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北伐︰姜維鐵蹄踏破魏都夢

第128章 劍閣遺恨續漢魂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作家小郭 本章︰第128章 劍閣遺恨續漢魂

    楔子•孤劍鳴鞘

    景耀六年冬,劍閣關的硝煙尚未散盡,殘雪便覆蓋了戰死將士的眼。姜維的玄甲浸著血與冰,七星劍的雲紋刃上凝結著十三道缺口——那是昨夜突圍時,與鄧艾親衛死戰時留下的印記。他靠在金牛道的背風處,听著遠處魏軍的馬蹄聲漸遠,忽然听見懷中的武侯木牛流馬機關圖發出輕響。

    “大將軍,喝口熱粥吧。”阿萊娜撕下一片羌繡披風,裹住陶罐。西羌少女的彎刀早已卷刃,卻仍牢牢別在腰間,刀柄纏著的蜀錦殘片,是從成都皇宮廢墟中撿來的。

    姜維接過陶罐,卻沒喝。他望著東方漸白的天際,想起昨夜在亂軍中看見的場景︰劉禪的降詔被風雪撕成碎片,卻仍有百姓冒死撿拾,藏在衣襟里。“句扶呢?”他突然開口,聲音像被砂紙磨過。

    “在前面探路。”阿萊娜頓了頓,“他腿上中了箭,卻不讓人抬,說要給弟兄們做表率。”她看著姜維胸前的傷,咬了咬唇,“大將軍,你的傷……”

    “不打緊。”姜維摸了摸劍柄,劍鞘上的“漢”字軍旗印記已模糊,“鐘會派往洛陽的密使,追上了嗎?”

    阿萊娜點頭,掏出半封燒焦的密信︰“賈充的大軍已過長安,司馬昭親率二十萬大軍壓境。鐘會在成都囚禁了鄧艾,卻把咱們的弟兄……”她的聲音突然哽咽,“都充作前鋒,去擋賈充的騎兵。”

    姜維的瞳孔驟然收縮。他展開武侯留下的機關圖,指尖劃過劍閣的地形,忽然在陰平小道處頓住。那里用朱砂畫著十二道連弩機關,是丞相臨終前三個月,親手交給他的“後手”。

    “傳令下去,”他突然站起,玄甲上的積雪簌簌而落,“收攏殘兵,繞道陰平。鐘會想借賈充之手滅我們,我們便借他的糧,養漢家的兵。”他望向遠處的劍閣關,烽煙早已熄滅,卻仍有幾面殘破的“漢”字旗在風中搖晃,“只要我姜維還有一口氣,蜀漢的火種,就滅不了。”

    第一折 陰平密道藏玄機

    陰平小道的絕壁上,句扶拄著斷刀,看著姜維用七星劍削砍藤蘿。老將的鎧甲裂成數片,卻仍在腰間系著象征蜀漢的赤幘,哪怕上面沾滿了積雪與血污。

    “大將軍,這路比十年前更難走了。”句扶的聲音帶著喘息,目光掃過懸崖下的迷霧,“當年鄧艾走陰平,死了多少人?咱們現在只有三千弟兄……”

    “所以更要快。”姜維的劍刃突然卡住,他低頭,看見藤蘿根部纏著半截魏軍衣甲,上面繡著“鄧”字徽記——是去年綿竹之戰時,鄧艾親衛的裝束。他猛然想起諸葛瞻臨終前的血書,指甲深深掐入掌心,“鐘會屯兵成都,賈充屯兵劍閣,鄧艾被囚,正是咱們聯絡南中舊部的良機。”

    阿萊娜突然指著前方︰“看!有炊煙!”眾人精神一振,卻見山坳里升起的黑煙中,混著幾縷白氣——那是西羌人特有的燻肉煙。

    “是老阿爸的部落!”阿萊娜眼中泛起淚光,“當年隨我投奔蜀漢的羌人,果然躲在這里。”她抽出彎刀,在巨石上敲出三聲長音,那是西羌勇士的歸隊信號。

    片刻後,二十余名西羌漢子從密林中沖出,看見阿萊娜腰間的蜀錦殘片,紛紛單膝跪地。為首的老者顫抖著抓住阿萊娜的手︰“公主,我們以為再也見不到你了……”他忽然看見姜維,眼中閃過驚喜,“大將軍!我們給你們備了青稞餅和戰馬,還有……”他壓低聲音,“諸葛軍師當年埋下的糧窖,還在陰平谷底。”

    姜維心中一震。他記得丞相曾說,陰平小道雖險,卻藏著三處糧窖,專為奇兵所用。“帶我們去。”他按住老者的肩膀,“鐘會的糧草輜重要經過這里,咱們不僅要吃飽,還要讓魏軍餓肚子。”

