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

第142章 潼關驚變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軒轅靖翔 本章︰第142章 潼關驚變

    長安的冬夜像口倒扣的黑鐵鍋,子時三刻的梆子聲里裹著細雪。大明宮玄武門的銅釘上結著薄冰,韋妃的金瓖玉步搖磕在門上,碎成兩半。她懷里的襁褓在風雪中輕輕晃動,金線繡的"長命百歲"字樣被泥漿糊得模糊,羅裙下擺還沾著玄武門守軍的血——她是殺開一條血路闖進來的。

    "李琰!你給我出來!"她的嗓子已喊得沙啞,發髻松散地垂在肩頭,露出耳後那枚與永王李同款的綠松石耳墜,"永王才是你親骨肉!你當年在馬嵬坡...換了孩子!"

    上官婉兒握著宮燈的手猛地一抖,燭火在風雪中明滅不定。她看清襁褓邊緣露出的錦緞——正是去年端午她陪韋妃縫制的"五毒肚兜",可此刻嬰兒領口露出的皮膚...竟泛著不正常的青紫色。

    "娘娘慎言!"她疾走兩步,宮燈照出嬰孩胸口那片梅花狀胎記,"這印記是..."

    "是毒瘡!"韋妃突然奪過 侍衛的橫刀,刀刃抵住嬰兒咽喉,寒光映得她眼底血絲分明,"當年你幫梅妃換嬰,以為沒人知道?今日不立永王為太子,我就讓這孽種血濺宮門!"

    城樓陰影里傳來機括輕響。蕭綰綰的紅綾如靈蛇出洞,纏住韋妃手腕的瞬間,阿史那雲的狼牙鏈已卷住她腳踝。韋妃踉蹌倒地,襁褓滾出三尺外,露出里面塞滿的西域毒蠍——每只蠍子尾刺都涂著孔雀膽,正是吐蕃贊普貢禮中的劇毒之物。

    "好狠的計。"蕭綰綰用軟劍挑開布偶,劍鋒在雪地上劃出火星,"拿死嬰做餌,想引陛下出殿。說,誰教你的?"

    韋妃忽然發出尖利的笑聲,伸手扯掉臉上的人皮面具——底下竟是張滿是刀疤的男人臉,左眼角刺著範陽軍的狼頭圖騰。阿史那雲的狼牙鏈瞬間絞住他咽喉,卻听他從齒縫里擠出幾個字︰"五姓七望...永王登基..."話音未落,七竅已滲出黑血。

    與此同時,敦煌三危山的峭壁上,郭子儀的白馬"踏雪"踏著冰稜前行。段秀實咬開胡餅,餅面凍得硬如石板,磕得他後槽牙生疼。他望著遠處莫高窟的黑影,借著火折子的光,在沙地上畫出洞窟分布圖︰"吐蕃人把糧草屯在中窟,左右兩窟駐兵,中間通道狹窄,像不像個"品"字?"

    郭子儀蹲下身,用陌刀桿敲了敲沙地上的通風口標記︰"王老五,你帶鹽工從山頂通風口灌火油。張老三,你帶弟兄們埋伏在左翼,等火起時截斷他們退路。"老將軍忽然伸手摸了摸岩壁上的壁畫,指尖蹭過《張議潮統軍圖》的旗號——紅底黑狼,與斥候報的朔方叛軍旗號分毫不差。

    "大帥,這壁畫..."段秀實皺眉。

    "先不管這個。"郭子儀扯下腰間酒囊扔給段秀實,"等打完這仗,再查是誰在背後搗鬼。記住,咱們隴右軍的刀,只砍外敵!"

    丑時初刻,王老五的火油袋準時刺破。黃褐色的油汁順著岩縫滲入洞窟,在糧草堆上積成油窪。張老三的火折子亮起時,忽然瞥見壁畫上的"張議潮"眼神似乎在動——仔細一看,竟是壁畫表層剝落,露出底下新繪的狼頭徽記。

    "點火!"郭子儀的令旗劈落。三百支火箭帶著尖嘯劃破夜空,墜入中窟的瞬間,整座山腹發出悶雷般的轟鳴。火油遇火騰起丈高烈焰,濃煙裹著火星順著《飛天》壁畫的飄帶竄向洞頂,將壁畫上的狼頭映得猙獰如活物。洞窟內傳來此起彼伏的慘叫,吐蕃士兵抱著燃燒的軀體沖出,卻被段秀實的陌刀隊砍成兩段。

    "看!"王老五指著逃向左翼的吐蕃潰兵,卻見張老三的伏兵突然射出弩箭,箭桿上綁著的不是普通箭矢,竟是裹著牛油的火把。火借風勢,瞬間在戈壁上燃起隔離帶,將吐蕃殘軍困在中央。郭子儀望著沖天火光,忽然想起上章收到的密報——五姓七望曾向吐蕃出售硝石。此刻烈焰中隱約飄來的刺鼻氣味,竟與當年安史之亂時的火攻藥味極為相似。

    揚州運河的腐臭味在黎明前達到頂峰。陳玄禮戴著浸過醋的面巾,蹲在碼頭上看王老五用竹桿挑開浮尸。死者右手虎口有老繭,指甲縫里嵌著朱砂——正是去年工部報失蹤的主事李修。

    "他負責督造洛陽宮室。"陳玄禮用刀尖撥開死者衣領,露出鎖骨下方的梅花烙痕,"這是五姓七望私兵的標記。"

    "報!"傳令兵跌跌撞撞跑來,麻衣上滲著暗紅血跡,"淮南道十五州爆發瘟疫!百姓口鼻潰爛而死,醫者說是...說是中了蠱毒!"

