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

第583章 新年煥新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晴空蒼鷹 本章︰第583章 新年煥新

    “娥皇,蕊兒。屋里情況如何了?

    周娥皇聲答道︰“夫君回來的正是時候。瑩妹妹胎位很正,只是頭胎難免辛苦些,穩婆和醫官都在里面,說是快了。”

    她的聲音柔和,有效地安撫了李從嘉緊繃的情緒。

    徐蕊兒也補充道︰“主上放心,瑩姐姐身體底子好,定能平安順遂。”

    正說話間,只听房內傳出一聲格外嘹亮、中氣十足的嬰兒啼哭聲!

    “哇!哇!”

    這哭聲極具穿透力,瞬間打破了院內的緊張和寂靜。

    緊接著,房門打開,一位經驗老道的穩婆笑容滿面地快步走出,對著李從嘉及二位夫人深深一福。

    “恭喜殿下!賀喜殿下!夫人妃誕下一位女娃!母女平安!”

    “好!好!好!”

    李從嘉聞言,心中一塊大石終于落地,連日奔波的疲憊仿佛一掃而空,臉上露出了由衷的、燦爛的笑容。

    烽火連天的征途之後,新生命的降臨,總是象征著希望與延續。

    周娥皇和徐蕊兒也相視一笑,真心地為黃瑩和孩子感到高興。

    院內等候的眾人紛紛上前道賀,一派喜慶氣氛。

    李從嘉大步走向產房,心中充滿了溫暖與感慨。

    家國天下,征伐大業與人間煙火,在這一刻緊密地交融在一起。

    這個在年關風雪中誕生的孩子,似乎也為他心中那份強國安民的藍圖,注入了新的動力。

    這一夜,嬌妻美妾,沐浴更衣,春宵而眠的悠閑日子。

    臘月三十至正月十五,潭州城都沉浸在新春的喜慶與祥和之中。

    李從嘉踐行了他的承諾,將這半月時光大多留給了家人。

    國主府內,暖閣生香,笑語不斷。

    他與傾國傾城的正妃周娥皇賞雪品茗,琴瑟和鳴;同眉梢帶痣、魅惑天成的側室徐蕊兒圍爐夜話,听她講述民間趣聞。小丫頭秋水,亭亭玉立,眼眸流轉,也服侍主上。

    更常常抱著新生不久、玉雪可愛的小女兒,逗弄著咿呀學語的長子安南。

    年夜飯團圓溫馨,元宵燈會璀璨絢麗,這段難得的天倫之樂,洗去了他一身征塵,也讓他緊繃的心神得到了充分的舒緩。

    然而,元宵的花燈甫一落下,潭州城的政治脈搏便驟然加快。

    節日的松弛氛圍迅速被一種新的忙碌所取代,大批原南唐的文官士子,結束了年節休沐,陸續抵達潭州,前來報到任官。

    這些官員,大多是在金陵平定後,經過初步甄別,認可李從嘉的正統地位與能力,願意為新政權效力的才俊。

    他們的到來,極大地緩解了李從嘉集團原本文官儲備不足的窘境。

    這一日,潭州臨時改建的、略顯簡樸卻氣象肅穆的宮殿內,迎來了新年後的第一次重要朝會。

    殿內濟濟一堂,服飾略有差異的官員們分立兩側。

    一側是以趙普為首,包括張泌、潘佑、董等早期從龍之臣的潭州舊部,他們神色沉穩,目光中帶著創業者的銳氣與審視。

    另一側,則是以常夢錫、韓熙載、徐鉉、徐鍇等人為代表的南唐新附文臣,他們氣度雍容,眉宇間雖帶著對新環境的審慎,更不乏一展抱負的期待。

    李從嘉端坐王位,目光掃過堂下這人才薈萃的景象,心中油然生出一股滿足與振奮。

    這才是經國濟世該有的班底。

    “眾卿新春安康。”

    李從嘉的聲音平和而有力,開啟了議題。

    “佳節已過,萬象更新。我大唐新得江南沃土,版籍已達一百零五州。然疆域愈廣,則責任愈重。各地民情風俗迥異,治理之法不可一概而論。今日之議,首在‘安民’與‘整合’,眾卿可有良策?”

