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

《春秀白術心》(下卷)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作者李涌輝 本章︰《春秀白術心》(下卷)

    第五卷薪火相傳,術承孝意

    春秀去世後的第三個春天,清溪溝的陽坡上,白術長得愈發繁茂。婆婆的身體早已康復,她每日都會拄著拐杖上山,坐在春秀的墳前,看著那些綠油油的白術,就像看到了兒媳的笑臉。“秀啊,你看這草長得多好,村里好多人都靠它治病呢。”她會摘下幾片白術葉,輕輕放在墳頭,“這是你用命換來的藥,咱得讓它好好活著。”

    村民們學著春秀的法子,用白術配灶心土治腹瀉,果然百試百靈。有戶人家的孩子得了“疳積”,面黃肌瘦,吃不下飯,拉的糞便像溏泥。孩子的母親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采了陽坡的白術,炒黃後研成粉,拌在米湯里喂。三日之後,孩子竟能吃下小半碗飯,糞便也成型了。“這白術真是春秀姑娘變的,心疼咱娃呢。”孩子母親對著陽坡的方向拜了又拜。

    村里的郎中,將春秀用白術的經驗記在《青囊秘要》里“白術,性溫,味甘苦,入脾經。治老人久瀉,需配伍灶心土(伏龍肝),土能助脾,脾健則瀉止,此‘相使’之妙也。”他還補充了新的發現“白術炒用,健脾之力更勝;生用,則燥濕之功強。”這些文字,雖樸實無華,卻讓春秀的實踐經驗,有了理論的依托。

    婆婆讓兒子(春秀的丈夫)在陽坡開墾出半畝地,專門種植白術。“春播要等地氣通,”她教兒子,“就像秀當年進山,得等天暖了才好走;夏管要防雨水泡根,秀就是雨天摔的,咱得護著這草;秋收要在霜降後,那時的白術攢足了力氣,治病才管用。”兒子點頭記下,像春秀當年照顧婆婆一樣,細心呵護著這片白術。

    第六卷醫理昭彰,術濟四方

    道光年間,川東爆發“寒濕痢”,患者腹瀉不止,四肢厥冷,許多郎中用苦寒藥治療,反而加重了病情。清溪溝因為有白術,成了附近唯一沒被疫病侵擾的村落。有位從縣城來的醫者,名叫陳修園,听聞清溪溝有“神藥”能治寒痢,特地前來拜訪。

    陳修園見到滿坡的白術,又听了春秀的故事,深受觸動。他仔細觀察白術的生長環境陽坡黃土,背風向陽,正是“得土氣最厚”的地方。“此乃‘道地藥材’啊,”陳修園感嘆,“春秀姑娘雖不懂醫理,卻暗合‘濕淫于內,治以苦溫’的《素問》之旨。”他取來白術,配伍干姜、人參、炙甘草,制成“理中湯”,讓患者服用,果然一劑而愈。

    陳修園將這個方子和春秀的故事,寫入《時方歌括》“理中湯主理中鄉,甘草人參術干姜,嘔利腹痛陰寒盛,或加附子總扶陽。”書中特別注明“川東白術,治寒濕痢最效,其功在健脾燥濕,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這本書流傳甚廣,清溪溝的白術,也因此名聲遠揚。

    藥商們紛紛前來收購,婆婆定下規矩“白術可以賣,但得留夠村里人用的;買主必須學春秀的法子,用它來治病,不能囤積居奇。”有個藥商想壓低價格,說白術不過是尋常藥草,婆婆指著陽坡“這草里有春秀的孝心,多少錢都買不走這份心,但你若真心救人,我們便宜些也賣。”藥商被感動,按公道價收購,還把白術的用法傳到了更遠的地方。

    第七卷性味歸經,情寄草木

    隨著白術的名聲越來越大,更多關于它的醫理被發掘出來。有位年輕的醫者,在清溪溝住了一年,觀察白術的生長與藥性,寫下《白術發微》

    “白術之性,在‘溫’與‘燥’溫能補脾陽,如冬日暖陽;燥能祛脾濕,如夏日烈陽。二者相合,恰如人之孝心,既溫暖又堅定。其味甘能補,苦能燥,甘苦相濟,補而不滯,燥而不傷,正如春秀對婆婆,既有順從的柔,又有救病的剛。”

    他還記錄了村民們摸索出的“七情配伍”

    白術配茯苓,治脾虛水腫(相使,茯苓助白術利水);

    白術配當歸,治婦人產後血虛(相使,當歸助白術生血);

    白術配陳皮,治胃脕脹滿(相使,陳皮助白術行氣);

    白術配半夏,治痰濕咳嗽(相畏,白術制半夏之毒)。

    這些配伍,都離不開“健脾”這個核心,正如春秀的孝心,始終圍繞著“救婆婆”這個初心。村里的孩子們,從小就听春秀的故事,學著辨認白術“葉片帶鋸齒,根睫白如玉,斷面有紅點,這就是春秀姑姑變的草。”他們在白術坡上玩耍,從不亂踩亂折,因為長輩說“這草通人性,你對它好,它就對你好。”

    第八卷結語•贊詩•寸草春暉

    歲月流轉,清溪溝的白術坡,成了川東有名的“孝媳藥田”。每年清明,都會有人來祭拜春秀,采一株白術,學習她的孝心;醫者們則來考察學習,感悟“實踐出真知”的道理。《四川通志》記載“清溪溝白術,因孝媳春秀而顯,治脾虛久瀉最驗,其地民多孝善,蓋受其感化也。”

    如今,白術早已是中醫臨床上的常用藥,“理中湯”“參苓白術散”等方劑,仍在救治著無數脾虛患者。而春秀的故事,也隨著這些方劑,流傳在醫患之間,提醒著人們用藥如做人,需有誠心;醫道如孝道,貴在堅守。

    春秀白術贊

    巴山深處草含真,孝媳英魂化藥身。

    白質甘溫培土氣,苦心堅忍救親人。

    灶心共煮溫脾飲,陽坡長留濟世春。

    莫道草木無情意,寸心能暖九回腸。

    結語

    春秀的故事,沒有仙神顯聖的奇幻,卻有著直抵人心的力量。她用生命詮釋了“孝”,也無意中發現了白術的真諦——所謂“健脾燥濕”,不僅是藥物的功效,更是人性的寫照用溫暖化解寒涼,用堅韌戰勝困境。

    從春秀的口傳經驗,到陳修園的文獻記載;從清溪溝的民間藥田,到中醫的經典方劑,白術的傳承軌跡,清晰地展現了中國傳統醫學“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智慧。它告訴我們,最偉大的醫道,往往蘊含在最樸素的人性中;最珍貴的藥材,常常生長在最真摯的情感里。

    春秀化作的白術,依舊在陽坡上生長,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用它的甘溫與堅韌,繼續講述著一個關于愛與傳承的故事,就像那句老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全卷終)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方便以後閱讀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春秀白術心》(下卷)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春秀白術心》(下卷)並對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