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他听聞劉表常常臥病在床,今日與劉表見面,劉表精神狀態一般,又幾次咳嗽,也表明其身體確實不好。在這種情況下,劉表仍把年長的長子打發到江夏,想廢長立幼,絕不是好事。
魯肅一番思考之後,決定盡快回江東,把事情告知孫權。
三天之後,魯肅分別向劉表和劉備請辭,回了江東。
劉備經過幾天的考慮,也給了張松一個回復,對于張松提出入主益州的做法,他表示目前不會主動謀取,但會伺機而動。言下之意是說,如果益州內部出現問題的話,他或許會介入。張松心里明白,他和劉備不過見過幾次面,彼此間還不夠熟悉,有些事情也急不來。于是,他也分別向劉表和劉備請辭,回成都去,向劉璋復命。
隨後,朝廷分別任命為孫權為左將軍,劉璋為右將軍。
……
青州濟南國東平陵,建安十年公元205年)七月
陳炎把前線的事情安排好之後,就回到了濟南東平陵。後方之事,要杜襲、國淵等人打理,他一向很放心。他給自己放了十天假期,在家陪著家人。
假期結束之後,他也開始出來工作。他首先要論功行賞,此次攻曹,前後歷經一年多,典韋、趙雲、高順、張遼、張合、顏良、徐盛等諸將率軍作戰,在戰場上殺敵,功勞不小,溫恢、趙戩、蔣濟、劉馥等新人也有功勞。
陳炎把杜襲、國淵、賈詡等新舊臣子召集了起來。
“在前線之時,我已收到消息,陛下被劉備迎入襄陽後,任命劉備衛將軍,任命劉表為車騎將軍……當時三公都各有任命,劉備總算還沒瞎來。可惜,陛下在劉備和劉表的慫恿之下,竟忽視了我,真是可恨。此戰之後,我欲論功行賞,這驃騎將軍的官職低了,你們說,我該怎麼辦呢?”
陳炎這話已經很明顯地在暗示手下諸臣。
杜襲作為跟隨多年的老臣,先發言︰“以將軍的權勢和實力,豈能和劉備、劉表平起平坐?將軍當自領齊公,再以齊公身份,賞賜諸臣諸將。”
國淵緊隨其後︰“以我看,稱公恐怕還不夠,將軍已據北方十州,當稱王才是,將軍可先稱公,一年半載之後再稱王。”
“不錯,今漢氣數已盡,漢廷亦是名存實亡,將軍何須顧慮太多?還不如自領齊國,賞賜群臣,再厚待子民,收攏人心。”
陳炎看到手下諸臣都很支持,也不再扭捏︰“好吧,這事就由子緒主持。”
三天之後,杜襲先上了個表,表上有在東平陵的諸臣的簽名,請求陳炎自封齊公。陳炎先是拒絕了。
十幾天後,各地將軍、州刺史、郡守等紛紛上表到東平陵,請求陳炎自封為公。陳炎又拒絕了。
又過了十幾天時間,又有一批外地官員上表,請求陳炎自領齊公,連遠在漢中的張遼也不例外。這下陳炎沒有拒絕了。
十月上旬,陳炎對東平陵自領齊公,並將此消息發布到全天下。中旬,陳炎以齊公的名義,對諸臣論功行賞。
下旬,他又發布一個州郡重新分治方案,把冀州、兗州和青州三州境內的一些王國撤消,改國為郡,例如青州的濟南國改為濟南郡,齊國改為臨淄郡,兗州的濟北國改為濟北郡、東平國改為東平郡,冀州的常山國改為常山郡、中山國改為中山郡……
其理由也很充分,這些國中,有的是王早已跑路了,已是下落不明,其後代也不見蹤影,有的是王犯了法,正好被陳炎抓住把柄,廢王為侯,還有幾個犯法嚴重的,被陳炎一擼到底,貶為平民。
這里有個巧妙之處是,陳炎將齊國改為臨淄郡,而不是齊郡。其意圖明顯。他把“齊”字要了回來,留給自己日後稱齊王所用。
不過,他並沒有把事做絕,故意留下了北海國,算是給朝廷最後的尊嚴。北海康王劉某至今還活得好好的,也一直都很老實。當劉某知道自己是唯一的王時,嚇得不知所措,趕緊上表,向陳炎告罪。在表中,他稱自己做了很多壞事,是萬惡不赦之徒,自請貶王為侯。
陳炎自然知道他的想法,在回復里安撫了他,讓他安心。可是,劉某卻怎麼也安心不下來。後來,他想到了一個辦法,便是真的干一些壞事,好讓陳炎抓他把柄廢了他。
後來,陳炎為了讓他安心,只好把大漢最後的王給廢了。
……
這天,陳炎找來徐庶和賈詡,討論事情。他手下最牛的幾個謀士都在外駐軍,不在東平陵,如有什麼軍事上的事情難以決斷,問計都困難。
“元直,你來東平陵有段時日了吧?不知感覺如何?”
“果如齊公所言,青州確實富庶,已遠超豫州,荊州亦比不上青州,可見齊公治理之功。”
“哈哈哈哈,若要治理好一個地方,首先要讓其和平,我全據青州已有將近十年時間,青州擺脫戰亂,和平發展,自然有這成就,一切都來之不易。如今我的志向便是,讓全天下都如青州一般,再無戰事,和平發展。”
“若齊公不攻略荊、益、揚三州,天下豈不亦是和平?”
“元直此言差矣,要想天下太平,唯有掃平宇內,讓天下一統,才會有真正的和平,諸侯割據,只有短暫的和平,但遲早又會戰亂再起。我若不大軍南下,江東孫權、荊州劉表劉備,必會相互廝殺,兩州境內山越也連連作亂。益州內亦是叛亂不斷,南方的南蠻人和西面陰平一帶的氐人也不服劉璋,這如何是真正的和平?”
“我大軍南下,掃平三州後,亦會解決周邊的南蠻、山越及北方的匈奴、鮮卑、羌胡等,還會兵進交州,統一天下,讓天下迎來真正的和平。”
“齊公志向遠大,可是,如那齊公為何不先按兵不動,等到劉表與孫權等人相互廝殺,齊公再大軍南下,屆時坐收漁翁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