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梧賜燈之後,仿佛啟動了某種“全國熄燈大賞”。
十日之內,大胤各地,熄燈者竟逾百戶。
那些曾經恨不得把“文心燈”供起來的百姓,如今卻避之不及,爭先恐後地讓它熄滅。
“孝察使”們自然不會放過這些“叛徒”,挨家挨戶地登門盤問,那陣仗,比查戶口還嚴格。
林清梧高坐文相府,听著謝昭容的匯報,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意。
“把這些熄燈之家,編入《待察錄》,”她輕描淡寫地下令,“子女不得應試,三代不得入仕。”
一句話,斷送了這些家庭的未來。
但,這還不夠。
為了保住自家前程,有士子當眾焚毀了祖傳的《先帝手札》。
那可是先帝親筆啊!
曾經被他們視為至寶,如今卻成了燙手山芋,恨不得一把火燒個干淨。
消息傳開,如同瘟疫一般,昔日那些“守燈人”的後裔們,紛紛效仿,自毀遺物。
什麼先祖手書,什麼家傳秘籍,統統付之一炬。
林清梧翻閱著各地呈上來的報告,指尖輕輕摩挲著那張“心紙”陣圖,眼中閃爍著莫名的光芒。
“他們不是忘了火,”她輕聲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嘲諷,“是怕火照出自己。”
南宮井底,沈硯之正對著那些斑駁的石壁發呆。
他動用了雪蠶衛的特殊手段,將井底“回音錄”中那些殘缺的聲音片段,一點一點地拼湊起來。
終于,一句完整的句子浮出水面“莫續燈,讓字歸天下。”
沈硯之如遭雷擊,瞬間明白了先帝的真正遺志。
先帝並非想要延續什麼忠烈精神,而是要終結這種被神化的權力——將權力從“聖言”還原為“公器”,讓天下人都能參與其中。
他連夜拜訪文相府,見到了依舊燈火通明的林清梧。
“你滅影蛇,是為了安天下,還是為了——只有你能寫史?”他開門見山地問道,語氣中帶著一絲質問。
林清梧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將目光投向了南宮井的方向,仿佛穿透了重重阻礙,看到了井底的秘密。
良久,她才緩緩開口,聲音輕柔而堅定“誰讓字活,字就吃誰。”
沈硯之眉頭緊鎖,他隱隱感覺到,林清梧對于“記憶掌控”的執念,已經超越了清除政敵的範疇,近乎于一種重塑天道的野心。
林清梧知道沈硯之已經開始懷疑自己,但她並沒有辯解。
她很清楚,有些事情,解釋是蒼白的,只有行動才能證明一切。
她反而命令謝昭容,在《蒙學正字篇》的終章,加印了一句話“史無舊人,唯有正心。”
一句話,直接否定了過去的一切歷史,強調了“正心”的重要性。
緊接著,她又下令太學史官,重編《大胤通鑒》。
在這部新的史書中,“癸未之變”被定義為“舊制崩壞之痛”,而“影蛇”則被列為“逆時之癬”。
書成之日,林清梧大宴群臣,在文相府舉行了一場盛大的觀禮儀式。
她特意將陳九召來,命他當眾焚燒自己私下記錄的殘稿。
熊熊燃燒的火焰中,陳九跪在地上,朝著林清梧的方向,重重地磕了一個頭,聲音嘶啞得如同枯井“臣……終于……不負新朝。”
沈硯之親自監視著焚稿的過程,他的目光始終沒有離開過那些燃燒的紙張。
突然,他發現,在灰燼之中,有一半頁紙沒有完全燃燒殆盡,上面赫然寫著一個大大的“燈”字。
他撿起那半頁紙,用隨身攜帶的“磷顯法”一照,紙張背面立刻顯現出了一行極細小的字跡“守燈者,終成灰。”
沈硯之凝視著那行字,心中百感交集。
他沉默了許久,才緩緩開口,命令雪蠶衛將這半頁紙送還給陳九,並附上一句話“你不是字,是寫過字的人。”
陳九展開信紙,看到那行字,先是愣了一下,隨即,他忽地放聲大笑起來,笑聲中充滿了悲涼和無奈。
笑著笑著,他突然劇烈地咳嗽起來,一口鮮血噴涌而出,染紅了手中的信紙。
他將信紙扔進火盆,看著它一點一點地化為灰燼,口中喃喃自語“笑……也是他們準的。”
他笑自己,也笑這個時代。
而沈硯之不知道的是,七日後,林清梧將立于文華殿頂閣,觀全國“文心燈”……
七日後,林清梧一襲素衣,負手立于文華殿頂閣。
極目遠眺,入眼乃是一幅波瀾壯闊的“全國文心燈分布圖”——千燈如星,閃爍于大胤王朝的每一寸土地之上,竟無一熄滅。
謝昭容緊隨其後,語氣恭敬地稟報道“娘娘,‘影蛇’殘黨,已如泥牛入海,杳無音訊,想必是嚇破了膽,再也不敢興風作浪了!”
林清梧微微頷首,眼底卻平靜如深潭。
她朱唇輕啟,吐出幾個字“既如此,傳令下去,焚去所有‘回音錄’母片,永絕後患。”
當夜,文相府內,那尊象征著文脈傳承的“文心爐”忽地無火自燃,火焰升騰間,竟在爐壁之上顯現出一行猩紅大字“字成天下,天下成字。”
林清梧緩緩走上前,伸出縴細的手指,輕輕撫摸著那滾燙的爐壁,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弧度,低聲說道“現在,這天下……沒人敢抬頭看我了。”
與此同時,幽深的南宮井底,一場無聲的劇變正在發生。
最後一絲綠意,那片頑強生長的苔蘚,終于被淅淅瀝瀝的夜雨沖刷殆盡,露出了石壁深處一道極細的刻痕。
那痕跡,既不像“燈”字,也不像“影”字,倒像是“梧”字起筆時,那欲揚先抑的一撇。
然而,轉瞬間,新的苔蘚便迅速蔓延而上,將其重新覆沒,仿佛它從未存在過一般。
這王朝,真是換了人間吶。
喜歡孤鳳棲凰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孤鳳棲凰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