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太平天國當王爺

第333章 幼西王再現烏巢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參悟天地一條魚 本章︰第333章 幼西王再現烏巢事

    寅時三刻,潮河之畔。

    枯蘆成陣,萬籟俱寂,

    太平軍數千主力伏身其間,

    如蟄龍藏鱗,不露鋒芒。

    幼西王蕭有和按劍而立,

    人雖伏于河岸,

    心已飛向東方十字路口——

    彼處炮聲滾滾,

    每一響都似牽動他的脈搏,

    在暗夜里回旋不休。

    他在心里數著炮聲︰

    一炮、兩炮……

    第十炮之後,

    若黃矮子還能守住街壘,

    便將舉火三堆為號;

    若守不住,

    便燃狼煙一柱示警。

    十二時辰,

    不過一晝夜,

    卻似鋼鋸磨骨,

    每刻都在割他的耐心。

    更讓他懸心的是夜鳶黎加︰

    那瘦小的身影此刻該已潛入唐仁廉炮陣,

    火藥捻子是否受潮?

    洋炮的哨兵是否換了口令?

    一旦失手,

    不僅黃矮子全軍覆沒,

    自己這數千人也再無歸途。

    他抬眼北望——

    潮河至此,

    距柳林堡糧道恰三十里,

    半為泥沼,半為密林;

    若能趁黎明前最黑的一刻奔襲,

    可在卯末辰初突至堡下,

    焚其積糧,奪其騾馬,

    再返身夾擊唐仁廉的中軍步軍,

    則全局皆活。

    但前提是︰

    黃矮子必須挺住,

    黎加必須炸響。

    夜風掠過蘆梢,

    帶來潮濕的腐敗味。

    蕭有和屏息,

    極度的壓力,使得那張營養不良而慘白的臉,

    此時有了一絲血色。

    他的指尖幾乎掐進劍鞘。

    時間在隨著潮河的水,

    慢慢地流逝。

    忽然,

    東方天際一線灰白里,

    緩緩升起一柱細長黑煙,

    筆直如槍,

    戳破黎明。

    是狼煙?

    還是三堆號火被風扭作一股?

    他瞳孔驟縮,

    心跳如鼓,

    卻不敢眨眼——

    那煙柱在微光中抖動,

    似在嘲笑他的判斷。

    “是號火!”

    堵王黃文金在他的身邊提醒道。

    蕭有和微微頷首,以示明白。

    號火既升,蕭有和再不遲疑,

    反手抽出令旗,旗角在潮風里刷地展開,如驚起的黑鳶。

    “傳——賴文光部以為前導,楊輔清,黃文金部繼之,我自領中軍為後合,全軍抬櫓負草,全速奔襲柳林堡!”

    書中暗表︰抬櫓負草 —— 櫓板墊泥,稻草填坑,方能在泥沼里快走。

    枯蘆蕩里,近萬人同時起身,

    一時間,甲葉與槍桿相擊,

    發出一陣齊整的“嘩啦”聲,隨即被河風吞沒。

    但瞬間騰起的殺氣,卻驚得水鳥久久不敢落地。

    蕭有和勒馬高阜,黑旗下按劍低喝︰

    “弟兄們!天父看我們!黃矮子十炮轟完仍豎旗,便是告訴我們——清妖的腰桿已斷!此去柳林堡,三十里泥沼,一步一鬼,可鬼也怕不要命的!記住︰卯末辰初,我要看見火光照亮唐仁廉的營盤——那時,再回師夾攻,教他首尾不顧!全軍——疾行違令者斬!”

    蕭有和翻身上馬,劍鋒斜指東北——那里,柳林堡的糧垛正等著第一把火。

    近萬人餃枚疾走,足音被河風撕碎,唯余驚鳥暗鳴。

    東北柳林堡方向,

    清軍火盆星列,遠望似一條昏昏欲睡的赤龍。

    堡中守將唐得水乃湘軍副將,此人以善守稱。其用兵有三癖︰一好夜讀《春秋》,二好蓄騾馬,三好殺降卒。此刻他正在堡內高榻上展卷,忽聞窗外寒鴉撲翅,心頭無來由一緊,遂披衣出帳。

    唐得水手搭涼棚朝外望,

    見潮河水面似有暗紋蠕動,正欲喚人,

    卻聞身後“嗤啦”一聲——營中糧囤頂蓋被風掀起,

    露出新覆的稻草。

    他猛然省悟︰

    “是賊!欲效烏巢故智!”

