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

《春秀白術心》(上卷)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作者李涌輝 本章︰《春秀白術心》(上卷)

    楔子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川東大巴山,峰巒如聚,雲霧如織,山中草木,皆承日月精華,蘊五行之性。其中,白術得中央土氣最厚,性甘溫而質堅實,生于陽坡黃土,春生苗,夏展葉,秋實根,冬藏精,如一位沉默的老者,守著“健脾燥濕”的本分,卻在某段歲月里,因一顆至純的孝心,被賦予了溫暖的人性光輝。

    清代嘉慶年間,大巴山深處有個村落,名“清溪溝”。村里有位媳婦叫春秀,嫁入李家三年,待婆婆如親母。那年,“水運太過”,陰雨連綿,“太陰濕土”之氣彌漫,婆婆染了“久瀉”之癥,日漸羸弱。春秀為尋一味能治腹瀉的“白心草”,獨闖深山,以血肉之軀詮釋了“孝”字的重量,更讓白術這株草木,成為連接孝心與醫道的紐帶。這段故事,便從那個雨霧蒙蒙的清晨說起。

    第一卷婆病沉痾,孝媳心焦

    清溪溝的雨,一下就是半月。李家的土屋漏著雨,用陶罐接著,滴答聲敲得人心里發慌。春秀的婆婆斜倚在床頭,臉色蠟黃如陳年竹紙,顴骨高聳,眼窩深陷,連說話都透著氣若游絲的虛弱。“又拉了……”婆婆剛說完,便掙扎著要下床,春秀連忙扶住,端來的陶盆里,糞便稀溏如泥水,還帶著未消化的谷粒。

    這“久瀉”的病,從入秋就纏上了婆婆。起初只是偶爾拉稀,後來越來越重,一日要拉七八次,請來的郎中換了好幾位,開的藥不是黃連就是黃柏,說是“清熱止瀉”,可藥湯下肚,婆婆拉得更厲害了,連站起來的力氣都沒了。“這不是熱證,是寒濕傷了脾土啊。”老郎中最後嘆著氣搖頭,“脾主運化,濕困脾土,就像堤壩垮了,水止不住地流,得用溫燥的藥才能補住。”

    春秀听在心里,夜里抱著婆婆冰涼的腳,眼淚悄悄落在衣襟上。她想起村里老人們說的,大巴山深處有種“白心草”,根睫雪白,能治“水瀉”,只是山路險峻,少有人敢去采。“只要能治好娘的病,再險我也去。”春秀對著油燈起誓,燈花“ 啪”一聲爆響,仿佛應和著她的決心。

    次日,春秀把家里僅存的糙米熬成稀粥,一勺勺喂給婆婆。“娘,您再撐幾日,我去山里找藥,一定能治好您。”婆婆拉著她的手,枯瘦的手指冰涼“傻媳婦,那山太險,別去……”春秀強忍著淚,笑著說“娘放心,我命大著呢。”她揣了兩個玉米餅,背上竹簍,拿了把砍柴刀,毅然走進了雨霧彌漫的山林。

    第二卷深山尋藥,險途血痕

    大巴山的雨,帶著股刺骨的寒。春秀沿著泥濘的山路往上爬,蕨類植物的葉子上沾滿雨水,打濕了她的褲腳,冷得像冰。山路陡峭,長滿了青苔,稍不留神就會滑倒。她扶著岩壁,一步一滑地往上挪,心里只有一個念頭找到白心草,救婆婆。

    “白心草喜陽坡,得找向陽的地方。”春秀記著老人們的話,往南坡攀登。越往上,霧氣越濃,能見度不足三尺,只能听見自己的喘息和遠處的鳥鳴。爬到一處陡坡時,腳下的石頭突然松動,春秀驚呼一聲,順著坡滾了下去,額頭撞在岩石上,頓時血流如注,左腿傳來一陣鑽心的疼——骨頭錯位了,小腿以一個詭異的角度歪著。

    她疼得渾身發抖,冷汗浸透了衣衫,卻顧不上哭,只是咬著牙檢查傷口。額頭的血糊住了眼楮,她用袖子擦了擦,看著扭曲的左腿,心里一陣絕望“難道就這麼回去了?娘怎麼辦?”這時,一陣風吹過,霧靄稍散,她瞥見不遠處的陽坡上,有幾株植物葉片舒展,在雨中透著油綠的光。

    “那是……白心草?”春秀眼楮一亮。她咬著玉米餅,攢了點力氣,用砍柴刀當拐杖,拖著傷腿,一點點往陽坡挪。每挪一步,左腿就像被撕裂一樣疼,地上留下一串帶血的腳印,混著泥水,觸目驚心。爬到陽坡時,她已經筋疲力盡,癱倒在草地上,大口喘著氣。