    三日後,當鐘會的糧隊進入陰平峽谷時,谷口的滾木石突然傾瀉而下。姜維站在絕壁上,看著七星劍劃破晨霧,指向魏軍的糧草車——那上面蓋著的氈布下,露出的正是武侯發明的連弩部件。

    “放!”他一聲令下,藏在岩縫中的蜀軍用改良的蹶張弩齊射。箭矢帶著火油,瞬間點燃了糧車。魏軍士兵還未反應,兩側的西羌騎兵已沖下峽谷,用彎刀割斷了糧車的韁繩。

    鐘會的副將在亂軍中被阿萊娜一刀劈落馬下,臨終前驚恐地看著她腰間的蜀錦︰“你……你們不是降了嗎?”

    阿萊娜冷笑︰“降的是鐘會,不是蜀漢!”她割下對方的虎符,突然听見峽谷深處傳來機關啟動的聲響——是諸葛瞻當年在綿竹布置的地雷,被姜維用武侯留下的機關圖激活了。

    糧隊全軍覆沒的消息傳到成都時,鐘會正在宴請賈充的使者。他手中的酒盞“當啷”落地,盯著戰報上的“陰平”二字,忽然想起姜維降臨時,袖口露出的機關圖邊角。“好你個姜維!”他咬牙切齒,“竟敢拿我的糧草,養你的漢兵!”

    而此時的陰平谷底,姜維正在清點戰利品。他摸著魏軍糧車上的“司農卿印”,忽然發現每車糧草底部,都藏著一卷竹簡——是司馬昭給賈充的密令,要求“借鐘會之手滅蜀兵,再除鐘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句扶,”他將密令遞給老將,“帶五百弟兄,把這些密令送到賈充軍中。”他望向星空,想起丞相曾說“兵不厭詐”,“鐘會和賈充斗得越凶,咱們的機會就越多。”

    句扶接過密令,忽然看見姜維胸前的傷又在滲血︰“大將軍,你該休息了。”

    姜維搖頭,展開武侯留下的機關圖,指尖劃過“定軍山”三個字︰“丞相葬在定軍山,卻在那里給我留了最後一道防線。鐘會以為拿下成都就是勝局,卻不知,真正的較量,才剛剛開始。”

    第二折 定軍山畔埋忠骨

    定軍山的蒼松在風中嗚咽,仿佛在訴說著黃忠當年的赫赫戰功。姜維跪在武侯墓前,手中捧著從陰平糧窖中找到的丞相遺詔,上面的朱砂字跡已有些模糊,卻仍力透紙背︰“若蜀漢危急,可啟定軍山密道,聚漢魂于南中。”

    “丞相,維辜負了你的重托。”姜維的聲音低沉,“成都降了,劍閣丟了,但維還有三千弟兄,還有西羌的勇士,還有南中的舊部……”他猛然站起,七星劍指向北方,“司馬昭以為滅了蜀漢就是終結,卻不知,漢魂藏在每一個不願低頭的百姓心里。”

    阿萊娜抱著一捆蜀錦走來,上面繡著的“漢”字軍旗,是用百姓們的嫁衣改制的。“大將軍,南中發來消息,”她輕聲說,“孟獲的兒子孟虯已集結十萬夷兵,只等你的將令。”

    姜維點頭,目光落在定軍山的懸崖上。那里有一處隱蔽的洞穴,洞口刻著八卦圖——正是丞相留下的密道入口。“句扶,你帶一千弟兄,從密道潛入南中,與孟虯會合。”他將武侯遺詔交給老將,“記住,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動用丞相留下的連弩兵。”

    句扶剛走,遠處突然傳來馬蹄聲。一名探馬跌跌撞撞跑來︰“大將軍!賈充的騎兵已過金牛道,距此不過三十里!”

    姜維的瞳孔驟縮。他望向定軍山的武侯祠,忽然看見祠堂的飛檐上,有黑影閃過——是鐘會的死士,追蹤至此。“阿萊娜,帶弟兄們進密道,”他將七星劍遞給她,“我來擋住追兵。”

    阿萊娜搖頭,彎刀出鞘︰“要走一起走!”

    “胡鬧!”姜維突然怒吼,“你是西羌的公主,只有你能說服南中諸夷!”他指著密道,“快走!我若死了,你就帶著丞相的遺詔,去建寧郡找李恢的後人,他們會接應你。”

    阿萊娜咬了咬牙,帶著弟兄們退入密道。姜維轉身,看見三十名魏軍死士已將他包圍。為首的校尉舉起火把,照亮了他染血的玄甲︰“姜維,你已無路可逃!”

