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國一六一六

第213章 成都府學之行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凌小蟄2025 本章︰第213章 成都府學之行

    楊承祿為人不錯,昌府之行收獲巨大。

    辭別新加入合作伙伴,離開昌府客棧,旅行團取道直奔成都。一進成都,旅行團員人人胸悶。穿越眾的反應完全一致,都想著等回去了第一時間告訴鉗工‘你老家好生牛逼,你老家的人好懂生活。’

    一群井底之蛙,在施州衛一隅夜郎自大,進了成都才明白人家天府之國的人民過的才叫日子。

    此時離奢崇明圍攻成都戰事並不遙遠,川人卻健忘到仿佛從未發生。在成都看到的是太平景象是繁華之都。四川人沖破了‘要想富,男子力田女織布’、‘千生意萬買賣不如翻地塊’的重農輕商傳統觀念,人民求富于市,形成‘家有良田萬頃不如日進分文’、‘街頭一席地強似百畝田’、‘有兒坐鹽店強如做知縣’、‘要得富久開鋪’的重商意識。

    其實明中晚期工商業就高度發達,早在正德年間漢地即有‘抵以十分百姓而言已六七分去農’之說,明承襲宋,發達的工商業顯示了一個新的與以前小農經濟截然不同的新時代。與以往王朝末期經濟發展幾乎停滯完全不同的是,時至1625年,社會經濟發達工商業活躍,表面上完全看不出這是個行將朽木的王朝,一定以為身處太平盛世。社會結構的變化必然帶來思想、技術等方方面面的變化,所以晚明無論在經濟結構變化還是新興思想產生上,甚至在全面總結已有科技成果上都是全方位在發展在進步,與同時期的歐洲比,優勢是全面的遙遙領先的。這些變化代表著舊的生產、社會關系將解體,轉變中蘊含著無盡的希望。

    從施州到成都,穿越眾感覺施州衛與成都在社會發展和文明程度上相差2000年,走進成都仿佛置身于近代社會。

    在成都城里隨便逛逛走走,看到有些人家已經用上了經過初級加工過的石油,至于煤炭已成為日常燃料。在金店目睹了店家用自己配制的王水偷顧客金子而引發的街頭沖突。在書院里,程朱理學和八股文沒有市場,這里的學子討論心學,很多問題涉及到軍事科技問題。

    書院是民辦野路子學校,學生素質低下學風差在情理之中。

    這是個牌坊,不光是牌坊還是個花牌坊。所謂花牌坊,牌坊廊柱裸露石料底色,牌樓則包漆上色花團錦簇。花牌坊所在街巷自然稱作花牌坊街,花牌坊街向南隔著兩街巷便是成都府衙,北後那條幽靜窄巷里有片建築,能听到里面傳出的讀書聲和吵架聲。那里是成都府學,好比是成都市升學率排名第一的公辦重點高中。

    瀟灑順著辯論吵架聲信步走去,卻被門房攔下,“此處讀書清淨地,閑雜人等不得擅入。”

    笑話,吵架吵得像菜市場,楞說修身養性之所。“我是施州宣撫使,可否容我等進去參觀一二。”

    門房豎起細竹子扎的大掃把,單手叉腰道︰“莫說你沒品的土官,當朝首輔要來也得事先打個招呼。請回吧。”

    胡說八道,咋沒品哩,正五品!泰森不開心,看不慣相府門人七品官,“要銀子沒有要拳頭不吝相贈。草泥馬,低看我梁山。”

    虧得門房不曉得‘草泥馬’是對其母親的性脅迫,否則一頓相打不可避免。門人普遍低賤,但具體也要看在哪里上班的,青樓別院和書院門口的門房有天壤之別。

    門人在書院服役多年,經年累月沐浴雅風也沾染了正氣,你打他罵他不能侮辱他人格,把他比作伸手要銀子的相府門前七品僕役,那肯定要光火了。“若不看在你等是遠客,必要出手教訓你。”

    瀟灑忍俊不禁,“老人家,可允我等進門了?”

