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北伐︰姜維鐵蹄踏破魏都夢

第129章 隴右驚雷震魏營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作家小郭 本章︰第129章 隴右驚雷震魏營

    楔子•寒夜驚變

    景元六年冬月,祁山堡的城磚被霜雪凍得發青。姜維站在三丈高的了望塔上,玄甲內的中衣已被冷汗浸透,卻渾然不覺。正北方向的魏軍營帳連綿三十里,篝火在夜風中明滅,如同一條蟄伏的鐵鱗巨蟒,隨時可能張開獠牙。

    "大將軍,陳倉道急報!"親衛統領張虎的聲音帶著風雪的凜冽,雙手遞上的密報邊緣已被凍得發硬。姜維接過時,指尖觸到絹帛上暗紋——那是句扶將軍專用的"漢"字水印,此刻卻被暗紅血漬浸透。

    展開密報的瞬間,姜維的瞳孔驟然收縮。絹帛中央用朱砂畫著斷裂的糧車,旁邊小字寫著︰"亥時三刻遇伏,敵械可透三重犀甲,末將力戰不退,唯余三百弟兄護糧......"墨跡至此戛然而止,顯然是血竭所致。

    "傳我將令︰所有烽火台燃起三堆狼煙。"姜維將密報收入袖中,聲音平靜得可怕,"召集屯田都尉、鐵匠司、西羌斥候,半個時辰後在演武廳議事。"他望向東南方,那里是通往南中的必經之路,丞相留下的密道入口就在那片終年積雪的岷山深處。

    演武廳內,十二盞牛油燈將眾人的影子投在岩壁上,恍若群魔亂舞。屯田都尉王貴捧著賬冊的手在發抖︰"回稟大將軍,現存糧草僅夠維持二十日,戰馬草料已減至三成......"

    "夠了。"姜維打斷他,目光落在牆角堆放的連弩部件上。這些由西羌精鐵鍛造的弩機,是去年從陰平糧窖中起出的武侯遺物,此刻卻因箭矢不足而閑置。"鐵匠司能日產多少破甲箭?"

    "回將軍,"鐵匠司丞李師傅擦著額角冷汗,"若用上西羌送來的隕鐵,每日可制兩百支,但......"

    "但魏軍的新弩箭能穿透我們的盾牌。"姜維替他說完,指尖劃過案頭擺放的魏箭殘片。箭鏃三稜形制,開刃處泛著幽藍冷光,顯然經過劇毒淬煉。他忽然想起三個月前在陰平截獲的魏軍密檔,里面提到"司農卿府新制破甲箭,可破西羌藤甲"。

    帳外突然傳來騷動,一名西羌斥候撞門而入,膝蓋以下全是積雪︰"報!黑水寨急信——老寨主病重,阿萊娜公主請大將軍速往!"

    姜維手中的狼毫"啪嗒"落在輿圖上,墨漬在"西羌"二字上暈染開來。黑水寨不僅是西羌諸部的核心,更是蜀軍糧草的重要補給點。他猛然起身,玄甲上的青銅獸首護心鏡撞在桌角,發出清越的鳴響︰"張虎,備馬。李師傅,連夜趕制百枚倒刺弩箭,明日卯時前送到青石峽。"

    祁山堡的北門在子夜時分悄然打開。姜維只帶了十二名親衛,戰馬口中餃枚,馬蹄裹著厚氈。路過屯田區時,他看見篝火旁坐著幾個老嫗,正在將最後的麥麩揉成餅子。其中一位抬頭望見他,顫巍巍地舉起手中餅子︰"大將軍,帶上吧,孩子們說這是諸葛丞相教的"木牛餅"......"

