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

阿爾泰藿恩記︰長生天草護西征(上卷)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作者李涌輝 本章︰阿爾泰藿恩記︰長生天草護西征(上卷)

    楔子 1219阿爾泰寒雨痹軍魂

    蒙古西征的第三個秋,阿爾泰山的雨總帶著雪粒,砸在士兵的皮甲上,濺起細碎的冰碴。成吉思汗的大軍扎營在山腳下,篝火的光在雨霧里晃得微弱,帳篷里卻滿是壓抑的呻吟——近半數士兵得了“寒痹”,有的膝蓋腫得像發酵的奶豆腐,連馬鐙都踩不進;有的手指僵硬得握不住彎刀,連遞水都要靠同伴幫忙。

    “大汗,再這麼拖下去,西征怕是要誤了!”萬戶長木華黎掀開帳篷簾,雨水順著他的胡須往下滴,“阿勒泰那批重騎兵,現在連馬都騎不了,個個躺倒在帳篷里,喊著腿疼!”

    成吉思汗坐在虎皮椅上,眉頭擰成了結,手里攥著馬鞭,卻沒心思揮舞——他的右腿也隱隱作痛,是早年征戰落下的寒痹,這幾日被雨一激,疼得更甚。“帖木爾呢?讓他來!”成吉思汗的聲音帶著急意。

    帖木爾是隨軍的藥師,懂蒙古草原的傳統草藥,跟著大軍走了一路,治好了不少水土不服的士兵。他匆匆趕來時,懷里還抱著個陶碗,碗里裝著剛熬的草藥水“大汗,我剛給幾個輕傷的士兵喝了驅寒水,可這寒痹太深,普通草藥不管用啊!”他看著帳篷外蜷縮的士兵,心里也急“我想去附近的牧民帳篷問問,草原上的老牧民,說不定有治寒痹的法子——長生天不會讓我們困在這里的。”

    雨還在下,帖木爾裹緊羊皮襖,提著陶燈往牧民營地走。燈影在雨霧里搖晃,他心里暗忖若是能找到治寒痹的藥,不僅能救大軍,更能守住西征的希望——這藥,一定藏在阿爾泰山的某個角落,藏在長生天的恩賜里。

    第一卷 牧語啟智三枝九葉現

    帖木爾走了半個時辰,終于在山坳里找到一處牧民的氈房,氈房外拴著幾匹駿馬,正低頭啃著地上的野草,雨水打濕了馬鬃,卻沒影響它們吃草的勁頭。他敲了敲氈房門,里面傳來蒼老的聲音“進來吧,草原的客人。”

    開門的是老牧民巴圖,頭發白得像草原的雪,臉上刻著風霜,卻精神矍鑠。他見帖木爾渾身是雨,趕緊遞過一碗熱馬奶酒“客人是大汗的人吧?這幾日雨寒,不少士兵都病了,我這老腿也疼得厲害,剛用草藥煮了馬奶酒,喝了能暖些。”

    帖木爾接過酒碗,溫熱的酒液滑進喉嚨,帶著股淡淡的辛香,不是普通馬奶酒的醇厚,多了些草木的清勁。“巴圖阿爸,您這酒里加了什麼?喝著不一樣。”他追問,目光落在氈房角落的竹籃里,里面裝著幾株三枝九葉的草藥,葉背泛著淡金,沾著泥土,辛香正是從那里來的。

    巴圖順著他的目光看去,笑著說“客人好眼力!這是‘長生天草’,長在阿爾泰山的陽坡,三枝九葉,馬吃了跑不累,人吃了腿不疼。我這老寒腿,每年秋雨就犯,煮點這草的根,兌在馬奶酒里喝,再用葉子搗成泥敷腿,幾天就好。”他掀開褲腿,膝蓋處光滑,一點看不出曾有寒痹的痕跡,“你看,昨天還疼得站不穩,今天就能走路了。”

    帖木爾蹲下來,仔細觀察草藥三枝睫稈挺拔,每枝頂生九片葉,邊緣帶著細齒,根須扎得深,斷面滲出細小的白漿,辛香更濃了。“巴圖阿爸,采這草有什麼講究嗎?比如時辰、工具?”巴圖取來一把木刀,刀身是樺木做的,磨得光滑“得用木刀采,鐵刀會傷根,還會散了藥氣;最好是晨露沒干的時候采,那時候草里的‘陽氣’最足,藥性強;采回來別洗,帶著點陽坡的土,土能護著藥氣。”

    帖木爾跟著巴圖去陽坡看草,晨露雖被雨水打落,可草藥在雨中依舊舒展,葉片上的水珠像碎銀。巴圖指著一株長勢最旺的草說“你看,這草喜陽卻不怕雨,陽坡的土松,能存水又不澇,所以長得好。陰坡的草細,葉背的金斑淡,藥性差遠了。”

    回到氈房,巴圖給帖木爾裝了一包草藥,又教他熬制的法子“根切成薄片,和馬奶酒一起煮,馬奶酒要選發酵七天的,太新太酸,太老太稠,都熬不出藥味;煮到酒液變稠,能掛在木勺上不掉,就是膏了,涂在痹痛的地方,用羊毛裹住,暖一夜,疼就輕了。”

