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

針葉林藿契︰阿穆爾的鹿神草傳奇(下卷)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作者李涌輝 本章︰針葉林藿契︰阿穆爾的鹿神草傳奇(下卷)

    楔子 1912遷徙雪凍疾添新愁

    西伯利亞的冬,遷徙的號角在針葉林里回蕩。鄂溫克族的樺皮帳篷一頂頂收起,馴鹿群馱著行李,在沒膝的雪地里踩出深深的蹄印。阿穆爾走在隊伍中間,手里握著鹿骨刀,刀鞘上掛著一小束干燥的“奧倫•塔布”——這是他特意為遷徙準備的,可沒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雪,還是讓部落陷入了困境。

    暴風雪持續了三天,帳篷被吹得搖搖欲墜,積雪堵了帳篷門,連取暖的柴火都快用完了。更糟的是,部落里有好幾個人凍傷了,其中巴圖的孫子小嘎拉傷得最重,雙腳腫得發紫,像凍透的甜菜根,一踫就哭,連鹿皮靴都脫不下來。“阿穆爾薩滿,小嘎拉的腳會不會廢了?”巴圖抱著孫子,聲音里滿是絕望,“這要是走不了路,遷徙到不了新營地,可怎麼辦啊?”

    阿穆爾蹲下來,小心翼翼地用溫水泡軟小嘎拉的靴筒,慢慢脫下靴子——雙腳的皮膚又紅又腫,有些地方已經泛紫,輕輕按一下,小嘎拉就疼得直抽氣。他摸了摸小嘎拉的“鹿筋脈”,脈息細弱如游絲,舌苔淡白得像雪“巴圖,別慌,小嘎拉這是‘雪凍疾’,和寒痹不一樣,得在鹿神膏里加馴鹿油脂,油脂能鎖溫,還能讓藥氣更快透進皮膚,不然光用之前的膏,不夠暖。”

    帳篷外的風雪還在刮,阿穆爾望著懷里的“奧倫•塔布”,心里暗忖之前治的是常年寒痹,靠藥氣驅寒就行;可凍傷是急癥,寒氣鑽得深,得靠油脂的暖性裹著藥氣,才能把凍住的筋骨化開——這又是一次新的實踐,若能成,就能幫更多遷徙中遇到雪凍的人。

    第一卷 藿脂暖凍幼蹄復奔躍

    阿穆爾讓部落的婦女煮了一鍋溫水,取來一塊新鮮的馴鹿板油——這是遷徙前特意留下的,鹿板油油性足,熬出來的油脂最純。他把鹿板油放進陶鍋里,用松柴火慢慢熬,火要小,不能熬糊,不然油脂會發苦,涂在皮膚上還會疼。

    “阿穆爾薩滿,為什麼非要用馴鹿油啊?其他動物的油不行嗎?”幫忙熬油的婦女娜仁問。阿穆爾攪著鍋里的油,看著油慢慢融化成淡黃色的液體,說“馴鹿油和我們部落、和‘奧倫•塔布’最合——馴鹿吃‘奧倫•塔布’長大,它的油里帶著草的氣,涂在身上,就像草和鹿一起護著我們,比其他油更暖,也更不傷皮膚。”

    熬好的馴鹿油放涼到溫溫的,阿穆爾取來之前搗好的“奧倫•塔布”粉,按“油三錢,粉一錢”的比例混合,攪拌成稠稠的膏體——比之前的鹿神膏更黏,這樣涂在腳上不容易掉。他還特意加了一小勺野蜂蜜,蜂蜜能滋潤皮膚,小嘎拉的腳凍得干裂,蜂蜜能幫著長新皮。

    阿穆爾用干淨的鹿毛蘸著膏,輕輕涂在小嘎拉的腳上,從腳尖到腳踝,每一寸都涂得均勻,連腳趾縫都沒落下,然後用柔軟的鹿皮裹住,再套上用鹿毛織的軟靴“每天換兩次藥,換之前用溫水洗腳,別用熱水,熱水會燙壞凍皮。”

    小嘎拉第一天涂完,腳就不那麼疼了,能乖乖躺著不哭鬧;第三天,紅腫消了些,紫色的地方淡了,能試著動一動腳趾;第七天,腳上的干裂開始愈合,能穿著軟靴在帳篷里慢慢走;第十天,暴風雪停了,遷徙繼續,小嘎拉竟能跟著其他孩子,在雪地里追著小鹿跑,腳完全好了!