    “進去進去,鄉下老家受過你家化肥的好處,不敢阻攔,省得叫人污我不懂報恩。”門人說罷送出個白眼。“回來回來。”門子攔住去路,指著獅子頭道︰“人能進,狗不許進。”

    還好,比外灘公園‘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待遇高些。

    門子乃是好意,他就事論事,不以親疏而有失偏頗。指出,里頭都是讀書人,都金貴著呢,萬一狗子咬到了人就麻煩了。讀書人不比普通百姓那麼好說話,秀才可不好惹,定要訛你個心驚肉跳傾家蕩產。

    從門衛的語氣和表情不難得出結論,肯定有不少倒霉蛋被訛詐破財了。多謝指教,感謝感謝。膠皮讓警衛牽著獅子頭守在門外,一行人饒有興趣一進一院地慢走慢看。

    正值早課完畢,學校里人頭攢動。這里果然就是明代四川省頭號重點高中,古今之區別在于里頭就讀的學生年齡參差不齊,老的已過三旬,年幼的則是神童,唇上的絨毛只在大晴天太陽直射下才能看見。

    路過教室,瀟灑笑道︰“看,煤油燈。”他展露微笑,看到自家的輕工業產品現身臨省,叫人頗有些成就感。

    “貴司的東西工藝高超,謂之人無你有、人有你優。同樣是煤油,你家產的少煙氣耐燃燒,不過煤油燈雖亮堂,可比不上你們梁山自用的小太陽,點之頃刻間恍若白晝。”走上前來給一通夸的是個中年儒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瀟灑抱拳,“先生到過梁山?”

    來者本院學政,曾隨徐光啟一同去的梁山,當時欽差團中有朝中京官,也有來自四川、湖廣、江寧的隨行官員。學政對化學頗有研究,在梁山參觀後大受刺激,回到成都即編寫《化學小編》交于書院生員學習。

    此刻他有更刺激的主意聯合辦學,為使商談更為正式,特意備好茶在辦公室里請客人入座。

    先有聯合開店,現有聯合辦學,等回程時就該踫上個妖人要求聯合建國了。好事要麼不來要麼一塊兒來。

    這個主意相當刺激!

    地方與地方政府聯合興辦新學學堂,這與梁山的教育興國戰略不謀而合。可有個難以逾越和回避的現實障礙,朝廷取士考四書五經、考策論、考應用文寫作,不考數理化。學生學來英雄無用武之地,豈不耽誤了人家。

    學政哈哈大笑,“說句不客氣的話,柴大人謀略有余膽識不足。梁山諸多奇技…奇巧之術何必偏于施州一隅,工廠作坊放馬出來,設于成都、重慶、武昌,將新學學生聘為工頭技匠。三地士子讀書不求登科入仕者大有人在,不愁無人入學、學而無用。”

    學政見多識廣學貫中西,受徐光啟影響精研西學。說話一口一個梁山新學,偶爾不小心會念成西學,說漏嘴是因為他深知所謂梁山新學與西洋學說同根同源,一目了然。

    被別人一眼看穿,問題出在了教材上。

    不可否認,後世熊貓的教材里西方化色彩濃烈。梁山的教材編寫由瀟灑和膠皮聯手完成,他們很努力得試圖抹去這種痕跡,嘗試過把牛頓力學定律去掉牛頓二字,直接改寫為力學定律;像歐姆定律就想不出恰當的替代,總不好意思改稱柴氏定律。譬如多元方程,中國解題方法比西方要早,但書寫極為麻煩,遠不如用幾個拉丁字母阿拉伯數字書寫來得方便。要抹掉自然科學體系中的西方烙印,想法很好但不現實,因其本身會變成耗時耗力的巨型系統工程。再者穿越眾對原有知識體系已經習慣了,習慣了的東西很難改變。簡單到度量衡,大腦自然而然使用公制單位進行思維。

    後來自我安慰,這是狹隘的民族主義,老祖宗有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拿來主義為我所用並不可恥啊。關于這事還是膠皮想得開,她曾一針見血開導過瀟灑︰“英國人不會照著牛頓這兩個中國字聯想到neton。”

    學政大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今年已經1625年了,再過三年明末農民起義就要席卷中國,梁山沒有底氣保證全國範圍免于戰火涂炭。最可行的法子就是做縮頭烏龜,把人才、產業集中在施州,才能只有一萬沒有萬一。還有,攤子一下鋪太大,沒有充裕的資金、人力資源、管理能力來保證實施。還是那句話︰飯一口一口吃,路一步一步走。

    聯合辦學一拍即合,具體實施上,新學堂究竟放在施州還是成都,雙方各執己見。學政見好事要變僵尸,便停下爭執先領客人四下參觀。

    學政滔滔不絕講解著府學內最古老建築前宋咸平三年所建過殿,說實話,膠皮沒能體會到學政口中所謂的唐風依舊,就一傳統古建,跟時下明代建築沒啥兩樣。于是脫離大部隊獨自游蕩,完全沒有興致跟在學政屁股後頭參觀什麼人文古跡。