    姜維喉嚨發緊,伸手接過餅子,觸到餅面刻著的"漢"字印記。這是蜀地百姓傳承了三十年的習俗,每當軍隊經過,便將國號刻在干糧上。他忽然想起建興六年,丞相第一次兵出祁山時,自己還是個在天水城頭觀望的少年,如今卻要獨自扛起這面即將傾倒的漢旗。

    行至青石峽時,東方已泛起魚肚白。姜維勒住戰馬,望著峽口處新修的三道拒馬樁。這些由百年松木制成的障礙物上,密密麻麻釘著千余枚鋒利的鐵釘,在晨光中閃著冷光。"告訴守將,"他對張虎說,"若魏軍攻至此處,便引燃拒馬樁上的火油——丞相當年在博望坡用過的法子,如今該讓司馬昭嘗嘗了。"

    話音未落,西南方向突然傳來悶雷般的馬蹄聲。姜維手按劍柄望去,只見二十余騎西羌勇士踏雪而來,為首者正是阿萊娜。她的羌繡披風上結著冰碴,彎刀刀柄纏著的蜀錦殘片已被鮮血染紅。

    "大將軍,"阿萊娜滾鞍下馬,膝蓋砸在雪地上發出悶響,"黑水寨被魏軍夜襲,老寨主...快不行了。"她抬頭時,睫毛上的冰晶簌簌而落,"他們用了一種會爆炸的火油,整個牧場都燒光了......"

    姜維只覺太陽穴突突直跳。司馬昭竟連西羌牧場都不放過,顯然是要徹底斷絕蜀軍的後路。他伸手扶起阿萊娜,觸到她手臂上的灼傷︰"帶我去見老寨主,順便看看他們用的火油。"轉身對張虎說︰"你速回祁山堡,傳令所有西羌勇士集結,準備夜襲魏軍糧營。"

    雪粒子突然密集起來,打在玄甲上沙沙作響。姜維望著漫天風雪,忽然想起丞相臨終前的話︰"伯約啊,隴右之地,進可攻長安,退可守巴蜀,切記不可輕棄......"他握緊腰間的七星劍,劍鞘上的"漢"字軍旗紋已被磨得發亮,卻依然清晰如昨。

    第一折 詐降誘敵

    魏軍大將軍鄧艾的中軍帳內,燭火在風雪中搖曳。斥候剛退下,他便迫不及待展開手中密信,狼毫小楷在絹帛上流淌︰"祁山堡內糧草斷絕,姜維願率五千殘兵歸降,唯求保留"漢"字軍旗,以安軍民之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報——蜀軍斥候求見!"帳外傳來衛兵通報。鄧艾目光一閃,揮手示意帶入。進來的斥候面色黝黑,袖口繡著半朵羌蓮,正是西羌與蜀軍聯絡的暗號。

    "我家將軍說了,"斥候跪地呈上木匣,"這是祁山堡布防圖,若將軍答應條件,明日卯時大開西門,迎接王師。"

    鄧艾打開木匣,展開羊皮圖的瞬間,瞳孔驟縮。圖上詳細標注了蜀軍弩機位置、糧草囤積點,甚至連青石峽的火油儲備都清晰可見。他忽然想起半月前被俘的蜀軍傷兵,曾提及姜維"每日在城頭巡視,面色灰敗如死",看來所言非虛。

    "回去告訴姜維,"鄧艾合上木匣,聲音里藏著不易察覺的冷笑,"本將軍答應他的條件。但若有半句虛言——"他抽出腰間佩劍,寒光映得斥候臉色發白,"祁山堡雞犬不留。"

    次日卯時,祁山堡西門果然大開。鄧艾勒住坐騎,望著城頭飄揚的"漢"字軍旗,心中仍有疑慮。城頭之上,姜維獨自而立,七星劍斜指地面,玄甲在晨霧中泛著冷光。

    "鄧將軍別來無恙?"姜維的聲音清晰傳來,"今日開城,實為保全百姓性命。若將軍信守承諾,姜維願解甲歸降。"他抬手一揮,城門內涌出無數百姓,扶老攜幼,哭聲震天。

    鄧艾見狀,心中疑慮稍減。他轉頭對副將說︰"帶五千人馬入城,其余部隊在城外待命。"話音未落,突然听見城頭傳來機括輕響。多年征戰的直覺讓他猛然低頭,一支弩箭擦著頭盔飛過,在地上砸出寸許深的坑洞。