    巴圖抱著小嘎拉,給阿穆爾跪下磕頭“阿穆爾薩滿,您救了小嘎拉的命!我們部落的孩子,以後再也不怕雪凍了!”阿穆爾趕緊扶起他,笑著說“不是我救的,是‘奧倫•塔布’救的,是馴鹿油救的——這些都是針葉林給我們的禮物,我們只是跟著實踐罷了。”他還把“鹿神膏加馴鹿油治雪凍疾”的法子刻在樺樹皮上,掛在部落的議事帳篷里,讓所有人都能學。

    部落里其他凍傷的人,也用這個法子治,很快都好了。遷徙的路上,阿穆爾看著鹿群和孩子們的笑臉,心里滿是歡喜——這新的實踐,又給部落多添了一層保護,也讓“奧倫•塔布”的智慧,更豐滿了。

    第二卷 跨族傳藿雪菊配藿解寒咳

    1913年的春,鄂溫克族遷徙到了勒拿河沿岸的新營地,這里靠近通古斯族的部落。通古斯族的薩滿托克托帶著族人來拜訪,還帶來了一個壞消息他們部落里很多人得了“寒咳”,咳得睡不著覺,有的還咳出血,找了很多草藥都不管用,听說鄂溫克族有能治寒病的神草,特意來求助。

    阿穆爾跟著托克托去通古斯族的營地,剛進帳篷,就听見此起彼伏的咳嗽聲。一個小孩咳得臉通紅,眼淚都掉下來了,托克托說“這是我的孫子小諾敏,咳了十天,吃不下東西,瘦得只剩骨頭了。”阿穆爾摸了摸小諾敏的額頭,不發燒,再听他的咳嗽聲,清而不濁,痰少而稀,知道這是寒氣壓在肺里,得用“奧倫•塔布”配能潤肺的草藥才行。

    托克托說“我們部落里有種‘雪菊’,長在雪線附近,開白色的小花兒,能治咳嗽,就是單獨用不夠勁。”他帶著阿穆爾去采雪菊,雪菊長在岩石縫里,白色的花瓣上沾著雪,聞著有股淡淡的清香,像雪後的空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阿穆爾靈機一動“托克托薩滿,我們用‘奧倫•塔布’配雪菊,‘奧倫•塔布’驅寒,雪菊潤肺,兩者一起,既能除寒根,又能護肺,肯定管用!”他教托克托炮制藥水“取‘奧倫•塔布’葉三錢,雪菊一錢,洗干淨;用勒拿河的水煮,水開後轉小火,煮半個時辰;煮好後加一勺野蜂蜜,放溫了喝,每天三次。”

    托克托按法子給小諾敏煮水,小諾敏喝了第一天,咳得輕了些,能喝小半碗粥;第三天,痰少了,夜里能睡安穩覺;七天後,咳全停了,能跟著其他孩子去河邊撿石頭玩,臉上也有了血色。通古斯族的人都驚呆了,紛紛來找阿穆爾要方子,阿穆爾干脆和托克托一起,教大家辨認“奧倫•塔布”和雪菊,怎麼煮水,怎麼根據年齡調整劑量——小孩減量,老人加量。

    阿穆爾還發現,通古斯族用雪菊的法子很特別他們會把雪菊曬干,和鹿糞一起埋在雪地里,開春挖出來,雪菊的寒性會減些,更適合治寒咳。“這個法子好!”阿穆爾笑著說,“我們部落以後也這麼存雪菊,這樣配‘奧倫•塔布’,效果更好。”

