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

《樹靈舍利》下卷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作者李涌輝 本章︰《樹靈舍利》下卷

    《樹靈舍利》

    下卷

    六、山火噬林 樹苓匿跡

    阿山十五歲那年,哀牢山的霧帶著股焦糊味。入夏後滴雨未下,山風像把鈍刀,刮得樹葉嘩嘩作響,帶著火星就能點燃整片林子。最先出事的是西坡,有個山外的獵戶抽煙,煙頭沒掐滅,滾進了腐葉堆——等彝人發現時,火已經竄上了樺樹的枝頭,紅得像條吐信的蛇。

    樹王所在的樺樹林首當其沖。火舌舔著樹王焦黑的老疤,三百年的樹皮" 啪"作響,濃煙裹著火星,把天空染成了灰紫色。阿山和寨人扛著水桶、背著濕泥往火場沖,可火勢太猛,剛靠近就被熱浪逼退,只能眼睜睜看著樹王的枝葉一片片蜷曲、墜落。

    "樹靈!樹靈快顯靈啊!"阿山對著火場哭喊,聲音被濃煙嗆得嘶啞。他想起爺爺阿果說的,樹靈阿 最怕火,火會燒斷他的靈力。

    這場火燒了三天三夜,直到一場遲來的暴雨才澆滅。雨停後,阿山沖進樺樹林,眼前的景象讓他腿一軟——樹王的樹干被燒得只剩半截,焦黑的樹心裸露在外,像顆破碎的心髒;周圍的樺樹、楓樹倒了一片,腐葉燒成了灰燼,連帶著土里的菌絲都成了焦末。

    他瘋了似的在樹根下刨,指甲磨出了血,卻連顆樹苓的影子都沒見著。往年這個時候,腐葉下早該冒出密密麻麻的黑褐疙瘩,可現在,只有滾燙的焦土,和埋在土里、被燒焦的臘肉——那是去年采苓時,寨人埋下的謝禮。

    "樹苓沒了樹靈也沒了"阿山癱坐在樹王的樹樁旁,眼淚混著雨水往下淌。

    樹苓消失的第一個冬天,彝寨就遭了殃。瘴氣比往年更凶,水腫病人躺滿了整個曬谷場,用遍了草藥都沒用。有個剛滿月的嬰兒,腫得連眼楮都睜不開,母親抱著孩子跪在樹王的樹樁前哭,聲音像刀子割在阿山心上。

    "必須找到樹苓!"阿山握緊了父親留下的竹刀,"就算挖遍哀牢山,也要找到!"

    七、精怪引路 靈境尋蹤

    阿山背著藥簍,往哀牢山更深的地方走。他記得爺爺說過,樹靈的根扎得很深,或許山火沒燒到的地方,還藏著樹苓的種子。

    走了七天七夜,干糧快吃完了,他在一片竹林里遇見了怪事——一只山蛭爬過他的腳背,卻沒吸血,反而往竹林深處爬,爬幾步就回頭看他,像在引路。

    "是樹靈派你來的?"阿山想起上卷拉枯被山蛭懲罰的事,心里一動,跟著山蛭鑽進竹林。

    竹林盡頭,是個隱蔽的山澗,澗水清澈見底,水底的石頭上,趴著幾條色彩斑斕的蛇,正是當年嚇退拉枯的那種。可它們沒攻擊阿山,只是對著澗邊的一塊巨石點頭,像是在示意什麼。

    阿山走到巨石前,發現石縫里滲著股熟悉的甜香——是樹苓的味道!他用竹刀撬開石縫,里面果然藏著顆樹苓,不大,卻黑褐發亮,斷面的白紋里,閃著微弱的綠光。

    "樹靈還在!"阿山又驚又喜,剛要伸手去拿,綠光突然散開,凝成個模糊的人形,是樹靈阿 ,只是比傳說中虛弱得多,綠光忽明忽暗。

    "不是山火"阿 的聲音像風中的殘燭,"是山外的人,挖了太多煤,燒了太多柴,把天地的"氣"弄混了我的根吸不到土魄,木精也快散了"

    阿山這才明白,山火只是導火索,真正讓樹靈虛弱的,是人類對自然的過度索取,打破了哀牢山的平衡。

    "那怎麼才能救你?"