    "不好!中計了!"鄧艾怒吼著撥轉馬頭,卻見城門兩側突然涌出無數蜀軍。他們手持改良的蹶張弩,箭矢尾部綁著燃燒的麻布,在晨霧中劃出無數道火線。更可怕的是,城頭的女牆後,十二架大型連弩同時發動,箭矢如暴雨般傾瀉而下,前排魏軍頓時死傷慘重。

    姜維望著城下混亂的魏軍,眼中閃過冷光。他昨夜故意將布防圖泄露,卻在關鍵位置標注了假的弩機點,真正的殺招藏在城門兩側的民居中。這些由西羌勇士假扮的百姓,此刻正從懷中掏出短弩,專射魏軍騎兵的馬腿。

    "放火!"姜維一聲令下,城頭的火油罐被推下。早已浸透火油的拒馬樁瞬間燃起,形成一道火牆,將魏軍分割成兩段。鄧艾的坐騎被火舌舔中,一聲悲鳴後前蹄跪倒,將他掀翻在地。

    "鄧將軍,別來無恙啊。"姜維不知何時已躍下城頭,七星劍抵住鄧艾咽喉。魏軍副將欲救,卻被阿萊娜率領的西羌騎兵攔住,彎刀在晨霧中劃出優美的弧線,血珠飛濺在雪地上,開出朵朵紅梅。

    鄧艾望著姜維眼中的寒意,忽然想起五年前的陰平小道。那時他率軍偷渡,卻在摩天嶺遇到蜀軍伏兵,領軍者正是眼前這個年輕人。"你竟用百姓做餌......"他的聲音帶著不甘。

    "不,他們是漢家子民。"姜維收起長劍,望向正在後撤的魏軍,"鄧將軍,你我都清楚,這場仗打到最後,拼的不是兵力,而是人心。"他轉身走向城頭,玄甲上的積雪在火光中融化,露出內里繡著的星斗圖案——那是諸葛亮親賜的"北斗護心甲"。

    此戰過後,魏軍死傷三千余人,蜀軍卻只損失了五百弟兄。當姜維在城樓上清點戰利品時,發現魏軍的破甲箭匣底部刻著"司農卿府監制"的字樣。他忽然想起,司農卿正是司馬昭的心腹,這意味著魏軍的新武器,竟是用蜀漢舊臣的俸祿打造的。

    "大將軍,"阿萊娜捧著染血的軍旗走來,"老寨主快不行了,他想見你。"

    姜維點頭,目光落在軍旗破損的邊緣。那是被魏軍刀斧劈開的痕跡,卻被百姓用羌繡細細補好,針腳間繡著"漢祚永延"四個字。他忽然覺得眼眶發熱,低頭擦拭七星劍時,卻發現劍刃上多了一道新的缺口——那是與鄧艾佩劍相擊時留下的。

    祁山堡的百姓們圍在城樓下,看見姜維走來,紛紛跪下。一位白發老翁捧著一碗熱粥,顫抖著說︰"大將軍,喝口粥吧,這是用最後一把青稞熬的......"

    姜維接過粥碗,忽然想起建興十二年,丞相病逝五丈原的那個秋天。那時他奉命斷後,也曾在百姓家中喝過類似的粥,粥里混著麥麩和野菜,卻比任何山珍海味都香甜。他仰頭飲盡,熱粥順著喉嚨下肚,溫暖了整個胸腔。

    "鄉親們,"他的聲音在城樓上回蕩,"司馬昭想困死我們,餓死我們,但我們有手有腳,有漢家的火種。只要還有一人活著,祁山堡就永遠是漢室的屏障!"

    第二折 羌寨借兵

    黑水寨的議事廳內,牛皮燈籠將老寨主的臉照得蠟黃。他躺在犛牛皮氈上,胸口纏著浸血的繃帶,旁邊放著半截斷刀——那是昨夜率領族人阻擊魏軍時被砍斷的。

    "大將軍......"老寨主看見姜維,渾濁的眼楮亮起,"抱歉,沒能守住牧場......"