    “是嗎?”姜維冷笑,手按在武侯祠的機關上。隨著一聲悶響,定軍山的巨石突然滾落,堵住了密道入口。與此同時,他觸發了丞相留下的連弩機關,十二架暗藏的弩車同時發動,箭矢如暴雨般射向魏軍。

    死士們猝不及防,瞬間倒下大半。姜維趁機沖向山崖,卻被一箭射中大腿。他單膝跪地,看著剩下的死士圍上來,忽然听見山風中有琴音傳來——是丞相當年在空城用過的《長河吟》,竟從定軍山的各個山坳中回蕩。

    “丞相顯靈了!”魏軍死士們驚恐地看著四周,以為中了諸葛亮的迷魂陣。姜維趁機滾下山坡,躲進一處隱蔽的山澗。他摸著胸前的武侯木牛流馬機關圖,忽然想起丞相臨終前的話︰“伯約,定軍山的每塊石頭,都是蜀漢的兵。”

    當賈充的大軍抵達定軍山時,看見的只是一座空山。武侯祠前,有新刻的字跡︰“漢大將軍姜維,在此恭候魏軍。”字跡未干,旁邊還畫著一張簡略的南中地圖——那是姜維故意留下的,為的是引開魏軍的注意力。

    賈充望著定軍山的蒼松,忽然感到一陣心悸。他知道,那個曾在劍閣讓鐘會寸步難行的男人,此刻正帶著漢家的火種,向更深的群山走去。而他的十萬大軍,卻像一拳打在棉花上,無處著力。

    第三折 南中烽火起蒼莽

    建寧郡的竹樓里,孟虯握著姜維的手,眼中泛起淚光︰“大將軍,我父親臨終前說,若蜀漢有難,南中必為後盾。”他指著窗外的梯田,“十萬夷兵已集結,糧食可支撐三年,還有……”他神秘地一笑,“當年丞相留下的藤甲兵,還藏在盤蛇谷。”

    姜維點頭,展開從定軍山帶來的地圖︰“司馬昭必以為我們會退守南中,卻不知,我們的目標是——越𥳾郡。”他的指尖劃過地圖上的“旄牛道”,“那里是連接蜀地與西域的咽喉,只要拿下,我們就能打通西涼,聯絡鮮卑各部。”

    阿萊娜忽然推門而入,手中拿著一封密信︰“大將軍,句扶將軍傳來消息,鐘會在成都大肆屠殺魏將,賈充已率軍攻打他的大營。”她的眼中閃過喜色,“魏軍內亂了!”

    姜維卻面色凝重︰“鐘會雖反,卻不得人心。司馬昭必借平叛之名,血洗成都。”他站起身,玄甲下的傷口還在隱隱作痛,“傳令下去,全軍整備,三日後出兵旄牛道。我們要在司馬昭騰出手前,拿下越𥳾。”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越𥳾郡的太守府里,魏將郭循正在批閱公文,忽然听見城外傳來震天的喊殺聲。他登上城樓,看見漫山遍野的“漢”字軍旗,中間簇擁著一輛熟悉的戰車——正是諸葛亮當年的指揮車,上面坐著的,正是被傳已死的姜維。

    “不可能!”郭循驚呼,“你不是在劍閣……”

    “郭太守,”姜維的聲音從戰車上傳來,“蜀漢未亡,漢魂猶存。”他一揮令旗,西羌騎兵從兩翼包抄,而中間的步兵,竟推著改良的木牛流馬——那上面裝的不是糧食,而是連弩和火油。

    戰斗持續了一天一夜。當姜維的七星劍砍斷郭循的佩劍時,越𥳾郡的城牆上,已插滿了蜀漢的軍旗。百姓們打開城門,捧著青稞酒和犛牛肉,迎接他們以為再也見不到的漢軍。

    “大將軍,”一名白發老叟跪在地上,“當年丞相南征,教我們種桑養蠶,如今三十年過去,我們終于等到漢軍回來了!”

    姜維扶起老叟,看見他腰間掛著的,正是當年諸葛亮發放的青銅弩機。他忽然想起,丞相曾說︰“南中百姓,乃蜀漢之根。”此刻看著眼前的景象,他終于明白,為什麼丞相臨終前,要將最後的希望寄托在這里。

    捷報傳到洛陽時,司馬昭正在審理鐘會之亂的余黨。他看著越𥳾郡的戰報,手中的朱砂筆在地圖上劃出深深的痕跡。“姜維,”他喃喃自語,“你竟能在三個月內重整旗鼓,果然是諸葛亮的好學生。”

    賈充在一旁冷笑︰“陛下,不過是些烏合之眾,臣願率二十萬大軍,踏平南中!”