    托克托也從阿穆爾這里學了做鹿神膏的法子,用來治通古斯族的寒痹。兩個部落經常互相拜訪,交流草藥知識,“奧倫•塔布”的用法越來越多,雪菊配藿治寒咳的法子,也成了兩個部落共有的智慧。阿穆爾把這個新用法刻在樺樹皮上,旁邊畫了雪菊和“奧倫•塔布”的圖樣,寫著“寒咳用方奧倫•塔布葉三錢+雪菊一錢,勒拿河水煮,加蜂蜜,七日愈,雪菊可雪藏減寒。”

    勒拿河的水靜靜流淌,阿穆爾坐在河邊,看著兩個部落的孩子一起采草藥,一起唱部落的歌謠,心里忽然明白“奧倫•塔布”的智慧,從來不是鄂溫克族獨有的,它會像河流一樣,流到其他部落,流到更遠的地方,因為好的實踐,總能跨越民族的界限,成為大家共有的財富。

    第三卷 學者證藿實踐破疑著新篇

    1915年的夏,一輛俄國馬車駛進了鄂溫克族的營地,車上下來一個戴著眼鏡的男人,手里捧著一本厚厚的書——是布林諾夫的《西伯利亞民族志》,男人是俄國植物學家伊萬,他讀了布林諾夫的書,對“奧倫•塔布”很感興趣,卻又有些質疑“民間的草藥療法,大多沒有科學依據,布林諾夫會不會夸大了?”

    伊萬見到阿穆爾,開門見山“阿穆爾薩滿,我想看看‘奧倫•塔布’的療效,不是听故事,是看真實的病人。”阿穆爾沒有生氣,笑著說“伊萬先生,你跟我來,正好巴圖的寒痹復發了,你可以看著我給他治。”

    巴圖是因為前幾天幫部落里的人修帳篷,累得汗濕了鹿皮襖,又吹了冷風,寒痹復發,左腿腫得厲害,連站都站不穩。阿穆爾取來“奧倫•塔布”的根(夏天的根比冬天的嫩,燥性小),用鹿骨刀切成薄片,和新鮮的鹿血一起熬膏——鹿血能補血,巴圖累得氣血虛,加鹿血能讓膏的補力更足。

    伊萬坐在一旁,拿著筆記本,仔細記錄“1915年7月12日,鄂溫克族獵人巴圖,寒痹復發,用奧倫•塔布根(鮮品)三錢,新鮮鹿血一兩,熬制成膏,外敷加內服。”他還時不時用溫度計測巴圖的腿溫,用尺子量腫脹的程度,生怕錯過任何細節。

    巴圖用了三天膏,左腿的腫消了些,能扶著帳篷桿慢慢走;七天後,腫全消了,能跟著部落的人去河里捕魚;十天後,他能像往常一樣,騎著馴鹿去針葉林里打獵,一點都看不出曾復發過寒痹。伊萬看著巴圖靈活的腿,又看了看自己記錄的數據——腿溫從32c升到36c,腫脹從5厘米減到0,忍不住感嘆“這不是巧合,是真正的療效!你們的實踐,比實驗室的數據分析更有說服力。”

    阿穆爾還帶伊萬去看馴鹿——部落里的馴鹿,每年夏天都會喝“奧倫•塔布”煮的水,預防寒病,所以鄂溫克族的馴鹿,比其他部落的更健壯,遷徙時也不容易生病。伊萬看著馴鹿喝著草藥水,精神抖擻的樣子,在筆記本上寫道“奧倫•塔布不僅對人有效,對馴鹿也有預防寒病的作用,這是長期實踐得出的結論,值得深入研究。”

    離開營地前,伊萬握著阿穆爾的手說“阿穆爾薩滿,我之前錯了,以為只有實驗室的研究才是科學,卻忘了實踐才是科學的根基。我會把‘奧倫•塔布’的實踐寫進我的論文,讓更多俄國學者知道,西伯利亞的針葉林里,藏著這麼珍貴的草本智慧。”