    姜維握住他的手,觸感如同老樹皮︰"寨主不必自責,司馬昭動用了火攻利器,連丞相的藤甲都擋不住。"他望向牆角堆放的焦黑羊皮,那是魏軍火油的杰作,至今仍散發著刺鼻的硫磺味。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老寨主突然劇烈咳嗽,阿萊娜趕緊遞上清水。他喘勻氣息,從懷中掏出半塊羊脂玉佩,上面刻著八卦圖︰"這是當年諸葛丞相給我的信物......"話未說完,門外突然傳來馬蹄聲,一名西羌斥候跌跌撞撞闖入︰"報!魏軍三千騎兵突襲羊馬峽,搶走了最後三百頭犛牛!"

    阿萊娜的彎刀"嗆啷"出鞘︰"我去殺了他們!"卻被老寨主喝住︰"回來!你是西羌的繼承人,不可沖動!"他轉頭望向姜維,眼中閃過哀求,"大將軍,我們部落現在只剩五百青壯,牛羊盡失,實在......"

    姜維明白他的難處。西羌諸部向來以游牧為生,失去牛羊等同于斷了生路。他從懷中取出武侯遺留的木牛流馬圖紙,放在老寨主手中︰"當年丞相曾說,若西羌有難,可憑此圖向蜀漢求援。如今蜀漢雖亡,但我姜維還在。"

    老寨主撫摸著圖紙上的榫卯結構,忽然老淚縱橫︰"諸葛丞相大恩,我們沒齒難忘......"他掙扎著坐起,對阿萊娜說︰"去,召集所有青壯,隨大將軍出征。我們西羌男兒,不能讓漢家兄弟獨自抗敵!"

    阿萊娜愣住了︰"阿爸,我們的牧場......"

    "牧場沒了可以再建,"老寨主咳嗽著,"但漢羌結盟的情誼不能斷。當年丞相教我們種青稞、冶鐵器,如今該是我們報恩的時候了。"他轉頭望向姜維,"大將軍,我給你三千騎兵,都是能在雪山上跑三天三夜的勇士。"

    姜維起身長揖到地︰"寨主大恩,姜維沒齒難忘。待擊退魏軍,定助貴部重建牧場,引種蜀漢的耐寒麥種。"他忽然想起什麼,從袖中取出魏軍的火油樣本,"這種火油,遇水即燃,極難撲滅,需用沙土覆蓋。"

    老寨主接過陶罐,嗅了嗅︰"這是北狄的"狼火",當年丞相曾教我們用羊糞灰克制。"他叫來一名巫師,耳語幾句,巫師點頭離去。"大將軍,"老寨主說,"我們還有個秘密——當年丞相在牛頭山藏了一批硫磺,或許能派上用場。"

    次日清晨,姜維站在黑水寨外,望著三千西羌騎兵整裝待發。他們身著獸皮甲冑,戰馬鬃毛染成紅色,彎刀在陽光下泛著冷光。阿萊娜騎著雪白的犛牛,手持狼頭令旗,儼然一位女中豪杰。

    "大將軍,"她的聲音帶著西羌特有的豪邁,"我阿爸說,這次若得勝歸來,要給你娶個西羌新娘。"

    姜維苦笑道︰"等趕走司馬昭,再說吧。"他轉頭望向牛頭山方向,那里雲霧繚繞,仿佛藏著無數秘密。丞相留下的寶藏,此刻成了扭轉戰局的關鍵。

    行軍途中,姜維向阿萊娜詢問"狼火"的克制之法。"羊糞灰加水調成泥漿,"阿萊娜說,"涂抹在盾牌上,可防火油。"她忽然想起什麼,從懷里掏出個香囊,"這是我阿媽做的,能避狼火的煙。"

    姜維接過香囊,嗅到里面混合著艾草和羊糞的氣味。他忽然覺得,西羌的智慧與蜀漢的謀略,正如這香囊中的草藥,看似粗陋,卻能在絕境中救人一命。

    當他們抵達牛頭山時,夕陽正將雪山染成金紅色。在巫師的帶領下,他們找到了隱藏在溶洞中的硫磺礦。礦洞深處,整齊堆放著百余個陶罐,上面蓋著蜀漢的官印,封條上的朱砂字仍清晰可見︰"建興十三年,丞相令留此物資,以待後用。"