    帖木爾握著草藥,心里滿是激動——這株三枝九葉的草,就是他要找的長生天恩賜!他謝過巴圖,提著草藥往軍營跑,雨霧里,他仿佛已經看到士兵們重新騎上戰馬,彎刀在陽光下閃著光的樣子。

    第二卷 藿膏治痹重騎復馳騁

    帖木爾回到軍營,立刻找了個干淨的陶鍋,按巴圖的法子熬制草藥膏。他取來草藥根,用木刀切成薄片,薄片要勻,這樣藥味能均勻滲出來;馬奶酒選的是發酵七天的,乳白色的酒液倒進陶鍋,和藥根一起,用松枝火慢慢煮——松枝煙少,不會讓藥味變雜。

    熬到半個時辰,酒液開始變稠,辛香混著馬奶的香氣,飄滿了帳篷。帖木爾用木勺舀起一點,膏體掛在勺邊,緩緩滴落,剛好能凝成珠——巴圖說的“掛勺不掉”,就是這個樣子。他趕緊把膏盛在陶碗里,放溫了,去找重騎兵阿勒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阿勒泰是軍中最勇猛的騎手,曾單槍匹馬沖散敵軍陣型,可現在卻躺在氈毯上,右腿膝蓋腫得像個小西瓜,皮色發紫,按下去能看到指印,疼得他額頭滿是冷汗。“帖木爾藥師,我這腿是不是廢了?以後再也不能騎馬了?”他聲音里帶著絕望。

    帖木爾坐在他身邊,用干淨的羊毛蘸著藥膏,輕輕涂在阿勒泰的膝蓋上,涂得均勻,連關節縫都沒落下“阿勒泰,別慌,這是長生天給的草,敷上幾天就好。每天換一次藥,再喝一小碗草藥馬奶酒,內外一起治。”他還特意囑咐“涂藥後用羊毛裹緊,別讓寒氣再滲進來,晚上睡覺別壓著膝蓋。”

    阿勒泰按帖木爾的法子做,第一天敷完,膝蓋的疼痛就減輕了,能慢慢彎曲一點;第三天,腫消了一半,皮膚的紫色淡了,能扶著帳篷桿站起來;第五天,他能拄著木棍慢慢走,膝蓋不再發僵;第七天清晨,阿勒泰牽著自己的戰馬“踏雪”,走到帖木爾面前,翻身上馬,在營地里慢跑了一圈,動作靈活得像沒生病一樣!

    “帖木爾藥師!我好了!我能騎馬了!”阿勒泰激動地大喊,聲音在營地里回蕩,其他士兵听見,都圍過來看,眼里滿是驚喜。帖木爾又用同樣的法子,治好了幾個輕騎兵——輕騎兵的痹痛在腳踝,帖木爾就把草藥葉煮水,讓他們泡腳,每天泡半個時辰,三天就能正常走路。

    有個叫甦赫巴魯的輕騎兵,腳踝腫得穿不上皮靴,泡了兩天草藥水,腫就消了,他摸著腳踝說“這水真神!泡的時候暖暖的,像有股熱流鑽進骨頭里,比烤火還管用!”帖木爾笑著說“這是長生天的恩賜,是巴圖阿爸的智慧,我們只是跟著實踐罷了。”

    消息傳到成吉思汗耳朵里,他親自來到帖木爾的帳篷,看著熬好的藥膏,又看了看正在訓練的阿勒泰,高興地拍著帖木爾的肩膀“好!你找到了長生天的禮物!不僅救了我的士兵,更救了西征的大軍!從今天起,這草就叫‘長生天恩賜草’,讓所有士兵都知道它的好處!”

    第三卷 軍民采藿軍威振西征

    成吉思汗下了命令,讓帖木爾教士兵辨認“長生天恩賜草”,還請附近的牧民來幫忙采草——牧民們听說這草能救大軍,都積極響應,巴圖帶著十幾個牧民,每天清晨就去陽坡采草,用木刀小心翼翼地挖,盡量不傷到根,好讓明年還能再長。

    帖木爾把士兵分成小隊,跟著牧民學采草“大家記住,要采三枝九葉、葉背有金斑的,陽坡的草才管用;用木刀采,別用鐵刀;采回來的草,根和葉分開放,根熬膏,葉煮水,都有用。”士兵們學得認真,有的還在自己的皮甲上畫了三枝九葉的圖案,方便辨認。

    采草的隊伍在陽坡上散開,牧民和士兵互相幫忙,巴圖教士兵怎麼看草的長勢,士兵幫牧民扛草,雨停後的陽光灑在他們身上,像鍍了層金。有個年輕的牧民姑娘,叫其其格,手里拿著木刀,邊采草邊唱草原的歌謠“阿爾泰的陽坡上,長著長生天的草,三枝九葉護騎手,馬奶熬膏痹痛消……”歌謠順著風飄遠,士兵們也跟著哼起來,營地里的壓抑一掃而空。