    司馬昭搖頭︰“不可。南中地勢險要,又有諸葛亮當年留下的根基,強攻只會損耗國力。”他望向南方,眼中閃過一絲忌憚,“傳令下去,派使者去南中,許姜維以益州牧之職,封王蜀地。”

    賈充大驚︰“陛下,不可養虎為患!”

    “養虎?”司馬昭冷笑,“若能借姜維之手,牽制東吳,又能讓蜀地百姓休養生息,何樂而不為?”他頓了頓,“再說,姜維若降,是蜀漢的忠臣;若不降,便是我大魏的勁敵。但無論如何,這盤棋,還長著呢。”

    第四折 衣帶密信驚洛陽

    洛陽皇宮的偏殿里,曹奐看著手中的衣帶密信,雙手顫抖。信是姜維的部將秘密送來的,上面用朱砂寫著︰“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陛下若信臣,可密詔淮南諸將,共討逆賊。”

    “陛下,”常侍張緝跪在地上,“姜維雖為蜀將,卻心懷漢室。當年諸葛亮出師北伐,便是為了興復漢室,如今姜維繼承其志,實乃忠臣!”

    曹奐望著窗外的落日,想起祖父曹操當年的雄姿,忽然咬牙︰“傳朕旨意,封姜維為大將軍、益州牧,假節鉞,督隴右諸軍事。”他頓了頓,“另外,將這封密信,傳給淮南的諸葛誕。”

    密信抵達淮南時,諸葛誕正在校場練兵。他看著信中“共討司馬昭”的字樣,忽然想起族兄諸葛亮當年的北伐,眼中泛起淚光。“來人!”他大聲下令,“整備糧草,聯絡東吳,起兵壽春!”

    司馬昭得知密信之事時,正在長安視察軍備。他氣得將奏報摔在地上︰“曹奐小兒,竟敢勾結姜維!”他轉身對賈充說,“即刻出兵淮南,同時派使者去南中,告訴姜維,若他敢響應諸葛誕,我便屠盡成都百姓!”

    南中的帥帳里,姜維看著司馬昭的使者,七星劍在掌心劃出淡淡血痕。使者趾高氣揚地說︰“大將軍若降,司馬昭大人許你萬戶侯,否則……”

    “否則怎樣?”姜維忽然冷笑,“屠城?”他站起身,玄甲上的“漢”字軍旗紋在燭火下格外醒目,“當年鐘會屠城時,我蜀漢百姓可有一人投降?如今你告訴司馬昭,他若敢動蜀地百姓一根汗毛,我姜維便率軍直搗洛陽,讓他司馬昭的人頭,去祭武侯陵前!”

    使者被嚇得兩股戰戰,連夜逃回洛陽。姜維轉身對阿萊娜說︰“派人去壽春,告訴諸葛誕,只管起兵,我自會在隴右牽制魏軍。”他望向北方,眼中閃過堅定,“司馬昭以為用百姓要挾我,卻不知,正是他的暴虐,讓更多人想起,何為漢家風骨。”

    隴右的麥田里,姜維的大軍正在秘密集結。他改良了武侯的連弩,將射程增加了三十步,又訓練西羌騎兵使用馬弩,準備給魏軍來個出其不意。當探馬報知司馬昭的大軍已向淮南開拔時,他終于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句扶,”他對老將說,“你帶五千弟兄,去騷擾雍州糧道。阿萊娜,你率西羌騎兵,繞道祁山,攻打南安郡。”他頓了頓,“我親自率軍,直取隴西——那里,是我姜維的故鄉。”

    隴西太守府里,姜維看著熟悉的山水,忽然想起少年時隨母親在此放牧的場景。如今,他帶著漢軍歸來,不是作為魏將,而是作為蜀漢的大將軍。百姓們夾道歡迎,爭著獻上家中的羊肉和美酒,仿佛他從未離開過。

    “大將軍,”一名老牧民跪在地上,“當年你被迫降蜀,我們都知道你是不得已。如今你回來,便是隴西的驕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姜維扶起老牧民,眼中泛起淚光。他忽然明白,所謂漢魂,不是刻在軍旗上的字,而是流淌在每個百姓心中的信念。只要這種信念還在,蜀漢就永遠不會滅亡。