    "丞相啊......"姜維跪地叩首,聲音哽咽。十三年前,丞相病逝五丈原,卻早已算到今日之局,留下這逆天的後手。他忽然明白,所謂天命,不過是智者千慮的饋贈。

    夜幕降臨,姜維在礦洞外召開軍事會議。他鋪開輿圖,用硫磺粉標出魏軍糧營的位置︰"司馬昭的糧營設在渭水北岸的柳坡,那里地形開闊,卻有一處致命弱點——背靠沼澤。"他轉頭望向阿萊娜,"西羌騎兵擅長沼澤作戰,明日子時,你們從右翼突襲,點燃硫磺引火,我率蜀軍從中路突破。"

    阿萊娜點頭,眼中閃過興奮︰"我們西羌勇士,最擅長在爛泥里砍馬腿。"她忽然指著輿圖,"不過這里的蘆葦蕩,正是當年諸葛丞相教我們辨認的"火引子"。"

    姜維會心一笑。丞相的智慧,早已融入這片土地的每一寸肌理。他忽然想起,當年丞相在《便宜十六策》中寫過︰"夫戰者,必本乎率身以勵眾士,如心之使四肢也。"此刻,蜀漢與西羌的聯手,正是對這句話最好的詮釋。

    第三折 奇襲糧營

    渭水北岸的柳坡,魏軍糧營的篝火在夜風中搖曳。巡夜的士兵裹緊披風,絲毫未察覺蘆葦蕩中逼近的黑影。姜維趴在泥濘中,望著前方堆積如山的糧車,手中的七星劍沾滿淤泥,卻依然冰冷刺骨。

    "報!西羌騎兵襲擾右翼!"突然傳來的警訊打破了夜的寂靜。魏軍主將慌忙調派騎兵支援,卻不知這正是姜維的聲東擊西之計。

    "時機到了。"姜維低聲下令。蜀軍將士們從蘆葦蕩中躍起,手中的火把點燃了浸滿硫磺的箭簇。"颼颼"的破空聲中,千百支火箭射向糧車,頓時火光沖天。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魏軍士兵驚呼著救火,卻發現火油遇水反而燒得更旺。姜維趁機率領中軍突進,七星劍連劈三名校尉,直奔糧營中心的指揮帳。帳內,魏軍主將正對著輿圖咒罵,抬頭看見姜維的瞬間,瞳孔驟縮。

    "你是......姜維!"他話音未落,劍已出鞘。姜維冷笑一聲,劍刃相交的剎那,他手腕翻轉,七星劍的缺口正好卡住對方劍刃,順勢一推,對方的佩劍頓時落地。

    "告訴司馬昭,"姜維按住他的肩膀,"祁山堡的火,是漢家的薪火,永遠撲不滅。"他轉頭望向正在撤退的魏軍,忽然看見西北方向亮起三堆狼煙——阿萊娜的西羌騎兵已完成包抄。

    糧營內,西羌勇士們騎著犛牛沖進沼澤,彎刀專砍戰馬的蹄筋。戰馬陷入泥濘中掙扎,騎兵紛紛墜馬,成為刀下亡魂。阿萊娜的狼頭令旗在火光中翻飛,所到之處,魏軍無不膽寒。

    "大將軍,糧車已毀八成!"張虎的聲音帶著喜色。姜維點頭,望向渭水方向,只見無數糧車在火中崩塌,火星濺入渭水,竟將河面映得通紅。他忽然想起,當年丞相在赤壁之戰中借東風,如今他在渭水之畔借火光,同樣是天時地利的妙用。

    撤退途中,姜維特意繞到糧營後方,撿起一枚掉落的魏軍將印。印紐刻著闢邪獸,正是司馬昭親軍的標志。他將印信收入懷中,這將是日後反間計的重要籌碼。

    回到祁山堡時,天已破曉。百姓們涌到城門口,看見西羌騎兵帶回的糧草,頓時歡聲雷動。姜維望著堆積如山的青稞和鹽巴,心中稍慰,卻不敢有絲毫懈怠——司馬昭絕不會善罷甘休。