    帖木爾還在營地里設了“熬膏點”,幾個陶鍋一起煮,士兵輪流幫忙看火、攪拌,熬好的藥膏裝在皮囊里,分發給各隊。每天清晨,士兵們互相涂藥,有的敷膝蓋,有的泡腳踝,有的喝草藥馬奶酒,軍營里滿是辛香和馬奶的味道,士氣一天比一天高。

    一周後,大部分士兵的寒痹都好了,能重新騎上戰馬,彎刀揮舞起來虎虎生風。成吉思汗看著訓練場上的士兵,又看了看陽坡上還在采草的軍民,決定繼續西征。出發那天,士兵們都在自己的護膝上縫了三枝九葉的布片,有的用紅線,有的用黃線,遠遠看去,像一片流動的“長生天草”。

    巴圖帶著牧民來送行,給帖木爾送了一袋草藥種子“帖木爾藥師,把這些種子帶到西征的路上,要是遇到陽坡,就種上,以後士兵們再犯寒痹,就有草用了。”帖木爾接過種子,小心地裝在羊皮袋里,貼身收好“巴圖阿爸,謝謝您!我會把這草的用法傳給更多人,讓長生天的恩賜,護著我們蒙古的勇士。”

    大軍出發了,馬蹄聲在阿爾泰山下回蕩,士兵們的護膝在陽光下閃著光。帖木爾騎著馬,走在隊伍中間,摸著懷里的種子,心里暗忖這草的故事,才剛剛開始——它不僅能治寒痹,更能連著牧民和士兵的心,連著蒙古草原的智慧,跟著西征的腳步,傳到更遠的地方。

    第四卷 辨證調法實踐補真知

    西征的路上,帖木爾沒閑著,他在實踐中發現,“長生天恩賜草”的用法,還能根據士兵的體質調整——有的士兵陽虛,敷了藥膏後還是覺得冷,帖木爾就加了少量干姜,干姜性溫,和草藥配著,暖性更足;有的士兵陰虛,敷了藥膏後口干,他就加了點草原的野蜂蜜,蜂蜜能潤燥,剛好中和草藥的燥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有個叫博爾術的士兵,體質陰虛,敷了加蜂蜜的藥膏後,口干的毛病沒了,痹痛也好得更快,他笑著對帖木爾說“藥師,加了蜂蜜的藥膏,涂著還甜絲絲的,比之前的舒服多了!”帖木爾記錄下這個調整“陰虛者,藥膏加蜂蜜一錢;陽虛者,加干姜半錢,隨體質變。”

    他還發現,草藥的用法也分新鮮和干燥——新鮮的草藥適合外敷,因為汁液足,藥性鮮;干燥的草藥適合煮水,因為藥味更濃,能滲進水里。有一次,新鮮草藥不夠了,帖木爾就把曬干的草藥磨成粉,和馬奶酒調成膏,敷在士兵的痹痛處,效果雖然比新鮮的慢一點,但也管用,他便記下“鮮草外敷,干草煮水或制粉,無鮮草時可用干草替代,需延長敷藥時間。”

    馬奶酒的選擇也有講究——在草原上,發酵七天的馬奶酒最好;到了西域,馬奶少了,帖木爾就用當地的葡萄酒代替,發現葡萄酒性烈,熬膏時要少放些,不然會傷皮膚,他又記下“無馬奶酒時,可用葡萄酒替代,用量減三成,避免過烈傷膚。”

    帖木爾沒有文字,就把這些調整的法子,口傳給自己的徒弟們,讓他們記在心里,還編成簡單的口訣“鮮草敷,干草煮,陽虛干姜陰虛蜜,馬奶最好葡酒替,三成用量別忘記。”徒弟們跟著帖木爾實踐,遇到新情況就及時調整,口訣也越來越完善。

    有一次,大軍遇到沙漠,氣候干燥,不少士兵的痹痛伴著皮膚干裂,帖木爾就把草藥膏和少量羊油混合,羊油能滋潤皮膚,涂在干裂處,既治痹痛又護膚。士兵們用了後,干裂的皮膚慢慢愈合,痹痛也好了,都夸帖木爾“比長生天還懂我們的身子”。

    帖木爾看著徒弟們認真記錄的樣子,心里滿是欣慰——這些實踐出來的細節,比任何典籍都珍貴,因為它們是跟著士兵的體質、跟著西征的環境,一點點試出來的,是真正“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智慧。他知道,就算沒有文字,這些口訣、這些經驗,也會通過徒弟們,傳給下一代蒙古人,傳給更多需要這草的人。

    夕陽下,帖木爾望著西征的隊伍,士兵們護膝上的三枝九葉圖案,在余暉里泛著光。他摸了摸懷里的草藥種子,忽然明白“長生天恩賜草”的真正恩賜,不是草本身,而是它帶來的實踐智慧——跟著生活學,跟著需要變,才能永遠守護著草原的勇士,守護著蒙古的希望。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方便以後閱讀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阿爾泰藿恩記︰長生天草護西征(上卷)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阿爾泰藿恩記︰長生天草護西征(上卷)並對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