    阿 的綠光指向山澗上游"去找"菌母",它是所有菌絲的根,藏在千年腐葉下。只有它能喚醒沉睡的樹苓種子,可它被山鼠精偷藏起來了,因為人類毀了它的家"

    話音剛落,綠光就散了。阿山握緊那顆樹苓,對著山澗拜了拜"樹靈放心,我一定找到菌母!"

    八、菌母失竊 鼠精索償

    阿山順著山澗上游走,越往上走,腐葉越厚,空氣里的甜香越濃。在一片被藤蔓覆蓋的凹地,他看見幾只碩大的山鼠,正圍著個白色的菌團打轉——那菌團像朵巨大的銀耳,閃著珍珠般的光,正是阿 說的"菌母"!

    "把菌母還給樹靈!"阿山喊道。

    山鼠們轉過身,領頭的那只鼠精,竟長著人的眼楮,惡狠狠地盯著他"憑什麼?樹靈的根佔了我們的洞,人類的火毀了我們的糧,拿個菌母補償,算便宜你們了!"

    阿山這才注意到,凹地周圍有許多被燒毀的鼠洞,里面還殘留著幼鼠的骸骨。他心里一酸,放下竹刀"是我們不對,毀了你們的家。可樹靈要是死了,樹苓就沒了,山林里的許多生靈,都會活不下去。"

    他從藥簍里掏出彝人祭山的紅布,鋪在地上,又把那顆樹苓放在紅布中央"我以彝人的名義起誓,只要你們還回菌母,我們就幫你們重建家園,在鼠洞周圍種上你們愛吃的榛子樹,保證再不燒荒、再不毀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鼠精盯著紅布上的樹苓,又看了看阿山真誠的眼楮,猶豫了半天,終于揮了揮爪子"我們要十棵榛子樹,還要你們保證,以後采苓時,給我們留些腐葉。"

    "一言為定!"阿山把菌母小心翼翼地捧起來,菌母一離開鼠精,就散發出淡淡的白光,照得周圍的腐葉都冒出了菌絲。

    九、共生之契 林火重生

    阿山帶著菌母回到樹王的樹樁旁,按照阿 的指引,把菌母埋在樹樁下,又從山澗引來清水,澆在上面。菌母一沾水土,立刻散發出濃密的白煙,白煙鑽進焦土,鑽進樹樁的裂縫,鑽進周圍的腐葉里。

    奇跡發生了——焦土下冒出白色的菌絲,像網一樣蔓延;樹樁的裂縫里抽出嫩綠的新芽;腐葉下,一顆顆樹苓的幼芽破土而出,黑褐發亮,比往年的更壯實。

    樹靈阿 的綠光再次出現,這次比之前亮了許多,他對著阿山和趕來的鼠精笑"看,萬物共生,缺了誰都不行。"

    鼠精看著重新長出的鼠洞和榛子樹苗,眼里的敵意慢慢消了"只要你們守規矩,我們就不再偷菌母。"

    阿山對著樹靈和鼠精拜了拜,轉身往彝寨跑。他要告訴所有人,樹苓的重生,不只是補種幾棵樹那麼簡單,而是要真正與山林里的所有生靈和解,共享這片土地。

    回到寨里,阿山把樹靈和鼠精的事告訴了寨老。寨老召集全寨人,又派人請來山外的伐木場主,在樹王的新苗前,立下了新的契約

    1 彝人不再過度采苓,每采一顆,必種三棵樹、留三堆腐葉;

    2 山外人不再亂砍濫伐,伐木場遷到山外,在原址補種百棵樹;

    3 人與鼠精、蛇靈等山林精怪劃定界限,互不侵犯,共享水源和果實。

    契約立好那天,哀牢山的霧突然散了,陽光透過樹葉灑下來,照在樹王的新苗上,照在剛冒頭的樹苓上,照在彝人和山外人緊握的手上,暖洋洋的,像樹靈的綠光,包裹著整個山林。

    十、舍利永續 山林共榮

    幾年後,哀牢山的樺樹林又綠了。樹王的新苗長成了大樹,雖然沒有老樹干粗,卻枝繁葉茂,樹洞里住著山鼠精的後代,樹杈上纏著蛇靈的子孫,樹下的腐葉里,樹苓長得密密麻麻,像撒了一地的黑珍珠。