    "大將軍,"阿萊娜遞上一碗熱羊奶,"我阿爸說,這次奇襲用了丞相的硫磺,算是物歸原主。"

    姜維接過羊奶,忽然想起在牛頭山看見的武侯題字︰"漢羌同心,其利斷金。"他忽然明白,丞相當年的深謀遠慮,早已超越了單純的軍事策略,而是在編織一張民族同心的大網。

    當日午後,探馬傳來急報︰"司馬昭親率五萬大軍,正從長安趕來!"姜維望著輿圖上迅速逼近的魏軍標記,忽然露出冷笑。他展開從糧營繳獲的密檔,上面詳細記載了魏軍的糧草調度——司馬昭果然將隴右作為主戰場。

    "傳令下去,"姜維的聲音冷靜如冰,"所有部隊收縮至青石峽,將繳獲的魏軍糧草分發給百姓,每戶三斗青稞。"他轉頭望向阿萊娜,"請西羌勇士們在峽谷兩側埋伏,用羊糞泥漿涂抹盾牌,準備迎接魏軍的火攻。"

    阿萊娜點頭離去,姜維則來到演武廳,取出從鄧艾處繳獲的破甲箭。他吩咐鐵匠司丞︰"照著這個形制,改良我們的弩箭,箭簇加倒刺,尾翼改三角狀,增加穿透力。"

    鐵匠司丞面露難色︰"大將軍,隕鐵不夠......"

    "用西羌的精鐵,"姜維打斷他,"告訴西羌兄弟,此戰若勝,蜀漢的鐵匠鋪將開在黑水寨,世代為他們打造兵器。"他忽然想起,丞相曾在《將苑》中寫︰"夫用兵之道,撫士卒如撫愛子。"此刻,他不僅要撫愛士卒,更要撫愛盟友。

    黃昏時分,姜維登上青石峽的了望台。夕陽將他的影子拉得老長,與岩壁上諸葛亮的題字重疊。那是二十年前,丞相第一次北伐時親手刻下的"漢"字,如今已被風雨侵蝕,卻依然深刻入石。

    "丞相,"姜維低聲自語,"伯約今日所做,可合您當年之志?"他摸了摸胸前的武侯玉佩,忽然听見身後傳來整齊的腳步聲——是西羌勇士們在演練新學的弩箭陣。

    夜風帶來遠處魏軍的號角聲,姜維握緊七星劍,劍鞘上的"漢"字在暮色中閃著微光。他知道,真正的硬仗還在後面,但只要漢羌同心,便沒有過不去的坎。正如丞相當年所說︰"事之不濟,則當卷甲而還,何憂空自苦邪?"

    第四折 反間破局

    洛陽皇宮的偏殿內,司馬昭盯著手中的密信,指節因用力過度而發白。信是鄧艾的副將送來的,稱姜維與西羌密謀,不日將偷襲長安。"好個姜維,"他冷笑一聲,"竟敢用詐降計騙我,又在祁山堡擺下火陣,如今還要斷我隴右糧道。"

    "主公,"謀士鐘會獻計,"不如將計就計,偽造姜維與東吳的密信,讓鄧將軍誤以為他通敵。"

    司馬昭眼中閃過贊許︰"正合我意。姜維擅長用計,卻忘了防人之心。"他提起狼毫,在絹帛上偽造姜維的筆跡,"就說他答應東吳,事成之後割讓荊州,這足以讓鄧艾對他起疑。"

    三日後,這封密信輾轉來到鄧艾手中。他望著信中"東吳大都督陸遜親啟"的抬頭,想起當年在合肥之戰中,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的壯舉。"姜維啊姜維,"他喃喃自語,"你竟連東吳都勾結上了。"

    與此同時,祁山堡內,姜維正在研究繳獲的魏軍密檔,忽然收到一封"東吳來信"。他展開信箋,掃過內容後哈哈大笑︰"司馬昭啊司馬昭,你這反間計,還是太嫩了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阿萊娜疑惑地看著信︰"大將軍,這信......"