    急令擂鼓聚兵。

    然堡中守卒多已卸甲酣睡未醒,聞鼓聲方起,

    倉皇間衣甲倒置。

    唐得水親率親兵百騎沖出轅門,方欲令抬槍手列陣,

    忽見西南角火光驟起——原來賴文光部早已摸至,各負松脂火罐,沿堡牆暗溝匍匐至草料場,以火刀斫斷纜繩,擲罐縱火。秋草久燥,遇火即燃,風助火勢,頃刻映紅半壁天穹。

    唐得水回馬救火,卻聞正南方向殺聲驟起。

    卻是楊輔清和黃文金部破柵而入,

    士卒各個爭先,人人奮勇,

    湘粵兩地籍士兵沖陣出聲喝罵的方言,在火光中竟如鬼嘯。

    清軍倉皇應戰,煙燻火燎中難分敵我,有湘卒誤將同袍認作長毛,自相斫殺者十之二三。一清軍小兵 剛摸到抬槍,就被後面沖來的同袍撞翻,槍管砸在臉上,鼻血直流,爬起來時不知該撿槍還是該跑。

    須臾,蕭有和中軍又至,

    八百騎軍縱馬直突,長刀所至,血雨橫飛。

    他瞥見一名清軍參將挺矛來刺,側身讓過,反手一刀削去其半片頭顱,那參將兀自前沖數步方倒,無頭尸身猶自握矛,矛尖挑著一截燃燒的稻草,宛如一支詭異的火炬。

    糧囤之火愈熾,爆裂聲如萬面戰鼓。

    唐得水披發仗劍,率殘部退至堡西騾馬廄。廄中騾馬千匹,皆來自口外,蹄健如鐵,鬃毛若漆。唐得水正欲驅馬突圍,忽見廄門轟然倒塌,一隊太平軍騎卒蜂擁而入,為首者正是蕭有和。

    千匹騾馬受驚,嘶鳴著沖向堡外。唐得水猝不及防,亦被亂馬撞翻,狼狽間瞥見蕭有和勒馬立于火光之巔,玄甲映火,恍若魔神。

    “殺奴!”

    蕭有和聲如裂帛,

    “昔年九江之屠,今日當償!”

    唐得水被摔了個七葷八素,

    暈頭轉向間,從地上爬起,剛剛站直身子,

    蕭有和已縱馬過來,

    從其身旁掠過,刀交左手,當頭劈下。

    血光乍現,唐得水斜肩帶背被劈為兩段。

    堡中清軍見主將歿,斗志盡潰,或跪地乞降,或投河逃生。火勢漸弱,東方微露魚肚白。蕭有和檢視戰果︰焚糧三千石,斬首五百級,獲騾馬一千二百匹,甲仗無算。最令人驚喜者,乃于唐得水帳中搜得清軍往來文書,內載︰左宗棠大軍將于七日後自祥符南下,取道潮河白河之間,意圖合圍太平軍于中牟,令柳林堡催糧以應軍需。

    蕭有和將文書納入懷中,仰望天際,見殘月如鉤。

    他輕聲道︰

    “天予弗取,反受其咎。”

    遂令全軍飽餐戰飯,以所獲騾馬更換疲騎,

    于卯時前回師東擊唐仁廉部。

    按下蕭有和柳林堡得手,全軍回師不表,

    再將視線投回到十字路口戰場,

    卯時初刻,

    黃矮子如約發出訊號後,率領殘部退往蔚氏縣繞道會合蕭有和。唐仁廉欲餃尾追擊,遭夜鳶黎加火矢引爆炮陣火藥車,炮營盡墨,不久又得到柳林堡被襲,三千石存糧皆被焚毀,不禁仰天長嘆︰

    “天亡我也!”吐血三升,一病不起。

    清軍副將只得停軍扎營,以待左宗棠後續援軍。

    得以脫身的夜鳶黎加和黃矮子殘部先後歸隊,

    蕭有和遂決定放過唐仁廉部不打,要搶在左宗棠合圍前渡過黃河。

    是夜之後,太平軍日行三百里,騾馬嘶鳴,蹄聲如驟雨擊瓦。蕭有和每過一村,必令以所獲清軍號衣偽裝哨騎,虛張“唐軍凱旋”之幟,致使沿途州縣猶以酒肉犒師。

    至第三日黃昏,全軍已潛至澠池西南,距三門峽僅四十里。

    澠池西南,殘照如血。

    蕭有和勒馬古驛道旁,手撫石碣,上刻“秦趙會盟”四字,苔痕斑駁。他低聲道︰

    “昔日廉頗拒秦于此,今我拒左妖,亦須一戰成名。”

    遂令全軍下馬,卸鞍放牧,使騾馬飽飲澗水;又遣賴文光率二百騎,夜襲澠池東關,奪舟三十艘,潛藏三門峽谷底,以備渡河北遁。

    更令黃文金假作清吏,持唐得水印信,誑開澠池縣城門,盡取倉中硝磺、鉛丸,連夜裝車。

    又命楊輔清挑選敢死之士三百,扮作樵夫,伏于谷口,候左宗棠前鋒至,先焚其輜重。

    布置既畢,蕭有和獨登盟台,拔劍劃石,留書一行︰

    “太平幼西王蕭有和,借秦趙古地,破妖三萬,去也!”

    言罷,日出東山,照見劍痕如新,冷光射目。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回到太平天國當王爺》,方便以後閱讀回到太平天國當王爺第333章 幼西王再現烏巢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回到太平天國當王爺第333章 幼西王再現烏巢事並對回到太平天國當王爺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