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金手指,在三國當天命之女

第321章 老將黃忠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辛西婭158 本章︰第321章 老將黃忠

    遠處,孫策冷眼望著支流中熊熊燃燒的敵船,火光映照在他剛毅的面容上,更添幾分肅殺之氣。

    “蔡瑁已死,傳令全軍——攻入江陵,活捉劉琮!”

    江風獵獵,戰旗飛揚,江東水軍士氣大振,朝著江陵城進發。

    江陵城破,蔡夫人與劉琮被俘,荊州中樞徹底易主。王鏡坐鎮江陵,開始全面部署荊州收尾之戰。

    陸軍分三路,北路從當陽南下,肅清殘余抵抗,東路攻佔華容道,扼守長江水道,西路控制油江口。

    王鏡將一路重任交給陸遜與朱然,既是鍛煉新人,也是為未來培養獨當一面的將領。

    朱然率軍作戰時,身先士卒,親執盾牌攀爬城牆,箭矢如雨,他卻毫無懼色,率先登城,一刀劈開守軍防線,後續將士蜂擁而上,迅速攻破城門。

    此後每戰,朱然必沖鋒在前,屢立先登之功,軍中皆贊︰“朱將軍勇冠三軍!”

    陸遜或命人深夜在城外密林遍插旗幟,擂鼓吶喊,守軍以為大軍壓境,不戰自潰。

    或釋放數百荊州降兵入城,讓他們散布“王鏡仁厚,降者免死”的消息,城內守軍士氣崩潰,太守開城請降。

    或趁夜命士卒潛至敵營四周,點燃浸油柴草。火借風勢,頃刻吞噬連營,敵軍驚慌潰散,不攻自破。

    孫策率領一路,直插江夏郡腹地。

    黃祖,劉表麾下最倚重的將領之一,時任江夏太守,此刻正站在城樓之上,望著遠處塵煙滾滾的敵軍。他太清楚這支軍隊的來意,也太清楚自己與孫家之間那筆舊賬。

    初平年間,袁術派遣孫堅征討劉表,黃祖奉命在襄樊迎戰。

    彼時的孫堅已是威震江東的猛虎,黃祖哪里是對手,首戰便潰不成軍,倉皇逃回襄陽。

    孫堅乘勝追擊,渡過漢水將襄陽城團團圍住,劉表急令黃祖再次出城調集援兵。兩軍在城外再度交鋒,黃祖依舊不敵,帶著殘部逃往峴山。

    誰也沒想到,孫堅在追擊途中,竟被黃祖藏在樹林中的部將冷箭射中,當場墜入漢江。

    那一箭不僅讓一代猛將重傷,從此徹底告別沙場,更將孫家的天捅了個窟窿。年僅十七歲的孫策,一夜之間成了家族的頂梁柱。

    黃祖因那一戰名聲大噪,卻也與孫家結下了不死不休的仇怨。

    這些年,孫策征戰沙場,報仇的念頭從未在他心中熄滅。如今,他親率大軍兵臨江夏,便是要親手了卻這段恩怨。

    城牆上的鼓聲震天,黃祖披甲執矛,指揮士兵死守。

    可孫策麾下的將士前僕後繼,踩著雲梯往上沖,刀光劍影間,喊殺聲幾乎要掀翻城牆。

    黃祖看著身邊的士兵一個個倒下,終于明白大勢已去。他試圖突圍,卻被孫策攔住了去路。

    “黃祖!”孫策手中的長槍直指對方,冷聲道,“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黃祖看著眼前這個眉眼間依稀有孫堅影子的年輕人,臉上露出一絲慘笑。他舉起刀,卻被孫策的長槍刺穿了胸膛。

    隨著黃祖的倒下,江夏城徹底淪陷。孫策站在城樓上,望著漢江的方向,終于長長舒了一口氣。父親的仇報了,這段糾纏多年的恩怨,終于在他手中畫上了句號。

    荊州北部平定,接下來,便是徹底平定荊南四郡︰長沙、桂陽、零陵、武陵。

    ……

    長沙郡的城門緊閉,城頭之上,一員老將身披鎧甲,手持大刀,正是鎮守此地的黃忠。他雖已年近六旬,須發半白,卻身姿挺拔如松,氣勢不減當年。

    舊主劉表已逝,荊州局勢動蕩,但黃忠始終記得劉表當年的知遇之恩,如今江陵陷落,他守著這長沙城,便是要盡最後一份守城的職責,斷沒有不戰而降的道理。

    城外,陸遜與朱然率領的江東大軍已列陣完畢,旌旗連綿,甲冑映日,兵力足足是城中守軍的數倍。

    朱然率先挑戰,拍馬出陣,高聲道︰“老將軍!何必負隅頑抗?荊州已定,何不歸降?”

    黃忠冷哼一聲︰“老夫受劉荊州知遇之恩,今日雖主亡,但長沙未破,豈能輕易投降!”

    說罷,他縱馬出城,單刀直入敵陣,竟如猛虎下山,刀光閃爍間,數名江東將士應聲落馬!

    朱然見狀,不由贊嘆︰“好一個寶刀未老!”

    陸遜見黃忠勇猛,不願徒增傷亡,當即下令鳴金收兵,親自策馬上前,拱手一禮︰“黃老將軍,請听我一言。”

    黃忠橫刀立馬,冷聲道︰“小娃娃,有何話說?”陸遜不惱,反而肅然道︰“如今荊州大局已定,劉表已逝,蔡瑁伏誅,劉琮被俘,長沙孤城一座,如何能擋我大軍?”