    走得乏了,在校舍圍廊里坐下來抽根煙。這年頭常常見抽煙的老嫗,中年婦女和年輕女子可不敢在大庭廣眾下抽煙。膠皮屈膝抱腿坐著抽煙的優雅狀當為難得一見的西洋景。

    她抽煙是受谷子被害的刺激新近有的行為習慣,僅僅在無聊孤單時的行為習慣,沒有煙癮,數月半年後就沒見她再抽過煙。她奔四的年紀,在我大明已經是標準的娘行了,因狂吃水果不生孩子,故面相上不顯老態,加上她面容姣好,很快交到了個生員煙友。二人互相散煙,有一搭沒一搭地掰扯起來。

    秀才不窮,膠皮請他內部特供的扁殼華子,對方回的金獎中華。秀才亦不酸,喜歡看雜書,不光知道石油還知道瀝青,“宋人即用石油制成石燭,一支可抵三支蠟燭。”他嘲笑作為宋人的膠皮卻不知道宋人的光榮往事。

    這位張秀才就是個噴子,噴完了膠皮噴時弊,且是個憤青走資派。大談什麼查礦脈、煉石油、行海貿、造重炮,念念不忘平定安邦彥和北方建奴。隨後發出邀請,“你等若有興致,明日與我等學子前往府衙示威,呼吁朝廷興全國之兵討伐奢安。”

    噴飯。吃飽了撐的!

    “就在近日我司將用兵西南,助力朝廷剿滅奢安,不勞諸位學子費神。”

    屋里的生員听梁山美婦放出大話,都來了興趣,書也不讀了,出來圍住她七嘴八舌討教梁山軍是否和梁山農藥一樣,所到之處不留活物。說甚麼化肥百益而無一害,農藥則不然,蟲害除不盡卻成為田里蛤蟆、溝里鱔魚、天上鳥雀、村中怨婦的絕戶計。

    是,是的。我家的農藥劇毒,可是同學你要搞清楚,你是吃糧食活命還是吃田雞、黃鱔活命。我家的農藥確實能當砒霜使,可是不能為了怨婦猛喝敵敵畏尋死,就對農藥有成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宇宙乾坤,一陰一陽之謂道,道法自然。讀那麼多書,辯證法都不知道,你們讀書讀狗肚子里了。

    見美婦有些惱羞成怒面有慍色,一眾生員便選擇相信梁山軍和梁山農藥有本質區別,絕不會不分青紅皂白地制造生命禁區,並且完全相信能夠制造湖廣藩司驚天血案的梁山軍,去了前線也定會有驕人戰績。如此听人勸吃飽飯,大家伙就不去游街不給官府添亂了,只是不知有司大軍幾時動身?

    “就在近日。”

    近日?!叫你敷衍得潦草!生員中有為人有趣者打趣道︰“《格致草》一書中測得地心去月之里數里,地心去日里。敢問閣下,汝之大軍定有鯤鵬可乘,能日行千萬里哉。”

    此人有趣,膠皮被逗樂了,笑道︰“近日便是近日。你說的甚麼《格致草》所載數據錯得離譜,大大謬誤。我梁山司測得地月平均距離76萬里,地球在近日軌道去太陽3億里,區區1個天文單位。”

    “不然,歐羅巴人利瑪竇所撰《坤輿萬國全圖》亦采信《格致草》之測數,此圖懸于大內禁宮,采據豈敢亂來。”

    旁邊有同學扯了扯他袖子說道︰“你有所不知,《坤輿萬國全圖》早被撤下吃灰,被他家的《大明坤輿圖》取而代之。”

    “剛才和你家學政商議聯合辦學一事,這位同學如若不信,屆時用上了我司新教材,請務必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地月、地日的真實距離日後再行公斷。生員們心懷祖國,只對梁山軍何時能解臣子恨感興趣,紛紛就出兵日期追著問。

    膠皮被堵得煩了,隨口說道︰“得有個三五十天。我需覓得一處石油田,把鑿井取油的事塵埃落定了,方能放心大膽用兵雲貴。”

    喜歡大明帝國一六一六請大家收藏︰()大明帝國一六一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帝國一六一六》,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帝國一六一六第213章 成都府學之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帝國一六一六第213章 成都府學之行並對大明帝國一六一六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