉,拍了拍手,“今年這谷子成色好,顆粒飽滿,冬天肯定餓不著了。”陳望秋回過神,笑著點頭︰“是啊,你看這谷子,曬得透透的,存到明年開春都沒問題。”

    他走到陶倉門口,往里瞅了一眼。陶倉里鋪著干燥的稻草,谷子堆得快到倉頂,陽光從倉壁的小窗照進來,在谷堆上灑下一片金斑。他伸出手,輕輕撥了撥谷粒,指尖傳來谷子的干爽和沉甸甸的分量,耳邊似乎又響起當年修倉時,王師傅敲打陶磚的“砰砰”聲,還有鄉親們扛著谷子來的腳步聲、說笑聲。

    正看著,身後傳來一陣腳步聲,陳望秋回頭,看見李嬸提著一個布包走過來。“望秋,昨兒謝謝你幫我修屋頂,我給你縫了雙布鞋,你試試合不合腳。”李嬸把布包遞過來,臉上帶著笑,“今年我家收了兩石谷子,全存進陶倉了,比藏在自家地窖里放心多了,再也不用怕潮氣把谷子漚壞了。”

    陳望秋接過布包,心里暖暖的。他想起去年冬天,雪下得特別大,李嬸家的地窖漏了水,半袋谷子都潮了,李嬸坐在門檻上哭,說開春怕是沒糧吃了。後來還是他從陶倉里調出一部分谷子,先給李嬸家救了急。從那以後,李嬸總說︰“這陶倉就是咱們的救命倉。”

    “李嬸,您太客氣了。”陳望秋把布包揣進懷里,“修屋頂是應該的,咱們都是鄉里鄉親的。”李嬸笑著擺了擺手︰“你要是不收,我下次就不跟你說話了。”陳望秋只好應下,又跟李嬸聊了會兒今年的收成,看著李嬸滿臉笑意地走了。

    天快黑的時候,陳望秋鎖上陶倉的門,把鑰匙小心地放進貼身的布兜里。鑰匙是銅做的,磨得發亮,上面還刻著一個“倉”字,是王師傅當年親手給他的。他沿著曬谷場往家走,風里帶著谷子的清香,遠處傳來誰家孩子的嬉鬧聲,還有村西頭老槐樹的葉子“嘩嘩”響。

    走到自家門口,陳望秋看見媳婦正站在灶台邊做飯,煙囪里冒出的煙在暮色里慢慢散開。“回來了?”媳婦看見他,笑著說,“我炖了土豆,還蒸了白面饅頭,你餓了吧?”陳望秋點點頭,走進屋,把布兜里的鑰匙掏出來,放在桌子上。

    “今天把最後一批谷子存進陶倉了?”媳婦一邊往鍋里添水,一邊問。“嗯,都存進去了,今年收成好,倉里的谷子比去年多了不少。”陳望秋坐在炕沿上,拿起桌上的布鞋,試了試,剛好合腳。“李嬸給你做的?”媳婦問,陳望秋“嗯”了一聲,心里想起王師傅說的話——陶倉裝的是谷子,更是人心。

    晚飯的時候,兒子小遠坐在桌邊,捧著饅頭問︰“爹,陶倉里的谷子是不是很多呀?冬天我們是不是能天天吃白面饅頭?”陳望秋摸了摸兒子的頭,笑著說︰“是呀,陶倉里的谷子夠咱們鎮上所有人吃一冬天,不僅能吃白面饅頭,還能喝小米粥。”小遠眼楮一亮︰“那太好了,我最喜歡喝小米粥了!”