    阿穆爾送伊萬到勒拿河邊,看著馬車消失在樹林里,心里滿是欣慰——布林諾夫的書讓“奧倫•塔布”被知道,伊萬的研究讓它被認可,這口傳的實踐智慧,終于要走進更廣闊的文獻世界了。

    第四卷 薪火傳藿新輩辨證續傳奇

    19101novel.com年的秋,阿穆爾已經七十多歲了,頭發白得像雪,腿腳也不如從前靈便。他知道,自己該把“奧倫•塔布”的智慧傳給下一代了,便選了部落里最聰明的年輕人索倫做徒弟——索倫從小跟著阿穆爾采草藥,對“奧倫•塔布”有很深的感情,也很會觀察鹿群和草木的反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阿穆爾教索倫的第一件事,就是“辨證”“索倫,‘奧倫•塔布’不是萬能的,得看人的病癥、體質,還要看季節——冬天寒重,用量可以多些;夏天燥重,用量要少些;寒痹加鹿油,寒咳加雪菊,虛痹加鹿血,這些都要記在心里,更要在實踐里慢慢悟。”

    有一次,一個從俄國來的商人路過營地,得了風濕,關節又紅又腫,還發熱——這不是寒痹,是濕熱痹,索倫一開始想用鹿神膏,阿穆爾趕緊攔住“索倫,你看他的舌苔,黃膩,脈息快,這是濕熱,‘奧倫•塔布’性溫,單用會加重濕熱,得加柳樹皮,柳樹皮能清熱,和‘奧倫•塔布’配著,一溫一涼,才能治。”

    索倫按阿穆爾的法子,取“奧倫•塔布”葉二錢(比平時少一錢),柳樹皮三錢,一起煮水,加少量蜂蜜(蜂蜜能調和藥性),給商人喝;又用煮過的藥渣搗成泥,敷在紅腫的關節上。商人喝了三天,發熱退了;七天後,紅腫消了;十天後,風濕好了,能騎著馬繼續趕路。商人臨走時,給了索倫一塊銀表“小伙子,你比俄國的醫生還厲害!這表送給你,謝謝你救了我。”

    索倫還遇到過馴鹿的傳染病——有幾頭馴鹿得了“雪痢”,又拉又吐,日漸消瘦。他想起阿穆爾說的“馴鹿和人一樣,也能用藥”,便用“奧倫•塔布”葉煮水,加少量松針(松針能止瀉),給馴鹿喝。三天後,馴鹿的腹瀉停了;七天後,能正常吃草;十天後,全好了。阿穆爾看著索倫,笑著說“你學會了,不僅會給人治病,還會給鹿治病,‘奧倫•塔布’的智慧,以後就靠你傳下去了。”

    1925年的冬,阿穆爾在睡夢中安詳地去世了,臨終前,他把鹿骨刀和刻滿“奧倫•塔布”用法的樺樹皮交給索倫,說“記住,‘奧倫•塔布’是針葉林的孩子,是馴鹿的朋友,更是我們部落的根——要跟著實踐走,跟著鹿群走,別丟了這份智慧。”

    索倫按著阿穆爾的囑咐,繼續用“奧倫•塔布”給部落的人治病,還不斷在實踐中發現新用法——比如用“奧倫•塔布”配野山楂,治消化不良;用“奧倫•塔布”配鹿筋,治筋骨拉傷。他還把新的用法刻在樺樹皮上,和阿穆爾的一起,掛在議事帳篷里,越來越厚,像一本用樹皮寫的“草藥全書”。

    部落的人都尊敬索倫,像尊敬阿穆爾一樣。遷徙的路上,索倫帶著鹿群和部落,帶著“奧倫•塔布”的智慧,在針葉林里繼續前行——寒來暑往,歲月流轉,這株三枝九葉的草藥,成了鄂溫克族永遠的守護。

