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敵軍攻打六安,哪里來的敵軍?”陳蘭與雷薄大驚。
“不知道,但六安已是危在旦夕。”
陳蘭把目光投向高順,高順連忙否認︰“陳將軍,你已歸降,我又如何會出兵攻打六安呢?”
“那又是誰?”
劉曄說︰“高將軍大軍在此,那只能是荊州或江東的軍隊了,對了,最近江東軍那邊可有動靜?”
陳蘭想了起來︰“四天前,周瑜曾派一使者,名為孫邵,到六安來,曾說合肥有細作,可助攻城,當時我假意答應,後來我以為子揚先生在合肥,就又派快馬向合肥傳遞消息。”
“那你派出的人可回來?”
陳蘭一愣,搖了搖頭︰“沒有回來。”
“這就是,六安到合肥不過兩百里路,四天已足夠來回,想必那孫邵看出你要歸降齊公,就回去匯報給周瑜,你所派之人,說不定在途中被攔截了。那周瑜看你們要降,就果斷出兵,攻打六安。”
劉曄轉向高順︰“將軍,那周瑜處心積慮,六安毫無防備,恐怕危矣,還請將軍出兵救援,否則功虧一簣。”
“好,傳令……讓成將軍率騎兵三千,前往六安,我率步兵隨其後。”高順也知事態緊急,就不浪費時間,做出了安排。
成廉領命,率三千騎兵離開營寨,向六安而去。營寨距離六安不過十幾里路,以騎兵的速度,不到半個時辰就能到達。
……
六安城下 。
戰雲密布,呂範一聲令下,江東軍如洶涌潮水般,沖向城頭。江東軍弓兵在前,率先發動進攻,密集的箭矢如蝗蟲般朝著城頭射去。
守兵們也不甘示弱,紛紛射箭還擊。然而,守兵只是一幫山賊,裝備簡陋,箭矢稀疏,在江東軍強大的火力壓制下,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江東軍攻勢愈發猛烈,一架架雲梯迅速搭上城頭,士兵攀爬而上,瞬間便登上了城牆。
留守六安的梅乾急了,他身先士卒,帶著士兵們拼命廝殺。
江東軍準備充分,攻勢連綿不絕。守軍突然被襲,守兵明顯準備不足,在江東軍一波又一波的猛烈攻擊下,逐漸落于下風,六安城危在旦夕。
一個多時辰過去了,江東軍已佔盡優勢,城頭之上,江東軍的士兵越來越多,喊殺聲一浪蓋過一浪。
在後方督戰的呂範看到江東軍即將攻破六安,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突然,一個士兵踉踉蹌蹌地跑了過來︰“報……報……報將軍。”呂範官拜裨將軍。
“慌慌張張的,出了什麼事?”
“報將軍,六安東北方向,出現一支騎兵,正往六安而來,只有幾里路了,可能是敵軍的援軍,很快就會到達六安。”
原來,呂範在攻打六安時,也派士兵警戒周邊,士兵有了發現,就匆忙回報。
“什麼?有騎兵?”呂範先是一愣,己方沒有騎兵,騎兵肯定是敵軍的。
“正是,卑職發現敵軍騎兵時,不過七八里路,一發現就趕回來,敵軍速度太快,可能馬上就到,請將軍速速決斷。”
呂範頓時心急如焚。江東軍攻城就差了一點點,敵軍騎兵殺到,江東軍以步對騎,可能抵擋不住。可是,讓他現在撤退,他哪里甘心,看這形勢,最多只需要一兩刻鐘時間,他就能拿下六安。
正在他焦急之時,又一個斥候跑了過來︰“報……報將軍,敵軍騎兵從東北方向而來,只有幾里路了。”
呂範知道自己不能再猶豫了,咬了咬牙下令︰“傳令,鳴金收兵。”他終是下令撤兵。
戰場上的江東軍開始有序地撤。城頭上的梅乾看到六安即將被攻破之時,敵軍退了,心中疑惑,但他很快就想明白了,連忙大喊︰“兩位將軍率援軍到了,堅持住。”
江東軍撤得差不多之時,遠處響起了馬蹄聲,呂範知道敵軍騎兵到了。好在江東軍也撤了回來,他連忙下令,大軍迅速撤離,連雲梯都來不及收拾。
率軍而來的正是成廉,領命之後,他緊趕慢趕,終于及時趕到了六安。得知敵軍撤退後,他並沒有下令追擊,而是率軍來到了城頭下。
“我乃成廉,齊公麾下將領,在高順將軍手下听令,梅將軍可在?”
梅乾連忙回應︰“末將正是梅乾。”
“梅將軍,陳、雷兩位將軍已與高將軍談好,歸降齊公,今得知敵軍攻打六安,我率騎兵先來救援,高將軍和陳、雷兩位將軍在後,很快就到了。”
梅乾听了,知道事情已塵埃落定。不到半個時辰,高順大軍到達六安。如此一來,六安落入了陳軍之手。
……
荊州南郡襄陽城,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三月中旬
諸葛亮入蜀之後,劉備一時還不適應,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也慢慢習慣了。看來,這地球離開了誰,都照樣會轉。今日,他和龐統正在商議事情。
“衛將軍……”一名朝廷官員進來︰“收到青州濟南方向傳來的消息,陳炎自稱齊王,已告知天下。”
“陳炎稱王了?他怎敢?”劉備先是一怒,然後又長嘆一聲︰“當年高皇帝曾與群臣定下白馬之盟,約定‘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而今,陳炎破此誓言,實是可恨。唉!”他嘴里說著可恨,實際說話的語氣卻很平和,因為他早就料到陳炎會走到這一步。陳炎去年稱齊公,就是為稱齊王做準備。
劉備立即起身,去見劉協。正巧劉表也知道了這個消息,也來到皇宮。兩人當著劉協的面,把陳炎祖宗十八代都罵了一遍。罵完之後,兩人又各自回家了。
回到衛將軍府上,龐統正在等著劉備。劉備有開府的權力,其府上有專門辦公的地方,府中也有一定數量的屬官,為他處理各種事務。
“主公,淮南戰場傳來消息,情況不大妙了。”龐統一邊搖頭一邊嘆氣。
劉備隱隱感到不妙︰“出了什麼事?”
“大軍向淮南合肥進軍,穿行合肥西的山脈時,遇到敵軍突襲,大軍戰敗,暫時撤回了廬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