    "偽造的。"姜維指著落款處的印泥,"東吳用的是朱紅印泥,而這上面混著隴右黃土,分明是魏軍監造。"他忽然轉頭對張虎說,"你帶十名弟兄,假裝投奔魏軍,將這封信的"泄露"經過告訴鄧艾。"

    三日後,鄧艾的中軍帳內,剛歸降的張虎正"驚恐"地訴說︰"將軍,不好了!我家將軍與東吳密約,準備東西夾擊,斷您後路!"他呈上從姜維處"偷來"的密信,正是司馬昭偽造的那封。

    鄧艾接過信,眼中閃過復雜的神色。他早已從糧營被襲一事中察覺不對勁,此刻看著信中熟悉的偽造筆跡,忽然明白這是司馬昭的借刀殺人之計。"來人,"他對張虎說,"送這位壯士去後營休息,切勿怠慢。"

    當晚,鄧艾獨自坐在帳內,望著燭火出神。他想起當年與姜維在陰平的交鋒,那個年輕人的冷靜與智謀,讓他想起了諸葛亮。"或許,"他自言自語,"司馬昭怕的不是姜維,而是漢羌同心的火種。"

    祁山堡內,姜維正在部署新的戰術。他將魏軍的密信復印件分發給各營將領,笑道︰"司馬昭想讓鄧艾與我內斗,我們偏要讓他看看,漢家兒郎與西羌勇士的默契。"

    三日後,魏軍果然兵分兩路,鄧艾率三萬大軍正面攻打青石峽,另一路兩萬騎兵繞道牛頭山,企圖切斷蜀軍後路。姜維早已在牛頭山設下伏兵,西羌勇士們用羊糞泥漿擋住火油攻擊,弩箭專射魏軍騎兵的咽喉。

    "鄧將軍,"姜維在城頭遙指牛頭山方向,"你看那火光,可是貴軍的騎兵營地?"

    鄧艾抬頭望去,只見牛頭山方向濃煙滾滾,正是他的後路被襲。他忽然勒住戰馬,對副將說︰"鳴金收兵,我們中計了。"

    撤退途中,鄧艾看著身邊僅剩的兩萬弟兄,忽然對姜維生出一絲敬佩。這個天水少年,竟能將西羌部落與蜀軍擰成一股繩,用丞相留下的遺產,在隴右大地編織出一張密不透風的大網。

    回到祁山堡,姜維看著繳獲的魏軍旗幟,忽然想起在黑水寨看見的一幕︰老寨主的孫子在軍旗上繡下西羌的狼頭,與"漢"字軍旗交相輝映。他忽然明白,所謂反間計,在真正的同心面前,不過是跳梁小丑的把戲。

    "大將軍,"阿萊娜捧著新制的倒刺弩箭走來,"鐵匠司說,這批箭能穿透魏軍的新鎧甲。"

    姜維接過弩箭,指尖撫過箭簇的倒刺。這是結合了西羌冶鐵術與蜀漢機關術的杰作,正如他與西羌的聯盟,是漢羌智慧的結晶。他忽然望向東方,那里是長安的方向,也是漢室舊都的方向。

    第五折 破局東進

    景元七年春,隴右的積雪開始融化,露出下面的青草。祁山堡外的空地上,三萬蜀軍與西羌騎兵整齊列隊,旌旗招展。姜維身著諸葛亮遺留的鶴氅,站在點將台上,手中捧著劉禪的血詔。

    "弟兄們!"他的聲音如滾雷般傳開,"二十年前,丞相在出師表中說︰"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如今,丞相的遺志未竟,蜀漢的火種仍在!"

    台下響起山呼海嘯般的"興復漢室",聲浪驚起空中飛鳥。姜維望著台下的將士,看見西羌勇士們與蜀軍士兵互相擦拭兵器,羌族少女們為傷兵包扎傷口,心中涌起一股熱流。

    "今日,我們東進中原!"姜維展開輿圖,"第一戰,取南安郡!那里是魏軍糧草轉運的樞紐,拿下它,就能打開通往長安的大門。"他轉頭望向阿萊娜,"西羌騎兵為先鋒,專破魏軍騎兵陣;蜀軍步兵隨後,用改良的連弩封鎖城門。"

