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

《香果氤氳記》(上卷)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作者李涌輝 本章︰《香果氤氳記》(上卷)

    楔子

    《吳普本草》載“芎?,一名香果,味辛,香。”這“香”字,藏著一株草木的靈魂。它不是花香的甜膩,不是木香的沉郁,是帶著辛烈的穿透力,能鑽透經絡,能喚醒心神,能驅散穢濁。上古之時,先民在山林間發現這根睫帶香的草木,掐之則辛香撲鼻,佩之則蚊蟲遠避,煮之則頭痛立減,遂呼為“香果”。

    從《吳普本草》的竹簡到秦漢的藥囊,從民間的香囊到醫家的處方,這株被稱作“香果”的川芎,其香氣飄過了兩千年。它的根睫褐如檀木,斷面油點如星,辛香濃時能漫過整條街巷,淡時能藏于一縷絲線——恰如中醫的智慧,既顯于廟堂典籍,也隱于市井炊煙。故事始于北魏年間的“香源村”,村後有山名“芎山”,山前有溪名“香溪”,村里的女子多識草木,而“香姑”與香果的緣分,便從她指尖的第一縷辛香開始。

    第一回 芎山春深香果生 稚女識香承祖訓

    香源村的春天,是被芎山的辛香喚醒的。正月剛過,山坳里的川芎便頂破凍土,抽出紫紅的芽,到了清明,羽狀復葉已鋪成一片新綠,晨露落其上,滾作銀珠,風過處,辛香順著香溪飄進村里,連石板路都浸著暖意——那是香果的春信,也是香姑的功課。

    香姑那年才八歲,扎著總角,跟著祖母往芎山去。祖母的藥簍里墊著麻布,專用來裝剛冒頭的川芎幼苗。“這苗嫩,香得清,”祖母掐下一片葉,遞到香姑鼻尖,“聞仔細了,這是‘香果氣’,能通鼻子,能醒腦子。”

    香姑深吸一口,辛香像小針扎了下鼻尖,隨即化作一股暖流,從喉嚨竄到頭頂,連日來的春困竟消了大半。“祖母,它好香!比院里的臘梅還沖!”祖母笑了,眼角的皺紋里盛著陽光“這香不是閑香,是藥香。《吳普本草》說它‘味辛,香’,辛能散,香能透,治頭痛最靈。咱香源村的人,祖祖輩輩靠它過日子。”

    祖母教她認川芎“看這葉,羽狀復葉,葉背帶白絨毛,摸上去澀澀的;看這睫,基部帶點紫,像抹了胭脂;挖開表土,根須細如絲,帶著土腥味——但等秋天,這根須就會長成圓鼓鼓的根睫,那才是香果的魂。”

    香姑蹲在苗邊,看螞蟻順著睫稈爬,听風拂過葉尖的沙沙聲,忽然覺得這株草是活的,那辛香是它在說話。祖母挖苗時總留三分“春生之時,苗是氣脈,挖多了傷根本,秋天就結不出好根睫了。”她還教香姑唱童謠“芎山草,香飄飄,春采苗,秋采根,辛香香,治頭風……”

    那年秋天,香姑跟著祖母挖川芎。剛出土的根睫褐中帶黃,圓鼓鼓的,像個小拳頭,掐開一點,斷面冒出乳白的汁,辛香猛地炸開,比春苗濃烈十倍,嗆得她打了個噴嚏。祖母用麻布擦去泥土“這就是香果了,藏了一夏的力氣,都在這根睫里。”她把根睫切成片,曬干,裝在陶罐里,說“冬天有人頭痛,就用它煮湯,比春苗管用。”