    阿山成了新的寨老,他把樹靈的故事、菌母的傳說、與鼠精的契約,都刻在樹王的樹干上,用彝漢兩種文字,讓來往的人都能看見。

    有個研究民族文化的學者,來哀牢山考察,見了"采苓祭樹"的儀式,又听了阿山的講述,驚嘆道"這才是真正的"生態文明"啊!你們把樹苓當成樹靈的舍利,其實是把自然當成了有靈性的生命,這種"取一還三"的智慧,值得全世界學習。"

    他把彝人的故事寫進了書里,書名叫《樹靈與彝人》,在全世界都引起了轟動。許多國家的人都來哀牢山取經,學著彝人的樣子,與自然簽訂"共生契約"。

    阿山的孫子,小名叫"苓生",剛會走路就跟著爺爺去采苓。他學著大人的樣子,在樹根下埋塊臘肉,奶聲奶氣地念"取一還三,樹靈保佑。"

    有天,苓生在樹王下玩耍,看見樹洞里的鼠精,正把一顆樹苓往幼鼠嘴里塞。他剛要喊,就見鼠精對著他眨了眨眼,把樹苓又埋回了土里。苓生突然明白,樹靈的舍利,早就不只是樹苓了,是鼠精的寬容,是蛇靈的守護,是人類的敬畏,是山林里所有生靈,共同編織的那張共生之網。

    夕陽西下,哀牢山的霧又升起來了,這次的霧是淡金色的,像灑了層蜜,把山林、彝寨、樹苓、生靈,都裹在里面,溫暖而祥和。樹王的枝葉在霧里輕輕搖晃,像在哼著古老的《樹魂謠》

    "樹生靈,靈生苓,

    苓生萬物共相生。

    取一粟,還三春,

    哀牢永是聚寶盆"

    結語

    樹靈的舍利,從來不是那顆埋在土里的黑褐疙瘩,而是藏在人類與自然血脈里的共生密碼——你敬我一尺,我還你一丈;你取我一分,我予你三分。從木呷埋臘肉謝樹靈,到阿山尋菌母救樹王,再到彝人與山外人立契約,哀牢山的故事,說到底,是萬物如何在這片土地上,找到彼此舒適的距離,共享陽光雨露,共擔風霜雪雨。

    樹苓還在腐葉下生長,樹靈的綠光還在年輪里流淌,彝人的祭樹儀式還在繼續,只是"取一還三"的承諾,早已超越了簡單的"采苓種樹",變成了對所有生命的尊重,對整個山林的守護。這或許就是樹靈留下舍利的真正用意不是讓人類頂禮膜拜,而是讓人類懂得,自己也是山林的一部分,保護樹靈,就是保護自己;善待樹苓,就是善待未來。

    贊詩

    哀牢山里樹成精,

    三百年修舍利生。

    黑褐珠藏腐葉底,

    青白紋隱綠光明。

    取時須記還三諾,

    采後當思補萬睫。

    最是彝人知共生,

    一苓牽動眾生命。

    尾章

    《哀牢山彝志》記載"樹苓,俗名豬苓,生于千年古樹下,傳為樹靈舍利。彝人采之,必祭樹、埋肉、種樹,謂"取一還三"。若犯忌,樹靈則令其隱匿,山蛭、毒蛇環伺之。蓋山林共生之理,先民早已知之,傳于今,益顯其智。"

    如今,哀牢山成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采苓祭樹"的儀式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每當冬春之交,還會有彝人背著藥簍,在樹王下祭拜,埋下臘肉,種下新苗,嘴里念叨著那句流傳了千年的話

    "樹靈在上,草木為證,取之有度,還之有情,山林共榮,歲歲安寧。"

    霧里,樹王的枝葉輕輕搖晃,像是在回應。遠處,樹苓的甜香飄過來,混著腐葉的土腥,混著榛子的清甜,混著彝人歡快的歌聲,在哀牢山的山谷里,久久回蕩。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方便以後閱讀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樹靈舍利》下卷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樹靈舍利》下卷並對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