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友!諒!”
陳友諒這三個字說出口,朱雄英立即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難道爺爺要使用那一招了嗎?】
朱元璋細不可察地點了點頭。
對。
咱就要使用那一招!
眼見爺孫倆好像在無障礙交流,夾在中間的朱標,百思不得其解。
到底是陳友諒的哪一招?
提到陳友諒這個人,朱標依舊印象十分的深刻。
此人是大漢政權的皇帝,也是父皇想要統治南方的最大阻礙。
而且,陳友諒擁有當時最強的水軍戰隊,不光水軍將士的實力雄厚,手里還擁有多艘巨大的戰船。
光是朱標張嘴就能叫得上名字的,兩只手數不過來。
比如機動性強的“混江龍”,體積龐大的“塞斷江”,還有裝備精良的“撞倒山”。
光從名字上,就能窺見陳友諒水軍的實力,有多麼的強悍。
可要說起陳友諒值得學習的地方,朱標也能想起幾點來,卻無法對應得上,此時父皇想要借鑒怎樣的手段,助力四弟破解神機營將士暈船的難題。
反倒是提起陳友諒在鄱陽湖之戰,有什麼失敗的戰術,最值得一提,他倒是能夠張口即答。
“咱想用陳友諒的連鎖戰術。”
朱元璋大大咧咧地分布了他的想法。
反正身邊都是信得過的人,宮里早已密不透風,也不用藏著掖著。
【果然是這一招!】
朱雄英悄悄地豎起了大拇指,予以支持。
【爺爺不愧是戰勝陳友諒的戰將,一下子就想到了這個妙招。】
妙招?
朱標听到英兒的評價,差點沒當場反駁,暴露他能夠听到心聲的事。
“標兒,一看你就是還不理解咱說這話的意思,這里不是給你解釋的地方,走,咱們去老四的宮殿里說去。”
確實沒有站在東宮門口聊軍事機密的做法。
朱標下意識地接過英兒。
常氏驚訝的問︰“英兒也要去四弟的宮殿嗎?”
馬皇後也投來探究的目光。
她總感覺這對父子倆,最近有意培養英兒過早接觸政務。
拔苗助長,可不是什麼好現象。
“要不是還是讓英兒留下來,陪我去坤寧宮,看看他之前種下的花卉,開沒開花。”
馬皇後想要截胡,朱標哪里能夠反對。
只能朱元璋出手把朱雄英搶過,對著馬皇後舔臉一笑。
“妹子,老四只有當著乖孫的面,他說話才會正經一些,咱不帶上乖孫,擔心說著說著吵起來,咱再忍不住揍他一頓,不就是好心辦了壞事了嗎?”
“那你忍住別動手不就好了?”
面對馬皇後的建議,朱元璋揣著朱雄英,邊走邊退,邊退邊說。
“只要有乖孫在場,咱就能忍住不動手,妹子,你和兒媳慢慢去看花,咱帶乖孫和標兒去看書去了。”
說完,朱元璋像偷孩子被大人發現的花拍子,轉過身,一溜煙就跑遠了。
朱標也不甘示弱,三步並做兩步追了上去。
等到馬皇後想提醒父子二人,別聊太久,早點去坤寧宮吃飯時,父子二人早就跑沒影了。
她無奈地嘆了口氣,對著略帶擔憂的常氏寬慰道︰“榮兒你放心吧,你父皇雖然做事偶有跳脫的時候,但他會照顧好英兒的,再說還有標兒呢。”
“兒臣不是擔心英兒會出什麼事,兒臣是擔心英兒指手畫腳,再給父皇和殿下他們惹出麻煩來。”
畢竟在常氏看來,自己的兒子雖然早慧,但還沒有到智多近妖的地步。
馬皇後聞言,但笑不語。
她對英兒的情況,其實也稱不上了解。
但她太了解朱重八了。
這麼大的事,還帶著一個奶娃娃,不可能是為了防止自己和棣兒吵起來,讓英兒充當勸架的角色。
何況連標兒都跟著他父皇胡鬧,說明她之前的判斷無誤。
這對父子,定是有什麼關于英兒的秘密,隱瞞著她呢。
“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為我揭秘。”
馬皇後很想知道,自己的孫兒,到底有著怎樣驚天動地的奇才或奇能。
“母後?”
常氏沒有听清她的喃喃自語,但能夠感受得到,好像和英兒有關系。
“我說,你父皇和標兒昨晚去皇莊守了一夜的埃及粟米,晚上給他們備些安神湯,讓他們好好睡一覺。”
原來是在說粟米。
常氏從善如流地點了點頭,讓春雨去找樓御醫開方子煎湯。
“對了,再加一副英兒喝的飯前的化食湯,他剛才湖游時,吃了不少糕點,飯前喝碗化食湯,晚上吃飽半夜就不餓了。”
春雨知道娘娘嘴上說著讓皇孫減肥,心里還是舍不得皇孫餓著。
想到半夜不用再被皇孫誆著熱奶,春雨忙不迭地應下,邁著歡快的腳步去開方子。
……
“嘩啦!”
常茂把堆在面前的古籍,一股腦地推翻,終于能夠探出頭,和坐在不遠處的朱棣訴苦。
“殿下,這都看了半天了,我也沒找到任何眉目,你呢?”
朱棣頭也不抬的回答。
“我要是找到了,我還會坐在這里煎熬嗎?”
還以為看幾本就能得到靈感呢。
結果他復習完了《孫子兵法》又看了《三十六計》,牛嚼牡丹似的抄起《春秋》讀了半本,倒是被幾個有意思的故事吸引住了,但沒有任何解決問題方法的靈感。
再看眼前堆著歷朝歷代的兵事記錄,還有軍事家們的書籍、自傳還有筆記,他一個頭兩個大。
很想知難而退了。
“常先鋒,我在想,我們是不是找錯了方向?”
“是!”
常茂推掉眼前堆著的書,一個箭步邁出來,滿臉喜色的問。
“你這是打算放棄從書里找方法,決定跟我去扛龍舟加強訓練試試了嗎?”
“不。”
朱棣手指在堆在眼前小山般的書卷名字上一一劃過,最終定格在紙張最新的那一本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