    香姑的指尖,從此總帶著洗不掉的辛香。她知道,這香氣里藏著祖母的話,藏著芎山的風,也藏著《吳普本草》沒說盡的故事。

    第二回 春瘟頭痛擾鄉鄰 香果初顯散風功

    十三歲那年春天,香源村遭了春瘟。先是孩童喊頭痛,接著大人也倒下了,癥狀多是“頭痛如裂,怕風怕冷,鼻塞流清涕”,喝了生姜湯、薄荷水,只能緩一時,過會兒又痛起來。

    村東的二柱哥最嚴重,抱著頭在炕上打滾,額頭上的青筋突突跳,母親急得直哭“香姑,你祖母不在了,你給想想辦法!”香姑想起祖母的話“春瘟多是風寒裹濕,生姜太散,薄荷太涼,得用香果,辛能散風寒,溫能化濕,香能透到頭里去。”

    她跑回家,打開祖母留下的陶罐,里面是去年秋收的川芎片,斷面的油點已凝成琥珀色,辛香雖淡了些,卻更沉郁。她取了五片,又抓了把紫甦葉(散寒)、兩段蔥白(通陽),放進陶罐。

    “香姑,這不是去年挖的‘山疙瘩’嗎?真能治頭痛?”二柱娘半信半疑。香姑添上香溪水,說“祖母說,這叫香果,《吳普本草》都記了,‘味辛,香’,能治‘中風入腦頭痛’。”水沸後,她用筷子攪了攪,辛香混著紫甦的清香,漫了滿屋,二柱的哭聲竟小了些。

    藥湯煮了一炷香,香姑倒出半碗,晾到溫熱,給二柱灌下去。藥湯入喉,二柱“唔”了一聲,眉頭漸漸舒展。半個時辰後,他說“頭不那麼炸了,像有東西把風往外趕……”連喝兩日,二柱竟能下地了,見人就說“是香姑的‘香果湯’救了我!”

    香姑又給其他病人調方子頭痛伴惡心的,加陳皮(理氣);頭痛伴咳嗽的,加杏仁(宣肺);老人頭痛的,加少量當歸(養血),怕香果辛散傷了正氣。她解釋“香果像個勇猛的兵,單打獨斗能破陣,但遇到不同的敵,得配不同的幫手——陳皮是軍師,幫它理氣;當歸是後盾,幫它補氣血,這叫‘七情配伍’,祖母教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春瘟平息後,村里的老秀才特意來找香姑,翻出家里的《吳普本草》殘卷,指著“芎?,一名香果,味辛,香,主中風入腦頭痛”,嘆道“你祖母沒讀過書,卻把這藥用到了骨子里。書上的字,原是從咱這樣的日子里長出來的。”

    香姑摸著陶罐里的川芎片,忽然懂了祖母說的“香果氣能透腦子”,就是《吳普本草》說的“主中風入腦頭痛”;祖母留三分苗的規矩,就是“春生夏長”的道理。這株草的香,早把醫理刻進了香源村的歲月里。

    第三回 端午香囊驅百邪 辛香一縷護童稚

    端午將至,香溪村的婦人忙著采艾、包粽,香姑卻在曬川芎——去年秋收的根睫,切片曬干後,辛香更烈,她要做“香果香囊”。祖母說過“端午濕氣重,五毒出,用香果配艾草、蒼術做香囊,能避蟲蛇,防時疫。”

    她把干川芎搗成粗末,那辛香嗆得人打噴嚏,連院子里的雞都繞著走。“這香太沖了!”鄰居阿嫂探頭看,“能戴在身上?”香姑笑著加了些薄荷腦(清涼)、丁香(溫胃)“加了這些,香就順了,不嗆人,還能醒神。”

    她用素布縫了小袋子,每個裝三錢香果末,一錢艾草末,半錢蒼術末,系上五彩繩,分給村里的孩童。“戴在衣襟上,蚊子不叮,邪魔不近身。”香姑教孩子們“別沾水,沾水香就跑了;聞著不香了就換,這香是活的,得新鮮才管用。”

    村西的小石頭,往年端午總被蚊蟲咬得滿腿包,今年戴了香果香囊,竟一個包都沒起,還總湊到香囊前聞“香姑姐,這香能讓我跑得更快!”香姑笑了“不是跑得更快,是腦子更靈了,《吳普本草》說它‘香’,香能醒神,自然跑得歡。”

