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

《黃山白術祭》(下卷)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作者李涌輝 本章︰《黃山白術祭》(下卷)

    第五卷歲運更迭,術應天時

    永樂十七年,“水運太過”,皖南一帶雨水連綿,“太陰濕土”當令過甚,雲棲村的村民多染“濕痹”之癥——關節酸痛,四肢沉重,舌苔白膩如積粉。村長想起蘭婆生前說的“白術能燥濕”,便按“霜降祭”的規矩,采來窖藏的陳白術,讓各家煮水喝。

    可這次,單用白術效果卻緩。村中藥農阿柱(蘭婆的徒弟)望著連綿的雨,忽然悟道“蘭婆說過,藥要應天時。今年濕氣重,白術得配點能‘行氣’的藥才行。”他想起山中的蒼術,氣烈能燥濕,便試著用白術配蒼術,“二術相須,燥濕力增,如兩把掃帚,能掃盡體內濕邪。”

    果然,村民服後,關節酸痛大減。阿柱又在白術湯里加了生姜和大棗,“生姜溫散,大棗補土,助白術健脾,這叫‘相使’,讓藥勁兒更專。”這場雨澇,雲棲村因有白術配伍之法,竟無一人因濕邪重癥倒下。

    此後,阿柱根據每年的五運六氣調整白術用法“木運年加紫甦(疏肝),火運年加麥冬(滋陰),金運年加杏仁(降氣),水運年加干姜(溫陽)”,這些法子都記在《白術月令》里,代代相傳。有一年“土運不及”,村民多消化不良,阿柱用白術配山楂、麥芽,“白術補土,楂麥松土,土肥地松,食積自消”,效果立竿見影。

    村民們漸漸明白,白術的靈性,不在“顯靈”,而在與天地同息。它會隨歲運悄悄改變火運年朱砂點更密,水運年汁液更稠,土運年根睫更肥——就像一位懂天時的老者,默默調整著自己,等著人來讀懂它的心意。

    第六卷炮制傳藝,土法藏真

    雲棲村的白術越種越多,炮制技藝也越發精細,這些“土法子”沒入過醫典,卻藏著祖輩的智慧。阿柱的兒子阿禾,自小跟著父親學炮制,知道白術“生用燥濕,炒用健脾”的道理。

    “新采的白術得用米泔水浸,”阿禾邊示範邊說,“米泔水是‘土之精’,能去白術的燥性,就像給烈馬套上韁繩。”他將白術泡在陶缸里,三日換一次水,直到斷面的白芯變得溫潤,才撈出來切片。

    切片後,有的直接曬干(生白術,治濕痹),有的用麩皮炒(炒白術,增健脾),還有的埋進灶心土(土炒白術,止瀉力強)。“麩皮是小麥的皮,屬土,炒過的白術,健脾力能增三分;灶心土是‘火土’,能溫脾止瀉,治老人久瀉最靈。”阿禾指著晾曬的白術片,“你看這炒白術,斷面發黃,香氣更醇,像曬透的谷子,踏實。”

    村里有個孩童,得了“疳積”,面黃肌瘦,吃啥拉啥。阿禾取土炒白術,配山藥、雞內金,磨成粉拌進粥里。“白術健脾為君,山藥助運為臣,雞內金消積為佐,三藥相須,如給孩子的脾胃搭架子。”半月後,孩童竟能追著雞跑,臉蛋也圓了些。

    這些炮制法子,阿禾都教給村里的藥農,還編了口訣“米泔浸,去燥性;麩皮炒,助脾行;灶心埋,止瀉靈;陳一年,性更平。”有藥商來收白術,見雲棲村的白術片斷面溫潤,香氣醇厚,比別處的藥效好,便想偷學炮制法,阿禾卻笑著說“這法子得用心,米泔水要山泉水泡的米,麩皮得自家磨的麥,急不來。”

    第七卷文獻拾遺,俗典相映

    清代康熙年間,徽州府編纂《新安醫籍》,編修周士漣听聞雲棲村白術有名,特地前來考察。他在村里住了三月,看村民霜降祭山,觀藥農炮制白術,听阿禾的後人講“白術報恩”的傳說,更驚嘆于那些未載于醫典的“土驗方”

    治婦人產後缺乳白術炖豬蹄,加通草,“白術健脾生血,通草通絡下乳,土能生金,血能化乳”;

    治老人夜尿多白術配益智仁,“白術固脾,益智仁縮尿,脾能制水,尿自收住”;

    治小兒流涎白術煎水,加少許冰糖,“脾健則涎自收,就像堤壩牢了,水不漫了”。

    周士漣將這些驗方與炮制法記入《黃山藥錄》,特別寫道“雲棲白術,得土氣最厚,其用在‘和’——和四時之運,和五髒之氣,和炮制之法。村民‘取大留小,采補相濟’之俗,實合‘天人合一’之理,雖未載于經,卻勝似經義。”

    這本書讓雲棲白術名聲遠揚,藥商紛至沓來,但村民們守住了蘭婆的規矩只賣三年生以上的白術,每株售價必留“補種錢”,用這筆錢買種子、雇人養護藥坡。有貪心的藥商想包下整片坡,阿禾的後人指著山神石上的“土”字“這坡是白術的家,也是我們的根,不賣。”

    第八卷結語•贊詩•祭禮永續

    時光流轉,雲棲村的“霜降白術祭”從未中斷。每年霜降日,村民們依舊用新米熬粥,擺上白術片,對著深山拜三拜,孩童們會唱著祖輩傳下的歌謠“白術白,黃土埋,霜降采,春又來;取一顆,補三栽,山神笑,福運開。”

    如今,村里建起了白術合作社,用的還是老法子順四時種植,按古法炮制,保留著“采補平衡”的傳統。科研人員來考察,發現雲棲白術的揮發油含量比別處高,究其原因,除了獨特的黃土,更在于那套“取之有度,用之有方”的養護法——就像蘭婆說的,你敬它一尺,它還你一丈。

    白術祭贊詩

    黃山余脈藏靈根,霜降采時祭山神。

    米泔浸出溫潤性,麩皮炒得土香純。

    甘溫能補脾虛困,苦燥可消濕濁深。

    不是仙方多奧妙,取予有度合天倫。

    結語

    雲棲村的白術傳說,沒有仙神化形的奇幻,卻藏著最樸素的真理人與自然,本是相互虧欠又相互報恩的關系。村民們用“霜降祭”的儀式,守住了對草木的敬畏;用“采一補三”的規矩,延續了與土地的約定。

    這些未入典籍的“土法”“俗規”,恰是中國傳統醫學“實踐先于文獻”的活證——從蘭婆的叩山求藥,到阿禾的炮制口訣,再到今日的合作社傳承,白術的故事,始終在“口傳”與“實踐”中生長,最終成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智慧。

    或許,白術從不是什麼“山精”,它只是一株懂感恩的草木你若貪心索取,它便藏起鋒芒;你若心懷敬畏,它便傾盡所有,用那捧甘溫的黃土之氣,護佑著一方人的生生不息。

    (全卷終)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方便以後閱讀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黃山白術祭》(下卷)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黃山白術祭》(下卷)並對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