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晴天,早上幾兄弟到王老四家一家送了2兩銀子,加上王老四的,合計八兩銀子。
昨天晚上確定了今日要采買的東西,王老五去看竹子然後留在家做竹簽,盡量多準備。
王老大跟王老二去買江米100斤,白面20斤,大棗,赤小豆這些包粽子用的食材。
王小茉跟王老四去鐵匠鋪定制燒烤爐子和鐵絲網。
到了鐵匠鋪子,王小茉掏出畫好的圖紙,再給鐵匠鋪的熊師傅描述了一下具體的尺寸,這熊師傅也是個能人,一下子就理解了王小茉的意思,思襯片刻道︰“這鐵呢是朝廷管制品,你這東西也不是常用的,有要的急,官府備案我這邊好說,就是加急要貴上不少,你這東西得一兩銀子。”
王小茉扁扁嘴,想到價格會貴,沒想到這麼貴呀,那也得做,王老四心疼得摸出一兩銀子,這回去報賬還不知怎麼說呢。
“那熊師傅,我們還要三個鐵絲網,比照著爐子口寬,可以搭到上邊。”王小茉比劃一下,這個東西簡單。
“一個鐵絲網收你三十文,三個九十文,明天晚上來拿。”熊師傅收了錢也不再搭理人,開始忙活起來。
父女二人又去了雜貨鋪子買了彩繩,為了區分粽子得品類,還買了豆油等需要用到得調料花了三百文,又去藥鋪補了些白止小茴香等呼肉得料花了三百文,王小茉是準備賣肉夾饃,不賣豬下水,縣城那邊應該比鎮上消費得起。
王小茉是想買到孜然的,上次那伙計帶過來的,沒舍得買,問了幾個店家都不知道,胡椒倒是有,只是價格太貴了,算了一下不合算,王小茉決定還是用熬制的醬料來刷串,這樣一般人不好模仿。
最後去了賣炭的地方,因為這邊用炭的人家少,價格很貴,能滿足燒烤的木炭,煙少許的要一百文一筐,父女倆決定買一筐先試試,剩下不夠的到縣城去買。
需要的東西都被帶回家,需要二次加工的調料王小茉帶著何氏在家處理好準備帶走,這邊王老大王老二也把東西帶回來了,放在王老四家里。
一家人晚上要去商量誰去縣城,吃完飯都去了老宅,幾家人都在。
“我們家我和秋收帶著小茉去,孩他娘和王小莉在家。”王老四先開的口,家里要留人照顧牲畜和莊稼園子,王小莉太小了,跟何氏留在家。
“我和春雨娘帶著春雨去。”王老大家里也商量好了,家里女兒大了可以照顧弟弟妹妹,又在老宅跟著爺奶住,有事也有大人可依靠,王春雨再過兩年就能成家了,出去長長見識,學學本事。
“我帶著夏至去。”王老二家也是帶著長子出去長見識,張氏私底下跟王老二說讓夏至學著點手藝,以後也好單干。
“我們家就我去。”王老五家孩子小,李氏是必須留在家的。
“爺,去的要會包粽子,烙餡餅,烙餅和面,會切菜切肉才行。”王小茉出聲說了一下。
“這你放心,他們打小就學過,就是多精細可能沒有,到了地方听你爹的吩咐。”王老頭也看出來老四這些大概是听王秋茉這丫頭的,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好,一個家族要是出現一個出類拔萃的帶頭人那是能帶動全族奔好日子的。
王小茉本意是想帶著家里大點的姐姐去縣城,幾個姐姐都是手巧的,包粽子這些活計不在活下,只可惜話語權還是少點,又不能點名直說。
這人定好了,說好要帶的東西,明天取了爐子,後天早上出發。
幾家人都回家盤點準備帶的東西,盡量自己帶去,省得花錢。
王老四也盡量多做些莊稼地里的活計,省得自己走了何氏帶著小女兒太過勞累。
到處發的日子,除了王老四一家滿滿登登一車的東西,幾兄弟都挑著筐帶著家伙事,就連王春雨王夏至也背著筐東西。
一行人趁著啟明星出發去鎮上趕最早的船去縣城,九個人花了一百八十文,那輛木車還單獨要了二十文,給幾個沒出過門的人都心疼壞了,這可是出門在外哪哪都需要錢。
巳時中到地方了,有第一次坐船的幾人都很興奮,好在是沒有暈船的,看著潺潺流水,第一次感受山河壯麗,心中也是有什麼東西要沖破出來,也許只有王小茉能形容出來,豪情二字,對于正在成長中的青少年影響不可謂不大。
一行人下了車也沒耽誤,直奔租房的地方去,王老四二人上次去過,上次仔細的問了路,一路順利的到了地方,王老四去找了房主,要了鑰匙交了沒結的房費,一家人把東西放到院子里。
“咱們先把屋子收拾一下,再燒點水吃點干糧。”劉大伯娘是個利索的,擼起袖子帶頭清理住處的灰塵,兩個屋子,大一點的給爺幾個住,小一點的她跟王小茉住,屋里東西簡單,只有些浮土,掃干淨就行。
放好了行李,少了一鍋水,這時候就體現出有井的好處,打水很方便,不管是清洗物品還是洗漱吃飯都方便。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一家人吃了帶的干糧,就著熱水,歇息一會就開始整理物品,把帶來的干糧放到廚房由劉氏小劉氏大伯娘)做主,再把江米泡上,明天就等著包,王老四幾個還有任務就是去打听一下下城里肉攤上肉的價格,米面糧油的價格,另外要用的柴火問了房主要去山上自己砍或者買,砍柴也要看著樹砍,這要是隨便砍伐被發現是要罰錢得。
所以王老四去打听消息,定好明天要用的五花肉,再去分好的攤位去看看,王老大帶著剩下幾個人去山上撿柴火,本著省點是點的原則。
劉大伯娘則根據王小茉的要求泡米和粽葉,在準備九個人的晚飯,準備蒸一鍋三合面的饃饃。
柴火被源源不斷的運進院子,王老大看著差不多夠用了就帶著人開始劈柴火,碼好堆在柴房。
九口人的饃饃也不是好做的,現在天氣還算好,準備做出明天的早飯,也很是費功夫,幾個半大小伙子回來洗過手都跟著揉面蒸饃饃。
王小茉還把家里帶來的白菜和小油菜做成酸菜腌制起來,準備後天用,劉氏也沒說什麼,就听著王小茉的吩咐切菜和按著法子做菜。
王小茉之所以不避著劉氏是因為酸菜賣了幾個月,有那靈巧的必是能做出來,當時也說好了只要他們不賣給其他酒樓,自家不管是自用還是做成成品賣都是可以,要是自己摸索做出來的人多,就不在限制,王小茉只是告訴劉氏︰“大伯母,這酸菜咱們自家做著吃行,今年賣是不行的。”估摸著今年冬天就能有人摸索出來,大約明年就能賣了,就是都傳開了可能也賣不上價格。
劉氏自然明白,自家人也不能壞了規矩。
王老四回來帶了十斤塊豬板油,劉氏帶著王小茉煉成了豬油,豬油渣留著烙餡餅用。
晚上大家就著饃饃,家里帶的咸菜和豬油渣炒白菜,一家人吃完了早早歇下,明天還有很多伙計要做,只是王老大他們住的實在是有些擠,畢竟四個大人三個半大少年一起,最後還是在屋里臨時搭了一個床才住下。
喜歡穿越之過好小日子請大家收藏︰()穿越之過好小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