    有戶人家的嬰兒,夜里總哭鬧,說是“驚著了”,香姑在香囊里加了少量麝香(開竅),掛在搖籃邊。那辛香混著奶香,嬰兒竟一夜安睡,母親說“這香果的香,比搖鈴還管用,能讓娃的心定下來。”

    端午那日,香源村的孩童都戴著五彩香囊,香果的辛香混著艾草的清香,飄在香溪上,像一層看不見的網,護著整個村子。老人們說“這是咱香源村的‘護身符’,比畫符還靈。”

    香姑望著芎山,那里的川芎已長得半人高,葉片濃綠,睫稈挺拔。她知道,“夏長”之時,草木的精氣往睫稈聚,此時的川芎睫葉,辛香雖不如根睫烈,卻更清透,適合煮水當茶,解夏日暑困。她采了些嫩睫葉,晾在屋檐下,想著入夏後給村民當涼茶喝。

    夜里,香姑做了個夢,夢見祖母站在芎山,手里拿著香果香囊,笑著說“香能傳遠,這香氣,會走出香源村的。”

    第四回 暑濕郁滯生怪癬 香果煎洗透肌表

    入夏後,香溪連日暴雨,低窪處積了水,暑氣與濕氣纏成一團,村里的人漸漸染上一種怪病身上長癬,紅癢難耐,抓破了流黃水,尤其孩童,腿上、胳膊上滿是抓痕,涂了藥膏也不見好。

    香姑看那癬,紅中帶紫,邊緣清楚,抓後滲水,知道是“暑濕郁于肌表”。祖母說過“濕邪黏在皮肉里,得用辛香的藥透出來,香果最能鑽皮肉,配苦參、黃柏,又能燥濕止癢。”

    她取來去年的干川芎(香果),與苦參、黃柏一起,放進大陶罐,加了滿滿一罐香溪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熬半個時辰,藥湯熬成深褐色,辛香混著苦澀,聞著雖不好受,卻帶著一股透勁兒。

    “這湯能洗好癬?”有婦人懷疑。香姑舀出藥湯,晾到溫涼,給小石頭洗腿“香果辛香能透肌表,把濕邪引出來;苦參、黃柏苦寒,能殺癬毒,燥濕。一透一殺,才能除根。”

    小石頭起初怕燙,洗了一會兒,竟說“不癢了!涼絲絲的,像有小風吹。”連洗三日,他腿上的癬漸漸結痂,紅癢全消。其他村民紛紛效仿,用香果湯煎洗,怪癬竟慢慢好了。

    香姑又教大家用香果末、滑石粉、枯礬混合,制成“香果散”,涂在患處,既能吸濕,又能止癢。“夏天出汗多,用散劑比膏劑好,不糊得慌。”她說,“香果的香能穿透汗濕,滑石能吸汗,枯礬能收斂,三者配著,比單用藥膏周全。”

    鎮上的藥鋪掌櫃听聞此事,特意來香源村,見香姑用香果治癬,嘆道“我只知這藥能治頭痛,卻不知其香氣能透肌表。《吳普本草》說‘香’,原來這香能走皮里肉外!”香姑取來曬干的川芎睫葉“掌櫃的看,這睫葉的香更清,夏天用正好;秋天挖根睫,香更烈,治內里的病更靈。”

    掌櫃買下許多香果末,帶回鎮上,配成“香芎散”,專治暑濕瘡癬,竟成了藥鋪的招牌。香姑不收他的錢,只讓他多帶些醫書來——她想知道,《吳普本草》之外,還有多少關于香果的故事。

    夏末的芎山,川芎已結出細碎的白花,像撒了層雪,辛香里帶著微甜。香姑知道,再過些時日,睫葉會慢慢枯萎,精氣全鑽進土里,凝成飽滿的根睫——那是香果在為“秋收”蓄力,也是在為來年的辛香埋下伏筆。她望著遠山,忽然覺得,這株草的香,不僅能護著香源村,或許真能像祖母說的,飄向更遠的地方。

    (上卷終)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方便以後閱讀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香果氤氳記》(上卷)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香果氤氳記》(上卷)並對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