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

第364章 長安盛典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軒轅靖翔 本章︰第364章 長安盛典

    巴格達的秩序逐漸恢復,大唐的統治如同初春的陽光,開始融化這片土地上的冰封。盡管暗流仍未完全平息,但表面上的瘡痍正在被快速修補,市場重現生機,底格里斯河上的舟楫再度繁忙。而更引人注目的是,通往這座新征服之都的道路上,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熱鬧——來自四面八方的使者團,懷著各種心思,匯聚于此。

    皇長子李琮的抵達,為巴格達的治理帶來了新的氣象。他年輕,卻沉穩持重,並無驕矜之氣。他牢記父皇的教誨和上官婉兒的叮囑,並不急于指手畫腳,而是每日跟隨在郭昕和大唐首席文官身邊,細心觀察,虛心請教,從如何審理民間訴訟,到如何調配軍糧物資,事無巨細,皆用心學習。

    他的謙遜和好學贏得了郭昕等老將的贊賞。郭昕甚至在給李琰的密奏中寫道“皇長子聰慧仁厚,勤勉好學,假以時日,必為一代明君。” 李琮也並非只待在深宮,他時常在護衛的保護下,微服出入市井,體察民情,傾听各階層的聲音,親眼目睹戰爭帶來的創傷和大唐治理下逐漸顯現的希望。

    莎赫爾娜茲公主的到來,則起到了另一種微妙的作用。她以波斯公主和大唐皇帝寵妃的雙重身份,積極參與安撫工作,尤其注重聯絡波斯裔的貴族和祆教祭司。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象征——大唐並非簡單的征服者,而是波斯古老文明的恢復者和保護者。她與李琮一主一輔,一個代表大唐的未來,一個連接波斯的過去,配合頗為默契,有效緩和了征服初期的民族隔閡。

    埃及總督艾哈邁德•圖倫的使者,受到了郭昕和李琮的高規格接見。談判在巴格達原哈里發皇宮的一間偏殿內秘密進行。

    大唐方面提出的條件清晰而強硬埃及必須承認大唐的宗主權,艾哈邁德•圖倫接受大唐“埃及都督”的冊封,使用大唐歷法和年號;開放亞歷山大港、杜姆亞特等所有重要港口,給予大唐最惠國待遇;允許大唐在亞歷山大港設立常駐機構並駐扎一支象征性的衛隊;每年繳納巨額貢賦,包括糧食、金幣和埃及特產。

    使者面對這些條件,臉色變幻不定。他試圖爭取更多自主權,比如保留圖倫自行任命官員和征收賦稅的權力,以及減少貢賦額度。

    主持談判的大唐首席文官態度溫和卻寸步不讓“使者閣下,陛下天恩,允諾埃及自治,已是莫大恩典。然主權之事,不容商議。大唐龍旗所至,皆為王土。圖倫都督若誠心歸附,陛下必不吝厚賞,保其家族世代富貴。若三心二意……”文官沒有再說下去,只是端起茶杯,輕輕吹了吹氣。

    殿外,恰好傳來唐軍操練時震天的喊殺聲和馬蹄聲,仿佛一種無聲的威懾。

    使者冷汗涔涔,最終表示需要將條件帶回埃及,由總督本人定奪。但他心里清楚,面對大唐滅阿拉伯、兵臨地中海的威勢,以及虎視眈眈的拜佔庭,圖倫總督的選擇余地其實很小。大概率,會接受這份城下之盟。

    君士坦丁堡,卡特琳娜與拜佔庭的談判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巴西爾一世皇帝在對大唐強大實力的恐懼和對未來利益的渴望中,最終咬牙同意了一筆巨額軍售以高出市場價三倍的價格,購買一千具大唐制式擘張弩和五萬支配套弩箭,以及二十架改進型中型投石機的圖紙和關鍵部件。

    這筆交易對拜佔庭來說肉痛無比,但卻能極大增強其陸軍,尤其是應對保加利亞人威脅的能力。而對大唐來說,不僅是賺取了巨額利潤,更深層次的意義在于,開始將拜佔庭的軍事裝備體系與大唐進行捆綁,並展示了某種程度的“技術信任”,這為未來更深層次的合作或控制埋下了伏筆。

    卡特琳娜圓滿完成任務,志得意滿。然而,醫院騎士團的威脅並非空穴來風。幾艘隸屬于騎士團的快船,竟然真的膽大包天地襲擊了一艘為唐軍分艦隊運送補給的運輸船。

    消息傳來,卡特琳娜勃然大怒,這正是她等待的借口!她立刻親自率領三艘速度最快的海鶻艦,憑借 的航海技術和艦船性能,在克里特島以西海域追上了那支得意忘形的騎士團小艦隊。