    吃完飯,陳望秋坐在院子里抽煙,月光灑在院子里,照得地上一片銀白。他想起白天在陶倉根下,听見谷粒在倉里輕輕“沙沙”響,那聲音像極了當年修倉時,鄉親們一起壘磚的“砰砰”聲,又像風吹過曬谷場的“嘩嘩”聲。他知道,那是谷子的聲音,也是鄉親們心里踏實的聲音。

    夜里,陳望秋睡得很沉,夢里他又回到了修陶倉的那天,王師傅領著後生們壘磚,張大爺和李嬸幫著遞東西,曬谷場上滿是歡聲笑語,陶倉里的谷子堆得像小山一樣高,谷粒踫撞的“沙沙”聲,在夢里格外清晰。

    第二天一早,陳望秋起得很早,他洗漱完,拿起桌上的鑰匙,又要去陶倉看看。媳婦問︰“不多睡會兒?”陳望秋笑著說︰“去倉里看看,心里踏實。”他走出家門,清晨的風帶著涼意,吹在臉上很舒服。

    走到陶倉門口,陳望秋掏出鑰匙,打開鎖,推開倉門。一股谷子的清香撲面而來,陽光從倉壁的小窗照進來,谷堆上的金斑比昨天更亮了。他走進倉里,蹲下身,把耳朵貼在谷堆上,能清晰地听見谷粒輕輕踫撞的“沙沙”聲,那聲音像溪流在耳邊流淌,又像細語在訴說著什麼。

    他想起三年前,剛修完陶倉時,他也是這樣蹲在谷堆邊,听著谷粒的聲音,心里滿是希望。如今,陶倉里的谷子一年比一年多,鎮上人的日子也一年比一年好,他知道,這陶倉不僅存著谷子,更存著鄉親們對好日子的期盼。

    “望秋哥!”遠處傳來狗剩的聲音,陳望秋站起身,走出陶倉,看見狗剩扛著一把鋤頭跑過來,“望秋哥,村西頭的坡地該翻了,咱們啥時候去?”陳望秋笑著說︰“等把倉里的谷子再檢查一遍,咱們就去。”

    狗剩點點頭,目光落在陶倉上,笑著說︰“望秋哥,你說這陶倉,是不是咱們青泥鎮的寶?有了它,咱們再也不用怕谷子存不好了。”陳望秋看著陶倉,又看了看遠處金黃的田野,心里滿是感慨︰“是啊,這陶倉是寶,咱們鎮上的人,更是寶。只要咱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日子肯定會越來越好。”

    風又吹過曬谷場,卷起幾片落葉,陶倉里的谷粒依舊在輕輕“沙沙”響,那聲音順著風,飄向青泥鎮的每一個角落,飄進每一個鄉親的心里,像一首溫柔的歌,訴說著豐收的喜悅,也訴說著對未來的期盼。陳望秋知道,只要這陶倉還在,這谷聲還在,青泥鎮的好日子,就永遠不會斷。

    接下來的日子里,陳望秋每天都會去陶倉看看,檢查谷子的干濕,打掃倉門口的落葉。有時候,他會領著小遠一起去,讓兒子摸一摸金黃的谷子,听一听谷粒的聲音,告訴他︰“這些谷子,是咱們用汗水換來的,要懂得珍惜。”小遠似懂非懂地點頭,把耳朵貼在谷堆上,笑得眼楮眯成了一條縫︰“爹,谷聲真好听,像小蟲子在唱歌。”

    入冬的時候,青泥鎮下了第一場雪,雪花飄落在陶倉的茅草頂上,像給陶倉蓋了一層白被子。陳望秋站在倉門口,看著漫天飛雪,心里很踏實。他知道,倉里的谷子足夠鎮上人過冬,等明年開春,冰雪融化,他們又能在地里種下新的種子,等到秋收,陶倉里又會裝滿金黃的谷子,谷聲也會再次在倉里輕輕響起,一年又一年,從不間斷。

    需要我基于這篇內容進行修改嗎?比如調整劇情節奏、增加人物互動細節,或者補充陶倉相關的民俗文化描寫,讓故事更豐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商途︰重生之商業帝國》,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商途︰重生之商業帝國第402集︰陶倉的谷聲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商途︰重生之商業帝國第402集︰陶倉的谷聲並對大明商途︰重生之商業帝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