    他頓了頓,指向城上守軍︰“老將軍,您身邊的這些將士,皆是年輕兒郎,他們是誰的兒子?誰的夫婿?誰的父親?若因一戰而喪命,您于心何忍?”

    陸遜繼續道︰“我家主公王鏡,仁德寬厚,若老將軍願降,必以禮相待。何必為已逝之主,徒增殺戮?”

    黃忠聞言,目光掃過城頭,那些年輕的面孔上,有緊張,有恐懼,亦有堅毅。他又看向城下,朱然勒馬立于陣前,雖一身銳氣,年紀卻與自己的兒子黃敘相差無幾,臉上還帶著幾分少年人的英氣與稚嫩;就連那出言勸降的陸遜,眉眼間也透著青澀。

    一瞬間,黃忠心中像是被什麼東西狠狠撞了一下。他戎馬一生,見過太多生死離別,可此刻看著這些鮮活的生命,想到他們背後的家庭,那份堅守的決心竟開始動搖。

    為了自己的忠名,要用這麼多年輕的性命來換,真的值得嗎?

    他手中的大刀似乎變得無比沉重,再也舉不起來。

    黃忠沉默良久,終于長嘆一聲︰“罷了……罷了……”

    他緩緩放下大刀,抬頭望向陸遜和朱然,苦笑道︰“你們這些年輕人,倒是比老夫看得通透。”

    朱然抱拳︰“老將軍高義!”

    陸遜微笑︰“黃公明智,我家主公必不負所托。”

    黃忠轉身,對城上守軍高聲道︰“開城門……降了!”

    城門緩緩開啟,江東軍列隊入城,未動一刀一兵,長沙百姓安然無恙。

    黃忠雖降,卻仍受陸遜、朱然敬重,軍中上下皆稱他一聲“黃老將軍”。

    ……

    黃忠歸降後,雖受禮遇,只是這位老將心中,始終牽掛著一件事——他那自幼體弱的兒子黃敘。

    亂世之中,戰火連綿,藥材難尋,醫者稀缺,黃敘的病一直是黃忠心頭最大的憂慮。

    如今長沙安定,他便向陸遜稟明心意,希望能請名醫張機為兒子診治。

    陸遜當即應允︰“老將軍放心,主公早有令,凡荊州名士、醫者,皆當禮遇。張先生如今仍在城中行醫,您盡管帶令郎前去。”

    張機,字仲景,堪稱荊楚一帶的神醫,名聲與華佗不相伯仲。此人不僅醫術精湛,更有過人的聰慧與仁心。

    先前戰火逼近長沙時,他深知亂世中醫者的難處,既不願被亂兵裹挾,更不忍見百姓遭難,便想出一計︰假裝家中出喪,帶著藥箱和一眾弟子,混在送葬隊伍中悄悄避入鄉下。

    在鄉下的日子里,他非但沒有只顧自身安危,反而利用隨身攜帶的藥材,救治了不少流離失所的百姓,暗中庇護了許多人。

    直到長沙城破,听聞江東軍入城後紀律嚴明,秋毫無犯,城中漸趨安定,張仲景才帶著弟子們陸續遷回城中,在原址重新開起了醫館。每日里,醫館前都排著長長的隊伍,他忙得腳不沾地,卻從未有過半分怨言。

    張仲景雖醫術超群,卻素來有些清高,對達官顯貴多有疏離,甚至有些挑剔,總覺得許多王侯之輩只知爭權奪利,不顧百姓死活。但他對一人卻贊不絕口——那便是王鏡。

    先前王鏡听聞張仲景的名聲,便特意寫了一封書信派人送來。

    信中沒有絲毫居高臨下的命令,反而以同道之禮相稱,言辭間滿是對他醫術的敬佩和對百姓疾苦的關切,還特意囑咐手下為醫館送來大批藥材、珍貴醫書,甚至調配了人手協助診治。

    這份尊重與仁心,讓見慣了官場虛偽的張仲景深受觸動。

    他常對弟子感嘆︰“破城不屠,安民為先;重醫興學,體恤百姓……這樣的主公,實在難得,許多諸侯都不及她啊。”

    也正因如此,他心中對這位素未謀面的靖王殿下充滿了好奇,一心想親眼見見這位與眾不同的女子。

    這日,黃忠帶著隨從來到張仲景的醫館。

    剛到門口,便見館內人來人往,張仲景正坐在案前,仔細為一位老者診脈,神情專注,一絲不苟。黃忠沒有貿然打擾,只是靜靜等候在一旁。

    直到送走了老者,張仲景才注意到他,起身拱手道︰“黃將軍大駕光臨,不知有何吩咐?”

    黃忠連忙還禮,臉上露出懇切之色︰“張大夫,我今日前來,是想求您一件事。犬子黃敘自幼便體弱多病,久治不愈,如今病情更是時好時壞,反復不定。您醫術通神,懇請您能移步到舍下,為他診治一番。”說罷,他便要躬身下拜。

    張仲景連忙扶住他,溫聲道︰“將軍不必多禮,醫者仁心,救治病患本就是分內之事。既然是令郎患病,我隨你去便是。”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手握金手指,在三國當天命之女》,方便以後閱讀手握金手指,在三國當天命之女第321章 老將黃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手握金手指,在三國當天命之女第321章 老將黃忠並對手握金手指,在三國當天命之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