    第五折 漢魂不滅照千秋

    景元五年春,姜維的大軍屯兵隴右,與司馬昭的二十萬大軍對峙。他站在祁山堡上,望著遠處的魏軍大營,七星劍的雲紋刃在陽光下閃閃發亮。阿萊娜送來的戰報說,諸葛誕在淮南大敗賈充,東吳的援軍已到壽春。

    “大將軍,”句扶指著魏軍大營,“他們的糧草輜重要經過陳倉,咱們的連弩兵已埋伏在那里。”

    姜維點頭,忽然看見一名士兵跑來,手中捧著一個木盒︰“大將軍,從成都傳來的。”

    他打開木盒,里面是一塊殘破的玉玨,還有一封血書。血書上的字跡他再熟悉不過——是劉禪的親筆︰“相父臨終前說,漢賊不兩立。朕雖降魏,心向漢室。今托人送此玉玨,望大將軍勿以朕為念,興復漢室,全仗將軍。”

    姜維的手猛然收緊,玉玨在掌心留下血痕。他忽然想起,在劍閣關看見的場景︰百姓們冒死保護“漢”字軍旗,哪怕被魏軍砍殺,也要將旗幟藏在懷里。“陛下,”他喃喃自語,“你可知道,真正的漢室,不在皇宮,而在這千萬百姓的心里?”

    魏軍大營里,司馬昭看著隴右的戰報,忽然感到一陣眩暈。他怎麼也沒想到,那個在劍閣差點被他逼死的男人,竟能在短短一年時間里,聯絡淮南、東吳,甚至說服鮮卑各部出兵相助。“姜維啊姜維,”他苦笑道,“你才是真正的棋手。”

    決戰前夜,姜維在祁山堡擺下武侯的八卦陣。他穿著諸葛亮遺留的鶴氅,坐在四輪車上,七星劍橫放在膝頭。當魏軍踏入陣中時,忽然听見四面傳來《出師表》的誦讀聲——是蜀地的百姓們,在為漢軍祈福。

    “漢魂不滅!”姜維的聲音響徹雲霄,“今日之戰,不是為了蜀漢,不是為了陛下,而是為了讓天下百姓,能在漢家的土地上,安心種地,安心讀書,安心生活!”

    蜀軍將士們齊聲吶喊︰“漢魂不滅!漢魂不滅!”這聲音如滾滾春雷,震得魏軍心驚膽戰。連弩齊發,火油四濺,魏軍的陣型瞬間大亂。

    混戰中,姜維看見一名魏軍將領沖向他的戰車。他認出,那是當年在劍閣關與他交手的魏將王頎。“王將軍,”他一聲大喝,七星劍劃出優美的弧線,“還記得劍閣的雪嗎?”

    王頎的長槍應聲而斷,他驚恐地看著姜維︰“你……你不是人,是漢魂的化身!”

    戰斗持續了三天三夜。當司馬昭被迫退兵時,姜維的大軍已收復了隴右三郡。他站在祁山之巔,望著蜀漢的方向,忽然听見身後傳來整齊的腳步聲——是無數百姓自發組成的運輸隊,為漢軍送來糧草。

    “大將軍,”一名少年跪在地上,獻上一個錦囊,“這是我娘讓我給你的,她說,里面裝的是當年丞相發給咱們的種子。”

    姜維打開錦囊,里面是一把青稞種子,還有一張字條,上面寫著︰“漢家的種子,在哪里都能生根。”他忽然想起,丞相曾在《出師表》中說︰“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如今,他終于明白,所謂賢臣,不是他姜維一人,而是千萬個心懷漢室的百姓。

    景元六年,姜維在隴右建立臨時政權,史稱“後蜀漢”。他推行諸葛亮的屯田政策,改良連弩,聯絡四方諸侯,繼續與司馬昭對抗。直到十年後,他在北伐途中病逝,手中仍握著那把缺口累累的七星劍,劍鞘上的“漢”字,已被磨得發亮。

    而在蜀地,百姓們始終記得,有一位大將軍,在劍閣關的絕壁上刻下︰“此身可滅,漢魂不熄。”這八個字,歷經千年風雨,至今仍在蜀地的青山間回蕩,訴說著一個關于忠誠與信念的故事,永不褪色。

    喜歡逆天北伐︰姜維鐵蹄踏破魏都夢請大家收藏︰()逆天北伐︰姜維鐵蹄踏破魏都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逆天北伐︰姜維鐵蹄踏破魏都夢》,方便以後閱讀逆天北伐︰姜維鐵蹄踏破魏都夢第128章 劍閣遺恨續漢魂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逆天北伐︰姜維鐵蹄踏破魏都夢第128章 劍閣遺恨續漢魂並對逆天北伐︰姜維鐵蹄踏破魏都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