    眼前的植物,葉片呈羽狀分裂,邊緣有細密的鋸齒,睫稈直立,透著一股韌勁。春秀顫抖著伸出手,撫摸著葉片,一股淡淡的溫厚香氣鑽進鼻腔。她用砍柴刀小心翼翼地刨開周圍的泥土,露出底下的根睫——果然是雪白的,斷面滲出乳白的汁液,很快凝結成珠,細看之下,還有細密的棕黃色油點(朱砂點)。“找到了!真的找到了!”春秀喜極而泣,抱著這株白術,仿佛抱住了婆婆的命。

    第三卷灶心合藥,寸心溫脾

    春秀是被進山打獵的獵戶發現的。當她被背回清溪溝時,已經昏迷了過去,左腿腫得像水桶,額頭的傷口結了黑痂,懷里卻死死抱著那株白術,根睫上還沾著她的血。

    醒來時,婆婆正坐在床邊抹淚。春秀忍著疼,笑著說“娘,您看,我把藥找回來了。”她不顧自己的傷,掙扎著要下床煎藥。獵戶說,這白心草叫白術,治腹瀉得配灶心土才好。春秀連忙讓鄰居幫忙,從灶膛里刮了些燒得通紅的灶心土(伏龍肝),用布包好,和白術一起放進陶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白術性溫,能健脾燥濕;灶心土也是溫的,能溫脾止瀉,”鄰居是個懂點醫理的老人,在一旁指點,“這叫‘相使’,灶心土能幫白術把力氣用到脾上,效果才好。”春秀仔細听著,往陶罐里添了些清溪溝的泉水,坐在灶前,用微弱的火苗慢慢煎。

    藥香隨著蒸汽彌漫開來,溫厚中帶著煙火氣,驅散了土屋的霉味。春秀舀出藥湯,放溫了,用小勺喂給婆婆。第一口藥下肚,婆婆的眉頭微微舒展;第二口,她咂了咂嘴,說“不苦,還挺暖。”春秀的心,像被灶火烤過一樣,暖暖的。

    接下來的日子,春秀一邊養傷,一邊給婆婆煎藥。她的腿腫得下不了地,就趴在床上,指揮鄰居幫忙采白術、刮灶心土。每天三劑藥,她都親自熬,親自喂,看著婆婆喝完,才肯放心。左腿的疼越來越重,有時夜里疼得睡不著,她就咬著被子忍,怕驚醒婆婆。

    半個月後,奇跡發生了婆婆的腹瀉次數少了,從一日七八次減到兩三次,糞便也成型了些。她能吃下小半碗粥了,臉色也有了點血色。“秀啊,這藥真管用,”婆婆拉著春秀的手,“你看我,有力氣了。”春秀笑著點頭,眼里的光卻越來越暗——她的腿已經發黑,傷口感染了,高燒不退。

    第四卷孝魂化草,春意滿山

    春秀終究沒能熬過那個冬天。在婆婆腹瀉基本痊愈的那天,她安靜地閉上了眼楮,臉上還帶著一絲欣慰的笑。全村人都來送她,看著這個才二十五歲的媳婦,為了救婆婆,把命丟在了深山,無不落淚。婆婆抱著春秀的遺體,哭啞了嗓子“我的好媳婦,是我害了你啊……”

    按照春秀的遺願,村民們把她葬在了她挖白術的那個陽坡。下葬那天,天空放晴了,陽光透過雲層,灑在山坡上,暖洋洋的。

    第二年開春,冰雪消融,溪水潺潺。有個獵戶路過春秀的墳地,驚訝地發現,那片陽坡上,竟長滿了綠油油的白術,葉片在春風中舒展,像無數只小手在招手。根睫挖出來,個個肥白,斷面的朱砂點比尋常白術更密,香氣也更醇厚。

    “是春秀姑娘的孝心化的啊!”獵戶回去一說,全村人都來看。婆婆拄著拐杖,走到陽坡上,撫摸著白術的葉片,淚水滴在泥土里“秀啊,你還在惦記著娘,惦記著大家……”

    村民們小心翼翼地采了些白術,留下種子,種在村子周圍的陽坡上。用這些白術治腹瀉,效果格外好,尤其是老人的“久瀉”,用白術配灶心土,往往藥到病除。有人說,這是春秀的孝心融進了白術里,讓它有了靈性;也有人說,是春秀舍不得離開,化作白術,繼續守護著她牽掛的人。

    清溪溝的郎中,每次用白術給老人治腹瀉,都會給學徒講春秀的故事“這味藥,性溫,像春秀姑娘的心;能健脾,就像她守著婆婆的那份韌。用藥如盡孝,得有誠心,藥才肯使勁。”學徒們點點頭,看著藥罐里翻滾的白術,仿佛看到了那個拖著傷腿,在雨中攀登的身影。

    (上卷終)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方便以後閱讀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春秀白術心》(上卷)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春秀白術心》(上卷)並對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