    張老三突然掀開另一具浮尸的裹尸布,只見死者腳踝處有兩排細密的牙印,傷口周圍皮膚呈紫黑色︰"是運河里的水耗子!這些老鼠啃過腐尸,又去咬百姓..."他話音未落,腳下的沉船突然發出"吱呀"巨響,船板裂縫里鑽出密密麻麻的老鼠,每只眼楮都泛著詭異的紅光。

    "撤!快撤!"陳玄禮揮刀砍斷拴船的鐵鏈,卻見沉船底艙滾出成箱的波斯銀幣,每枚銀幣邊緣都刻著"範陽盧氏"的族徽。鼠群如黑色潮水般涌來,一名金吾衛被撲倒在地,慘叫聲中,陳玄禮看見老鼠們背上都烙著極小的狼頭——正是範陽軍"毒童子"的標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突然想起上章在運河發現的毒蠍腐尸,冷汗順著脊背往下淌。五姓七望先是用腐尸養毒蠍,再讓毒鼠啃食尸體,借漕運將瘟疫散播到江南——這是要斷了長安的糧道!

    洛陽城頭,李琰的弓弦已經拉斷第三根。他望著城下被火鷂子燒得潰不成軍的叛軍,指腹摸到雕弓上梅妃刻的饕餮紋——此刻饕餮口縫里嵌著半片箭鏃,像極了她臨終時咬破的唇角。

    "陛下,用這個!"上官婉兒抱著《武經總要》沖上城樓,書頁在風中嘩啦作響,"宇文愷的霹靂車圖紙!需要三百斤熟鐵..."

    "來不及了!"蕭綰綰的紅綾卷著燃燒的火油罐躍上城垛,她扯開左襟,露出心口那道蜈蚣狀傷疤——傷疤末端的紅點此刻已腫成紫黑色,"當年宇文大人教我制雷火彈時說,若戰況緊急,可用人油調硝石..."她忽然劇烈咳嗽,鮮血濺在火油罐上,"反正我已是將死之人..."

    "住口!"李琰猛地按住她肩膀,觸到她後背凸起的骨骼——比上月在驪山時至少瘦了十斤。他轉頭沖城下大喊︰"傳旨!拆百姓房屋取鐵釘,鑄霹靂車箭矢!"

    就在此時,地面突然劇烈震動。洛陽東城牆轟然塌陷,煙塵中傳來戰馬嘶鳴——阿史那雲的回紇騎兵踏著碎磚殺來,狼牙鏈卷住叛軍主將崔乾佑的脖子時,她甩來個羊皮酒囊︰"李二郎!去年在河西說的葡萄釀,該還了吧?"

    酒囊砸在崔乾佑臉上,烈酒潑濺到他胸前火把上,瞬間爆燃。李琰趁機張弓搭箭,箭矢穿透火團,正中那人咽喉。硝煙中,他看見蕭綰綰望著自己的眼神突然變得柔和,像極了梅妃臨終前的模樣。

    驪山行宮的冰井深處,寒氣砭骨。李琰用佩劍劈開冰棺時,梅妃的尸身已呈現淡青色,卻依舊面容如生。上官婉兒舉著琉璃燈湊近,忽見梅妃舌下露出湊近鎏金銅管,管身上刻著"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字——正是失蹤二十年的傳國玉璽!

    "陛下,這是..."上官婉兒的銀簪剛要挑開銅管,地面突然震動。遠處傳來齒輪轉動的轟鳴,宇文愷設計的渾天儀緩緩啟動,青銅指針在刻度盤上劃過,最終指向東北方的"範陽"二字。

    "是地動儀的機關。"李琰想起梅妃曾說過,宇文愷在長安布下十二處"地龍",可借地殼震動傳遞消息,"範陽有大事發生..."

    "陛下!"陳玄禮渾身是血撞入冰井,盔甲縫里還沾著鼠毛,"永王李帶著五姓七望的私兵圍了長安!他們打著"清君側"的旗號,說...說陛下弒兄殺弟,奪了永王的太子位!"他手中的《氏族志》殘頁飄落,韋氏與範陽盧氏的聯姻譜系赫然在目——原來韋妃竟是盧氏安插在後宮的細作,當年換嬰之事,早有預謀。

    李琰猛然想起韋妃臨死前的笑,想起永王每次朝見時刻意露出的綠松石耳墜。他顫抖著打開梅妃口中的銅管,里面掉出卷帛書,簪花小楷染著暗紅斑點,分明是用血水寫成︰"雙生換嬰為保社稷,永王乃臣妾與陛下骨血,然...盧氏以毒控之..."

    "陛下,當務之急是調郭子儀回防長安。"上官婉兒撿起《氏族志》殘頁,指尖劃過"盧氏女嫁韋氏"的記載,"五姓七望想扶持永王上位,再借吐蕃、回紇之亂分裂大唐..."

    "不。"李琰突然握緊傳國玉璽,冰涼的玉質貼著掌心,讓他想起梅妃最後一次侍寢時的體溫,"傳旨︰命郭子儀死守玉門關,絕不能讓吐蕃與範陽軍會師。至于永王..."他頓了頓,目光落在冰棺中梅妃交疊的手上,那里還戴著他親賜的玉扳指,"朕要親自去潼關,會會這個"親骨肉"。"

    冰井外忽然傳來狼嚎般的風聲,混著遠處隱約的戰鼓。李琰摸向腰間玉佩,觸到夾層里梅妃留的最後紙條︰"潼關有舊部,信物是...半片孔雀翎。"他閉上眼,再睜開時,眸中已無半分溫情,只有如敦煌烽燧般冷硬的光。

    喜歡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請大家收藏︰()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方便以後閱讀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第142章 潼關驚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第142章 潼關驚變並對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