    沒有警告,沒有勸降。卡特琳娜直接下令動用床弩和僅有的幾枚“震天雷”。

    戰斗毫無懸念。一聲巨響之後,一艘騎士團快船被炸得粉碎,另一艘被密集的弩箭射成了篩子,迅速沉沒。僅剩的一艘試圖投降,但殺紅了眼的卡特琳娜下令不接受投降,最終將其撞沉。

    她將俘虜的少數幾名騎士和繳獲的騎士團旗幟,派人“送還”給了醫院騎士團在馬耳他的總部,並附上一封只有一句話的信“此乃代價。下次,將是馬耳他。”

    冷酷而高效的報復,極大地震懾了醫院騎士團,也讓地中海上所有勢力再次清晰認識到——大唐的威嚴,不容挑釁。卡特琳娜的“紅衣海妖”凶名,至此響徹地中海。

    長安城張燈結彩,洋溢著節日般的喜慶氣氛。來自西亞、中亞、乃至更遙遠國度的使團絡繹不絕,他們穿著奇裝異服,帶著琳瑯滿目的貢品,雲集四方館,等待著大唐皇帝的召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李琰決定舉行一場盛大的“萬國來朝”儀式,既為彰顯國威,慶祝西征大勝,也為正式接見各方使者,確立新的朝貢體系。

    儀式在大明宮含元殿前的巨大廣場上舉行。旌旗儀仗,森嚴排列;文武百官,冠蓋雲集;禁軍將士,甲冑鮮明。李琰身著十二章紋袞服,頭戴旒冕,高踞于御座之上,接受萬邦使節的朝拜。

    來自波斯的使者獻上精美的地毯和寶石;來自印度的使者獻上象牙和香料;來自突厥各部的首領獻上良駒和皮革;來自吐蕃的使者態度復雜地獻上雪蓮和金器;甚至還有來自更西方、膚色各異的使者,獻上他們家鄉的奇珍異寶……

    各國使者依序上前,用各種語言表達著對大唐皇帝陛下的敬意和臣服。場面宏大,氣勢恢宏,極大地滿足了帝國臣民的虛榮心,也向世界宣告了一個以長安為中心的新秩序的誕生。

    後宮之中,阿史那雲看著這場面,與有榮焉,覺得自己獻馬也有功勞。上官婉兒則忙于協助李琰安排典禮細節,接待各國使節的女眷,展現著大唐皇妃的優雅與智慧。

    而遠在巴格達的莎赫爾娜茲,雖然未能親臨,但李琰特意讓波斯使者在朝會上高聲宣讀了她的賀表,並給予了極厚的賞賜,無形中再次抬高了她的地位,也讓阿史那雲私下里又嘟囔了好幾天。

    盛大的典禮持續了數日。李琰在宴會之余,也會單獨召見一些重要使節,如埃及使者已帶著大唐的條件返回、拜佔庭使者來催促軍械交付並試探進一步合作、以及來自北非、東歐等地的使者。

    他展現出一種包容並蓄的胸懷,對遠道而來的使者予以禮遇,對其進貢的方物表示贊賞,並回賜以更豐厚的絲綢、瓷器和茶葉。但他話語間的威嚴和不容置疑,又時刻提醒著所有人,大唐是這片天下無可爭議的共主。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李琰在宴會上舉杯,聲音平和卻傳遍全場,“朕願與天下萬邦,共享太平,互通有無。然,若有誰膽敢挑戰大唐之威嚴,破壞四海之安寧,”他目光掃過全場,微微停頓,“巴格達之昨日,便是其之明日。”

    恩威並施,胡蘿卜加大棒,被他運用得淋灕盡致。

    典禮結束後,李琰站在含元殿的高台上,俯瞰著漸漸散去的人群和恢弘的長安城。他的心中,並無志得意滿的松懈,而是充滿了對未來的規劃。

    西亞初步平定,地中海布局已開,接下來,是繼續向西,劍指君士坦丁堡和羅馬?還是南下經營印度洋?或是北上徹底解決草原問題?亦或是……將目光投向那傳說中更遙遠的新大陸?

    萬國來朝,只是,而非終點。天可汗的征途,依舊是星辰大海。

    喜歡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方便以後閱讀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第364章 長安盛典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第364章 長安盛典並對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