    三日後,南安郡城下列陣。魏軍守將望著漫山遍野的"漢"字與狼頭旗幟,面色慘白。他剛要下令射箭,卻見西羌騎兵突然散開,露出後面的蜀軍弩兵。

    "放!"姜維一聲令下,千余支倒刺弩箭破空而來,比魏軍的破甲箭更快更狠。城頭的魏軍盾牌紛紛破裂,死傷慘重。阿萊娜趁機率領騎兵沖鋒,彎刀在陽光下劃出無數道銀光。

    戰斗持續了兩個時辰,南安郡城破。姜維入城時,百姓們早已在街頭等候,捧著清水和面食。一位老者跪在地上,泣不成聲︰"大將軍,我們等漢軍等了三十年......"

    姜維扶起老者,看見他袖口繡著的"漢"字,與西羌勇士的狼頭刺繡相得益彰。他忽然想起,丞相在《誡子書》中寫︰"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此刻的東進,正是對這句話的最好詮釋——只有蕩平奸凶,才能讓百姓過上寧靜的生活。

    拿下南安郡後,姜維馬不停蹄,兵分兩路︰一路由句扶率領,佯攻長安;另一路由他親自指揮,突襲陳倉道。司馬昭果然中計,將主力調往長安,陳倉道的防守頓時空虛。

    陳倉道的戰斗異常順利,蜀軍幾乎兵不血刃就拿下了關卡。姜維站在陳倉城頭,望著遠處的秦嶺山脈,忽然看見一隊商隊駛來,車上插著"漢"字小旗。商隊首領看見他,慌忙跪地︰"大將軍,我們是從蜀地來的,給您送糧草來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姜維心中一暖。蜀地百姓從未忘記漢室,即使成都已降,他們仍冒死送來糧草。他忽然明白,所謂興復漢室,不是奪回幾座城池,而是讓天下百姓都能在漢家的旗幟下,安心耕種、生活。

    景元七年夏,姜維的大軍已收復隴右五郡,兵臨長安城下。司馬昭被迫從東線調回十萬大軍,卻在渭河沿岸中了蜀軍的火攻計,死傷慘重。當姜維站在渭水河畔,望著對岸的魏軍大營,忽然看見一艘小船駛來,船上載著一位白發老者。

    "大將軍,"老者呈上木匣,"這是洛陽百姓冒死送來的,里面是司馬昭的罪行錄。"

    姜維打開木匣,里面是一卷長長的絹帛,詳細記載了司馬昭弒君、篡位、苛捐雜稅等罪行。他忽然想起,丞相在《便宜十六策》中說︰"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司馬昭的暴政,正是他失道寡助的根本原因。

    秋風起時,姜維的大軍已逼近洛陽。他站在虎牢關前,望著關內的魏軍旗幟,心中感慨萬千。從祁山堡的困守,到如今的破局東進,這一路走了三年,卻仿佛走了一輩子。

    "大將軍,"阿萊娜騎著犛牛趕來,"老寨主來信,說黑水寨的牧場重建好了,還引種了蜀漢的麥種。"

    姜維點頭,望向東方的天空。那里飄著幾朵白雲,宛如當年丞相在五丈原看見的星斗。他忽然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不是為了一己之私,而是為了踐行丞相的遺志,為了讓漢家的文明傳承下去。

    "傳令下去,"他的聲音堅定如鐵,"明日破關,直取洛陽!"七星劍在陽光下劃出一道銀光,仿佛在回應天際的雷鳴。這一聲令下,開啟了蜀漢復興的新篇章,也讓司馬昭的暴政,在漢家兒郎的鐵蹄下,漸漸崩塌。

    喜歡逆天北伐︰姜維鐵蹄踏破魏都夢請大家收藏︰()逆天北伐︰姜維鐵蹄踏破魏都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逆天北伐︰姜維鐵蹄踏破魏都夢》,方便以後閱讀逆天北伐︰姜維鐵蹄踏破魏都夢第129章 隴右驚雷震魏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逆天北伐︰姜維鐵蹄踏破魏都夢第129章 隴右驚雷震魏營並對逆天北伐︰姜維鐵蹄踏破魏都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