    新任部侍郎的韓熙載風度翩翩,率先出列奏對。

    “國主明鑒。江淮文教繁盛,荊楚民風彪悍,嶺南習俗迥異。臣以為,當效仿古之智者,‘修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

    “中央政令當把握大綱,統一法度賦役,至于具體施政,則應允地方官因地制宜,徐徐圖之,切忌急功近利,強求一律。可派遣德才兼備之重臣為觀風使,巡閱各州,察吏治,觀民情,定其施政緩急。”

    清正剛直的常夢錫立即附議︰“韓侍郎所言,乃老成謀國之見。當下首要之務,在于‘安’字。新附之地,百姓最懼苛政盤剝。”

    “請國主明詔天下,重申輕徭薄賦、與民休息之國策。對舊朝之苛捐雜稅,著令戶部詳加核查,一概蠲免!如此,則民心可安,歸附可固。”

    李從嘉深以為然,對趙普道︰“趙相,此事由你牽頭,會同戶部、吏部,即刻擬定詳細章程,頒行各州。觀風使之選,亦需盡快議定。”

    “臣遵旨。”

    趙普躬身領命,眼中閃爍著高效執行的光芒。

    話題隨即轉入李從嘉深思已久的“富國強兵之實學”。

    博聞強識的徐鉉出列道︰“國主日前所提推廣棉植、興辦工巧院等事,臣深以為然。然農事關乎天時地利,棉花種植尤需選種、擇地、摸索農時。”

    “臣舉薦熟知農事之官員,先行于官田試種,成功之後再向民間推廣,則事半功倍。工巧院之設,非僅招募匠人,更應系統整理散佚之工藝典籍,如《考工記》、乃至前朝《水部式》等,方能承前啟後。”

    “徐卿所言甚善!”

    李從嘉贊賞道。

    “便依此議。工部即日遴選精通農事之官,劃撥官田,專司棉植試種。另,設立‘典籍整理司’,歸屬工巧院,專事搜集、勘校、刊印各類工藝農政典籍。”

    他頓了頓,目光變得更為銳利、

    “此外,軍中火藥,其威可破堅,其聲可奪魄。然此物听說才有些眉目。”

    “著令工巧院下設‘格物院’,專司研究火藥提純、穩定配方及民用之法。一應錢糧用度,優先撥付!此事,由潘佑督辦。”

    “格物院”與“火藥使用”的提出,讓殿中部分保守臣子微微愕然,但見李從嘉態度堅決,且意在民生,無人公開反對。

    一股重視實學、探索匠技的新風氣,開始在這新生的政權中樞悄然萌發。

    關于科舉改革,殿內議論稍顯活躍。

    不少來自南唐、以詩賦經義晉身的官員面露遲疑。而潘佑、張泌等少壯派則力主變通。

    最終,李從嘉定下調子。

    “取士之道,德行為本,經義為基,此乃國之柱石,不可動搖。然,治國需才,非止于詩文。今歲秋闈,于進士科之外。”

    “另設‘明算’、‘明法’兩科!”

    “試其專才,中者依才授官。各州官學及潭州學堂,當增設算學、律學等實用科目,以備遴選。此事,由韓熙載、徐鉉負責籌劃。”

    此策雖為漸進,卻無疑為科舉取士打開了一扇通向實務的新窗口。

    李從嘉不能立即與千年來的儒學文化對立,和天下士子直接站在對立面,要潛移默化的影響眾人心里。

    朝會接連持續數日,李從嘉與群臣就各項新政細則進行了深入探討。

    殿外陽光正好,映照著潭州城忙碌的街市。

    李從嘉知道,元宵的歡慶已然落幕,一個充滿挑戰與希望的新年治理篇章,正隨著這批南唐才俊的加入,正式拉開了帷幕。

    整合百州,開創一番新氣象,他麾下這支日益壯大的文臣隊伍,正摩拳擦掌,準備大展身手。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方便以後閱讀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第583章 新年煥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第583章 新年煥新並對一王二後,稱霸天下,從皇子做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