    結語 藿契永恆針葉林的實踐之魂

    從1908年阿穆爾跟著鹿群發現“奧倫•塔布”,到治巴圖的寒痹、小嘎拉的雪凍、小諾敏的寒咳;從與通古斯族共享“雪菊配藿”的智慧,到伊萬的科學驗證,再到索倫的傳承與創新——“鹿神草”的傳奇,從來不是一株草藥的獨角戲,而是鄂溫克族與針葉林共生、與實踐同行的生命史詩。

    這株草的智慧,藏在鹿骨刀的采擷里,藏在馴鹿油的熬制中,藏在跨族交流的歌謠間,藏在一代又一代的口傳心授里——它沒有華麗的典籍開篇,卻有無數真實的病案作證;它沒有精密的實驗室分析,卻有鹿群的健壯、族人的安康為憑。這正是“實踐先于文獻”的真諦最好的智慧,從來不是寫在紙上的鉛字,而是刻在生活里的行動;最真的傳承,從來不是背誦的口訣,而是融入血脈的實踐。

    如今,阿穆爾的鹿骨刀還在索倫的後人手里,刻滿用法的樺樹皮成了鄂溫克族的珍貴文物,“奧倫•塔布”的故事,也隨著《西伯利亞民族志》和伊萬的論文,傳遍了世界。它告訴每一個讀到它的人在遙遠的西伯利亞針葉林里,有一個民族,用與草木共生的實踐,書寫了一段關于治愈、關于守護、關于永恆的傳奇——這段傳奇的名字,叫“奧倫•塔布”,叫“實踐”,叫“人與自然的契約”。

    贊詩 針葉林藿契贊

    針葉林深雪漫漫,阿穆爾尋鹿神草。

    三枝九葉藏溫韻,鹿骨刀裁解寒牢。

    脂敷凍疾幼蹄躍,菊配藿湯咳疾消。

    薪火相傳承智慧,千年藿契永昭昭。

    尾章 藿綠常青延續在時光里的契約

    101novel.com世紀50年代,鄂溫克族的“鹿神草療法”被列入甦聯民族醫藥研究項目,學者們來到針葉林,跟著索倫的後人學習采草、制藥,用現代科學手段分析“奧倫•塔布”的成分,發現它含有能抗炎、鎮痛的活性物質——這與阿穆爾的實踐療效完美契合。

    21世紀初,中國的鄂溫克族也開始整理“鹿神草”的傳統用法,將其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每年冬至,鄂溫克族的年輕人還會舉行“奧倫•塔布”采集儀式,用鹿骨刀采草,熬制鹿神膏,唱著阿穆爾傳下的古老歌謠,紀念那位用實踐守護部落的老薩滿。

    如今,在內蒙古的鄂溫克族博物館里,阿穆爾的鹿骨刀、刻滿用法的樺樹皮、熬制鹿神膏的陶鍋,都靜靜地陳列著,旁邊的屏幕上,循環播放著“奧倫•塔布”的故事從1908年的雪林發現,到現代的傳承,從鄂溫克族的帳篷,到世界的學術殿堂。

    每年夏天,還有游客來到針葉林,跟著鄂溫克族的向導采“奧倫•塔布”,听向導講阿穆爾和鹿群的故事,喝一杯用“奧倫•塔布”煮的鹿奶酒——酒液里的辛香,和百年前阿穆爾煮的一樣,溫暖而醇厚。

    針葉林的風,吹了一年又一年;“奧倫•塔布”的葉,綠了一季又一季;鄂溫克族與草木、與馴鹿的契約,也延續了一代又一代。這株三枝九葉的草藥,早已不是單純的植物,它成了時光的見證,成了實踐的象征,成了鄂溫克族永遠的守護——它永遠活在針葉林的陽光里,活在族人的生活里,活在每一個相信“實踐出真知”的人心里。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方便以後閱讀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針葉林藿契︰阿穆爾的鹿神草傳奇(下卷)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針葉林藿契︰阿穆爾的鹿神草傳奇(下卷)並對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